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量胸腔积液吃中药能消除吗
少量胸腔积液吃中药能消除吗
最佳回答
根据身体患有少量胸腔积液的病变表现情况可以配合中药,通过健脾利湿,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方法进行联合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另外定期体格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成都-陈**
回复可以从饮食上调理、调理。每天至少一个煮鸡蛋,一杯牛奶 多吃肉 水果按时吃药。别吃辣的~~一定不能抽烟。别做剧烈运动另外如果有胸水的话每天冬瓜皮和籽熬汤。
建议可以用消积化饮方治疗。这个纯中药而且效果也是很不错的,是要根据患者的情况给用药的
-
姜齐
回复胸腔积液少量通过中医治疗是可以自行吸收的。
已经诊断明确后就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治疗。如为减轻症状,必要时抽取一定量的胸水,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
1.结核性胸腔积液
多数患者经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满意。少量胸液一般不必抽液或仅做诊断性穿刺。胸腔穿刺不仅有助于诊断,且可解除肺及心、血管受压,改善呼吸,防止纤维蛋白沉着与胸膜增厚,使肺功能免受损伤。抽液后可减轻毒性症状,使患者体温下降。大量胸液者可每周抽液2~3次,直至胸液完全吸收。每次抽液量不应超过1000毫升,过快、过多抽液可使胸腔压力骤降,发生肺水肿或循环障碍,表现为剧咳、气促、咳大量泡沫状痰,双肺满布湿啰音,PaO2下降,X线胸片显示肺水肿征。此时应立即吸氧,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利尿剂,控制入水量,严密监测病情及酸碱平衡。抽液时若发生表现为头晕、冷汗、心悸、面色苍白、脉细、四肢发凉的“胸膜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抽液,使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血压,防止休克。一般情况下,抽胸液后,没必要向胸腔内注入药物。
糖皮质激素可减少机体的变态反应及炎症反应,改善毒性症状,加速胸液吸收,减少胸膜粘连或胸膜增厚等后遗症。但亦有一定不良反应或导致结核播散,故应慎重掌握适应证。急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全身毒性症状严重,胸液较多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通常用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待患者体温正常、全身毒性症状减轻或消退、胸液明显减少时,即应逐渐减量以至停用。停药速度不宜过快,否则易出现反跳现象,一般疗程4~6周。
2.肺炎相关胸腔积液和脓胸
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引流胸腔积液,以及促使肺复张,恢复肺功能。针对脓胸的病原菌,应尽早应用有效抗菌药物,全身及胸腔内给药。引流是脓胸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可反复抽脓或闭式引流。可用2%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胸腔,然后注入适量抗生素及链激酶,使脓液变稀,便于引流。少数脓胸可采用在肋间植入引流管,并连至水封瓶,将胸腔积液导出。对有支气管胸膜瘘者不宜冲洗胸腔,以免引起细菌播散。
慢性脓胸患者有胸膜增厚、胸廓塌陷、慢性消耗、杵状指(趾)等症状时,应考虑采用外科胸膜剥脱术等治疗。此外,一般支持治疗亦相当重要,应给予高能量、高蛋白及含维生素的食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维持酸碱平衡,必要时可予少量多次输血。
3.恶性胸腔积液
治疗性胸穿抽液和胸膜固定术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常用方法。由于胸腔积液生长迅速且持续存在,患者常因大量积液的压迫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对于这类患者需反复胸腔穿刺抽液。但反复抽液可使蛋白丢失太多(1升胸液含蛋白40克),故治疗甚为棘手,效果不理想。为此,正确诊断恶性肿瘤及组织类型,及时进行合理有效治疗,对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有重要意义。全身化疗对于部分小细胞肺癌所致胸腔积液有一定疗效。纵隔淋巴结有转移者可行局部放射治疗。在抽吸胸液后,胸腔内注入包括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丝裂霉素、硝卡芒芥、博来霉素等在内的抗肿瘤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方法。这有助于杀伤肿瘤细胞、减缓胸液的产生,并可以引起胸膜粘连。胸腔内注入生物免疫调节剂,是近年探索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较为成功的方法,诸如短小棒状杆菌疫苗(CP)、IL-2、干扰素β、干扰素γ、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等,可抑制恶性肿瘤细胞、增强淋巴细胞局部浸润及活性,并使胸膜粘连。为闭锁胸膜腔,可在用胸腔插管将胸液引流完后,注入胸膜粘连剂,如四环素、红霉素、滑石粉,使两层胸膜发生粘连,以避免胸液的再度形成。若同时注入少量利多卡因及地塞米松,可减轻疼痛及发热等不良反应。
4.漏出性胸腔积液
对于漏出性胸腔积液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原发病被控制后,积液通常可自行消失。当积液量大引起明显临床症状时或原发病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通过胸腔闭式引流术等方法缓解症状。
-
广东熊**
回复胸腔积液,常见于感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红斑狼疮,类风湿性脊柱炎。当然还有肿瘤,血液病等都可引起胸腔积液。临床最常见的是;‘渗出性胸膜炎’,这一般属于结核性,该病起病可急亦可缓慢,不发热或有低热。‘其它症状和体征我不说了’。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同时用抗结核药物。如果积液多就需要穿刺抽出液体。说明一点;该病虽然是结核性,但是没有传染性,请放心。
胸腔积液的治疗
胸腔积液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有进行性加重的胸痛和呼吸困难,多为大量血性胸水,增长速度快,是转移性恶性肿瘤病人的常见并发症,肺癌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癌初诊时大约有15%的病例有胸水,在病程中又有40%-50%出现胸水,胸水的出现意味着病情进展到晚期和预后较差,有效的控制恶性胸腔积液对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和挽救、延长其生命有重要意义。
一、手术
1. 胸膜腔分离术
近年来,临床上应用分流器行胸腹分流术是一个新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此法简单安全,尤适用于有“包裹肺综合征”、肺不能重新扩张患者,这些病人用其它常规疗法往往无效,分流术虽不能使胸腔积液不再产生,但它能使其保持稳定,从而缓解症状,达到姑息治疗的目的。英国伦敦皇家Brompton国立心肺医院报道对70病人行胸腹分流术,有效率达 95%,其他研究者报道有效率大约在70%~90%之间。
2. 闭式引流
用一次性输液器改制密闭胸腔引流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无毒付反应,总有效率90%左右。
二、化疗
1. 胸腔内化疗
有人报道120例恶性胸腔积液,经胸腔内灌注顺铂(DDP)500-1000mg,静脉滴注硫代硫酸钠解救,总有效率90.0%,毒副反应不明显,缓解期1- 32个月,平均6.4个月,存活超过6个月者74例,占61.7%,与其它胸水治疗方法比较,该方法具有较突出的疗效。用假单胞菌苗注射液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膜腔积液,总有效率为82.7%。
2. 短小棒杆菌
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胸内注射短小棒杆菌治疗胸水有效率为86.7%,显效 66.0%,对照组有效率73.3%,显效为50%,说明胸腔内注射短小棒杆菌治疗胸水有一定临床价值。
三、免疫治疗
采用异体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联合基因重组白细胞介素2 ( rIL 2)胸腔内注射治疗晚期肺癌癌性胸腔积液完全有效(CR) 55%,部分有效(PR) 36%,无效(NC) 9%。治疗后多数患者精神好转,食欲增加,睡眠改善,体力增强,外周血白细胞增加,T细胞亚群中CD4升高,CD8下降,CD~ 4/CD8比值升高,表明本疗法治疗晚期肺癌癌性胸液是有效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中药治疗
采用榄香烯乳对晚期恶性胸腔积液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制剂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为74.8%,对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为75.0%;接受局部注射的患者,有效率为63.5%。应用国产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显效31%,有效38%,总有效率为69%,其中肺癌合并胸腔积液者疗效显著,有效率为83.3%,治疗期间,毒付作用明显减轻。苦参碱、鱼腥草注射液疗效也较好。
五、其它疗法
1. 四环素等粘连剂治疗
Schafers等报道采用四环素等粘连剂和组织硬化剂治疗肺癌胸水疗效较好,Seaton等观察21例MPE病人采用导管引流和组织硬化剂治疗,结果显示81%的病人显效,14%的病人有效,5%的病人无效。
2. 放射性胶体治疗
采用放射性胶体治疗肺癌胸水病人,完全缓解率为40%,部分缓解率为 60%,明显高于对照组。肺癌胸腔积液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闭式引流有效率在90%左右,胸膜腔分离术适用于有"包裹肺综合征"有效率达95%,胸腔内化疗有效率60~90.0%左右, 缓解期平均6个月,存活超过6个月,占60%,免疫治疗有效率80~90%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药治疗肺癌胸腔积液有效率65~85%,加用少量化疗药后疗效可提高到90%,与闭式引流疗效相近,且副作用较小,中药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优点是价廉,毒付作用轻微,且不需要手术,使用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该做胸积水的常规检查和离心沉渣检查,结合菌检查等。
应该检查(皮试等,15-30元)看是否是结核性胸膜炎,有的结核性胸膜炎没有发烧和咳嗽等症状,而且有的结核性胸膜炎具有传染性,应该做一下痰涂片(痰检,30元),不可忽视这个环节,如果有传染性而接触者不做防护将比较麻烦。
黄黄的积液应该不是肿瘤;具体属于什么原因和类别应该到医院做详细检查。
-
江苏-吴**
回复首先来说一下中医西医各自的的疗法
西医目前大多采用抽水引流,利尿剂,输液的方式;
西医抽水引流:应急措施,只能暂时控制病情,胸水容易反复,大量的抽胸水的同时会伴随抽取体内的营养蛋白,长期会使身体更加虚弱
利尿剂:简单来说就是靠吃药来增大患者的排尿量,频繁使用会导致身体里电解质混乱,而且利尿药对肝肾功能伤害很大
输液:输液会导致身体水肿,作用不是很大
胸水在中医里被称为“鼓胀”是因为体内血气不通造成的,中医消水法是以中药配方为基础。它具有临床疗效,注重实际疗效,继承了古代御医治疗肝病的经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清除肝炎病毒,恢复肝功能,抗肝纤维化,减少肝脏和脾脏的压力,最终起到消除胸腔积液的作用。
如果有不明白的病情需要咨询,可以直接戳我的名片点击[病情咨询预约申请单]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