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传统典籍 >> 道艺欣赏 >> 散文与诗歌

《发现心灵的智慧》王阳明人生哲学感悟

大道家园 2023-04-21 12:04:11

《发现心灵的智慧》

——王阳明人生哲学感悟

自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后,一个名叫“王阳明”的历史人物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在古人推崇至备的“立德、立功、立业”三方面均有成就、更凭借赫赫武功在有明一代的文臣中,领兵迅疾平定宸濠之乱而名垂青史。纵观阳明夫子,一生历经坎坷,遭遇的磨难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他的成长经历,也为我们指出了人类心灵的无限可能性。

然而,在王阳明的生命历程中,他究竟领悟到了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智慧,竟然使得他的人生变得如此辉煌?这种人生智慧还能为今天的我们所用吗?我想这是大家都想了解的问题。
记录阳明夫子哲学思想的,主要是《传习录》一书。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看这些文言文可能有些艰涩,不易理解。而且正规学院研究王学的专家教授们写的学术著作,又多讨论王阳明学问与社会制度、文化思想及学术考证方面的问题,对其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人生问题则很少涉及,诚为憾事。
本人并非“国学大师”,只是在十多年前,因为患神经衰弱,看到一位名人也因患此疾而购得《传习录》一书、按其法静坐而致顽疾痊愈的事迹,而对阳明夫子萌生了浓厚的兴趣,邮购了一套打折的《王阳明全集》,研读至今,多少也有了点感悟。加上随着年龄渐增,更感到王阳明的人生哲学思想,十分值得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学习,并身体力行,获得心灵、智慧的提高。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的,只限于阳明夫子的人生哲学方面,至于“心学”方面更高深的理论,如果以后有时间的话,本人打算以一部小说的形式来探讨,可能讲得更灵活生动些。下面开始第一篇《前言——发现心灵的智慧》吧。

发现心灵的智慧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向外追求物质利益,这样发展下去,必然使得人的精神愈来愈和自己的心灵分离,使人趋向于“物质化”,在人的心灵深处愈感孤独、苦闷、烦躁、矛盾。
如何使人们荒芜、紧张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获得一种心灵的自由,又不至于影响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儒学所倡导的“正心修身、平治天下”的“内圣外王”修养之道,既强调涵养心灵,又不失进取精神,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
很多人过于追求外在的人生高度,追求金钱、地位、名利那些东西,导致了心灵过于沉重,承受了太大的压力。然而牵累太大,做事的效率也大打折扣,反而难以达到理想的人生目标。
其实,在今天的社会里,要想更好地实现自己人生的高度,更重要的是要心灵也有一种高度,那是一种脱尽尘埃、充满光明的境界。
乘坐飞机的人们能够体验到:飞机上升到一定高度,超越了雷雨交加的云层时,将会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往下看去,尽管云层下面电闪雷鸣,下着倾盆大雨,而云层之上却无一丝阴云,充满着朗朗阳光。这时的飞机,丝毫不受恶劣的外界环境影响,平稳地飞行着。
我们的心灵也是一样,在一定的层面下,会有种种乌云遮蔽心性的光明,让我们生活在黑暗的阴霾里。然而,当我们的心灵到达了云层,超越了云层和冲突,同样会发现,云层之上,晴空万里,心灵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自由。而我们带着这种更高的精神境界和追求,回到现实中来时,智慧和聪明仿佛被提高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能用独特的眼光来看事物,能发现一些以往不会注意到的细节规律,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和磨难,从而使自己的决策和行动似乎具有“神来之笔”……
早在孟子时候,就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这样一个观点,认为万物的知识和规律,都是人心中所具备的,一个人只要“尽心、养性、反求诸己”,就可以把它们都发现出来。又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认识并掌握这种良知、良能有什么好处呢?
王阳明认为,夫人心本神,本自变动周流,本能开物成务,所以蔽累之者,只是利害毁誉两端。如果我心不动,以顺万物之自然,只是触机神应,就能够发挥良知妙用。
在他看来,人的“心”本来就有着神奇的作用,如行云流水般变动周流于万事万物之中,反应着各层次事物的客观规律,如果人能静下心来,自然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而把事情完成得十分完美。我们心灵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只是由于它被各种诋毁、赞誉等利害关系遮蔽了。如果能摒弃“自我”的束缚,保持我心不动,顺应万物之自然,对待各种事情,心灵就能根据其客观规律,作出自己精准的判断,将别人看似异常神奇的良知妙用发挥出来。
王阳明具有异于常人的全面智慧,正是通过一定的合理方法,让自己的心灵境界得到提升,开发了人人本具的智慧潜能的结果。他由普通人到智力“超人”的超越,为人类提供了自我完善的典范。
虽然人心中包含着无穷的智慧,具备认识万物的知识与规律的能力,但这种智慧和能力并不是已明明白白地摆放在那里,因为每个人的心中虽然都有一个深藏的宝库,潜力无穷,但由于我们的心灵早已为物欲、私欲、人欲所蒙蔽,表面上人还是愚昧无知的。
有这样一个笑话。
有一个人在山间小路开车,正当他悠哉悠哉地欣赏美丽风景时,突然迎面开来一辆货车,司机摇下窗户大喊一声:“猪!”
现在的人怎么这样无礼,无缘无故地骂人?这个人越想越气,也摇下车窗大骂:“你才是猪!”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其实,那位货车司机是提醒他前面有一群猪,但他却从“自我”的角度出发,以为别人是骂他,结果酿成大祸。
所以,如果一个人的心灵为自我和物欲蒙蔽的话,不仅不能获得那种本能的智慧,就连基本的观察判断能力也会丧失。
为了获得这种高层次的智慧和能力,需要进行自我思想锻炼,即正心修身。
正确认识自我与天地自然的关系,是获得更高智慧的前提。古人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有心灵达到一定高度,才能看到更深更远的地方。
心境提高了,一个人的智慧、能力和素质也会随之提升。
人在生活中,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被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所束缚,难以找到应事接物的最佳途径,其关键在于没有将自我真正放下来,没有以一颗虚静清明的心去认真思考,认真对付。
正如儒家经典《大学》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心灵达到宁静、安稳的境界后,人才能够洞察万物之规律,这时考虑问题才能周详,处理事情才能完善。
而当一个人的内心有了一种安顿了的感觉,生活也会有一种充实感。内心平静,思想清晰,智慧必有所增,这样做事情更有效率。这时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帮助我们达到更高的人生尺度。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09 19:32:26

这两天去逛了一下王阳明吧,发现不少人都对阳明夫子的哲学感兴趣,但很多人又抱怨《传习录》艰涩难懂,纵使有专家译成白话文,但对一些经典哲学术语都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普通人都难理解其中的意思。
今天在这里与大家讨论阳明夫子的人生哲学,我想换一个方式,我们的生活已经够紧张的了,就不要板着面孔讲大道理了,就用一个个小故事来帮我们探讨一下它们背后所寓含的人生感悟吧。

对那些哲学术语,能讲清楚的就尽量用通俗的话来表达,有时自己理解的也许不是阳明夫子的本意,因为这毕竟是从今天的角度去解读古人的思想,而且我们主要着重于对人生事功的实用角度去讨论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不同的看法,这也是难免的。希望大家能谅解。
有不足的地方,更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09 19:44:40

磨难是一种财富
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顺生录•年谱二》
王阳明认为,他对于良知这种学说,是从百死千难的磨练中得来的,实为古圣代代相传的一点精华。
实际上,王阳明又何尝不是告诉我们,任何伟大的成就,都要经过许多磨难,只有以顽强的勇气,持之不懈地去努力,才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境界。
在现实生活中,一遇到困难,很多人的反应就是怨天尤人,埋怨老天爷怎么这么对待自己,埋怨命运不公平,其实,磨难是一种财富,关键在于你怎样对待它和采取怎样的行动。
而王阳明正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作出了一个完美的诠释。
王阳明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自幼天资聪颖,家人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他的人生之路却充满坎坷,两次参加会试都落第了,难得的是,王阳明以坦然的心境对待这人生中的第一个挫折,当有人为两次落榜而感到羞耻时,他淡淡地说:“世人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这是因为他的心中有着更大的理想—— 成为圣贤,世上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要去做,眼前的这点挫折算得了什么呢?
1505年,已入京为官的王阳明遭遇了他人生中前所未有的一次磨难。当时,身为兵部主事的王阳明因上疏言事,得罪了权臣刘瑾,结果被逮捕入狱,严刑拷讯。无论古今中外,监狱都是人类最黑暗的地方之一,明朝时的诏狱尤甚。纵然在暗无天日的狱中,王阳明立志成圣的信念依旧未消沉,他静下心来研究学问,还与一同被捕入狱的难友相与讲诵为乐:“累累囹圄间,讲诵未能辍。桎梏敢忘罪?至道良足悦。”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都可以静下心来做学问,以后还有什么困难可以难住他呢?
在黑暗的诏狱中关了一个月后,王阳明被判廷杖四十,革去兵部主事的职务,贬到边远地区任杂职。
终于出狱了,但等待王阳明的并不是自由和幸福,而是更为艰苦的人生考验,他将要到环境十分恶劣的贵州龙场去当驿丞。
龙场在贵州西北方的深山之中,穷山恶水,人迹罕至,住的都是些言语不通的少数民族居民,偶尔遇上几个能听得懂语言的人,却又都是从中原逃来此处的亡命之徒。其生存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
但还有更艰苦的环境在等着他们。王阳明到了龙场后,居然发现这里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一切都要靠自己动手。没办法,顾不上旅途劳累,王阳明强打精神,与随从一起把一座茅草房盖起来。尽管盖的茅草房十分简陋、矮小,王阳明对此还是很乐观,赋诗云:“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他的心中已不以环境的艰难险阻为念了,正如他在来的路途中所写的诗那样:“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其实,所谓的困难只是存在于人的想象中,当一个人心中有更高的理想和信念时,这时的困难自然就会变得十分渺小了。
当然,在龙场所遇到的困难,还远远不是言语不通和住茅草房这样的事,由于水土不服,加上当地瘴疠之气弥漫,除王阳明外,跟随他来到龙场的随从们都患病卧倒了,这时连个做饭的人都没有。
王阳明只得亲自砍柴取水煮粥做饭,又怕随从们心情抑郁,则给他们咏唱诗歌;但是他们还是不高兴,又为他们吟着家乡的小曲,杂以诙谐好笑的内容,他们这才愉悦起来,忘记了为疾病和身处荒僻之地所带来的患难。在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处境中,他却想到了一个问题:“要是圣人处在这种环境下,他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做法呢?”他以圣人为标准,来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在王阳明看来,艰难的处境并不是使人堕落的心理负担,而是一个磨砺自己,使心灵得到成长的资本。因此他不管处于如何难堪的环境,也保持着一份难得的豁达心态,始终以圣贤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心中不着一物,潇潇洒洒,正是由于他在极其困难的处境下也不忘向上探索的努力,最后终于彻悟心学格物致知的道理,达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
其实,在王阳明的一生中,那些看似命运对他进行嘲弄的困难,又何尝不是成就了他的机遇呢。正所谓“自古英雄出磨难”,一个人的心灵只有经过重重磨难的考验,才会得到成长,才会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只要你能始终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一切困难,持之以恒地去努力,所遇到的磨难就会成为你享用终生的心灵之源。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0 12:01:48

作者:南国枭龙 回复日期:2010-07-10 01:37:51
和王阳明同一年代还有一位大儒学家湛甘泉先生,各立门派,王派至良知,湛门主存天理。良知发于方寸之心,而天理的“理”近乎于孔子的“仁”,又似老子的“道”,存于外又贯通于天地人,如果说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有点玄,那湛的心学比较入世,他提出“随处体认天理”,认为人一定要经过后天的学习才能体认这个理。王和湛当时同朝为官,虽然观点不同但互为良师益友,后世对王的记载较多,相反甘泉先生被严重忽视!

感谢兄台发表见解,很有独到之处,欢迎常来赐教。至于甘泉先生被后世忽视,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甘泉先生在事功上不如阳明先生显著。在他们那个时代里,已有一点资本主义的萌芽了,大家对于一个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已经越来越看重。
阳明先生以过人的智慧和出神入化的兵法,指挥若定,谈笑之间平定宁王叛乱;以文臣之身担任地方军政要职,东征西讨,剑锋所指,敌人无不望风披靡;更兼在地方施行教化,惠及四方百姓。如此显赫事功,怎不令渴望在人生建功立业的四方学子热血沸腾,心向往之?
相反甘泉先生只是一心在修身学问上下功夫,在事功上少有建树,名声自然不如阳明先生大了。
南国枭龙兄所提到的“王派致良知,湛门主存天理”,我觉得很值得推敲其中的细微差别和意义。
不错,无论是“致良知”还是“存天理”,都是要修心养性,洞察自己本心的意思,但其出发点却大不相同。
阳明夫子提“致良知”,强调良知妙用,正是把这种本能智慧建立在“平治天下”的事功上,可说是修“内圣”的功夫是为了学以致用,偏重于“外王”;而甘泉先生提“存天理”,却是强调在各种事上观照自己的本心,以养浩然之气,达成“内圣”的功夫。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0 20:02:04

摆脱羁绊,发现心的力量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当心达到“纯是天理”、“虚灵不昧”时,也就是非常安宁、专一、虚静的时候,就能体察、发现到各种事物的道理及规律,而万事也由此而生,因此得出了“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的结论。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唯心主义说法。
不过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进行解读。其实王阳明是强调一种独特的心灵模式,他要我们追求心灵的自由,排除杂念,完全沉浸、陶醉和专注于当下的所做的事中,倾心用整个身心解决现在的问题,而不是纠缠于“自我”的问题。
而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的创新活动,也需要一种心灵高度宁静的状态,可以说,在任何领域内,要取得具有创造性的发现,这种能够忘记时空与自我、摆脱外界环境干扰的能力也是十分关键的。
那么,在这种“丧失自我”的状态中,我们的身心内到底会发生一些什么奇特的变化呢?
现代的脑科学、心理学及生理学认为,人的潜意识里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但由于被各种消极心态、消极信息所形成的“自我”压抑着,这些潜能在平时不能显现。一旦到了某种特别的状态,人的心理处于特定的状态下,压抑潜意识的消极因素解除了,内在的无穷潜能便能够激发出来。
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
一个运动员的握力经测量测出是一百磅,他在常态下调动了全身的力量也不能使指针突破一百磅的标志。
在实验中,由一个高明的催眠师将他催眠至“丧失自我”的深层意识状态,然后告诉他:“你拥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你的力量之大,连你自己也会吃惊。”让他的深层意识接受这个观念后,再一次测量他的握力,这次他非常轻松地使指针突破了一百十磅的标志。
其实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给他增添什么外界的实际力量,更没有给他服用兴奋剂什么的违禁药品,只不过由催眠师将他导引进一种丧失自我的状态中,让他心性深处的意识接受一个他拥有强大力量的观念,就让他把自身的潜能大幅度地发挥出来了。实际上,那种完成事情的力量和基本能力,始终存在于他的心性之中。
由此可见,排除旧的“自我”意识的干扰,让真正自我的力量显现出来,对于我们自身人体潜能的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处理一个当前问题或做一件事时,最好的方式就是整个身心全部投入进去,忘记“自我”,以全部的心力去探究其本质,在问题本身之中去发掘内在联系,这样心性内在的巨大力量,将会帮助我们在问题之中按照其固有规律找出答案。
在大家都看重物质利益的社会中,人生的价值往往被人们换算成金钱价值。为了追求物欲,为了感官上的刺激与享受,而忽略了认识自我,忽略了心灵智慧的开发的享受。殊不知,心灵智慧的开发,也有利于我们解决人生中的现实问题。
在很多时候,面对一些看似束手无策的局面,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考虑,摆脱外物对自己心灵的束缚,就会发现要解决它实在是轻而易举。
司马光幼年时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突然,一个小伙伴一不小心掉到一口装有水的大缸中去了。其他小孩子有的吓得大哭大叫,有的赶紧跑去喊大人来救人。
这时候,司马光却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举动,他捡起一块大石块,使劲砸在大缸的身上,“咣当”一声,缸被砸破,里面的水流了出来,掉进去的小伙伴得救了。
事后,大家对司马光的这一创造性行为都啧啧称奇,认为他脑子灵光,将来一定有出息。而以后司马光的人生发展之路,也证实了大家的看法是正确的。
小伙伴掉进大缸里,为什么别的孩子没有想到可以打破水缸来救人?
这是因为他们的头脑被“人掉到水里就一定得从水面上救出来”这种自我意识所束缚住了,所以只能作出一个在普通人看来合乎常理的反应——或大哭大叫或到处找梯子或者去向大人求救。
而司马光却没有被这种自我意识的干扰,他的反映就特别敏捷——迅速拾起石块把缸砸破,这是一个创造性的举动,也是最正确的行为。
这个例子也说明人类的大脑本来具有奇妙的功能,但由于被后天自我意识的干扰,好象镜子被蒙上尘埃一样,就失去了这种功能。
在现实生活中,身陷困境之时,很多人会觉得这是老天爷对自己很不公平,其实我们更应该反躬自问一下:我做每一件事时,是不是还牵挂着许多其他事情?我真正做到尽心尽力了吗?我的心灵有没有在自己所做的事业上
《传习录》是一本关于阳明夫子与弟子对话及书信来往的语录,今天的版本虽然加了诸如“心即是理”、“格物无分动静”、“知行合一”等标题,但内容是相互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而且其中也没有多大的逻辑性,多是阳明先生对弟子提问的随机回答。现在我们在这里讨论阳明先生的人生哲学,我想也不必过多地考虑如何按一定的格式来进行,而是多跟着自己的感觉走,看到哪一句顺眼,那就是它了。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1 11:46:45

深入浅出,希望lz快快更新。
—————————————————————————————
谢谢朋友支持。
我也想快点更新,但这种事是急不得的。当年明月写《明朝的那些事儿》时,以他那么高的才气,即使写的是故事类的明史,每天也只是写一千字左右。据他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写作质量。
本人的才气自然比不上当年明月,差的太远了,而且写的还是这种难写的哲学文章,要把看似高深的哲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的确很难,所以进度不能太快,一天更新一次正文就算不错了。不过写作中间,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阳明哲学的其他问题,这还是可以的。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1 19:51:30

作者:百行皆非万善全 回复日期:2010-07-11 14:41:46
我看王阳明全集断断续续也有十几年了,觉得很有益处,个人认为要了解心学要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分析,要真正的了解心学更当用心在事上磨练,空洞的理论学习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
————————————————————————————————
感谢兄台发表见解。
您所说的了解心学当用心在事上磨练,的确很有见地。在我看来,阳明夫子的心学,也就是要我们放下自己而已。而放下自己,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其实是很困难的,一定要经过实实在在的艰苦磨练才成,包括在各种事上磨练自己的心,摒弃以往“自我”经验的干扰,这样才能提高洞察力和智慧,达到随机应变的境界。
可以说,心学的境界太高深了,现在我谈的,只能算是对阳明夫子人生哲学观的一点浅薄感悟,以后有可能的话再专门以小说的形式,来与大家一起探讨心学的奥秘。
欢迎以后常来赐教。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1 20:06:01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
在虔,与于中、谦之同侍。
先生曰:“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因顾于中曰:“尔胸中原是圣人。”
于中起不敢当。
先生曰:“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于中又曰:‘不敢。’
先生曰:“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于中乃笑受。
——《传习录》
在虔州的时候,陈九川和于中、邹守益一块陪伴着老师王阳明。王阳明说:“各人的胸中自有一个圣人,只因为信心不足,自己把圣人给埋没了。”王阳明接着对于中说:“你的胸中原本是圣人。”
于中连忙站起来说:“不敢当,不敢当。”
王阳明说:“这是你自己所有的,为何要推辞?’’于中还说:“不敢当,实在不敢当。”
王阳明说:“每个人都有,更何况你呢?你为什么却要谦让?谦让也要不得。”于中于是笑着接受了。

王阳明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获知了这样一个秘密,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圣人般完美的自我,每个人都是天地间的一个奇迹,只是由于我们不能相信自己,致使这个“真正自我”的智慧和能力被埋没了。
虽然“真正自我”远比现实中的自我更优秀、更有智慧、更有能力,但我们自出生以来,受各种负面因素影响太深了,这个真正的自我被遮蔽住了,我们看到的通常是不完善的自我,有很多的缺点。诸如心胸太狭窄,受到别人一点冒犯,便会暴跳如雷;遇到些许挫折,就会自暴自弃;生性懒惰,做事拖拉;意志不坚定,易受外面环境干扰……等等。
有时冷静下来,细细地反省内心,连自己都会讨厌自己的那些缺点,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认为自己能力欠缺、智商不高、不够优秀、不如别人。
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古代有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年纪大了,想找一个最优秀的人来作自己的衣钵传人。
经过长期观察,哲学家看到有一个学生很不错,但学生自己却浑然不觉,便想点拨他一下。
一天,他对学生说:“我已到人生的暮年,上天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在这段日子里,我希望能找到一位最优秀的人来继承我的思想,这个人不仅智慧要高,更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这样的人很少见,你能不能帮我找到他?”
学生很尊敬老师,忙答应说:“好的,老师,我一定帮您找到。”
哲学家听了学生的话,点了点头,脸上却闪现过一丝常人难以觉察的失望。
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他的学生很快开始了行动,四处物色人选。但令学生困惑的是,他找到许多他认为是很优秀的人,却总得不到老师的认可。
有一天,哲学家看着学生那由于到处奔波而显疲惫的神色,再也忍不住了,对他说:“为了帮我找最优秀的衣钵传人,这些天你真是太劳累了。其实,你找来的那些人,我看还不如你。”
听到这话,学生十分惭愧,自己费尽千辛万苦找来的人,在老师看来连自己都比不上,他言辞恳切地说:“老师,您放心,我一定继续努力,把最优秀的人找给您。”
哲学家本来还想说点什么,听了这话,苦笑了一下,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又过了半年,哲学家得了重病,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知道自己已到了弥留之际,而助手还没有找到最优秀的人来继承他的思想,他拼尽全身力气,想从病床上坐起来。
学生赶快扶住老师,难过得不能自已:“老师,我真的尽力了,还是没找到最优秀的人……”
“我知道你尽力了,”哲学家深情地看着他这位忠诚的学生,过了好一会儿,才对学生说了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哲言,“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人作为万物之灵,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可以说,上天非常公平地赋予了每个人平时不敢想象的智慧和能力。很多人甘于平庸,关键是他不相信自己,回避自己的责任,没想到去寻找和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这才把最优秀的自己给埋没了……”说到这里,他已耗尽了全部的生命能量,终于告别了这个美好的人世。
其实,哲学家一直想告诉学生,“最优秀的人就是你!”
许多人之所以找不到最优秀的自己,是因为他们没有自信,没有敢于担当的勇气,所以才忙忙碌碌地到处去寻找别人的优点,而忽略了去发掘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失去了成为最优秀的自己的机会。
所以我们在生命历程中,要永远相信自己的心灵有着无限的可能,要相信有一种神圣力量的存在,尽力去挖掘内在的潜力,才有可能达到应有的人生高度。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2 10:05:44

作者:咆哮的公牛 回复日期:2010-07-12 00:05:05
现在才发现,人只有衣食无忧的时候才谈得上修身养性!不知列子老先生被他饿得面黄肌瘦的老婆责备时是何心情,是否真如书中所说那般洒脱,至少对普通大众来说,这是作不到的。
所以,你没必要、也没资格以悲天悯人的态度去对待普通大众,你并不比他们高。
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回到家,喝上一杯啤酒,或几个亲朋好友一起喝上二两,天南地北海吹一通,远比你要快乐!
所谓的人生哲学,不过是文人的无病呻吟罢了!
————————————————————————————————
呵呵,公牛先生来本楼咆哮了,看来不辩论一下是不行的了,道理愈辩愈明嘛。咱就一边论战一边写作,也算是一种难得的机会吧。
对于第一个问题,真的不知是从何说起。难道修身养性只是那些衣食无忧的人才配做的事吗?列子是道家中的人物,人家有怎样的志向和价值观,那是人家的事。好象我在文中只是说,一个人在困难中也要有一种不屈不挠的信念,尽力完善自我,以等待机遇的到来;并没有提倡在家人饿得面黄肌瘦时,还要不理不问,无动于衷地搞自己的修养吧。
第二个问题。先生在什么地方看到我认为自己比普通大众高人一等了?本人既不是传说中的“大师”,也不是什么专家学者,同样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众,何来以悲天悯人的态度去对待普通大众之说?难道写一篇文章,阐述一点心得就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对待别人了?
第三个问题。忙了一天,喝两杯小酒,海侃一通。的确是一种不错、也很快乐的生活方式。只是人各有志,不能勉强,你认为这是一种快乐,别人当然也可以有自己的快乐。各人的认知不同,对快乐的看法也不同。就象我们认为蟑螂是一种令人恶心的东西,而在某些地方,它却被当作一种美味佳肴一样。
第四个问题,对于人生哲学,这是一个价值观问题,你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别人当然也可有不同的价值观,怎么可能强求一致呢?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2 11:00:41

作者:咆哮的公牛 回复日期:2010-07-12 00:19:14
其实,哲学家一直想告诉学生,“最优秀的人就是你!”
......
===================
既然追求物质利益被你所批判,那么所谓"最优秀"追求又为之何故? 对精神的过度追求难道不也应该是要批判吗?这不从一个圈跳入另一个圈吗?
为了追求“最优秀”,又将有多少烦恼伴之而来?你故事的本身不就说明了这一点吗?
其实,我行也好,不行也好,顺势而为,不优秀就不优秀,何必要去强求呢?
一切于我如浮云,不在我心,不入我眼,这才能真正作到内心平静,不是么?
————————————————————————————————
对于第一个问题,本人真的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批判了去追求物质利益。其实一定的物质利益,是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所必需的。儒家所强调的,只是正确对待物质利益的态度而已,并没有让人完全摒弃外在的物质。拿阳明先生做个例子,你给他高官厚禄,他也会坦然接受,但并不是把升官发财当作人生唯一的追求,得到不喜,失去不忧,这就是一个人的修养。至于“最优秀”一说,不知公牛先生作何理解,是否理解为一定要出人头地、高人一等?我的理解是,就是要把自己本来具有的能力、素质和智慧发挥出来,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和别人在什么地位、官位高低上比,比如一个厨师,如果他真心喜爱厨艺,把自己在这方面的天赋发挥出来,他也可以成为一个最优秀的厨师。就象《庄子》中“庖丁解牛”中那个厨师一样,他把解牛当作了道去追求,结果这项工作就成了一种艺术、一种享受,他也就能把这项工作做到了完美的境地。
关于第二个问题,“追求最优秀会带来烦恼”说。一个人生活在世上,烦恼是少不了的,无论是圣人还是普通人,只是他们对待烦恼的态度不同而已。正如禅宗所说:烦恼即菩提。烦恼和菩提是一体两面,同样一件事情,一个人的心情不同,看待它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第三个问题。我们可以不强求自己去升官发财,但不应放弃提升自己智慧和能力的努力。就象一本书写的,一个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任何事情,不去追求就不可能得到,正如孔子说:“求仁则得仁。”孔子十五岁志于学,七十岁才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不追求怎么可能达到目标呢?难道整天与别人喝酒海侃就自动实现了?
第四个问题,“一切于我如浮云,不在我心,不入我眼,这才能真正作到内心平静,不是么?”这句话我爱听,但是这种境界决不是顺势而为,自然就能达到的,也要经过一番苦苦追求,甚至刻苦磨练才能获得的。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2 17:16:14

作者:咆哮的公牛 回复日期:2010-07-12 00:28:35
“水到渠成”是最好的,精神无所谓高下,通了就是通了,不通就不通,无所谓罢了!
有谁知道傻子的快乐?
其实只有傻子是最快乐的!
————————————————————
看来公牛先生很推崇“水到渠成”、顺势而为的生活方式,其实,水到渠成又隐藏了多少常人难以企及的智慧!
《道德经》云:上善叶羲师兄。水的智慧与道的智慧十分接近,应用到人生上,就是一个人把背负在心灵的重负放下来了,不再受外界或内心种种负面因素的束缚,而是按心灵的本来智慧去应事接物,从而达到顺其固有规律而行之的境界,这样做事就容易获得成功,所谓:凡事顺理做去,无不成也。
但是,要达到这种上善叶羲师兄的境界,让心灵更高层的智慧显露出来,决不可能是什么都不做,仅仅是顺势而为就能达到的,而要下一番挖掘、磨练的功夫才能获得,正如阳明先生所说“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之语也!
“有谁知道傻子的快乐?
其实只有傻子是最快乐的!”
这句话如果不是调侃的话,倒也道出了人生获得快乐的真谛。
傻子为什么快乐,可能是因为他没有我们常人那种时刻计较、分别、牵挂等等心理吧。我们在人生摸爬滚打十多年甚至几十年,什么东西都往心上放,背负了多少重担!如果能把这些东西放下来了,可能就会体验到一种久违的快乐。
诚所谓“公牛队大战阳光队”!与公牛先生论战三个回合,感到十分痛快,觉得有一个辩论对手真的很不错。自己在辩论中也想到了许多从未想过的问题,更莫名其妙的是,在对如何对待外界物质利益这个问题的思考中,心中居然浮现出了一篇文章,现在就把这篇文章作为今天更新的正文吧。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2 17:44:48

以坦然的心境面对人生
问:“声色货利,恐良知亦不能无。”先生曰:“固然。但初学用功,却须扫除荡涤,勿使留积,则适然来遇,始不为累,自然顺而应之。”
——《传习录》
有人问道:“良知恐怕也存在于声色货利之中。这种观点对吗?”王阳明回答说:“当然,但初学用功时,对自己的内心必须进行扫除荡涤,使它臻于清静澄明的境界,不要让自己的心陷入声色货利等东西之中,它们来了既不欢迎,去了也不留恋、惋惜,这样,才能以坦然的心情来对待所遇到的各种事物,才不会成为心灵上的负担,自然就会依顺自己本来的智慧去应对。”

事实上,王阳明是强调要以一种以豁达的心态来为人处世。这是一种具有人生大智慧的表现。
佛家认为,人们之所以有烦恼,就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执着,有太多的贪欲。整天惦记着如何才能得到声、色、名利等外在的东西,心里受尽煎熬,这是求不得苦;假如得到了这些东西,又害怕自己不能永远拥有它们,这是分离别苦。总之,不得也苦,得也苦。人生就在这样一种贪欲的火堆上煎熬着。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富翁整天忙着赚钱,钱多得不得了,但他仍然感觉不到快乐。他的邻居是一位穷小子,不过令富翁感到奇怪的是,这个穷得叮当响的邻居却过得很快乐,每天都能听到他那开心的笑声和歌声。
自己那么有钱都不快乐,而这一穷二白的邻居却十分快乐。富翁十分郁闷,便问他的管家是怎么回事。
管家老于世故,回答道:“这位邻居这么快乐,这是由于现在有一份坦然的心境,能够安贫乐道。不过你可以用这样一个法子来让他失去快乐。”
富翁好奇地问:“用什么法子,能让一个穷得不能再穷的人失去快乐?”
管家说:“很简单,你只要把100块金币送给他就行了。”
富翁当然不相信,他想一个人穷成这样子还能这么快乐,如果凭空得到100块金币,还不把他乐死了?他的钱多的是,这点钱对他来说是九牛一毛,便决定用100块金币来做个试验。
第二天,富翁便和管家一道,把100块金币送给隔壁的穷小子,怕他不相信,还特意声明是无偿赠送的,并当场立下了字据。
100块金币对穷邻居来说,可是一个天文数字般的大数目呀。穷邻居简直不敢相信有这样的好事从天而降,等富翁他们走后,他不禁高兴地大声唱起歌来。
隔壁富翁听到他的歌声,苦笑着看看管家,意思是说,瞧,人家还是这么快乐,看来这100块金币是白送给他了。
管家很有信心,淡淡地一笑说:“主人,过两个时辰我们再看看吧。”
穷邻居的高兴劲一过,他便开始犯愁了,他一个一个地数着那金灿灿的金币,心想:“这么多的金币,放到哪里才好呢?放在家里吧,万一被小偷偷去怎么办?存到钱庄去吧,利息又太低不合算。拿去做生意吧,万一亏本了就全完了。……”想了一晚上,他终于决定在床铺下挖一个坑,把金币埋在里面。
这天晚上,富翁只听到邻居家传来叮叮当当的挖地声,第一次没有听到邻居那快乐的歌声了。
第二天,发了财的邻居哪里也不敢去,他守在家里,深怕自己的金币被别人偷走去,又总在为一个问题烦恼:要是自己用完了这100个金币该怎么办?金币可是用一个就少一个啊。他整天想着这些恼人的问题,变成了一个忧心忡忡的人。
其实,聪明的人完全可以采取另一种态度,那就是王阳明以身作则,教给我们的一种处世风范:“虽处富贵,常有烟霞物表之思。视弃千金,犹如土芥,藜羹珍鼎,锦衣缊袍,大厦穷庐,视之如一。”虽然身处荣华富贵,却能从中超然而出,不为这些名利所羁绊。看待常人所珍视的千金,如同土粒,野菜和美味佳肴、华丽的锦衣和破旧的棉袍,高楼大厦和穷庐草屋,在他的眼里也没有什么区别,就象是同一样东西似的。
也就是说,一个重视心灵修养和成长的人,对待外物是采取一种豁达的态度,拥有了这些东西,这是顺应机缘,也就顺乎自然地使用它们;这些东西失去了,就是事物与自己缘分已尽,自然地而去,自己就应安于时势而顺应变化,悲哀与欢乐都不能进入平静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心灵的快乐与自由,在人生中活得潇洒些。
那些不能自己摆脱束缚的人,是因为被外界事物拴住了他的心。并且,事物不能超越于自然规律,俗话说,世之不如意事者十之常八九,有些事情是人力不可改变的,自己必须超脱些,这样心灵才能得到恒久的自由。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2 22:01:05

作者:南国枭龙 回复日期:2010-07-12 00:41:32
不过我对阳光兄认为湛甘泉先生“只是一心在修身学问上下功夫,在事功上少有建树,名声自然不如阳明先生大了。”的观点不是很认同,可能很多人对湛甘泉的了解比较少。
————————————————————
枭龙兄,在阳明先生和甘泉先生他们那个年代,可能也和现在这样,人们只对那些有轰动效应的事件感兴趣。
阳明先生在不运用朝廷大军的情况下,仅凭借一些地方武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平定了筹划了多年的宁王之乱,自然是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
而甘泉先生虽然学问好,当的官也大,不过他当的是太平官,好象是历任南京礼、吏、兵部尚书吧。南京的六部长官,虽然官品高,但一般说来是个闲职,没有什么实权的。所以甘泉先生在事功上,与阳明先生相比,轰动效应可能就没有那么大。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见,枭龙兄有什么高见,还望赐教。
不过甘泉先生的修养功夫高,养生保健的功夫也很高,年过九十还能游南岳,令人佩服。
作者:明朗之阳光 提交日期:2010-7-13 14:03:00

作者:秉烛夜游1 回复日期:2010-07-13 09:48:07
张居正后来能有这么大的成就,也亏了王阳明了
————————————————————
呵呵,朋友所见甚是,后来学王阳明思想,凡学到家的,成就都不会差到那里去。象王阳明思想传到日本,搞了个维新,马上强大起来。其实阳明思想由心性修养与事功进取两方面组成,日本就得到了事功进取方面的东西,而我们中国偏重于心性修养方面。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3 17:55:53

俗话说留心处处皆学问,阳明先生在演练书法的过程中,也能悟出格物致知的道理,实在令人佩服。
有一种智慧叫“心上学”
——技能学习的奥秘
先生尝示学者曰:“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
——《王阳明全集•年谱》
王阳明曾经告诉跟随他学习的人说:“我开始学书法时,只是对着古帖临摹练习,这样练来练去,只学得个字形相象,内在的神意却毫无所得。后来我改变了学习方法,举笔不再轻易落纸,而是凝神静虑,先在心中想象要写之字的形态气势,这样练习久了之后才开始通达书法之道。后来读到明道先生(即程颢)写道:‘我写字的时候很恭敬,并不是要字写得好,只是这个恭敬的态度就是学习。’既不是要字好,又为什么要去学呢?通过自己学习书法的例子,我于是知道古人不论什么事情,随时都在心上学习,等到心精明透彻了,字自然也就写得好了。’”
这段话指出了一个人的心理态度与学习各项技能之间的关系,强调不论学习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正确、恭敬、专心的学习态度,心能真正地静下来,让所要学习的事物在心中形成一个明确生动的心理图像,越生动逼真越好,这样自然就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就象深谙绘画之道的画家在作画时,心凝气静,万虑皆空,意随心转,笔随意动,在常人看来只是寥寥数笔,这一点,那一划,一幅栩栩如生的翠竹图便出现在眼前。
有人好奇地问:“您画的竹子为什么会这么逼真?”
画家微微一笑回答:“因为我的心中早已有了这些竹子。”这就是所谓“胸有成竹”的典故。
在画家看来,他画这些竹子的过程是很简单的,只是把早已进入他心胸的竹子用笔勾划出来而已。
我们通常认为,做一件事或学习一样东西,反复地去做去练习,重复的次数多了,就能获得成功。然而,使我们最后获得成功的,果真是重复的次数够多才达到的吗?
心理学家马尔滋对此提出了一个十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学习某种技巧,并不是做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获得成功,而关键在于你的大脑神经能否记住那种成功的经验。
当一个人在反复练习投篮动作时,他的脑子里在不断想象并调整篮球投进球篮的轨迹,并由此指挥着全身的肌肉作出相应的动作,慢慢地进行修正,最后达到在心里投进球篮的心理图象。
为什么在投篮训练中,要一再地强调态度,要做到认真、专心、全神贯注?因为这样才能利于在心里形成稳定、清晰的心理图像。如两个人一起训练投篮,一个人十分认真,心无旁鹜;而另一个人则杂念纷纭,心不在焉;两个人即使练习投篮的次数一样,其训练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孟子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叫弈秋的弈棋高手,他同时教两个弟子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心里只有下棋这件事,而另一个弟子表面上也在接受老师的指导,但却分心了,老在想着天上有鸟儿飞来了,自己该怎样拉弓引箭去射它们。虽然两位弟子一起跟着老师学习,但那位专心的弟子的棋艺,要远远高于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弟子。
在日本有一位医生叫春山茂雄,更是把这种“心上学”的理论大量应用于实际技能的训练中,从而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春山茂雄精于空手道。不过他平时并没有花多少时间做训练,但与许多高手切磋比武时,却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战胜对手。
春山茂雄说,这是根据他祖父的指点,在心里用想象进行训练所出现的奇迹。小时候他祖父就有意识地培养他用“心”来想象学习的习惯,让他“把全部东西在脑子里绘画组合”。他学习空手道的方法正是运用想象的方法,想象对方如何出手,自己如何应对等情况。一边在脑子里制造各种形象一边进行练习。经过训练,等到与别人实际比试时,对方的招数基本上就在他的掌握之中了,自然就能轻易地战胜对手。
当年春山茂雄骑自行车也是这样学会的。祖父在他一次也没有骑过自行车的情况下,先让他在大脑里反复想象自己骑自行车的形象,在心里形成对自行车驾驭自如的形象后,才让他开始接触真正的自行车。就这样,尽管春山茂雄一次也没有骑过自行车,刚骑上去时有些摇晃,但一会儿他便能轻松自如地骑了,就象《庄子》中说的“得于心而应于手”一样。
而当春山茂雄进入医学院就读后,这种“心上学”的方法更是帮助他迅速地掌握了外科手术等技能。
他在观看高年级同学手术实习后,就先在心里反复进行练习。在脑子里想象自己给病人做手术的全部过程,想象着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在脑子里描绘着有条不紊地及时判断处理的种种细节。
经过这种“心上学”之后,当轮到春山茂雄实际走上手术台,完全不象第一次拿手术刀的样子,手术完成得十分顺利,连他自己都觉得十分惊讶。
其实,这也就是通过想象,先在心上学习,然后再进行实践验证的实例。结果证明,这种学习方法比起普通的机械重复练习法,效果又快又好。
心灵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要只注重技能训练,而忽略了心灵的另一种智慧——想象。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4 18:11:48

相信自己
卜筮者,不过求决狐疑,神明吾心而已。《易》是问诸天。人有疑,自信不及,故以《易》问天。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古人所惯用的卜筮,不过是为了决断疑惑,使我的心变得神明而已。研究《周易》是向天请教。人有了疑惑,又信不过自己,所以用《周易》来向天询问。

对自己有高度的自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拥有信心这种力量,可以把深藏在内的潜力和才华发掘出来,让自己获得一个无比辉煌的人生。
王阳明的自身经历,也充分印证所谓卜筮所带来的高度自信心,具有一种近乎神奇的力量。
明正德年间,王阳明被贬谪到贵州龙场,赴任途中,发现身后有人跟随,他认为是权臣刘瑾派刺客妄图暗中加害自己,设计摆脱后,心灰意冷,打算远遁他方,以逃避这种黑暗的现实。
他在一寺院中巧遇一位认识的道长,言谈中,他透露了自己想要“远遁”而去的想法。道长说:“你还有亲人在,你一去不要紧,万一刘瑾因此而发怒,把你父亲抓起来,诬蔑你叛逃投奔他国,那时怎么办呢?”于是便为他占卜算了一卦,占得《明夷》一卦,意为一个人暂时遭遇艰难险阻之境,抑郁而不得志,但如果能不断修身磨砺自己,充满希望地等待,终将迎来光明的境界。
经过这次算卦的启示,王阳明心中的勇气和信心被激活了,他打消了逃避现实的消极想法,重新踏上了前往目的地的路途。果然,就在那个被视为困厄之地的荒芜地区,经过“龙场悟道”,他迈出了走向圣贤之路最关键的一步,最终创立了中国哲学史上有名的“心学”。
无独有偶,法国也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四十二岁、贫困潦倒的中年人,他认为自己是被命运捉弄的人,到处都碰到倒霉事:失业、离婚、做生意失败……他看不到人生有一点光明,心里糟糕透了。
一天,他无聊地走上巴黎的街头,漫无目的地逛着,看到有一个人在算命,便上前去看看自己的命运还会糟到什么程度。
没想到,那个算命的人看了他的相后,笑吟吟地向他贺喜:“真不得了,我看了这么多的相,从来没有看到有先生这样好福命的人。”
中年人苦笑了一下:“我的命好?你不会是开玩笑吧?你看看我这样子!”
算命者仍然笑着说:“先生,这是从你的相上看出来的。你知道你是谁转世吗?”
这时,中年人的好奇心被激起来了:“哦,那你说我是谁转世?”
算命者语气非常肯定地说:“听着,你是伟大的拿破仑转世!你具有他的才能和智慧,你将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过了一会,算命者又说:“别看你现在穷困潦倒,但这和拿破仑当初的经历也很相似。我敢说,以后你将成为法国最成功的人!”
或许他这番恭维的话,无非是想赚点算命钱而已。但中年人听到有人如此肯定自己,心中也很受用,不过他很沉得住气,摇摇头,给了点钱给算命者,将信将疑地离开了。
回到家后,中年人找来许多关于拿破仑的书籍和传记,细细研读起来,越看他的信心越足,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创业雄心。于是他再一次投入了人生的拼搏之中,13年后,他真的成了法国最富有的企业家。
其实,所谓的卜筮算命,正象王阳明后来所领悟到的一样,不过是为了决断疑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80/7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