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必原型是唐朝著名政治家、谋臣和学者李泌,他深得唐玄宗赏识,七岁能文,精通黄老和列庄学说,被称为神童,与太子有着深厚的友谊。剧中的李必与历史中的李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有着些许的不同,但是他们有着共同之处。
《长安十二时辰》原著中的男主角名叫李泌,或许很多人会觉得这个名字很耳熟,历史上似乎是有这个人物的。开播之前易烊千玺饰演的角色也是李泌,然而等剧开播之后却改名为李必,其实改名就是为了区分现实与虚拟人物。
李泌字长源,京兆人(今陕西西安)。在唐朝中期时期李泌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道家学者、谋臣,是北周“八柱国”李弼的六世孙。
李泌因自小聪慧,便深得唐玄宗的赏识。李隆基还令李泌待在诏翰林陪读太子,因此李泌就和太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在太子李亨继位成唐肃宗之后,李泌就开始进入官场帮助唐肃宗整顿朝廷。
唐肃宗自从即位起,李泌就一直跟在唐肃宗身边为其出谋划策平叛。李泌当时虽然没有身担要职,但是权利却超越宰相之位。正是因为李泌和唐肃宗之间关系密切,招来了权臣李辅国、元载的猜忌。
剧中李必和张小敬一起携手查探混入长安城的敌人,一步步接近敌人,探索敌人的阴谋,最终发现了在自己的靖安司中竟然有敌人内应。最后李必和张小敬也成功的拆穿了敌人的阴谋诡计,将长安城拯救于危难之中。
林九郎的原型其实就是李林甫,他在当时也能够算得上是朝廷中的老大了。在他刚开始呼风唤雨的时候,他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自己的眼里。就像在电视剧中,林相一样。他很是会说一些甜言蜜语来让皇帝高兴。同时又把持着各种消息,使得皇帝不能够知道。可以说在当时真的是除了皇帝之外就没有人能够办他了。但是,在现实中,随着政局的发展。杨贵妃逐渐走进了政治舞台中,而李林甫因为得罪了杨贵妃的父亲,所以最后被皇帝给处死了。而且还被抄了家,可以说结局十分惨了。
元载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存在过的,并且他真的娶了当时的大将军的女儿王韫秀为自己的妻子。并且,在当时的现实中,他也真的是官位很低,但是迎娶到了当时决定国家命运的将军的女儿。并且,他后来做官很是顺利,一直做到宰相。不过,他也没有抛弃自己的结发妻子,并且两人还十分相爱。不过,后来因为政治斗争,元载的下场并不是很好,而王韫秀也跟着元载一起死去。
而李必,其实是叫做李泌。李泌历经三朝,先后遭到杨国忠、李辅国、元载等的排挤,直到唐德宗即位后,他才入朝为相。但是,李泌的能力可以说是很强了,在那个被安史之乱搅和的一片狼藉的大唐,他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让大唐能够稳定发展了好多年,可以说对得起剧中说的要做一代贤相了,贞元五年(公元789年),李泌逝世。
所以,看似在剧中呼风唤雨的人,但是在现实中却不一定会是这个样子了。
最近在看一部国剧《长安十二时辰》,改编自作家马伯庸的小说,以盛唐为背景,讲述在上元节前夕,长安城陷入危局,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与靖安司司丞李必携手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的故事。
整部剧情硬派、淋漓、紧张感十足,堪称一部大唐版本的反恐24小时,而带给我的最大的惊喜在于小鲜肉终于不再是拖油瓶,在众多老戏骨的精彩表演下,易烊千玺饰演的年轻名士李必毫无怯场,表现可圈可点,没有“玷污”了我心中的中唐神人李泌。
为什么这么说呢?尽管他没有象诸葛亮、曾国藩那样妇孺皆知,但是等你看了史书对他的记载后,你就会感慨,这世上真有这种如神仙般,几乎是文学作品虚构人物的存在。
神童初出世
《邺侯外传》有一段堪称奇幻的记载:当李泌的母亲周氏还小的时候,有和尚给她预言,将来她要嫁给一个李姓人,生的孩子将要当帝师。后来周氏果然嫁给了李泌的爸爸李承休,而在她生李泌之时,就像生哪吒一样,怀胎三年才生下来,这些都表明了李泌的不平常。
当然这些当不得真,不过李泌从小就聪明是真的,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中说“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这个“泌”说就是唐朝的李泌,这一年他被玄宗皇帝接见,他以棋说“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得到李隆基的喜爱,宰相张九龄当他为小友,以识才闻名的贺知章也说:“这小子目如秋水,将来必是卿相。”由此可见李泌的天赋。
中唐《隆中对》
安史之乱爆发后,太子李亨在逃亡的路上即位,此时的唐朝危在旦夕,在家隐居的李泌立即赶来相援,为平定安史之乱提出了剿贼战略,堪称中唐《隆中对》。
首先,李泌断定安史之乱无法成功,稳定军心;其次制订战略,"挫其锐,解其纷";最后提出要给功臣实封,让人更加踊跃参与平乱。肃宗大部分照他的计划行事,后来都不出其所料,可惜的是肃宗急功近利,没有完全听信李泌的建议,致使河北没有彻底肃清。
勇退显智慧
收复首都长安后,李泌认为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向皇帝请求回家隐居,说了五大理由:“我跟陛下相识的时间太长,陛下对我的信任太专,对我的宠爱太厚,而我的功劳太大,事迹又太传奇,所以我得离开。”唐肃宗当然坚决拒绝,表示不会做勾践,李泌说了一句至今让我们都值得思索的话:“杀我的不是陛下,而是前面所说的‘五个理由’”。
历史 一再告诫我们:形势比人强的情况下,以前的承诺往往不再有效,不是作出承诺的人背叛你,而是在形势逼迫下,任何承诺都不可能永远有效。
由于李泌不断请求回山,唐肃宗无奈同意他返回衡山隐居,下诏为他在衡山中建造居室,并按照三品官员的待遇供应生活。
入朝出朝终成宰辅
李泌在衡山隐居数年,唐肃宗去世,唐代宗李豫一即位就马上请李泌回来,任命他为翰林学士,然而先后两位宰相都容不下他,以能者多劳之名打发李泌到各地任职,李泌做过江南西道判官、楚州刺史、澧(今湖南澧县)、郎、峡(今湖北宜昌)三州团练使、杭州刺史,每到一处,李泌都有很好的政绩。
到唐德宗时期,战乱又起,李泌再度回到中央朝廷,这一次又是他力挽狂澜,先是单骑摆平陕虢(今河南陕县、灵宝一带)都知兵马使达奚抱晖,再设伏破淮西军于长水(今河南洛宁西),贞元三年(787年),李泌正式拜相。在位期间他利用回纥、吐蕃、南诏、大食之间关系和矛盾,减缓了唐朝的衰退期,并带来了一番中兴气象,有人称其为中唐第一宰相,我觉得毫不为过。
大家来看看, 历史 上有这样被皇帝反复求教,进则救国救民,退则如神仙遨游天地的神人吗?他周旋于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代父子之间,或婉转提议,或仗义直言,或调和关系,或出谋划策,或纵横捭阖,修齐治平,游刃有余。此等功夫,古今难觅第二人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bazizatan/690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