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乳痈初期的主要症状

时间: 阅读:5497

乳痈初期的主要症状


最佳回答

白敛

白敛

2023-06-29 20:38:29

根据身体患有乳房出现的临床病变表现情况,乳腺局部组织早期会出现红肿疼痛的身体损伤的临床表现,所以在乳腺科进行治疗下,积极查明原因以后通过抗感染清热解毒通气下乳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平淡之
    回复
    2023-06-29 23:23:16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为细菌(金黄色葡萄菌等)经乳头皲裂处或乳管口侵入乳腺组织所引起。本病以初产妇为多见,好发于产后第3~4周。发病前常有乳头皲裂,乳头隐畸形,乳房受挤压,乳汗淤积等诱因。本病初起乳房肿胀、疼痛,肿块压痛,表面红肿,发热;如继续发展,则症状加重,乳房搏动性疼痛。严重者伴有高烧,寒战,乳房肿痛明显,局部皮肤红肿,有硬结、压痛,患侧腑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炎症在数天内软化,形成乳房肿,有波动感,脓肿深的皮肤发红及波动感不明显。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有乳腺管阻塞,乳汁淤积;或因婴儿吸乳时损伤乳头所导致。本病的临床特点为发病急,可伴有发热、畏寒,病侧乳房红肿热痛,出现硬块,最后形成脓肿等。该病属中医学“乳痈”范畴,乳汁郁积是最常见病因,感受外邪也是重要病因。

    【方一】瓜蒌牛蒡汤

    【组成】瓜蒌、牛蒡子、天花粉、黄芩、陈皮、生栀子、皂角刺、金银花、青皮、柴胡、甘草、连翘。

    【功用】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主治】乳汁瘀积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伴周身酸楚,恶寒发热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透脓散

    【出处】《外科正宗》

    【组成】黄芪、当归、川芎、穿山甲、皂角刺、酒少许。

    【功用】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主治】乳房红肿热痛,肿块变软应指。

    【方解】黄芪长于大补元气而托毒排脓,当归养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化瘀通络。穿山甲、皂角刺善于消散穿透。酒助药力。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托里消毒散

    【出处】《外科正宗》

    【组成】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川芎、金银花各5克,甘草、白芷、皂角刺,桔梗各3克。

    【功用】益气和营脱毒。

    【主治】溃脓后,乳房肿痛变轻,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稀。

    【方解】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当归、白芍、川芎补血活血;白芷、皂角刺溃疡排脓。诸药合用,共奏补益和血,托里排脓之功效。临床应用:本方是治疗疮疡因气血虚弱、脓成不溃的方剂。以脓成不溃,脓毒不易外达为据。体弱者,去白芷,倍用党参。用于多种化脓性疾病属气血不足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解表通乳汤

    【出处】《实用外科手册》

    【组成】瓜蒌15克、银花20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柴胡10克、香附10克、王不留行10克、蒲公英30克、花粉10克、皂角刺5克、甘草5克。

    【功用】解表疏肝,解毒通乳。

    【主治】乳房结块,自觉疼痛,皮肤微红或不红,伴畏寒发热,头痛胸闷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五】解毒通乳汤

    【出处】《实用外科手册》

    【组成】蒲公英30克,草河车10克,地丁30克,皂角刺30克,穿山甲10克,牡丹皮10克,赤芍10克,黄芩10克,栀仁10克,甘草5克。

    【功用】清热解毒,透脓通乳。

    【主治】乳房红肿热痛,肿块变软应指,壮热口渴,小便短赤。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六】脱毒回乳汤

    【出处】《实用外科手册》

    【组成】黄芪30克,银花30克,当归10克,炒麦芽30克,山楂10克,玄参10克,甘草6克。

    【功用】补气养阴,清解余毒。

    【主治】脓肿溃破或切开,脓液黄稠,或夹有淤血,肿痛大减,或迟不收口。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七】解毒内消汤

    【出处】北京市中医院方

    【组成】大青叶15克,蜂房10克,焦麦芽30克,草河车15克,蒲公英30克,败酱草30克,柴胡10克,瓜蒌30克,黄连面1.5克(冲),青皮6克。

    【功用】清热解毒通乳。

    【主治】乳汁瘀积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伴周身酸楚,恶寒发热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八】通乳散结汤

    【出处】《中医治法与方剂》

    【组成】全瓜蒌20克,青皮、丝瓜络各10克,蒲公英15克,橘络、通草、橘叶各6克,白蒺藜12克。

    【功用】疏肝清热,通乳散结。

    【主治】治肝气郁滞,乳汁停滞不畅所致乳房硬满胀痛,甚则红肿,时有恶寒发热,舌淡苔白,脉弦数。

    【方解】本方当疏肝清热,通乳散结。方中主药青皮疏肝破气,解郁散结。瓜蒌清热散结,解毒消肿;辅以橘叶行气解郁,消肿散结。橘络理气通络,郁金行气解郁,祛瘀止痛,助青皮增强疏肝解郁,破气散结之功;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为治乳痈效药,助瓜蒌以增其效;佐以白蒺藜疏肝散结,丝瓜络行血通络,通草下气通乳,三药均通乳脉、下乳汁,使乳汁流畅,消解乳房硬满肿胀。诸药共奏其效。临床应用:本方是治疗肝郁气滞,乳汁不畅,乳痈初起的方剂。以乳房红肿硬满,恶寒发热,舌淡苔白,脉弦数为据。乳痈初起未成脓时,加金银花、红藤、当归、浙贝母,以增消痈散结之功;乳痈已成脓红肿痛,发热者,加金银花、连翘、赤芍、牡丹皮、黄芪、皂角刺,以凉血解毒,排脓托毒。用于急性乳腺炎初起,乳汁郁积症属肝气郁滞,经络不通,泌乳不畅者。

    【用法】水煎,1日1剂,饭后1小时分3次服

    【方九】露蜂房

    【出处】流传民间和医界

    【组成】露蜂房3~6克。

    【主治】急性乳腺炎。

    【用法】烧灰存性,黄酒冲服,每日2~3次。

    【方十】

    【出处】流传民间和医界。

    【组成】蒲公英60克,野菊花60克。

    【主治】急性乳腺炎。

    【用法】共捣烂,敷患处,每日1次。

    【方十一】

    【出处】《实用外科手册》

    【组成】蒲公英30克,金银花15克,橘叶10克,鹿角霜6克。

    【主治】急性乳腺炎。

    【用法】蒲公英金银花橘叶三味水煎,冲鹿角霜服。

    【方十二】

    【出处】《实用外科手册》

    【组成】臭牡丹叶30克,蓖麻叶30克,车前草30克。

    【主治】急性乳腺炎。

    【用法】共捣烂,敷患处。

  • 逍遥子
    回复
    2023-06-29 22:22:06

    乳腺炎俗称“奶疖”,在初产妇中最为常见,病后全身发热,乳房红、肿、疼痛,常引起化脓。致病菌为急性化脓性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对于初产妇来说,乳头易被吸破,病菌就易由此侵入乳房。

    病人感到畏寒、发热,患侧乳房红、肿、热、痛,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疼痛。如果不及时治疗,则易形成乳房脓肿。

    中医称之为“乳痈”,一般多由乳儿吮乳吹风,或乳儿含乳而睡感风寒,或因乳汁过多,乳儿少饮,或乳头破裂疼痛,而不能给乳儿吸尽,或初产妇乳络不畅,致乳汁壅塞在内,再加上情志刺激,暴怒忧郁等诱因,于是肝气郁结,胃热壅盛,宿乳积滞,互结为痈。

中药治疗男性早泄的方法

胆结石用什么中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