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针灸哪些穴位能治疗鼻炎

时间: 阅读:2051

针灸哪些穴位能治疗鼻炎


最佳回答

金钱草

金钱草

2023-08-01 21:07:32

对于鼻炎针灸的穴位有迎香穴,在鼻子两侧的位置,可以帮助缓解鼻子不透气,还有印堂穴,风池穴,通天穴,列缺穴,合谷穴等等能够帮助缓解头痛头胀等等,建议您到正规的医院,选择有资质的中医师进行针灸治疗,同时再配合药物来共同调理改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西安-杜*
    回复
    2023-08-02 00:00:58

  • 广东熊**
    回复
    2023-08-02 00:00:58

    冬去春来,随着季节的转换,过敏性鼻炎又成了高发病症。频频出现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或清或黄)、鼻塞(或单或双侧鼻孔)和鼻痒等。严重者嗅觉减退,头昏头痛、头晕脑胀等,严重影响睡眠、工作和学习。

    中医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中医将鼻炎称之为鼻鼽、鼽嚏、鼽水等。鼻鼽最早见于《素问·脉解篇》:“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鼻部也通过经脉手阳明经、足阳明经、手太阳经、督脉、足太阳、任脉、阳跷脉等与全身的脏腑经络等联系紧密。

    故过敏性鼻炎发作时可按摩或针刺经络穴位来治疗。具体如下:

    1.上星

    位置:在前发际上1寸。上星穴用力按摩5分钟,或向百会方向平刺1寸。鼻塞严重者,需要艾灸。《灵枢·九针论》:“星者人之七窍”,上星穴居面部七窍之上方,故名上星。又近额部,故又称明堂、神堂、鬼堂。可降浊升清,主治鼻塞,鼻出血等病症。

    2.印堂

    印堂在两眉中间。我们通常所说的“印堂发亮或发暗”就是这个位置。印堂作为穴位,最早出自《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现代教科书将印堂穴归为督脉的穴位。可明目通鼻,治痛,眩晕,鼻炎,鼻渊,鼻衄,目赤肿痛,小儿惊风,失眠等病症。《类经图翼》治疗鼻渊(鼻窦炎之类)常常用印堂,并配上星穴、曲差穴、风门穴、合谷穴等。《针灸大成》治疗流鼻血不止常用印堂配伍合谷、上星、百劳、风府、迎香、人中、京骨等穴。

    头晕头胀者可在印堂用力按揉5分钟,用手揪痧,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数滴。鼻塞严重者需要艾灸。

    3.百会

    百会穴,在两耳尖连线中点,前正中线上,头顶凹陷处。百会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归属督脉,别名“三阳五会”。《采艾编》云:“三阳五会,五之为言百也”,意为百脉于此交会。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是临床常用穴之一。主治头部病症。

    可在百会用艾条回旋灸10分钟,或用力按揉5分钟,头胀头痛者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数滴。

    4.头维

    头维穴在额角,入发际上0.5寸。头维穴为足阳明胃经在头角部的腧穴,并是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三条经脉的交会穴。维,指维系、维护之义。足阳明脉气行与人身胸腔头面,维络于前,故有二阳为维之称。此穴为阳明脉气所发,在头部额角人发际处,维系于头,故名头维。因头维穴通3条经脉(胃经、胆经、阳维脉),故可疏利面部阳明经和侧头部少阳经气血,故可治疗头痛,目眩,口痛,流泪,鼻塞不通等病症。

    可在头维穴用力按揉5分钟,头痛头胀、眼睛发红者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数滴,或向后方向平刺1寸。

    5.迎香

    迎香穴在鼻翼旁0.5寸,鼻唇沟内。《灵枢·终始》曰:“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现代腧穴主治规律也说:“腧穴所在,主治所在。”故选择迎香穴。以之疏散风热、通利鼻窍。可以治疗鼻部所有疾病,包括鼻塞、流涕等过敏性鼻炎病症。如《通玄指要赋》曰:“目昏不见,二间宜取; 鼻窒无闻,迎香可引 。”《玉龙赋》云:“ 迎香攻鼻窒为最 ,肩井除臂痛如拿。”

    可在迎香穴用艾条回旋灸10分钟,或用力按揉5分钟,向上斜刺或平刺0.3~0.5寸。

    6.加减:

    1)鼻涕多可艾灸大椎。

    2)鼻腔干热或流鼻血者上星、百会、头维可点刺放血。

    3)痰多加丰隆、三阴交。

    4)平时体质偏弱者,加捏脊,揉足三里、脾俞、肾俞。

    疗程:每日1次,连续7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需要1~3个疗程。若用于治疗慢性鼻炎、鼻息肉等则1~3个月以上。本文为范圣华医生治疗经验。

  • 西安-杜*
    回复
    2023-08-02 00:00:58

    定位上臂肱骨内侧,肘窝横纹上一寸五分。

    主治感冒、鼻炎、喉炎。

    针法与应用针深五分至一寸。

    【分金穴】

    穴位:分金穴位在上臂肱骨之内侧,肘窝横纹上一寸五分。

    解剖:有肱二头肌、上臂皮下神经、正中神经之分布区、有肱动脉、头静脉、心之分支神经、肺之分支神经。

    取穴:分金穴手捂胸取穴,当上臂肱骨之下部中央,去肘窝横纹一寸五分处是穴。其它见穴位取穴。

    归经:入肺经。

    穴性:清素肺气。

    主治:感冒、喉炎、过敏性鼻炎、鼻蓄脓症、咳嗽之特效穴。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可采倒马针法。

    针感:酸胀感。

    说明:董公书中无合金、内金、由胡师公开,三金与手前三士,功能相似,三金或三士可择一组使用即可。

    配穴:(一)本穴配火腑海可治感冒引起之咳嗽。

    ?????(二)本穴配三叉穴,足感冒穴可治重感冒。

    ?????(三)本穴配驷马穴、中力穴、通肾穴可治过敏性鼻炎。

    【合金穴】

    穴位:?合金穴位在分金穴直下五分,而尺泽穴上一寸。

    解剖:有肱二头肌、上臂皮下神经、正中神经之分布区、有肱动脉、头静脉、心之分支神经、肺之分支神经。

    取穴:分金穴手捂胸取穴,当上臂肱骨之下部中央,去肘窝横纹一寸五分处是穴。其它见穴位取穴。

    归经:入肺经。

    穴性:清素肺气。

    主治:感冒、喉炎、过敏性鼻炎、鼻蓄脓症、咳嗽之特效穴。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可采倒马针法。

    针感:酸胀感。

    说明:董公书中无合金、内金、由胡师公开,三金与手前三士,功能相似,三金或三士可择一组使用即可。

    配穴:(一)本穴配火腑海可治感冒引起之咳嗽。

    ?????(二)本穴配三叉穴,足感冒穴可治重感冒。

    ?????(三)本穴配驷马穴、中力穴、通肾穴可治过敏性鼻炎。

    【内金穴】

    穴位:内金穴位于肘窝横纹上二寸,分金穴上五分处。

    解剖:有肱二头肌、上臂皮下神经、正中神经之分布区、有肱动脉、头静脉、心之分支神经、肺之分支神经。

    取穴:分金穴手捂胸取穴,当上臂肱骨之下部中央,去肘窝横纹一寸五分处是穴。其它见穴位取穴。

    归经:入肺经。

    穴性:清素肺气。

    主治:感冒、喉炎、过敏性鼻炎、鼻蓄脓症、咳嗽之特效穴。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可采倒马针法。

    针感:酸胀感。

    说明:董公书中无合金、内金、由胡师公开,三金与手前三士,功能相似,三金或三士可择一组使用即可。

    配穴:(一)本穴配火腑海可治感冒引起之咳嗽。

    ?????(二)本穴配三叉穴,足感冒穴可治重感冒。

    ?????(三)本穴配驷马穴、中力穴、通肾穴可治过敏性鼻炎。

  • xuzhujun728
    回复
    2023-08-01 23:23:48

    针灸
    冷灸法 1、取穴:分三组。①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寸处)、膏肓;②风门、脾俞;③肺俞、肾俞。
    2、操作:灸药制备:按‘白芥子50%,细辛30%,甘遂20%的比例称取药物。共研细末,用鲜生姜汁调和,分做成直径1厘米大小的药饼应用。于每年初伏、二伏、三伏天进行治疗。贴敷时,先将麝香少许撒于药饼面上,用4平方厘米大小的胶布,将药饼贴于穴位上,可敷贴1-3小时,如病人感觉灼热难忍,宜提前将药饼除去。小儿贴药半小时即可。部分病人贴药后出现水疱,可涂以龙胆紫,并盖上消毒敷料。上述三组穴,轮流选用,3次为一疗程,每年完成一疗程。孕妇慎用本法。
    针灸法
    1、取穴:常用穴:印堂、鼻通(鼻骨下凹陷中,鼻唇沟上端尽处)。
    备用穴:百会、迎香、合谷、风池。
    2、操作:常用穴为主,酌加备用穴1-2个。印堂穴用30号1.5寸毫针,以提捏法进针,刺入2分,得气后针尖向下,沿皮下慢慢刺入1寸,用捻转结合提插,使针感到达鼻准头,内及鼻腔。鼻通穴,以1寸30号毫针,先刺入2分,得气后针尖朝印堂方向沿皮斜刺,至鼻腔感觉发胀为宜。留针2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百会穴用艾条作雀啄灸,灸15-20分钟。备用穴得气后,施提插法,接通电针仪,连续波,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宜。持续30分钟。上述方法,针刺每日1次,灸疗日可2次。10天为一疗程。

有时候感觉手麻是为什么

针灸去法令纹处部能改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