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看待小儿髌骨脱位
中医怎么看待小儿髌骨脱位
最佳回答
如果脱位较重,考虑髋关节发育不良引起,一般是通过外固定的方法来促进髋关节发育,建议正规医院的中医科或者小儿外科就诊查体结合髋关节拍片或彩超检查综合分析病情,注意饮食加强营养,定期复查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平淡之
回复说轻不轻,说重也不重,但是伤筋动骨100日啊!LZ要好好休养。
中医对脱位的辨证,可分为三期。
(1)早期为脱位后1~2周,患肢因肌肉、筋脉损伤,瘀血内留、经络阻塞,气血流通不畅。治疗原则以活血祛瘀为主,佐以行气止痛。
(2)中期即脱位后2~3周,患肢肿胀疼痛渐消失,或接近消失,瘀血走散,而吸收未尽,筋骨尚未修复。治疗原则以和营生新,接筋续损为主。
(3)后期即脱位后3周以上,外固定已解除,肿胀消失,但筋脉关节愈合尚不牢固,机体气血虚损,肝肾不足。治疗原则当应以补气养血,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主。
-
李雲松
回复指髌骨在活动过程中脱出股骨滑车凹,往往发生在青少年中。尽管髌骨习惯性脱位在运动损伤中并不十分常见,但由于髌骨脱位后可以自行复位,因此在临床诊断中极易误诊或漏诊。 发病原因髌骨脱位往往发生在跑步(特别是弯道、转体时)、半蹲侧方移位(打篮球防守移步)或膝关节侧方撞击等直接创伤。部分髌骨脱位的病人可以有自身的解剖异常,如全身性的关节囊松弛、高位髌、膝关节外翻(X形腿)等表现。 损伤病理:髌骨脱位绝大部分是向外侧脱位,脱位后,髌股关节内侧的稳定结构,包括髌股关节内侧支持带、股内侧肌、内侧髌股韧带均被撕裂,导致膝关节腔内血肿和滑膜炎;在自行复位过程中,髌骨内侧面与股骨髁外侧面撞击,会引起软骨损伤或切线骨折。主要症状和体征:患者感觉到膝关节突然剧痛,可有脱臼感觉或无力。在膝关节伸直后髌骨经常自行复位,复位时常可听见“卡嗒”声。继而膝关节肿痛。这些症状可与半月板撕裂混淆,但与半月板撕裂不同的是,髌骨脱位的患者在髌股关节内侧缘,而不是膝关节内侧间隙可以明显的触及肿痛。影像学检查:常规的膝关节正侧位片十分必要,屈膝30度侧位片,观测是否有高位髌骨存在;拍摄屈膝30度或45度髌骨轴位片(Merchant位)或CT片,可以发现髌骨外侧半脱位。最理想的检查方法是磁共振,可以清晰的显示髌股关节半脱位、膝关节积液,同时还能判断有无伴随的股骨髁软骨损伤或其它关节内结构损伤。 治疗措施: 习惯性髌骨脱位的治疗,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不仅能解决脱位问题,还可避免继发畸形。如果治疗较晚,全出现髋、膝关节继发屈曲、腰前凸加大等畸形。甚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影响工作与生活。 实践证明手术治疗,能取得明显的效果。手术方法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软组织手术,包括: 1.膝内侧肌膜、关节囊、股四头肌扩张部分紧缩缝合术。 2.肌膜移位术(Campbell),内侧肌膜、肌肉带蒂移位术(Krougius)。 3.肌腱移位术,将内侧腘绳肌移位,加强肌回头肌内侧力量。(二)股骨下端手术 对股下端内旋、膝内翻以及股骨外髁发育不良者,分别做股骨髁上截骨、股骨外髁抬高术(Albee)。(三)髌韧带移位术(Houser)在儿童做半侧髌韧带移位术(Goldthwait)。(四)髌股关节成形术 修整髌骨外形,加深股骨髁凹,将周围软组织垫于其间。 孟继懋提出,习惯性髌骨脱位,局部结构发育畸形各有不同,不是某一种手术能解决。应根据不同的畸形,采用综合手术治疗。并倡用股内侧肌移位加强内侧牵拉力量。手术方法是:1.将膝关节外侧挛缩的软组织松解。 2.将膝内侧关节紧缩缝合并将股内侧肌止点移到髌骨外侧。 3.根据具体情况做Houser手术或Goldthwait手术。 临床表现: 膝关节不明显的外伤,或股四头肌强烈收缩,即可引起脱位。多数患者经常脱位,在屈膝时髌骨脱于股骨外髁外侧,伸膝时自然复位。股四头肌萎缩,伸膝无力,易摔跤。但无明显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