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奇门术数 >> 命理四柱 >> 八字杂谈

祭桃花煞情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周公解梦 2023-07-07 16:47:19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写景的。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 一片始盛的桃花。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 ,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 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不,岂只是有脚而已,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白居易的杨柳枝千古名句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白话译文:
春风吹拂柳枝随风起舞,绽出嫩芽一片嫩黄比丝柔软。
永丰坊洗脚的荒园里,整日都没有人,这柳枝属于谁。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当时河南尹卢贞有一首和诗,并写了题序说:“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白尚书曾赋诗,传入乐府,遍流京都。近有诏旨,取两枝植于禁苑。乃知一顾增十倍之价,非虚言也。”白居易于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后寓居洛阳,直至会昌六年去世;卢贞于会昌四年七月任河南尹(治所在洛阳)。白诗写成到传至京都,须一段时间,然后诏旨下达洛阳,卢贞始作和诗。据此推知,白居易此诗约作于公元会昌三年至五年之间。移植永丰柳诏下达后,他还写了一首《诏取永丰柳植禁苑感赋》的诗。
《杨柳枝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写景寓意诗,前两句写景,极写柳树的美态,诗人所抓的着眼点是柳条,写出了动态、形态和色泽显出它的材质之美。后两句写的是诗人对柳树遭遇及自己的评价,因为柳树所生之地不得其位,而不能得到人的欣赏,寓意怀才不遇而鸣不平,含蓄地抨击了当时的人才选拔机制和相关政府官员。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谷,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描写东林寺的诗句

1. 关于庐山东林寺的诗句
关于庐山东林寺的诗句 1.关于庐山的诗句
铁马曾经十万兵。

千崖冰玉里, 吾尝恶其学幻而言 ,再拜向高坟。 栖贤寺 陈舜俞 辟蛇行者应开寺。

画角鼓声催急雨。 雅歌有余韵。

江行无题 钱 羽 咫尺愁风雨。 山根插入彭蠡湖。

瑶草红泉供挹酌,沾裳春水边。 夕阳翠 看尤好,铁笛叫苍寒,沉沉水晶宫。

紫阳事多难暂息,淮南好丹经。 安得舍身从老衲。

生徒绻恋集涯浒。 子归烦语谢五老, 同与徐凝传不朽。

行人只赏陶公醉。 东林绝响今千载,无数苍苔没旧碑!浩荡在物表。

不饮缘何事,修竹间乔木,觞酌洽同心,后山日照前山霾,绝学何能忘,山雨山烟浓复浓, 未若两俱冥, 泊舟登岸而望远兮, 世上虚名一杯酒, 望崖想曾城,正与白莲出处同。 滚滚长江白练飞,平流莫可群,读之漫灭为修容,传记须 十几贤,隐隐雷声翻山麓,脚踏赤 公, 猿啸白云里。

尘世只如闲,碧梯云径好和途, 潭壑洞江汜。 庐山高 沈周 庐山高。

住山五老知今古,愿逐鸾车看十洲,山磬发孤烟。 含鄱岭至太乙峰 方文 侵晨独出含鄱口。

夜宿天池, 石林幽黑号绿熊,天缘有份再来游。 舟抵南康望庐山 杨基 春山如春草。

明日移舟过洞庭。 羲娥倏忽遂成晚,峭崖穷嶂同攀搴,扰扰又晨征。

神仙同物化,未得空堂学坐禅,崖上飞流动地来。 相逢云石子。

一自铁船飞不去,草堂留话一宵同,因迂数里行。 仰天坪 王思任 仙人闻说好楼居。

坞田将获鸟雀横,下不公相通,数处阶墀石叠成, 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 尘里年光何,宝塔宵看舍利明。

醉石 程师孟 万仞峰前一水傍。 惟当远人望, 不远千里钏于公。

秀骨苍颜五老人,西峰绝顶寒,惊泉喷薄几时消。 白鹿洞别诸生 李梦阳 东南自有匡庐山。

庐山 揭 斯 香炉峰色紫生烟。 戏招西塞山前月,白塔微分岭上松, 时有白鹤飞来双, 是为扬澜左蠡兮, 便欲绝世遗纷 ,岩谷相连更几重。

吊大林寺 周必大 上尽诸峰地转平。 水调歌头 登紫霄峰 詹玉 藜杖破晴碧,拄杖高寻万古源。

野衲喜客来,青山长在好闲眠。 谁云滟 矍塘远,讲堂寂寞对松门。

九江悠悠万古情,野碓无人夜自春,绣锷斑裬生增砥。 欲令浮岚暖翠千万状。

拜靖节墓 罗洪先 久憎折腰事? 丈夫壮节似君少,始信修行要雪山,中断还崛起。 枝干日长大。

芙蓉昼见金银气。 折桂寺 戴复古 拥鼻行吟上下廊。

万里朝沧海,深松有劲风,钟鼓沉沉万木深。 荣名利禄云过眼,山中猿鹤亦惊猜。

潭影乍从明处见,凄凉处。 南浦闲云连草树。

长啸上天去?西来天堑濯其足。 庐山雪 王世懋 朝日照积雪, 不觉质自轻,三尺高于四面山。

自从庐阜泻双练。 地因人胜古有语。

道性深寂寞。 寄东林慧海上人 岳飞 湓浦庐山几度秋。

夜深忽见佛灯来。 水声不绝鸟声好,凭崖倚树闻清钟, 根盘几百里,天衣晓带雪山雪,町疃白鹿场。

不归天上月,循香炉峰侧下山 王慎中 千尺飞萝手自援,河倾斗落。 幽花野草不知其名兮。

不及红花树, 理感兴自生。 小看人间波浪里,褰衣时傍竹林间,化作天边千万峰,庐山如白云。

凡胎热软多淫地。 端坐运虚轮,一带山泉绕舍回,林花互照明, 白鹤观 虞集 白鹤山人如鹤白。

庐山石门隐居 憨山 万仞香炉峰。 岂解有乡情,风摇翠竹撼檐牙。

古寺无所有。 白鹤观 秦观 复殿重楼隳杳冥,仙人何处弄烟霞,顾我欣然如素善,往来尽仙灵,抚卷题诗愧乏材,唯此足以待尔侪,临风默含情。

五老去天不盈尺,过客醉去山人眠。 却因幽梦寻邱壑。

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 寒声终自远,数峰狂欲趁渔舡。

从今愈识逍遥旨,鸟衔花出五峰云,大笑从教虎子猜。 庐山诗 朱元璋 庐山竹影几千秋。

泉归虎溪静,石眼环环水一钟,倏忽变态无停留,绿鬟玉女如相逢。 庐山瀑布 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虎声偏傍石桥来, 天风绕月起。

远山如游龙。 修心若似伊耶舍,银汉倾斜作玉沟,一入京华路杳然。

千崖万壑响松桧。 窥萝玩猿鸟。

一山瀑布归三峡, 岩石壁青天围,转头红日在青松,世家庐之下。 江上乌帽谁涉水,南山还暮云,岩栖于此卜。

峡石西泉 韩愈 居然鳞介不能容,禽声谷应清。 酒喉无耐夜渴甚,秋声满上方。

仙翁释子变往往而逢兮,於乎万物随兴废。 西林寺水阁 伍乔 竹翠苔花绕槛浓,扶桑丹霞迎我轩, 自非清泉白石有深趣, 参差悉相似,一轮明月滚金球,过溪沽酒见天真,石镜秋凉夜。

日落长沙渚。 林中黯淡高低树,松风为奏霓党曲,山下群山眇于粟。

冰绡翦破裁云幔。 从冠军建成平王登香炉峰 江淹 广成爱神鼎。

微云分片灭. 手持玉芙蕖,送客过溪能几回。 明发振云冠。

幽寻远去不可极。 学馆林宫客不栖,谁约重寻莲社踪。

情深过厚亦其礼,快泻出玉 。 不寻遐怪极。

时有落叶于其间,此去东西启二林,始见瀑布悬苍崖,山远晓晴看。 庐山瀑布歌送李颀 顾况 飘白霓。

日暮东林下。 只疑云雾窟,竹筒导引入茶铛. 余流滑无声。

曳杖行歌羡樵叟,翻飞欲向天池浴。 小雁过炉峰,地灵尚有人杰。

驰步乘长岩,众壑下清美。 蔼蔼花出雾,波光上与银河通. 荡荡白银阙,行春始重寻,可挂松风最上楼。

更有冠者五六人,目送天边鸿,金仙弟子岩为屋,高乎哉,翩翩使节来何好。 鸡鸣清涧中。

若看山下云深处。 匡庐第一金仙境,更以挽歌闻。

宿庐山白云峰重道者院 李中 绝顶松堂喜暂游,谓即敷浅原。 望庐。
2.庐山东林寺是否在唐诗三百首中
别东林寺僧①

作者:唐·李白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②,何烦过虎溪③。

《全唐诗》卷182_38

【庐山东林寺夜怀】李白

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

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

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

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

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

唐诗:卷526_50

【行经庐山东林寺】许浑

离魂断续楚江壖,叶坠初红十月天。

紫陌事多难暂息,青山长在好闲眠。

方趋上国期干禄,未得空堂学坐禅。

他岁若教如范蠡,也应须入五湖烟。
3.描写庐山寒山寺的诗句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轼《题西林壁》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 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 朱元璋《庐山诗》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 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 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 —— 杜荀鹤《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 江为《瀑布》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归装渐理君知否? 笑指庐山古涧藤。 —— 陆游《自咏示客》

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 —— 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 白居易《宿东林寺》

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 —— 贾岛《寄白阁默公》

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 —— 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 —— 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 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去年上已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 宋之问《寒食江州蒲塘驿》
4.2017年庐山东林寺净土宗诗歌朗诵会
中新社南昌二月六日电(记者段八一)中国佛教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今晚在东林寺举办“净土之光”现代诗歌朗诵会。来自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一千二百多位海内外宾客参加了此次盛会。

此次活动开创了中国寺庙举办现代诗歌朗诵会之先河,给庐山东林寺四十九天冬季佛七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净土之光”是由江西诗人谢轮根据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而创作的四十八首赞美诗,表现一位净业行人较高的宗教情怀、思想禀赋和艺术才情,对建设和谐的文明社会、和谐的文明世界将产生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东林寺代主持大安法师称这次活动是佛教时代化的一次尝试,亦是令社会各界人士了解佛教慈悲平等精神以及富丽恢阔境界的拓新。

北京评论家摩罗认为: “净土之光”这组诗可能是对诗歌的一种开拓,新语境之中一定有新的开拓。作品表现的精神指向跟众生有了深远而又广泛的联系,使诗歌不再是无聊的言辞和苍白的文人腔。进入宗教领域,可能是诗歌的前途之一。
5.江西卢山诗句
以下是有关庐山的诗句:1、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白居易《宿东林寺》 2、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3、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

——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4、劲风湮细雨,峭壁晓岚生;瀑布悬云际,清泉堕碧汀;蜿蜒松顶道,峻险石盘城;坐爱庐山秀,崖岩也有情。——《秀甲东南》 5、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李白《别东林寺僧》 6、去年上已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蒲塘驿》 7、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

撒落星辰满平野,山僧尽道佛灯来。 8、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白居易《庐山桂》 9、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白居易《别草堂三绝句》 10、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11、庐山逢若士,思欲化黄金。——储光羲《升天行贻卢六健》 12、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江为《瀑布》。
6.关于庐山瀑布的诗句
《绝句》

王安石

拔地万里青嶂立,

悬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机丝挂,

映日还成五色文。

《开先寺》

李梦阳

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

〈庐山瀑布〉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三叠泉》

缘溪深入桃花坞,紫霞隐隐幽禽语。

九层峭壁划青空,三级鸣泉飞暮雨。

落日衔山红影湿,冷云抱石苍崖古。

激回涧底散冰花,喷上松梢飘雪楼。

点点溅湿嫦娥衣,潭潭下有扶桑府。

朝来似展朝天带,夜半如闻捣药杵。

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银河轰万古。

广寒殿上银蟾飞,水晶宫中玉龙舞。

琼英斧碎非月老,瀑布天成非织女。

初疑鱼鳖谒龙门,复恐星辰会牛渚。

欲寻当下点额蛟,但见天上拉肠鼠。

溶溶浸湿一潭霜,滴滴结冻千年乳。

月照神珠洒翠麟,风吹天粟沾苍虎。

瑶虹界碧翻地轴,铁马盘涡卷天宇。

香严闲禅师》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 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 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 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 空水共氤氲。
7.江西卢山诗句
以下是有关庐山的诗句:

1、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白居易《宿东林寺》 2、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3、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4、劲风湮细雨,峭壁晓岚生;瀑布悬云际,清泉堕碧汀;蜿蜒松顶道,峻险石盘城;坐爱庐山秀,崖岩也有情。——《秀甲东南》 5、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李白《别东林寺僧》 6、去年上已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蒲塘驿》 7、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撒落星辰满平野,山僧尽道佛灯来。 8、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白居易《庐山桂》 9、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白居易《别草堂三绝句》 10、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11、庐山逢若士,思欲化黄金。——储光羲《升天行贻卢六健》 12、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江为《瀑布》
8.关于庐山风景的诗句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生在此山中.

在下面的古诗中填一个数,使诗句完整。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一、卓文君:司马相如之妻。
代表作数字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与对镜,心欲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二、乾隆皇的《飞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三、元代无名氏的《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四、黄侃先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半双两》:
一丈红蔷荫碧溪,柳丝千尺六阑西。二情难学双巢燕,半枕常憎五夜鸡。
九日身心百梦杳,万重云水四边齐。十中七八成虚象,赢得三春两泪啼。

带有数字的古诗句。(只要有数字就可以)
1、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7、 天似穹庐,笼盖 四野。
8、 谁言寸草心,报得 三 春晖。
9、 仙人垂两 足,桂树何团团。
10、爆竹声声 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1、千门万 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4、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1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6、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8、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1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2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3、两个黄鹂鸣翠柳,
数字开头的古诗句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作者吴承恩)
一山一水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壶酒,一人独掉一江秋。
二月树色好,昭仪正骄奢。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六经如日月,万世固常悬。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百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

一枝红杏出墙来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三峡星河影动摇
四石五云更上下
五更鼓角声悲壮
六宫粉黛无颜色
七月坐凉宵
八水明如练
九仙傲倪折五芝
十株五株寒霜天
百年多病独登台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一去二三里,烟 村 四 五 家. 亭 台 六 七 座, 八 九 十 枝 花。
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汉诗 孔雀东南飞)
五鹿歌杂诗谣辞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孔雀东南飞)
六十余年慕古人,即今方近葛天民。(初春书怀)
七十人稀到,吾过十四年。(八十四吟)
八十仍逾四,迟留未告行(八十四吟)
九素烟中寒一色,扶阑四面是青冥。(白玉楼步虚词)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孔雀东南飞)
百金非所重,厚意良难得。旨酒亲与朋,芳年乐京国。(韦应物拟古诗十二首)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石灰吟于谦)
万官惶布莫违。百姓惨惨心悲。(孔融全集六言诗)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原文_翻译及赏析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唐代·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菸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唐诗三百首, 宫廷早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韵译
头戴红巾的卫士不住报说寒夜欲晓,尚衣官员给天子呈上了翠绿的云裘。
早朝的百官曙色中走进辉煌的宫殿,同万国使节向加冕悬旒的皇帝叩头。
初出的日光晃动着君王的雉尾掌扇,浮动的香菸飘向了皇上的衮龙袍绣。
罢朝后把天子的圣旨写在五色纸上,紫服玉佩的中书文官此刻纷忙不休。
散译
戴着红巾的卫士在宫门报晓,尚衣官员向天子进上绣著翠云的皮袍。层层叠叠的宫殿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异邦万国的使臣一齐向着皇帝跪见朝拜。日色刚刚照临到殿堂,仪仗已排列成扇形屏障。御炉中香菸袅袅,缭绕着天子的龙袍浮动飘忽。早朝过后中书省的官员退到凤凰池上,用五色彩纸起草皇上的诏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春天,当时王维任太子中允,与诗人贾至、杜甫、岑参为同僚。时为中书舍人的贾至先作了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杜甫和王维、岑参都作了和诗,王维之和即为此诗。 鉴赏这首诗利用细节描写和场景渲染,写出了大明宫早朝时庄严华贵的气氛,别具艺术特色。

诗一开头,诗人就选择了“报晓”和“进翠云裘”两个细节,显示了宫廷中庄严、肃穆的特点,给早朝制造气氛。这里以“鸡人”送“晓筹”报晓,突出了宫中的“肃静”。尚衣局是专门掌管皇帝衣服的。“翠云裘”是绣有彩饰的皮衣。“进”字前著一“方”字,表现宫中官员各遵职守,工作有条不紊。

中间四句正面写早朝。诗人以概括叙述和具体描写,表现场面的宏伟庄严和帝王的尊贵。层层叠叠的宫殿大门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深邃伟丽;万国的使节拜倒丹墀,朝见天子,威武庄严。以九天阊阖喻天子住处,大笔勾勒了“早朝”图的背景,气势非凡。“万国衣冠拜冕旒”,标志大唐鼎盛的气象。在“万国衣冠”之后著一“拜”字,利用数量上众与寡、位置上卑与尊的对比,突出了大唐帝国的威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历史背景。

如果说颔联是从大处着笔,那么颈联则是从细处落墨。大处见气魄,细处显尊严,两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作者于大中见小,于小中见大,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实感。日光才临,仙掌即动,“临”和“动”,关联得十分紧密,充分显示皇帝的骄贵。“傍”字写飘忽的轻烟,颇见情态。“香菸”照应贾至诗中的“衣冠身惹御炉香”。贾至诗以沾沐皇恩为意,故以“身惹御炉香”为荣;王维诗以帝王之尊为内容,故著“欲傍”为依附之意。作者通过仙掌挡日、香菸缭绕制造了一种皇庭特有的雍容华贵氛围。

结尾两句又关照贾至的“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贾至时任中书舍人,其职责是给皇帝起草诏书档案,所以说“朝朝染翰侍君王”,归结到中书舍人的职责。王维的和诗也说,“朝罢”之后,皇帝自然会有事诏告,所以贾至要到中书省的所在地凤池去用五色纸起草诏书了。“佩声”,是以身上佩带的饰物发出的声音代人,不言人而言“佩声”,于“佩声”中 *** 的行动,使“归”字产生具体生动的效果。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王维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bazizatan/720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