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传统典籍 >> 道学八大支柱 >> 道学支柱之艺术道学

《周易》的美学之道

大道家园 2023-04-21 12:04:11

《周易》的美学之道

《周易》美学思想之一

Aesthetics in Zhouyi

Abstract: The idea of the harmony between the Heaven, Earth and Human, and the categories of  Yin & Yang, hardness & softness, spirit, sensation, image, connotations and so on in Zhouyi have been based on by aesthetics to interpret different artistic phenomena and theories.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manifestation of beauty, beauty of harmony, beauty of changes, beauty of masculineness and that of softness and so on, attempting to illustrate its profound and everlasting influence on ancient Chinese aesthetics studies and artistic creation.
Key words: Zhouyi; Yin & Yang; aesthetics

《周易》是我国古代一部最重要的文献典籍之一,为“六经之首”,“三玄”之一,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这不仅在于它的哲理性、科学性,还在于它的美学价值。就以中国第一部完整、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文心雕龙》来论,不但大量地引用《周易》,而且它的四十九篇文艺论说和一篇序言,也是取义于《系辞》的“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即“位理定名,彰乎大易之数,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系辞上》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朱熹曾非常感叹地说:“至哉,易乎!其道至大而无不包,其用至神而无不存。”《易》无所不包,当然也包涵着文学、艺术,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活动。刘勰就曾说: “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周易》已包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识,并揭示出不少审美规律。中国的美学理论皆滥觞于《周易》,尤其是关于天地人三才的关系、天人合一,阴阳、刚柔之气和拟物制象等哲学思想内涵,从而生发出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范畴,奠定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正如王夫之所说的,美是 “两间之固有者,自然之华,因流动生变而成绮丽。”两间,指天地之间。所以在艺术上要求“默契天真,冥周物理”。《周易》的美学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这里仅就《周易》中所蕴含的美的表现、中和之美、变化之美、阳刚之美、阴柔之美等试作探讨,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阴阳不测之谓神——美的表现
在《周易》中提到“神”的地方非常多,但对它的解释却极少含有神秘色彩,基本上不是指具有人格的神——上帝、鬼神等,而侧重于天、地、阴、阳的交感和神奇的变化。《周易》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交感而生,所谓“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泰•彖》),“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否•彖》),“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彖》),所以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序卦》)盈天地之间唯万物,这是一个全称判断,实际上否定了在天地万物之外还有其他什么东西,从而否定了人格神的存在。天为阳,地为阴,天地交感也就是阴阳相交变化, “易”就是讲变易。然而阴阳变易,天地交感有着神奇作用,似乎不可捉摸,使人觉得神秘莫测,所以说:“阴阳不测之谓神。”(《系辞上》)
那么,真是不可捉摸、不可认知吗?《周易》是可知论者,它并不认为阴阳变易是不可认识的,而认为通过“知微知彰,知柔知刚”,达到“穷神知化”,就能揭示出阴阳交感变化的神秘性。即是既要知道它彰明卓著的变化,更要探知它隐幽细微的变化;也就是既要掌握它矛盾的质的突变、飞跃,又要体察它渐变和量变的过程,以及矛盾的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这样就不再是“不测”了。也就是《系辞下》所谓的“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从而“通神明之德”。“通神明之德”的宗旨,《周易》突出在一个“用”字上,“民咸用之谓之神”。《系辞下》根据这一宗旨,例举了一些现象:如尺蠖之屈,是为了前进;龙蛇的冬眠,是求得生存,这种欲伸则屈,欲生则蛰的似乎反常的现象,正是“精义入神,以至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这说明了掌握微妙的变化规律,就是为了“用”。为了实现“利用安身”的目的,也就体现出阴阳交感变化的德性。最后《周易》还是把它归结到人,关键还是在于人,“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总而言之,正如《系辞下》所说:“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说明“几微”并不神秘,只是事物变化的初始和隐蔽阶段,人们要掌握住时机,就“吉无不利”。《周易》的“神”就是要服务于“人”。当然《周易》的作者免不了时代的局限,不可能完全排斥鬼神的存在。“易数”本身是一种占筮的方法,具有先天的神秘性,因此不可避免地要讲到“天佑”、“神佑”之类的神秘观念。
二、保合太和乃利贞——中和之美
阴阳之“大和”是天地大化流行的根本,故“大和”。“大和”也叫“太和”,“大”“太”一声之转。所谓“大和”,就是阴阳对立面力量均衡无偏胜,矛盾双方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事物可以得到稳定的发展,故曰“乃利贞”。“和”字之用是有其确切内涵的。矛盾双方的“大和”状态又叫作“中”,所以“大和”又作“中和”。清代惠栋说:“天地位,育万物,中和之效也。《三统历》曰:阴阳虽交,不得中不和,故《易》尚中和。”(《易例•上》)
在每一卦六爻中,都以二、五为“中”。二是阴之“中”位,五是阳之“中”位。二、五为“中”,相应为“和”,有“中和”之美。在六爻的关系上,又确定了柔居二位、刚居五位,是刚柔得位得“中”又相应,体现着阴阳对立统一的整体和谐无偏胜,完全合乎规律性。一般都得“大吉”、“元吉”和“贞吉”。如果柔爻居五位,刚爻居二位,虽未得位但却得“中”而相应,可以互补而协同,仍保持着对立面的和谐与稳定。同样可以得吉辞。如果二、五之位的刚柔既不当位又不相应,虽然不协同,但按《易》例规定,“中”大于“正”,在一定卦时的制约下,柔得五之中位又意味着柔有阳刚之助而不过柔,刚得二之中位又意味着刚有阴柔之补而不过刚,刚柔互补而适中。同样,可以得吉辞。据统计,《彖传》言“中”者共有45处,涉及到37卦。《象传》言“中”者共有52处,涉及41卦。对 “中”的称谓又有39种之多,如“中正”、“正中”、“得中”、“刚中”、“柔中”、“中行”、“使中”、“在中”、“中直”、“大中”、“积中”、“中道”、“行中”、“未出中”、“久中”、“位中”、“中未变”、“中有庆”、“中不自乱”、“中心为正”、“中心为实”等等,最后又强调“时中”。所谓 “时中”就是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而执“中”,以达到灵活运用。这些事例足以说明,“中”,即阴阳对立面的统一和谐,不单是理论的问题,而是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方法而被加以普遍应用。中行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认为天地万物是绝对的,它们无论何时何地无不处于变化之中;但又并不否定事物相对稳定和对立面的统一。《乾•彖》:“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朱熹在《周易本义》中说:“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变化本身已包含着相对稳定性和统一性。“保合太和”更说明了这问题。保,即保持;合,即合成;太和,即阴阳二气会合;贞,即正。这句话完整地解释是:天道变化,阴阳二气交感会合,由此而产生万物,并使它们保持着各自的特性。《系辞上》第一句话,就说明了这问题:“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这句话在变化的大前提下,包涵着三层意思:一是事物的规律性,二是事物的稳定性,三是事物的差异性。

《周易》美学思想刍议 来自: 书签论文网
三、神无方而易无体——变化之美
《易传》认为,爻象和事物变动不居、往来无常,其变化有其规律性,但并无一定模式。如爻象于六位之中可上可下,时居中位,时不居中位,有时有应,有时无应,并不是按照一个固定格式变化的。因而,爻象及爻象象征的事物的变化对一般人来说是难以预料的。《系辞上》说:“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以乾象征天,以坤效法地,因蓍草数目占问未来之事,以通事物的变化。而数的奇偶和爻象的刚柔变化无穷,难以推测,如揲蓍求卦时不能事先预定某爻象的阴阳老少性质及其变化。《易传》把事物变化莫测的这种性质称为“神”,即神妙不测。
《系辞上》不仅以“神”表示蓍草数目和爻象变化的莫测,而且以“神”为整个筮法的特质。它说“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神以知来,知以藏往”。认为占筮体系的神妙变化具有预知未来变化的性质和功能。《系辞》进而提出:“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认为《周易》之法则涵盖了天地万物,包容了一切幽明生灭的变化原理,可以预知各种事物的吉与凶,卦爻象的变化无固定的方所,《周易》本身的变易并不固定于一定的格式或体制,其变化神妙、不居一格。这是说,阴阳、天地的变化是普及万物与万事,而依据天道创作的“易”、或易象概括了天地之化,并贯穿昼夜之道而运用于万事万物,判断吉凶、休咎,所以神无方而易无体,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神无方而易无体”正是强调“神”表示《周易》变化莫测的性质。
《说卦》发挥了此种观点,说:“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也。”这里所说的“神”与前述一样,都是在变化莫测的意义上使用的,它不是指某种超验的实体,而是指宇宙万物变化不定的属性。以“神”为万物变化不测的本性,这一思想十分深刻地影响了以后中国思想史的发展,一方面使思想家十分注重事物变易的内在本性;另一方面,为从“泛神论”或“无神论”角度解释“神”提供了基础。
《周易》的核心是变易,“生生之谓易”即是由变易而生,生命在变化中诞生。“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系辞上》)“设位”即是“天尊地卑”“卑高以陈”,天地、上下、刚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并遍及于自然和社会。所以说:“刚柔变化”,“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系辞上》)。此“象”,既是物象,又是卦象,始终贯穿着阴阳、刚柔、天地的消长变化。表现在自然现象上,“动而明、合而章”(《噬嗑•彖》)。“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大畜•彖》)。由此产生风、雨、雷、电,日、月、寒、暑。而天时的变化又影响着人类社会,所谓“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革•彖》)以及吉凶、悔吝等人事社会现象。
天地万物由于变化不辍,才能通达恒久。无论从客观事物,还是易象来说,都是这样,即所谓:“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系辞上》)从自然万物来说,阴阳、刚柔的分合变化,才能有事物的形象,即是“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系辞上》)而易象乃通自然之变。所以说:“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这里的“文”、“象”已不是事物的原始形象,而表现为人文色彩,是人们对变化中的自然现象认识的映相。所以,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变通者,趣时者也。”(《系辞下》)从而“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系辞下》)这是说根据自然万物的四时变化、阴阳交替、寒暑更迭,来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概括地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由此察其变易,观其会通,行其典礼,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才是恒久之道。所以说变乃易之体,通乃易之用。总而言之,“变”是阴阳、刚柔、天地、牝牡等客观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特性;“通”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变化更迭的认识,并抽象概括出六十四卦易象、易数、卦爻辞,又施之于社会人事,所以《周易》非常强调“观其会通”,由此而产生人类文化和审美意识,上文所引的章、明、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等都是审美意识的反映,包含着美的观念。
四、刚健中正,纯粹精也——阳刚之美
《周易•说卦传》说:“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即指天地万物有阴有阳,因而创立阴阳两类卦象以象征之。阳为刚,阴为柔,万物有刚有柔,作者将物之刚柔两性加以发挥,并创作刚、柔两类爻象以象征之。因此在《周易》中,不但首先提出了阴阳刚柔之说,而且对阳刚之美和阳刚之象进一步阐发为《周易》中“乾为天,为阳,为刚”。“乾”所具有的阳刚的特征是与美相关的。《周易》所说的阳刚之美或刚健之美,是生命坚强有力的表现。但这里要体会《周易》所说“刚健”之美的意味,而不可将它与道家美学所追求的那种大气磅礴、雄强奔放的美混同起来。虽然两者都与生命的坚强有力相关,但《周易》所说的“刚健” 又是与“中正”、“纯粹”分不开的,非常强调坦诚、直率,无所掩饰和始终一贯地坚持自己的思想信念。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毫无畏惧的“至大至刚”,《荀子•劝学》中所说的“全”、“粹”、“德操”。《周易》的“刚健”之美当然也有其雄强的气势力量,但却又是一种不驰骋于幻想的、高度坦诚、直率、刚决、单纯的美。如果用线来比喻的话,《周易》并不十分重视曲线、圆形的美。它所说的“刚健”的美,正是表现在义无反顾,如斩钉截铁般的“直”、“方”上。相反,道家所追求的气势力量之美倒是一种无比自由地运动着的曲线之美。
从《周易》的整个思想来看,它对阳刚之美是十分重视的。尽管它并未明确提出“阳刚之美”这样的观念,但却对阳刚之美的具体表现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描绘,并为“阳刚之美”这一概念的提出,提供了哲学上的依据。如《豫》卦中说:“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这种“雷出地奋”的乐,即是充满阳刚之美的乐。又《大壮》卦中说:“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并说“雷在天上,大壮。”也是壮美或阳刚之美。而“雷在天上”这样的景象,也是颇能给人以壮美或阳刚之美的感受的。《系辞传下》中把“大壮”同宫室联系起来,并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这里的“大壮”,也是具有壮美的意思,同宫室的高大、雄伟、壮丽相联系。
《周易》对阳刚之美论述最详的表现在对乾卦的解释中。因为乾代表天,且具有纯阳至刚的特点,因此乾的美,实际是阳刚之美最集中的表现。从它对乾卦的解释来看,所谓“阳刚之美”,大抵具有以下特征:
1阳刚之美是自然生命生生不息、坚不可摧的力量(包括人类道德精神力量)的表现。《乾•文言传》中说:“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刚健中正,纯粹精也。”这段话所讲的“以美利利天下”及“大”、“刚健”、“中正”、“纯粹”、“精”,即可以说是乾之美或阳刚之美的一些具体的特征或规定。
从这段论述来看,阳刚之美乃是一种“大”美和“刚健”之美。而“大”、“刚健”的意思是指强大有力或天所具有的统帅万物、化育万物、周流不息、无往不复、不可遏止的伟大力量。同时,《乾•象传》中又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因此,阳刚之美不仅表现在天的伟大力量之中,而且也表现在人的伟大力量 ——即表现在君子或圣人教化万民、建立功业、“化成天下”的道德人格、精神力量之中。总之,就自然来说,表现在“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的生命流行不息、生生不已之中;就人的行为来说,则表现在效法自然的人的“进德修业”、“修辞立诚”、“顺天应人”、“与时偕行”、“化成天下”、坚不可摧、勇猛精进的力量之中。因此,所谓“阳刚之美”,首先即是一种运动的美和力量的美,并且具有令人赞叹的伟大。
2阳刚之美具有一种不可移易的整一性和纯粹性。《周易》所讲的“刚健”或阳刚之美不是西方美学中所说的那种“内容压倒形式”或“无形式”的力量,尽管具有不可遏止的趋势,但在形式上却又是高度完美的。因此,《周易》在讲乾之美时,把“刚健”同“纯粹”、“精”的概念联系起来。“纯粹”、“精”系指道德人格的高度完善和完美,同时在《周易》中也指宇宙生命运动、变化的整一性和纯粹性,即《系辞上》所谓:“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所以,“刚健”这个概念在《周易》中是同“大和”的观念相关的,或者可以说,“刚健”之美正是“大和”之美的一种表现。

《周易》美学思想刍议 来自: 书签论文网
五、坤厚载物德合无疆——阴柔之美
正如《周易》没有明确提出“阳刚之美”的概念一样,《周易》也没有明确提出“阴柔之美”的概念。但它却间接地描绘和说明了可归入阴柔之美的各种现象,如:“天地变化,草木蕃”(《坤》)、“山下有风”(《蛊》)、“地中生木”(《升》)、“鸣鹤在阴”(《中孚》)之类,都颇能给人以优美(阴柔之美)的感受。但对阴柔之美论述最详的,是在对坤卦的解释中。坤为地,具有纯阴至柔的特点,因此坤的美,也当是阴柔之美最集中的表现。从它对坤卦的解释来看,所谓 “阴柔之美”,在《周易》的思想中,大致具有以下特征:
1“阴柔之美”指的是一种宽厚博大的母性美。在《周易》的思想中,坤象征地,象征母。《说卦传》谓:“坤地也,故称乎母”,而大地和母亲均具有化育、承受、包容的品性。《坤•彖传》中说:“坤厚载物,德合无疆”,《象传》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谓“厚德”,即儒家所说的“仁爱”,也是一种宽厚、博大的爱。而最能体现这种爱的,首先是无私地抚育、照顾子女的母亲,以及负载万物使其顺利生长的大地。因此,在这里,“阴柔之美”也即是宽厚博大的母爱和崇高的道德品格的表现。
2“阴柔之美”指的是一种包容广大的、内含的美。“坤”卦的经文和传文中曾说:“坤”“含弘光大”、“含章可贞”、“含万物而化光”、“有美含之”、 “弘”“光”“大”“章”“贞”均与“美”相通,而“含”的意思即指包含、内含。因此,“阴柔之美”实即是一种含蓄的美。在中国艺术史上,陶渊明的诗歌及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散文,都是颇能表现这种美的优秀范例。
3“阴柔之美”指的是一种柔顺的、静态的美。《坤•彖传》中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顺”是坤的一个基本特征。同时,《坤•文言传》中又说,坤具有“至静”的特点。“阴柔之美”或坤之美的表现是平和、柔顺、安稳、平静。但《周易》中所讲的这种阴柔之美并不是一种软弱无力的东西,也不同于后世文艺理论中在道、佛思想影响下所提出来的“平淡”“空灵”等概念。因为《周易》中所讲的“坤”之美或阴柔之美,其基本精神是执着于现实人生的,而且同样也是生命力的一种表现。所以,《坤•文言传》中说:“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在至柔、至顺、至静中又表现出刚健的力量,这是《周易》所讲的阴柔之美的重要特点。
在《周易》中,“乾”有美,“坤”亦有美。“坤”为阴,为柔,故可称“坤”之美为阴柔之美。“坤”的美,实际就是一种宽厚博大的母性的美,与儒家所言仁爱有密切联系,有宽厚博大的爱,充实广大的内涵,至柔、至静而又不失刚健的力量,这就是“坤”之美的主要特征。显然,这与尚柔之静的道家美学有颇大的不同。
《周易》在许多地方,特别是在对六十四卦的论释中,反复讲到刚柔关系,并以之作为决定卦的吉凶的重要根据。从美学上看,这些论述包含了对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关系的理解。
《周易》的阳刚之美大体是和谐中包含着斗争,而阴柔之美则往往是差别中追求着和谐,阳刚之美更倾向于严肃性和斗争性,而阴柔之美则更倾向于愉悦性和统一性。表面看来,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美似乎如冰炭之不能同器,可是却被《周易》兼收并蓄,这对于后人是很有启发的,它显示出这两种美实际是互为表里、相互补充的,有时它们甚至还可共同构成一个矛盾统一的艺术体。《周易》中这种美学意蕴,实开风格美论之先声。历代很有些关于阳刚与阴柔的很有见地的见解,实际上都是在《周易》的阴阳刚柔说的基础上,在具有阳刚美和阴柔美的“易象”(如“飞龙在天”,“云从龙,风从虎”等,即具有阳刚之美的“易象”;“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枯杨生閔”等,即具有阴柔之美的“易象”)的启发下所作的引申和发挥。
总之,《周易》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启迪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周易》的《经》和《传》都不是专讲美学和艺术的,但是它们却对中国古代美学研究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周易》的卦象被认为同中国的书法、绘画和工艺造型、文学、音乐、舞蹈等形象有着直接或相似的关系,而它的一些基本命题和范畴则被各门艺术理论所征引和解释,如“大和”、“阴阳”、“刚柔”以及“神”、“感”、“文”、“象”、“意”等范畴,并成为从美学上解释各种艺术现象的理论依据。甚至它的个别言词,也因其形象性而对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了影响,成为激发创作灵感的一个重要源泉。从美学角度来分析,它包括了自然美、科学美、艺术美、伦理美,并勾勒了美与自然、美与审美、美与真善等的关系,把自然、真实、光明、秩序、和谐、整一、变易、生化等作为美的基本条件,把阴阳、刚柔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和观念贯穿于整个美学思想之中,对后世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代表儒家或道家的美学思想观念都可以从《周易》中找到他们的思想渊源。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审美特点和艺术创作的中国特色。通过对《周易》美学思想的探索研究对于继承发扬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和艺术风格、审美思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周易》的美学思想之二
序 言

《周易》被认为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华夏先民智慧的结晶,后世的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科技、文学、建筑、绘画、武术无不可以在《周易》中找到思想渊源。同时,《周易》中包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识,并揭示出不少审美规律,《周易》几千年来始终为人津津乐道,不仅仅在于它的占筮或其它功能,更在于其美学价值。《周易》象征着华夏文明的发端,它在总结我国先民的早期审美活动的同时,并奠定了后来华夏传统美学的基石。
《周易》中直接阐述美学思想的文字并不多,但它在美学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对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周易》中的卦辞里含有很深厚的美学意蕴,对后世的文艺美学思想有着重大启示作用。

一、变化之美

《周易》中蕴含的变化之美不仅表现在其具体内容里,还体现在其书名上。“易”字之义,古今说者尤多,考其本意,似乎应为“蜥易”。《说文》云:“易,蜥易、蝘蜓、收宫也。象形。” [1]其篆文字形,正像蜥易之形,蜥易即壁虎类动物,以其能变色,故假借为“变易”之“易”。孔颖达指出:“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暑迭来,日月更出,孚萌庶类,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相续,莫非资变化之力、换代之功。然变化运行,在阴阳二气,故圣人初画八卦,设刚柔两画,象二气也;布以三位,象三才也。谓之为《易》,取变化之义。” [2]在其他不同说法里,《周易乾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即“易”含有“简易”、“变易”、“不变”三层意义。《说文》又引“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一曰:‘从勿。’”考虞翻《易注》引《参同契》云“字从日下月”,取日月更迭、交相变易为说。意义与《说文》引正相同。清初毛奇龄撰《仲氏易》,略总前人之说,谓“易”兼有“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五义 [3]。而其他关于“易”字之解释,众说纷纭。据《系辞上传》:“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下传》:“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化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以此可见,书名之“易”,其要义大略为“变易”。古代典籍多简称其为《易》,即强调其书所言之“变化”大旨。
《系辞•上》云:“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以乾象征天,以坤效法地,用蓍草数目占问未来之事,以通事物的变化。而数的奇偶和爻象的变化,难以推测,《易传》把事物变化莫测的这种性质称做“神”,即神妙不测。《系辞》又云:“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其认为《周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之法则涵盖了天地万物,包含了一切昼夜幽明的道理,可以预知一切事物的吉凶,事物的变化不泥于一方,《周易》的变化不固定于一定的体制,其变化神妙,不拘一格。这就是说,阴阳、天地的变化是普及万事万物的,而依据天道创作的《易》概括了天地之化,并贯穿昼夜之道而运用于万事万物,判断吉凶、休咎,所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强调《周易》变化莫测的性质。
《周易》的核心是变易,“生生之谓易”即是由变易而生,生命在变化中诞生。“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4] “设位”即是“天尊地卑”“卑高以陈”,天地、上下、刚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并遍及于自然和社会。所以说:“刚柔变化”,“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此“象”,既是物象,又是卦象,始终贯穿着阴阳、刚柔、天地的消长变化。表现在自然现象上,“动而明、合而章”。“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由此产生风、雨、雷、电,日、月、寒、暑。而天时的变化又影响着人类社会,所谓“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以及吉凶、悔吝等人事社会现象。
天地万物由于变化不辍,才能通达恒久。无论从客观事物,还是易象来说,都是这样,即所谓:“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从自然万物来说,阴阳、刚柔的分合变化,才能有事物的形象,即是“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而易象乃通自然之变。所以说:“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这里的“文”、“象”已不是事物的原始形象,而表现为人文色彩,是人们对变化中的自然现象认识的映相。所以,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变通者,趣时者也。”从而“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这是说根据自然万物的四时变化、阴阳交替、寒暑更迭,来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概括地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5]由此察其变易,观其会通,行其典礼,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才是恒久之道。所以说变乃易之体,通乃易之用。总而言之,“变”是阴阳、刚柔、天地、牝牡等客观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特性;“通”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变化更迭的认识,并抽象概括出六十四卦易象、易数、卦爻辞,又施之于社会人事,所以《周易》非常强调“观其会通”,由此而产生人类文化和审美意识,上文所引的章、明、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等都是审美意识的反映,包含着美的观念。

二、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原则。《周易》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这一命题,但其思想却贯穿于整个易学体系之中。《周易》的所有思想,都是从“天道”中来:卦画的基本要素“—”与“――”,是对日月运行的某种形式的记录;三画的八个经卦,象征八种基本的自然物。然而这个“天道”不是孤立、异己的“天”,由八卦推衍到六十四卦,即已构成象征人和自然的有机整体。《周易》的全部做法都建立在这样一个根本的前提上:天与人是相通的、一致的,自然本身的运动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规律也就是人类在他的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规律。《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这说明“广大悉备”之《周易》的全部内容,不过是天、地、人三才的统一与和谐而已。就卦位而言,每一卦都有六爻,上两爻象征天,下两爻象征地,中间两爻象征人,构成天、地、人三才的天人合一之象。就卦义而言,无论是作为整体的六十四卦,还是作为子系统的个体卦,都是从不同方面说明天人合一之道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天时”、“地利”、“人和”异乎寻常的强调,不过是追求天与人的和谐统一这一根本目标罢了。
《说卦传》:“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周易》正是通过这种符号系统,把一切自然现象和人事吉凶全部纳入到由阴阳爻所构成的六十四卦卦象系统,卦爻分别代表各种不同的物象及其变化,从而贯穿天人之道在里边。在《周易》那里,自然与社会 、天与人,有一种同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以类相从:“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6]正如《序卦传》所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周易》把天地看作生命的来源,认为万物产生于天地,人类则产生于万物,因此,人和天地万物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六十四卦作为象征性符号,从不同方面体现了这种生命意义,并且构成一个包括人与自然在内的有机整体。而每一卦不过是有机整体中的一个要素,却同时包含着人和自然这两个方面,二者不仅是对应的,而且是统一的。如《乾》卦,从初爻到六爻,自下而上是讲“龙”由“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到“亢龙有悔”的整个过程,同时都一一对应地包含着人的生命活动所应遵循的规则及意义。客观上是讲“龙” 的活动状态,表现自然界的生命运动;主观上则指“君子”所应遵循的生命原则,二者表现了同一个生命过程。所以作者自觉地从天地乾坤开始,按照万物生成交替的规律,从天道到人道,将全部六十四卦有机地排列成一个天人和合的整体。故《乾•文言》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在先民们看来,因果、主客、天人都是同一的,万事万物都遵循“互渗律”,一方面是主体与客体互相占有对方的属性,另一方面是主体之心智与想象向客体的投射。
《周易》注重天人统一、和合的思想,不仅渗透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而且对后世的文艺美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和诗歌创作,无不追求意与象的沟通、情与景的融汇、人与天的冥合,乃至成为两千余年来艺术领域带有普遍性的审美趣味。

三、阳刚之美

《周易•说卦传》说:“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即指天地万物有阴有阳,因而创立阴阳两类卦象以象征之。阳为刚,阴为柔,万物有刚有柔,作者将物之刚柔两性加以发挥,并创作刚、柔两类爻象以象征之。因此在《周易》中,不但首先提出了阴阳刚柔之说,而且对阳刚之美和阳刚之象进一步阐发为“乾为天,为阳,为刚”。“乾”所具有的阳刚的特征是与美相关的。《周易》所说的阳刚之美或刚健之美,是生命坚强有力的表现。
从《周易》的整个思想来看,它对阳刚之美是十分重视的。尽管它并未明确提出“阳刚之美”这样的概念,但却对阳刚之美的具体表现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描绘,并为 “阳刚之美”这一概念的提出,提供了哲学上的依据。如《豫》卦中说:“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这种“雷出地奋”的乐,即是充满阳刚之美的乐。又《大壮》卦中说:“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并说“雷在天上,大壮。”也是壮美或阳刚之美。而“雷在天上”这样的景象,也是颇能给人以壮美或阳刚之美的感受的。《系辞传下》中把“大壮”同宫室联系起来,并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这里的“大壮”,也是具有壮美的意思,同宫室的高大、雄伟、壮丽相联系。
《周易》对阳刚之美论述最详的表现在对乾卦的解释中。因为乾代表天,且具有纯阳至刚的特点,因此乾的美,实际是阳刚之美最集中的表现。“乾:元,亨,利,贞”,《周易》作者通过对大自然的直感的观察,认为“天”体现着元始、亨通、和谐有利、贞正坚固这四种德性;之所以如此,在于“天”的本质元素是沛然刚健的阳气,这种阳气“运行不息,变化无穷”,沿春夏秋冬四季而循环往复,制约主宰着整个大自然。因此,《周易》赞美“天”实际上就是赞美阳刚之德。
《乾•彖》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文言》又云:“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从这两句来看,阳刚之美乃是一种“大”美和“刚健”之美。而“大”、“刚健”的意思是指强大有力或天所具有的统帅万物、化育万物、周流不息、无往不复、不可遏止的伟大力量。同时,《乾•象传》中又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因此,阳刚之美不仅表现在天的伟大力量之中,而且也表现在人的伟大力量——即表现在君子或圣人教化万民、建立功业、“化成天下”的道德人格、精神力量之中。总之,就自然来说,表现在“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7]的生命流行不息、生生不已之中;就人的行为来说,则表现在效法自然的人的“进德修业”、“修辞立诚”、“顺天应人”、“与时偕行”、“化成天下”、坚不可摧、勇猛精进的力量之中。因此,所谓“阳刚之美”,即是一种运动的美和力量的美,并且具有令人赞叹的伟大。

四、阴柔之美

在《周易》中与“阳刚之美”所并存的还有“阴柔之美”, 如“柔以时升,巽而顺”, [8] “泽上有风”、“鹤鸣在阴” [9]都能给人阴柔之美的感受。但对“阴柔之美”论述最祥的是在《坤》卦中,乾为天,坤为地,《乾》德以“统天”为本,《坤》德以“顺成天”为前提,故《乾》刚《坤》柔,坤为地,具有纯阴至柔的特点,《坤》的美,是阴柔之美的集中体现。
《说卦传》谓:“坤地也,故称乎母”, 在《周易》的思想中,坤象征地,象征母。而大地和母亲均具有化育、承受、包容的德性,所以坤也有这种品质。《坤•彖传》中说:“坤厚载物,德合无疆”,《象传》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谓“厚德”,类似于儒家所说的“仁爱”,也是一种宽厚、博大的爱。而最能体现这种爱的,首先是无私地抚育、照顾子女的母亲,以及负载万物使其顺利生长的大地。因此,在这里,“坤”的“阴柔之美”在一方面也即是宽厚博大的母爱和崇高的道德品格的表现。《坤•文言》曰:“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说明了其不为物先的含蓄之美,以及“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的包容广大和滋润万物之美。而《坤•文言》中“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这几句更是将含蓄之美表达到极致,这与孔颖达《周易正义》中“地道卑柔,无敢先唱成物;必待阳始先唱,而后代阳有终也。”是一个意思,不过这里面也并没有贬低“坤”的涵义,仍旧属于美的范畴。
《坤•彖》中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顺”是坤的一个基本特征,“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同时,《坤•文言》中又说坤具有“至静”的特点。“阴柔之美”或坤之美的表现是平和、柔顺、安稳、平静。不过,“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显然这种阴柔之美并不是一种软弱无力的东西,也不同于“平淡”、“空灵”等概念,“含章可贞”,其在至柔、至顺、至静中又表现出刚健的力量,这是《周易》所讲的阴柔之美的重要特点。

五、阴阳和谐

《说卦传》曰:“易以道阴阳。”一部《周易》实质上是向人揭示宇宙阴阳对立统一客观规律的书,阴阳和谐思维是建构《周易》理论体系的灵魂,阴阳之道是其核心,也是其“中和”思想的立足点和载体。《易经》六十四卦中,除乾、坤两卦之外,其余各卦都是由阴、阳二爻的重叠组合而构成。阴、阳既是宇宙生命运动中两种基本要素,同时其相互作用又构成宇宙运动的内在动力。阴、阳不是孤立自存、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这种对立与统一促进了事物的发展与变化,也构成了《易经》的基本精神。而《易传》所确立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10],更是把阴、阳提升为一对可以解释一切现象的最高哲学范畴,并把阴阳变化规律看作是统率天地万物及社会人生的一个最为普遍的规律,其把天地人统一于“阴阳”、“刚柔”的交感作用,构成天地、男女等阴阳互补、天人合一的美好图景。
在《周易》所言,阴阳的相互作用是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根源;“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11],也是化生宇宙万物生命机体的两种根本性力量:“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而在阴与阳的内在关系中,协调、统一与和谐是基础,和谐既是宇宙万物的最佳状态又是其基本状态。《周易》认为,阴与阳在本质上是相互和谐的:“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12]乾为刚,坤为柔,双方互相亲附,就会带来欢乐;双方互相对抗,就会带来忧患:“《乾》刚《坤》柔,《比》乐《师》忧。” [13]由此看来,要求对立双方的和谐统一是《周易》的基本原则。清代思想家连斗山在《周易辨画》中指出:“两美相合为嘉”,就是说,阳与阴乃世之两美,有相感相合之德,阳遇阴则通,阴遇阳则明,这才能达到生命世界的亨通与繁茂。这是《周易》的精髓,也是“中和”美学观在《周易》中最完美的体现。在《周易》中频繁出现的“雨”意象,便是阴阳相济之果的象征。“密云不雨” [14],乃是阴盛阳衰失去均衡的缘故;“零雨其濛”,则是阴阳交合的美善之象。《鼎》卦九三爻辞“方雨亏悔,终吉”,《睽》卦上六爻辞“往遇雨则吉”,意谓只要出现阴阳和合的美好甘雨,就能获得吉祥。
钱大昕云:“尝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言以蔽之,曰中而已矣。” [15]钱氏这里虽有夸大之嫌,但《周易》具有鲜明的尚中观念却是勿容置疑的。“中”在《周易》中出现一百二十六次,《经部》有十三次,有五处把“中行” 作为名词,具有行中道之意。有两处用作判词,如“中吉”,处中则吉,明显地表明了尚中思想。《易传》“中”凡一百一十三处,其中“中正”、“正中”、“中直”二十三处,“刚中”十三处;其在卦爻辞的判断上,亦多因处中位、行中道与否而判断吉凶悔吝,这同样鲜明地反映了尚中的思想倾向。“和”同样是《周易》的重要概念。《易经》虽然不见“和”这一范畴,但关于“和”的思想却是依稀可见。如《同人》、《中孚》、《咸》等卦,都蕴含有“和”的思想倾向。其实, “中”之本义,亦具有“和”的内涵,如《说文》:“中,和也。”《易传》中“和”字凡十一处,同样表现了崇尚中和的思想。如《系辞下传》:“履,和而至……履以和行。”《说卦传》:“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乾•文言》:“利者,义之和也……利物足以和义。”由此看来,“和”在《周易》体系中是生命的最佳状态和最高品格,体现出宇宙的中和之美。
《周易》确立的阴阳和谐思维对中国美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其和谐均衡理论,既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伦理的总纲,也是古代艺术理论和创作所遵循的总则。八音克谐之于音乐、温柔敦厚之于诗歌、结构匀称之于建筑、布局均衡之于绘画和书法,无不体现出和谐均衡的美学追求,而崇高、狞厉、怪奇等风格,总是受到主流艺术的排斥。











参 考 文 献

[1]黄寿祺 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2]朱熹.周易本义[M].中华书局. 2009年11月
[3]孔颖达.周易正义[M].中国致公出版社. 2009
[4]李鼎祚.周易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1989年
[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6]王世德. 《周易》给美学的启发[J].文史杂志.2007年第2期
[7]张贝. 《周易》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J]. 孝感学院学报.2009年10月
[8]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85年北京新一版
[9]郑玄注.周易乾凿度[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10]魏伯阳.周易参同契[M].汉魏丛书本
[11]毛奇龄.仲氏易[M].皇清经解卷九十
[12]钱大昕.潜研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一版






之三:《周易》象数美学思想
中国文化和美学尚象、重象,其哲学起点当在《周易》卦象符号。“象”,既是中国古代文化基本符号的构成,又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正如刘刚纪先生《<周易>美学》所言:“(《周易》)包含着制象与模仿、取象与比兴、意象说、数与美、观象制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易象图式以――(阴)— (阳)二爻为内核,有着丰富的生命哲学和美学意味。“易象与审美”的关系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耙梳:其一,“观”的审美方式及象的多样性。《周易》“观物取象”思想对中国乐、诗、画等领域的文艺创作理念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观”的审美方式引发了中国文艺关注现实生活的传统,古代“神道设教”的产物成为后人审美的对象,“观物”理论还是后世“物感”说滥觞的基元,“观”的审美方式影响并形成了中国艺术独特的“游”的审美方式。取类比象之“观”体现了中国古人思维的独特性,是一种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审美体验。“观”的产物“八卦”、“六十四卦”是先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周易•系辞下》)的结果,体现出象征意味的形态之美,是具象与抽象的统一。其二,阴阳之道及“感”的美学意味。阳爻之刚,阴爻之柔,是易象很重要的表征,揭开了天地万物之面纱:阳刚、阴柔美。《周易》“阳刚之美”,是生命力的表现,既有雄强的气势力量,又具坦诚、直率、刚决、单纯的美,突出表现在《乾》、《大壮》和《同人》等等卦上。阳刚之美还具有整一性和纯粹性,其最高境界是与天道之生命精神同一。天道为阳刚之美的最高理想,刚健博大的大美,是主体对阳刚之美的永恒追求,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彖》)。《周易》“阴柔之美”的表现是平和、柔顺、安稳、平静,其基本精神是执着于现实人生的,同样也是生命力的一种表现。《坤》卦“天地变化,草木蕃”、《蛊》卦“山下有风”、《升》卦“地中生木”、《中孚》卦“鸣鹤在阴”之类, 都是阴柔美的体现。阴柔之美的最高境界是与地之生命精神相契合,即顺承天道,资生万物,“地厚载物,德合无疆”(坤卦《彖》)。“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上》),“阴”和“阳”揭示出人类生命美学的主旋律。易象之“立象”是为了“尽意”,此“意”之美在感、在情、在对生命之爱的歌颂。中国古代美学受其影响,特别强调美的生命力,力求在事物运动过程中抓住美之真谛。其三,象的超越与大和之美。朱熹曰:“《易》说一个物,非真是一个物。如说龙,非真龙。”(《朱子语类•卷六十七•易三•纲领下•读易之法》。)透过这个象,人们可由此延伸出象外象、象外意和象外境等。周易卦象象征美的最高境界即如此, 其所蕴藏的审美内涵丰富、深邃,且具有不确定性。以象征为本的《周易》卦象符号,无疑是我国古代文艺象征的滥觞。我国古代的美学思想、文学艺术理论也正源于《周易》思想及其思维方式。正是在“卦象”的象征思维的影响下,我国的诗学和美学强调虚实相生、隐秀相成,因而我国的诗、画、戏曲、舞蹈以至园林艺术、纪念性建筑等,大都以情景相倚、兴味无穷的意境见长。“承祧了卦象的特征,中国的视觉艺术(舞蹈、绘画、戏曲等)的可视形象也都在似与不似之间,也都是似与不似之间的具象符号,而不是纯写实性的物相再现”。“立象以尽意”(《周易•系辞上》)的象征方法,寓无形于有形,寓无限于有限,让人们在玩味象征性的 “卦象”时能够触类旁通,入神致用,在似与不似之间,走向审美自由。这种自由境界尚中贵和,是对立和谐、“与天地合其德”(《周易•乾卦》)、天人合一的极乐境界和审美境界。其四,易象中先民对“简”的追求。“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周易•系辞上》),卦象线条是中国艺术崇尚简易线条之渊源。易象拟“一画”之简,而见天地之繁,它着眼于宇宙的本体和生命之象,发展成一种不可思议的线条艺术。而贲卦之“白贲无咎”说又是中国美学“绚烂归于平淡”之重素倾向的又一渊源。无论是书画、诗文,或是戏曲、舞蹈,其对素美的追求都无不受“《贲》,无色也”(《周易•杂卦》)影响,所谓“贲饰尚素”。总之,象的美学,是观的美学,符号的美学,象征的美学,具象与抽象统一的美学;是物、象、意统一的美学,阴柔阳刚的美学,生命的美学;是似与不似、对立中和、天人合一的自由的美学;还是线条的美学,简易的美学,“白贲”的美学。
易数不是简单的数学符号和筹算,而是中国哲学、文化、天文学等和数学的结合,是自然奥秘和人类生存的结合,有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和美学韵味。“易数与审美”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1)占筮之美。“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周易•系辞上》),这是一种探索未知的“玩”,先人从这种识破天机的“玩”中获得快乐。这是一种高境界的快乐,是智者的快乐。这种“把玩”高雅而合乎正德,很有审美的意味。卜筮之“玩”离不开“大衍之数”。卜筮之神秘在某种程度上使它和神秘美有相通之处。(2)“河出图、洛出书”的美学意味。《周易》所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周易•系辞上》)和易数有密切的关系,这一句话启发了不少奥妙和智慧之作,成就了很多人间美的奇迹。从它而诞生的“河图、洛书”象征宇宙现象的旋转与平衡,即“方中容圆”、“天地交泰”(《周易•泰卦》),非常美观大方,正是“中和美”这一中国古代审美理想的体现;而且是易数具有生命美学意味和无极美的明证,对中国文化、美学有深远影响;它的千变万化给人类生活带来奇妙的感受,可以演绎很多非常有趣的数学游戏,在使人类智慧的同时,带给人们乐趣。(3)天地之数的文化学及美学意味。“太极”与“天一”的原生性和终结性使它具有文化学、哲学意味以及无极美、辐射美、运动美、变化美、混沌美等特性;“地二”和“两仪” 凝聚着中国人重“和”的思想和审美追求,其美在于阴阳、乾坤、男女等之“对立中和”;“天三”代表具有生命意义的“三才”,成为一种度、一种礼,象征着稳定、崇高、繁多等,具有中和之美、崇高之美、圆融之美;“地四”主要和时间与空间相关,“四时”有更替运转之动美,“四方”有辽阔无垠之壮美。“地四”静笃、方正、平衡,具有时空宇宙美和人文道德美;“天五”是一个具有广泛牵动力和辐射力的中数,它是不动之动,其美在相生相克之“中和”,既具有“黄中”之静美,又具有阴阳五行之“交”美;地“六”是一个吉数、顺数、阴柔之数,以虚为美,以柔为美,以和顺为美,是一种优美,其美在于顺应天时而变化,象征着天人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与为一,吉祥美好;“天七”是少阳之数,“七日来复”(《周易•泰卦》)是一个良性的生命周期,是天、地、人,即时、空、命运之始, 和天象、地理及命运息息相关,具有浓浓的吉庆美意味;“地八”的美一方面是卦象美,动荡、错落、通德、类情,另一方面又有信息美,最终通向礼、通向音乐、通向舞蹈、通向美;“天九”和人事相关,具有至尊之美,是最高之美、阳刚之美。同时,“九”又具有循环往复之曲美、动美,非常玄妙;“地十”是一个大数, 成数,完美之数,具有无限的延展性,有与天地鬼神相通的神秘功能。它既圆满又延展,具有审美的张力。总之,易数神秘而美好,代表着先民试图用某种人为的符号语言去法象天地之道,在大小宇宙之间建立沟通交往的联系。这种认知方式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中国绘画、音乐、建筑美学影响尤为突出。
象数与中国艺术,特别是与乐舞和书画有密切联系。《周易》许多卦涉及乐舞,如《需》、《豫》涉及“乐”,《离》、《中孚》涉及“歌”,《渐》是文舞之宛转渐进,《夬》则是武舞之果决刚健。另外,据说“八卦舞谱”是世界舞蹈史上现存最古老的舞谱,《周易》阴阳观念、气论对传统音乐理论、音律渗透最深。《周易》之象数跟中国书画息息相通,两者的关系,第一体现在书画的起源和《周易》卦象有不解之缘,第二体现在“观物取象”、“阴阳”、“玩”等“易”之精神对中国书画意识的深刻渗透,第三体现在历代书画家及其书画理论对“易”之境界的追求。
中国古代建筑强调合乎“象数”,特别是历代国都的选址和建设都很讲究天人合一、“乐天知命”,也正是这种对人的重视和对天地鬼神的敬畏,使中国人追求一种诗意的安居。从《大壮》、《离》、《大过》、《观》、《涣》、《萃》和《震》诸卦中,可以见出中国建筑的外形和装饰无不受到《易》“象”的影响。《易》 “数”对中国建筑也有明显的影响,尤其在宫廷建筑中“易数”有着广泛的应用与体现。其中,以三(三极)、九(用九)的运用,最为突出。中国园林、建筑和城乡建设都不约而同地追求阴阳和谐、对称变化、象在意外等审美境界,最终达到“天人合一”、人与环境统一和谐,从而诗意安居。诚如当代学者张其成先生所言: “由《易传》所创立而由象数学派所发展的‘象数思维方式’,采用取象-观象法、取数-明数法、符号模型法,表现出整体性、功能性、形象性、变易性特征,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科技(以中医为代表)产生了重大影响。”




之四:《周易》 宇宙论:中国美学的理论之基


中国美学的理论基础在于将变易和不易综合在一起的宇宙论。而这一理论基础在《周易》中获得恰当表达。
“道”与“美”:《周易》的象征实在主义
周易的卦爻系统可以被称为一种象征实在主义,其中隐含着创造和共同创造的原则:变易、不易、简易、交易、和易。这五种创造产生五种美的形式:四时呈现变易之美,道呈现不易之美,太极呈现简易之美,阴阳呈现交易之美,万物呈现和易之美。
我们对于实在的经验关联于审美经验,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在第一个层次,我们所能获得的审美经验是最根本意义上的。世界作为现象学意义上被给予的同一对象被我们所感知,其中任何经验都可能发生,包括美与丑的直观形式。如果这些经验被挑选出来作为沉思和观赏的对象,则进入第二个层次。
在第二个层次,美与丑皆被明确判断。通过一种独特的审美视角,对于实在的经验被转化为美的经验,与之相随的就是赋予艺术的形式,即让美与丑得以呈现者,诸如书法、诗歌、绘画、建筑、电影和小说等等。
第三个层次是从审美判断及其艺术表现中找出善与恶的道德含义。人们会说,美象征道德的目的,而丑则是对不公的抗议。人们同样会说,需要将丑转化为美,以展现丑之意义,如同恶的意义在于促使我们追求善,获得一种关于此世的宇宙论或神学的整全信仰。
在第四个层次,善与恶皆被超越,如我们可以在禅宗的澄明经验中发现这种超越的经验。而寒山、拾得的作品意味着这种超越的经验获得表现和再现的艺术形式。其他一些宗教性艺术,或达利的后期作品,也是如此。
审美的四层次理论足以解释各种类型的艺术作品和审美经验。首先,从第一个层次的一般经验中可以区分出审美经验,如优美、崇高和其他不美的类型。其次,能够在更为宏大的哲学人类学和哲学心理学的脉络里说出审美判断的道德含义。最后,需要在一个本体论和宇宙论的语境中刻画其超越性经验,这意味着,能够发现某种传统的特殊路向与其艺术和审美经验之间的关联。
“观”与“感”:中国式审美经验
从《周易》来看,中国美学在其宇宙论和象征体系中具有哪些特性?概而言之,应注意以下十点:生命力之活泼性与万物形式之生动性;显与隐之不同层级;万物生化之动力;时空之整全性;人与万物之生命共鸣;大与小、有与无之共生关系;空间之时间化与时间之空间化;社会性与时令性;自由、祥和、宁静之意境;自然、自发、无限之感觉。
与此相应,中国式审美经验以“观”与“感”为基础,在观其所感、感其所观中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它是阴与阳、小与大、柔与刚、静与动的交响。审美经验联结所有感觉,洞悉一切生、成与毁,是身与心、心与物、物与天皆达平衡的生命存在状态,同时也是一种实之虚之、行之藏之、鼓之安之的感觉。包含对实在的深层感受、对人自身的深层觉知以及对隐微之物的深层情愫。总之,它意味着人与自身、人与他者、人与宇宙的和谐,覆盖了个体、道德、社会、自然和宇宙诸方面。
中国式审美经验和审美判断与康德所阐述的西方式审美经验和审美判断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是交互主体性的,而后者停留在主客关系上。但二者之间仍有很多共同之处。通过“观”与“感”而得以呈现的经验具有四个特征:内在愉悦感、和谐感、实践兴趣和行为的阙如、理性思维的不及。这是一种可以导向持久之欢乐和沉思的经验,可能具有一种转化性的力量,于宁静中获得愉悦感的流淌。
要更为同情地理解中国美学,需转变康德美学的叙述方式。崇高是由沉思而来的一种美的状态,而不再是自我尊敬和自我肯定的表现;给人愉悦的优美则被转变为有序自然的一种兼具深层之平和与顺应之静穆的状态。这是一种以天地之德化生万物为根本经验的艺术和美学,可以称之为观—感美学。
《周易》中的宇宙论思想,特别是以气之流行解释生命活动的思想,正是这种观—感美学的理论基础。这种宇宙论思想指向“气韵生动”。而由之确立的太极,则具有开放性,囊括万物而不集中于任何特别之物。是时空之来源,但无时空之视点,以一种跨越过去与未来的视象呈现现在。




之五:《周易》与“中和”的美学观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大学文学院郭建勋 吴春光

“中和”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美学概念之一。它的形成,与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有
着密切联系。“中和”的思想,最早是由于音乐要求音声和谐而提出的,到《礼记•中庸》,则将
其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一般认为,所谓“中和”,它所强调的是位置的守中、行为的适中与恰到好处,以
及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关系。我们知道,《周易》先有八卦、六十四卦卦画,次有卦爻辞,最后
才有《易传》,从而构成《周易》的完整体系。如果将这几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那么其
中有关“中和”的哲学—美学思想,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是“天人合一”。《周易》的所有思想,都是从“天道”中来:卦画的基本要素“—”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69/6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