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方法

时间: 阅读:4930

中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方法


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2023-06-29 01:59:50

中医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话,是需要适当的应用一些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来进行治疗的,但是如果感染的情况严重的话,需要及时的进行抗感染的治疗,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平淡之
    回复
    2023-06-29 05:05:06

      您可用薏苡附子败酱散
      【组成】薏苡仁30克,附子6克,败酱草15克。 【功用】排脓消肿。 【主治】肠痈内脓已成,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
      编辑本段古籍论
      本方是治疗肠痈内脓已成,或慢性反复发作者。方中主要用以薏苡仁利湿排脓,并辅以败酱逐瘀消肿,兼有附子温经祛湿、散寒止痛等等。
      编辑本段点评
      此方是用于治疗阑尾炎内脓已成,或属于慢性反复发作者,方中药味不多,但只要配置得当,功效也不错。
      编辑本段金匮要略卷中记载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异名】附子汤(《圣济总录》卷一二九)、败酱散(《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薏苡附子散(《证洽准绳·疡医》卷二)。 【组成】薏苡仁30克 附子6克 败酱15克 【用法】上药三味,杵为粗末。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顿服。 【功用】排脓消肿。 【主治】肠痈内已成脓,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如肿状,按之软,脉数。现用于急性阑尾炎脓肿已成,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腹部柔软,压痛不明显,并见面色苍白,脉弱等阳虚证候者。 【方论】本方所治肠痈,是由素体阳虚,寒湿瘀血互结,腐败成脓所致。方中重用薏苡仁利湿排脓,轻用附子扶助阳气,以散寒湿,佐以败酱破瘀排脓。配合成方,共奏利湿排脓,破血消肿之功。 【各家论述】 1.《金匮玉函经二注》:血积于内,然后错甲于外,经所言也。肠痈何故亦然那?痈成于内,血泣而不流也。惟不流,气亦滞,遂使腹皮如肿,按之仍濡。虽其患在肠胃间,究非腹有积聚也。外无热而见数脉者,其为痈脓在里可知矣。然大肠与肺相表里,府病而或上移于脏,正可虞也。故以保肺而下走者,使不上乘。附子辛散以逐结,败酱苦寒以祛毒而排脓。务令脓化为水,仍从水道而出,将血病解而气亦开,抑何神乎。 2.《金匮要略心典》:薏苡破毒肿,利肠胃为君;败酱一名苦菜,治暴热火疮,排脓破血为臣;附子则假其辛热以行郁滞之气尔。

  • 平淡之
    回复
    2023-06-29 04:04:56

    一、非手术治疗:

      主要适应于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脓肿、妊娠早期和后期阑尾炎及高龄合并主要脏器病变的阑尾炎。

      1、基础治疗:卧床休息,控制饮食,适当补液和对症处理。

      2、抗菌治疗:可选用广谱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和抗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静脉滴注。

      3、针刺治疗:可取足三里、阑尾穴,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二次,连续三天。

      4、中药治疗:外敷适用于阑尾脓肿,可选用“四黄散”;内服主要是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及通里攻下,可选“大黄牡丹皮汤”加减。

      二、手术治疗:

      1、手术原则:急性阑尾炎诊断明确后,应早期外科手术治疗,既安全,又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早期手术系指阑尾还处于管腔阻塞或仅有充血水肿时手术切降,此时操作简易。如化脓或坏疽后再手术,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显著增加。

      2、手术选择:各种不同临床类型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方法亦不相同。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切口一期缝合。近年对这种类型开展了经腹腔镜行阑尾切除,但须掌握熟练的技术。

      2)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如腹腔内已有脓液,可清除脓液后关闭腹膜,切口置乳胶片作引流。

      3)阑尾周围脓肿,如无局限趋势,行切开引流,视术中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可切除阑尾;如阑尾已脱落,尽量取出,闭合盲肠壁,以防造成肠瘘。如脓肿已局限在右下腹,病情又平稳时,不要强求作阑尾切除术,给予抗生素,并加强全身支持治疗,以促进脓液吸收、脓肿消退。

      3、手术方法:

      (1)麻醉一般采用硬脊膜外麻醉。

      (2)切口宜选择在右下腹部压痛最明显的部位,一般情况下采用右下腹斜切口(McBurney切口)或右下腹横斜切口。皮肤沿皮纹方向切开,对血管和神经损伤少。这种斜切口,因三层腹壁肌的纤维方向不同,术后切口愈合牢固,不易发生切口疝。但因这种切口不便探查腹腔其他部位脏器,故对诊断不明的探查性手术,宜选用右下腹直肌旁切口,且切口不宜太小。

      (3)寻找阑尾用纱布垫将小肠推向内侧,先找到盲肠,再沿三条结肠带向盲肠顶端追踪,即能找到阑尾。如仍未找到,应考虑盲肠后位阑尾的可能,再剪开侧后腹膜,内翻盲肠寻找阑尾。寻到阑尾后,用阑尾钳夹住阑尾或用止血钳夹住阑尾系膜,将阑尾提到切口外切除。如不能提出,也需严格保护好切口各层组织后,切除阑尾。

      (4)处理阑尾系膜阑尾动脉一般在阑尾系膜的游离缘,感染炎症加剧时系膜脆弱较易钳断,故尽可能在阑尾根部切断结扎阑尾动脉。如果系膜较阔又很肥厚时,应将系膜逐段分别切断结扎。

      (5)处理阑尾根部在距盲肠0.5cm处的阑尾根部轻轻钳夹后用丝线结扎之,在扎线远处切断阑尾,残端用碘酒、酒精涂擦处理后,用荷包缝合将其包埋入盲肠壁内。荷包缝合不宜过大,防止残留肠壁内死腔。最后,用阑尾系膜或邻近脂肪结缔组织覆盖加固。

      1、切断阑尾系膜

      2、在盲肠壁上作浆肌层的荷包缝合

      3、在阑尾根部切除阑尾

      4、收紧荷包缝合,将残端埋入盲肠壁内

      (6)特殊情况下的阑尾切除术

      1)阑尾在腹膜后并粘连固定,不能按常规方法勉强切除,而宜行逆行切除方法,即先在根部切断阑尾,残端包埋后再分段切断阑尾系膜,切除整个阑尾。

      2)盲肠壁炎性水肿严重,不能按常规将阑尾残端埋入荷包缝内,可在阑尾根部切断阑尾,用间断丝线浆肌层内翻缝合方法埋入阑尾残端。如仍无法埋入时,则用阑尾系膜或附近的脂肪结缔组织覆盖残端。

      3)阑尾炎性水肿很重,脆弱易于撕碎,根部又无法钳夹结扎时,可用盲肠壁的荷包缝合,将未能结扎的阑尾残端内翻埋入盲肠腔内,外加间断丝线浆肌层内翻缝合。

请问用中医的方法能不能够根治下肢静脉血栓

直肠恶变的中医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