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肌病步态如何治疗

时间: 阅读:6906

肌病步态如何治疗


最佳回答

过山龙

过山龙

2023-07-18 06:50:02

出现本身的肌病步态的症状的话,有可能是由于神经性的因素或者是大脑发育不良问题所造成的,应先明确具体的病因,主要是采取药物控制和康复理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缓解。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西安-杜*
    回复
    2023-07-18 09:09:54

      患上肌肉萎缩疾病,应该及时的进行有效的治疗,肌肉萎缩应如何治疗最有效,专家建议您,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才能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在生活中很多朋友出现了肌肉萎缩这一疾病,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很多朋友都想了解一下肌肉萎缩会引发哪些症状的出现这一问题,好在生活中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下面我们针对这一问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肌肉萎缩会引发哪些症状:
      一、偏身萎缩,进行性偏身肌萎缩表现为腱反射亢进,有偏身感觉障碍,为对侧大脑半球或大脑半球深部病变,尤其见于丘脑的占位性病变。
      二、进行性四肢远端性肌萎缩,常为神经原性肌萎缩,以四肢远端为主,上肢于手的骨间肌,大、小鱼际肌表现明显,而下肢于胫前肌的萎缩表现较明显。两侧基本对称,常发生于瘫痪之前,为单一的症状。常见的疾病有运动神经元病的肌萎缩侧索硬化型和进行性脊髓性肌肉萎缩症,颈椎病所致的上肢远端的无力和肌萎缩,这也是肌肉萎缩会引发哪些症状的出现这一问题的介绍。
      三、进行性四肢近端性肌萎缩,常为肌原性萎缩,以四肢的近端及躯干肌明显,常表现为肩胛带肌和骨盆带肌的萎缩和无力。如颈肌的无力,有些患者需用手支撑才能将头抬起。肩胛的肌肉萎缩构成翼状肩胛。骨盆带肌的萎缩无力形成特异的‘鸭步’步态。常见的疾病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糖尿病性肌萎缩和激素性肌病。
      肌肉萎缩应如何治疗最有效?肌肉萎缩的出现不仅给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折磨,更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家庭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如果不小心得了肌肉萎缩疾病,患者朋友们一定要尽早到正规医院检查和治疗,以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那么,肌肉萎缩应如何治疗最有效?肌肉萎缩的治疗方法的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肌肉萎缩应如何治疗最有效?肌肉萎缩的治疗方法:
      针灸诊疗: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采纳恰当的补泻手法,以起到调节病人的机体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开通脑窍,促进患者好转。
      文娱怡神法:由于较强烈的长期或多次精神紧张、悲观等情绪变化,可让损害到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调节,让肌跳加重,让肌萎缩发展。患者应消除悲观、抑郁、急躁、伤感等不良情绪伤害,树立战胜肌肉萎缩必胜的决心,保持乐观的情绪等,这对提高疗效,促进康复非常关键。
      推拿诊疗:它常常通过对肢体或穴位和按摩,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目的,从而让病人肢体功能及其它功能的障碍得以恢复。
      药物:由于西医药物中有含有对于病毒消除的药物,它主要是通过杀死病毒恢复肌功能为目的,但是通常会出现副作用,会将健康的细胞也消除掉。所以选择西医治疗的时一定要做好病人的饮食护理,这样就能帮忙恢复损害。
      肌肉萎缩疾病比较常见,往往很多患者却对自身疾病不重视,导致疾病严重恶化,严重威胁自身健康,专家建议您,必须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 广东熊**
    回复
    2023-07-18 09:09:54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组遗传性肌肉变性疾病,临床以缓慢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萎缩为主要特征,可累及肢体和头面部肌肉,少数可累及心肌。目前现代医学尚不能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进行根治,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病情,增加肌肉肌力,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但是,由于本病进行性加重,并且多伴有肌腱挛缩、关节变形、后期出现心肌和呼吸肌的损伤,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肌营养不良与中医肾、脾两脏关系最密切。先天禀赋不足,气血两虚,不能营养筋骨肌肉,而出现肢体无力和肌肉萎缩。由于后天失养,气血虚亏,导致五脏内伤,脏腑气血功能的失调使气血更加亏虚,肌肉痿软无力不断进展。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藏元阴元阳。精者,生之本也;元气者,亦人身之本也。肌营养不良既为遗传生疾病,应当与中医的肾关系密切,此乃先天禀赋不足,精亏血少不能营养肌肉筋骨,而在后天发育的过程中,逐渐出现肌肉无力萎缩。

  • 姜齐
    回复
    2023-07-18 09:09:54

    小步态就是走路慢悠悠的,两足擦地行走。表现小步、拖曳,起步或转弯缓慢,步态不稳。小步态的治疗,应该注意什么?下面给大家科普。

    注意皮质脊髓束病变

    1.痉挛性偏瘫步态:为单侧病变。病侧上肢通常为屈曲、内收姿势,腰部向健侧倾斜,下肢伸直、外旋,向外前摆动(代偿髋、膝屈肌及踝背屈肌无力导致的拖脚),行走时呈划圈样步态;轻症病人只表现下肢拖曳步态。见于脑卒中后遗症等。

    2.痉挛性截瘫步态:双侧严重痉挛性肌张力增高,病人双下肢强直内收,伴代偿性躯干运动,行走费力,呈剪刀样步态。常见于脑瘫患儿、脊髓外伤等。

    注意失用步态

    双侧额叶病变所致,常见于脑积水或进行性痴呆。病人无肢体无力或共济失调,但不能自行站立或正常行走,表现步态不稳、不确定和小步伐,脚好像粘到地上,伴明显迟疑(冻结)现象和倾倒。

    注意公鸡步态

    站立时两大腿靠近,小腿略分开,双足似足尖站立、行走时像跳芭蕾舞样是尖步行。

    注意锥体外系病变

    1.慌张步态:见于晚期帕金森病。行走时躯干弯曲向前,髋、膝和踝部弯曲,起步慢、止步难和转身困难,小步态擦地而行,呈前冲状,易跌倒。上肢协同摆动消失。

    2.肌张力障碍的特征是肢体或躯干姿势异常,可影响运动或导致扭曲、奇异步态。

    注意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

    1.小脑蚓部病变导致躯干性共济失调,步态不规则、笨拙、不稳定和宽基底,转弯困难,不能走直线。见于小脑中线肿瘤和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等。

    2.小脑半球病变导致步态不稳或粗大的跳跃动作(舞蹈样步态),左右摇晃,向病侧倾斜,视觉可部分纠正,常伴肢体辨距不良。见于小脑病变和多发性硬化等。

    注意醉酒步态

    见于酒精或巴比妥类中毒。步态蹒跚、摇晃和前后倾斜,似欲失去平衡而跌倒,不能通过视觉纠正。与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区别是,醉酒者可在窄基地面上行走短距离并保持平衡,而小脑性共济失调始终为阔基底步态。

    注意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

    见于Friedreich共济失调、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多发性硬化、脊髓痨和感觉神经病等。患者闭眼站立不能,摇晃易跌倒,睁眼时视觉可部分代偿(Romberg征);行走时下肢动作沉重,高抬足,重落地,夜间走路或闭眼时加重。

    注意跨阈步态

    见于腓总神经麻痹、腓骨肌萎缩症和进行性脊肌萎缩症等。由于胫骨前肌、腓肠肌无力导致垂足,行走时患肢抬高,如跨门槛样。

    注意肌病步态

    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等。由于躯干和骨盆带肌无力导致脊柱前凸,行走时臀部左右摇摆,状如鸭步。

    注意癔症步态

    可表现奇形怪状的步态,下肢肌力虽佳,但不能支撑体重,向各个方向摇摆而似欲跌倒,搀扶行走时步态拖曳,但罕有跌倒致伤者。见于心因性疾病。

    表现小步、拖曳,起步或转弯缓慢,步态不稳。易误诊为帕金森病步态,但小步态为基底宽。上肢有摆动动作,伴认知障碍、额叶释放症状、假性延髓性麻痹、锥体束征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等。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18 08:08:44

    肌肉萎缩的治疗方案取决于病因,应针对原发疾病制定治疗方案,但营养和锻炼贯穿始终。
    肌肉萎缩急性期如何治疗?
    对于急性出现的严重肌肉疾病,可能会出现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对于此类患者需要在急诊或者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治疗。
    肌肉萎缩有哪些一般治疗措施?
    对于系统性疾病如内分泌疾病、肿瘤
    、感染
    、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
    等,需要治疗原发疾病。
    对于炎症性肌病,治疗的目标是抑制炎症
    和自身免疫反应,治疗方案需要专科医师评估后制定。
    营养和锻炼
    锻炼
    最好避免肌肉萎缩的办法就是多使用,在安全范围内,增加针对肌肉力量的锻炼。
    营养
    保证每天足够的能量摄入,注意合理饮食搭配,营养均衡。每日所需能量约为25~35kcal/kg,具体还需要根据每日的能量消耗估算。此外,还可摄入一些营养肌肉的药物。
    肌肉萎缩有哪些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炎症性肌病
    对于炎症性肌病,药物治疗的目标是抑制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主要的药物包括: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诱导治疗时剂量一般为每天1mg/kg,部分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以加量。病情控制稳定后泼尼松需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缓慢、规律地减量,切勿骤停。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
    、他克莫司
    、环孢素
    ,用于长期维持治疗。
    生物制剂:部分难治型的患者可能需要用到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注射液

    营养肌肉药物治疗
    临床上通常会加用营养肌肉的药物,如肌酸,大剂量维生素E
    ,辅酶Q等帮助延缓肌萎缩,但目前此类药物的有效程度有待进一步循证医学证据证明。
    肌肉萎缩有哪些手术治疗?
    需根据具体病因、原发病决定,比如神经外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神经卡压等,可考虑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案需咨询专科医生。
    肌肉萎缩如何进行中医治疗?
    有研究显示电针刺激穴位对治疗失神经肌萎缩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这些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电休克6次和8次的区别

痛风按摩哪个位置可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