登录

得了产后抑郁症有没有什么办法缓解呢!

时间: 阅读:1060
自从我们家孩子以后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经常性的动不动就因为一些小事情就发脾气,而且感觉自己做什么事情都好像特别委屈似的,后来去医院检查了一下结果检查出是患有抑郁症,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得了产后抑郁症的患者有没有什么办法缓解呢!

最佳回答

凌泉

凌泉

2023-06-29 13:45:46

你好,根据您描述的情况我感觉你好像得了产后忧郁症,许多妇女在生完孩子以后都会得抑郁症,我建议您应该做好生活方式调节和心理调节,平常多和家人聊聊天。尽量不要激动,要多给家人支持和理解。不要他们也会关心你支持你。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江苏-吴**
    回复
    2023-06-29 16:16:25

    目前产后发生抑郁症的人群是很多的,抑郁症的危害很大所以要及时处理,抑郁症常见的处理方法是产妇的自我调节、加强家人的关怀、加强夫妻交流、专业心理干预、精神安慰、

    饮食调节等。
    产后抑郁症患者会变得凡事悲观绝望,什么事情都不觉得愉快,非常容易激动,恐惧,记忆力会下降,失眠的情况也会经常发生,产后抑郁症怎么办?
    1、产妇的自我调节
    产妇要尽量消除抑郁心结、平复自己的情绪,让自

    己将精力更多的转移到对宝宝的照料和疼爱上,这对消除产后抑郁心理十分有效。
    2、加强家人的关怀
    产妇出现抑郁症在很大程度上与没有做好照顾婴儿的思想准备有关,照料婴儿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情也容易加重新妈妈抑郁症状,这时如果家人能够把产妇从照料婴儿的这一重担中解放出来让产妇能够得到充分休息,这是缓解产妇抑郁症状十分重要的环节。
    3、加强夫妻交流
    产后抑郁症并非女性的专利,对于有新生儿的家庭来说新爸妈都可能被产后抑郁症缠上,这时增进夫妻间的感情交流有利于产妇和丈夫自信面对家庭巨大变化,共同应对产后心理危机。
    另一方面不论是产后抑郁症还是其他疾病,来自亲人的关怀和鼓励永远都是慰藉患者心灵的良药


    4、专业心理干预
    对产后抑郁症怎么治疗最有发言权的应该就是接受过专业培训,拥有相关专业技能和临床实践经验的心理医生了,如果产妇在家中自我调节效果不明显,为了确保产妇乃至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最好说服产妇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
    5、精神安慰
    孕妇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尽量陪伴在旁和经验指导从而给予孕妇一定的精神安慰,尤其是初产妇没有经历过这么激烈的分娩过程,心理会产生落差,如果身边有人陪伴就会好一些,生产过后家属的精心照料也是可以缓解产妇产后抑郁症的。

    6、饮食调节
    产妇生产后要注意饮食调节,很多食物对于抑郁症的恢复还是有很大帮助的,比如多吃一些红色的食物,多吃一些对宁心安神有好处的东西又养身体又安神,也要注意不要让产妇吃一些性凉的东西,对于产后子宫的恢复是没有好处的。

  • 成都-陈**
    回复
    2023-06-29 16:16:25

    如何应对产后抑郁呢?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去做。
    1. 身体锻炼
    即便是在孕期,也不要忽视体育锻炼,尤其是长期坐办公室的女性。可以选择一些适宜的有氧运动,这样有利于体能的尽早恢复,能够更快地完成角色的转换。平时也可以推着婴儿车在家附近散步,或者约上好友出门吃晚餐,也是一种身心的放松。
    2. 心理调节
    为了不致在产后不知所措、手忙脚乱,产前可以了解一些有关育儿的知识,比如读书、听讲座等都是很好的途径。通过这些途径来学习如何喂奶、给婴儿洗澡、拘孩子,以及怎样与婴儿交流、应对婴儿常见病症等,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相信孕妈妈们在产后就会从容不迫。如果感到自己情绪不稳,可以向好友倾诉,或者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3. 物质准备
    在婴儿降生的前几个月,就要着手准备婴儿所需的衣服、尿布、被褥等,并且布置好母婴居住的房间。
    4.房间布置
    房间要有充分的采光,但不宜直射,可以悬挂窗纱进行遮挡。要勤于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冬天如果担心母婴着凉,通风时可以让母婴待在其他房间。
    5. 家庭支持
    无论孩子是男是女,家人都不要抱怨,而应一视同仁,欣然接纳小生命的来临,给产妇创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6. 丈夫配合
    其实女性在产后最需要的是身边有人陪伴并理解她。在月子期间,丈夫最好能够多陪伴妻子,帮助她照料婴儿,比如给婴儿洗澡、洗尿布等。同时丈夫也要体谅妻子的情绪波动,并避免和她争吵。
    7. 善待自己
    不要因为婴儿的降生而完全忽略自己的需要,保证充足的精力才能更好地照料孩子。睡眠不足很容易导致情绪消沉,可以在白天有人接替的时候适时休息一下,孩子睡着的时候不要急于去做家务。对于一些繁杂而不重要的事务可以选择性地忽略,给自己留出放松的空间,也留出和丈夫单独相处的时间。这样一段时间后抑郁便会逐渐减轻。
    以上就是关于产后抑郁及其相关问题,如果您仍然有相关疑问,请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心理咨询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及其根源,挖掘自身潜能,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保持心理健康。
    最后,选择一位合适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保障,请谨慎选择。

  • 平淡之
    回复
    2023-06-29 16:16:25

    1.跟能包容理解你的人诉说。

    与人倾诉可以很好的缓解我们的情绪。月子里,先生天天出差,客户安保很严,不让带手机。所以一上班就等于失联状态。我只能发信息,他看到就会回复。有一次我说我又哭了,他看到立刻打电话过来询问情况,一直安慰我。之后,我们一直保持每天一两次电话。大多时候他就是简单聊聊近况,有时候是听我吐槽。我们天天电话,让我减少了因为见不到产生的恐惧。他关心我这个认知,是我情绪缓和的来源。
    2.不要给自己贴标签。

    月子里我也经常跟闺蜜聊天。闺蜜说,不要给自己贴上抑郁的标签,都是激素的锅,咱们不背。10个月的孕期,雌激素和黄体酮增长了10倍,而产后72小时内就要回到孕前状态,谁能受得了!

    贴上抑郁的标签也就意味着给自己消极的心里暗示,会引导自己越来越消极。咱们都甩锅激素,告诉自己:情绪起伏大,都是激素的祸,跟我们无关,等激素水平正常就好了。到时候我们都是美美的辣妈!

    3.对于叨叨,能不理就不理,装没听到。

    宝宝睡半小时就醒,婆婆念叨是不是没吃饱;睡不到2小时,婆婆担心睡太久了不好,要弄醒她。诸如此类。一开始我完全不能听,太心烦了。后来慢慢不管她。婆婆很多年没带这么小的孩子,自然也怕带不好,有些焦虑可以理解。念叨太多,适当提醒就好,不能每次都较真。后来我发现,有时候我婆婆就只是念念,不是真要怎样。所以,尽量装作没听到,带着宝宝多休息休息。

    4.关于纯母乳还是喂奶粉:看娃需要,别太强求。

    纯母乳喂养还是混合喂养,有时候也会成为一个催泪弹。产假里我一直坚持纯母乳。这一点曾经引发很多争吵。婆婆总觉得我奶不够,需要补充奶粉;我觉得奶粉虽好,还是不如母乳纯天然。月子里因为这个哭过好几次。在我的坚持下,宝宝纯母乳四个月,期间生长状况正常。

    现在回过头来,我依然感谢自己的坚持。但是处理方式需要改进。跟婆婆好好沟通,可能就会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难过。我不想加,而且宝宝也并没有表现出少奶的症状。如果奶不够,加奶粉是必要的,必须保证孩子的正常生长需求。但是在奶够的情况下,坚持纯母乳几个月,对宝宝和妈妈都更好。

    5.哭的时候,给自己一个笑脸。

    哭或者难过的时候,不要苦着脸,强迫自己做出一个笑脸来,心情也会慢慢变好。因为表情和情绪是一体的,没法笑着难过(除开喜极而泣)。这是曾经在书上看到的。默默记住了。这个方法真的屡试不爽。难过的时候做出一个笑脸,保持住,过一会心情就会慢慢明快起来。不信你也可以试试~

    6.不要放弃工作。

    产后抑郁最严重的时间段是月子里,也会延续到产假甚至更后的时间。如果是带薪休假,休完假就去上班。如果怀孕离职了,等宝宝半岁一岁的时候,找一份工作。工作会分散我们的精力,不必天天围着孩子老公转;工作中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天天灶台洗衣机不能比的。上班一天,下班就很想回家看宝宝,无形中形成良好的循环。有经济来源也会给女人底气。

    7.不要放弃美。

    结婚前还是美美的小仙女,生完孩子也可以是美美的辣妈!一只口红,一条漂亮的连衣裙,都可以是一天的亮点。坚持美,是为取悦自己。每天都是精致的自己,照镜子也会被自己美到,心情怎会不好。

    8..难过时,读书吧。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解决产后抑郁的小妙招。

    “当我们生活中的积极情绪或其影响力是消极情绪或其影响力的三倍时,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好的东西不断衍生出更好的东西。“这是奇普·康利所说的“胜利的势头”

  • 周口-李**
    回复
    2023-06-29 15:15:15

    根据网上的信息,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后出现的一种情绪障碍,表现为心情低落、焦虑、疲劳、失眠等症状。它是常见的心理问题,很多孕妇在产后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有很多,可能与女性荷尔蒙水平的变化、产妇生活变化、孕期心理变化、遗传因素、不适应角色转换等有关。
    产后抑郁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否则可能会影响产妇和婴儿的健康。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有:
    1.与家人和亲友沟通,获得情感支持和理解,缓解压力,提高自信心。
    2.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保持身体的健康水平,改善心情。
    3.寻求专业帮助,咨询医生或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以缓解抑郁症状,重建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4.找到个人兴趣爱好,如阅读、绘画、运动、写作等等,从而分散注意力,改善情绪,减少焦虑和疲劳。
    5.参加产后康复课程,帮助妈妈们适应生活和恢复身体,包括育儿技巧、哺乳技巧、心理健康等方面,可以帮助妈妈们建立自信心和应对压力。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