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以气韵画圆传承经典|掇球壶

品茶 2023-11-12 22:47:29

之人,肯定都少不了一把称心如意的紫砂壶,来陪伴自己怡然得意的品茶时光。


在《宜兴县志》中提到一把壶,称其为“一壶千金,几不可得”。这千金之壶,可以说是价值连城,称得上是壶中之王了。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把紫砂壶呢?


造型由来

这把千金之壶是一件被称为“掇球”的紫砂壶,掇球壶或由掇只壶改革演变而来。“掇只”在宜兴方言中原指圆形陶罐,是盛放油盐酱醋的日用器皿,紫砂艺人以此为壶身,扁平盖、球形钮,环把、直流,便制成了掇只壶,也是深受大众欢迎的经典款式。而在掇只壶的基础上加高了壶颈,又将壶盖改作半球,变成三球相累,且环把弯流,线条更为流畅,壶身更为圆润,便成了“掇球壶”。


演变历程

掇球从一开始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演变,分别是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寿珍掇球,而这三种造型分别代表了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


大亨掇球

大亨掇球,由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川埠上袁村(现丁蜀紫砂村)邵大亨创作。壶体浑圆硕大,浑厚华滋,壶嘴短小前冲,曲线优美;壶把自由舒展,飘逸放达;壶口略小,壶盖略呈拱形,壶钮呈圆球状。


大亨掇球

友廷掇球

友廷掇球,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上袁村制壶高手邵友廷所作。友廷掇球秉承了“大亨掇球”壶身势雄气沉的特点,但对大亨掇球进行了大胆的再创作,在壶身与壶盖的连接部拉高成壶颈,壶嘴微曲略直,显得冲力之势更为突出,壶口设计放大,壶盖抬高成三分之一的半球状,壶钮球形更圆,与“大亨掇球”相比,整体壶形更贴近“掇球”之名。


友廷掇球

寿珍掇球

寿珍掇球,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紫砂艺人程寿珍所作。程寿珍号冰心道人,他在“大亨掇球”与“友廷掇球”的基础上更大胆地三度创新,壶身更圆更丰满;壶口再放宽,壶颈再度拉高更显精神充沛;壶盖极度夸张,呈饱满的半圆球;壶钮圆珠适度放扁,在视觉上让壶盖的张力充分展开;壶嘴增加曲线的弯度;壶把飘逸舒展中见好就收,形成了一个 “耳朵”形曲线的优美空间,各部比例协调,多一分则累赘,少一分则缺憾。整体造型古朴敦厚、秀美醇和,壶钮、壶盖、壶身在视觉上形成了三“球”重叠之势。


寿珍掇球

编者按

掇球自大亨初创一百多年以来,历经三大变革。今天,不管是哪一种款式,都依旧受到人们普遍的欢迎和喜爱,这说明只要是美的东西,只要是好的东西,总会长期存在和流传,这就是经典。那么掇球壶好在哪里呢?可以说,掇球壶好在欣赏、把玩和实用都具有审美的价值。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29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