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皲裂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手足皲裂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最佳回答
手足皱裂,在中医的辨证治疗上,主要是采用养血润肤、活血化瘀的中药材组成的汤剂进行调理,也可以用一些油剂进行局部涂擦,例如大疯子油等,平时还可以多吃一些猪肝、猪皮、鱼肝油丸之类的食物,局部尽量避免风吹和阳光暴晒。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北京-梁**
回复我国每年从处暑后自北而南,陆续进入秋季,秋季天气降雨减少,地上干燥凉爽,植物叶落枯萎、
人受自然影响,皮肤干裂,身痒发枯,鼻干口苦,便秘肠燥等等。差别是2020年是庚子年,金运太过,阳明在泉,燥气流行,秋分后进入庚子年五之气,主气与往年一样是阳明燥,但客气是少阳相火,风火就燥,故秋分后两个月气候特点是燥多风热。如人素体阴血不足,更易发上述之病症。书不尽言,今只针对因秋季燥热,身干瘙痒、手足脱皮干裂两病,给大家分享两个,本人用之多年,临床效果很好的中医古方!
皮肤瘙痒,多见于妇女,年老体弱,阴血不足之人,多见全身头痒发脱,皮肤干燥瘙痒,抓之脱屑,严重者有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多伴有口干喜饮,便秘如羊矢,而无原发性皮损。已排除恶性肿瘤等内脏器质性疾病者。明代医家陈实功《外科正宗》有消风清燥汤,药用川芎,当归,赤芍,生地,防风,黄芩,黄连,天花粉,蝉蜕,苦参,灵仙,甘草:方中用四物汤加天花粉养阴活血润燥,甘草、黄连,黄芩清君相之火,防风,灵仙,蝉蜕,苦参祛风止痒,血热加丹皮、血虚加阿胶,阴虚加沙参,玄参,便秘加麻仁、杏仁,烦躁加栀子,薄荷……。
秋季皮炎,常见手掌、足跖部位皮肤干燥瘙痒、粗糙脱皮,皲裂出血,局部疼痛,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明朝。虞抟《医学正传》制生血润肤饮生津、养血、润肤。治燥证。皮肤拆裂,手足枯燥,搔之血出。药用当归(酒洗)、生地黄、熟地黄(酒洗)、黄耆(蜜炙),天门冬,麦门冬(去心),五味子,黄芩(酒洗),栝楼仁,桃仁泥,酒红花,升麻、天花粉,诸药生津、养血、润肤。大便结燥,加麻仁、郁李仁。
《东医宝鉴》记载“生血润肤饮,治燥证,皮肤拆裂,于足爪甲枯燥,搔之屑起,血出痛楚。子仲兄怀德处土,年四十五,平生体瘦弱血少,值庚子年岁金太过,至秋深燥金用事,久晴不雨,得燥证:皮肤折裂,手足枯燥,搔之屑起,血出痛楚,十指甲厚,服此方数十贴,其病如脱。后治十数人皆验。
今年9月22日是什么节?节后怎么 养生 ?节后病选用什么中成药?
2020年秋分后,庚子五之气易发什么病?辨证施治要点是什么?
#大家 健康 超能团#@大家 健康
-
周口-李**
回复皲裂是指手掌和足底的皮肤发生线性裂纹,在秋末冬初最容易出现。此病初起时会出现皮肤干燥、发硬、发紧症状,以后会逐渐变得粗糙,裂纹加深,疼痛难忍。此病多见于体力劳动者,由于感受风燥寒冷,皮肤缺少滋润,弹性下降,致使皮肤开裂。
症状:皮肤干燥、感觉发紧、发硬,弹性减低,出现裂纹、出血、疼痛等。
治疗皮肤皲裂的中医小偏方:
1、鸡蛋黄煎油补虚益气
原料:鸡蛋黄4个。
制法:将鸡蛋黄煎成油涂擦患处。
功效:鸡蛋黄有补虚损、益精气、润肺补肾的功效,适宜久病体虚或是虚劳的补益。
2 、麦冬方滋阴润燥
原料:麦冬适量。
制法:将麦冬生根捣烂,除去纤维后敷在患处。
功效:麦冬具有清心润肺、强阴益精、泻热除烦、消痰止嗽、行水生津、明目悦颜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疗皲裂症。
3、白蜡油外敷方生肌止痛
原料:白蜡油、植物油各适量。
制法:将白蜡油和植物油按l:1的比例混合,然后一起煎熬,将汁液涂在患处。
功效:白蜡油味甘、淡,性平,归脾、胃、大肠经,具有解毒、生肌、止痢、止血、定痛功效。
4、冬青叶外敷方清热解毒
原料:冬青叶、桐油、香油各适量。
制法:将冬青叶研成细末,加人桐油和香油调成糊状涂在患处。
功效:冬青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毒、抗菌消炎、活血通络的功效,主治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烫伤、冻疮、皮肤急性化脓性炎症等。
治疗皮肤皲裂的中药足浴小偏方:
乌桕子侧柏叶足浴方
原料:乌桕子40克,侧柏叶50克,明矾15克。
制法:将上述药材放人锅中,加水2000毫升,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将汁液倒人浴盆中,加人明矾,然后浴足,每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