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芈八子生活的战国时期,茶还没成为普遍的饮品。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更是没有一个国家会喝茶。《周礼·天官·膳夫》中记载:“凡王饮六清”。也就是说,周王平时要喝的饮料是“六清”。
后面注解中称“六清”为水、浆、醴、凉、医、酏。其中水自不用解释,浆是米汁,醴是淡酒,凉是凉汤,医是浊浆,酏是薄粥。很显然,“六清”里面并没有茶。可以说,茶在先秦时代还属于非主流饮品。估计,芈八子小时候都没有喝过茶。
她可能没有想到,自己后来的老公却意外的成了中国茶叶的“推广大使”。
茶,巴蜀专利
春秋战国时期,真正流行喝茶的只有偏安一隅的巴国和蜀国。中国茶起源于西南,这已经得到了生物学界的普遍认可。大致说,以大娄山和横断山脉为主体的云贵高原以及江河纵横的巴蜀地区是茶叶的原产地。晋代史学家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巴蜀人已经将茶叶作为稀世珍宝进贡给周武王了。所列贡单中特意提到:
“树有荔枝,蔓有辛蒟,园有芳篛香茗”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贡品茶已经非是野生,而是人工栽培的园中香茗了。由此可见,古巴国中对于茶叶的开发利用已经非常成熟了。
古巴国之西,是当时的蜀国,其境内也生产茶叶。西汉扬雄《方言》记载:
“蜀人谓茶曰葭萌”
而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末代蜀王的弟弟就叫葭萌。后来,他所在的封地(今四川广元市境内)也叫作葭萌了。蜀王的弟弟,放在清朝也是亲王级别了。他不仅以茶作名,还以茶名其封邑,可见茶在古蜀国也非常流行。
秦惠文王灭巴蜀
芈八子的老公,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惠文王。他是秦孝公的儿子,也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王的君主。秦惠文王一上台,就先车裂了大名鼎鼎的商鞅。由此可见,他绝不是甘于平庸的君主。其实,芈八子老公即位之时情况不容乐观,秦国,也正被强敌环视。东面,韩、赵、魏、燕、楚五国联军准备灭秦。西面,还有西戎义渠虎视眈眈。义渠王,后来还与芈八子有染。
战争摧毁了王朝,也打破了文化壁垒。至此,流行于巴蜀一带的饮茶习俗开始向外传播。清代学者顾炎武《日知录》中说:
“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
这里说的“秦人取蜀”,也就是芈八子老公秦惠文王兴兵伐巴蜀的“光荣事迹”了。
如果没有秦惠文王的野心,茶叶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走出巴蜀。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秦惠文王倒算是推广中国茶的有功之臣。陆羽、卢仝、甚至诸葛亮,都曾被尊为茶祖。那芈八子的老公,又要算是这几位“茶祖”的老前辈了。
芈八子,后来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掌权的女主。《后汉书》称“唯秦芈太后始摄政事”。同时,她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太后。汉承秦制,后来皇帝的母亲才都尊称“太后”。托老公秦惠文王的福,芈八子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喝到茶的太后。
如今《芈月传》正式开启霸屏模式,开播以来着实吸引了一大批“芈迷”。此剧也算是年度良心剧,描写在楚国情景时,礼仪细致、周到,但是这酒礼,便出现不少:“樽酒相迎、祭祀敬酒”等等,甚至楚威王还借酒浇愁,可见楚国之时酒文化便已对当时的人影响颇深。
楚威王隐忍伤疾时在饮酒、楚怀王与臣子共谈国事在饮酒、宫廷礼仪祭祀在敬酒、与列国国际宴请在酌酒、歌舞升平后还需侍酒……如果楚人并非“嗜酒成性”,那他们对酒精饮品喜爱的也绝对堪称“情有独钟”。
酒,不仅是楚国男人的专属饮品,楚宫中女性也都是爱酒之人。就连阴狠毒辣的“恶婆婆”楚威后也颇爱酒三分。
《芈月传》中,楚威后与众公主共赏夜明珠后,还特地命人呈上新酿制的冰镇糯米酒和金银花茶与公主们共饮。可见,楚威后已将“冰镇糯米酒”和“金银花茶”当做同等的日常饮用饮料。足见冰镇糯米酒的“征服力”。
楚国皇家御饮“糯米酒”流传千年至今
楚文化发源于中原华夏先民文明。楚人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别是姬周文明为基础,逐渐形成。《芈月传》剧中芈月的故乡即是如今的湖北省一带,这一地区也是早期楚文化的核心地区。在楚地,“椒柏酒”、“屠苏酒”,都是楚人常饮之酒。
而据考证,糯米酒才是楚国宫廷中广受好评的酒精饮品。
糯米酒兴于楚地源于楚人地灵人杰。据考证,楚地,今湖北一带,盛产大米、水系发达,气候宜人,为酿酒提供了极佳的原材料。制酒方法不断优化,已可酿出清澈的酒水。
楚国饮酒便有混合搭配的方法
史料记载,“香茅酒”是楚人最富传统的酒,通常用于进献朝贡、祭祀神灵等重要场合。殊不知,香茅酒可是古代的“预调鸡尾酒”哦。
香茅酒由不同的酒调和而成:将度数相对较高且酒色纯净的“事酒”与度数较低酒色浑浊的“醴齐”(即米酒)按一定比率混合均匀。调和后再用楚地盛产的一种名叫“苞茅”的植物进行过滤,酒水流过苞茅杆,毛刺滤去酒糟,滤后酒色更加清澄,酒味留下苞茅的清香。所得之酒色正味香,堪称佳酿。
屈原撰写的《楚辞·招魂》中也提到过楚人调酒的方法:“瑶浆蜜勺,实羽觞些”——晶莹如玉的美酒与甜美的蜂蜜混合,斟满酒杯供人赏味。楚人还真是“城会玩”呢!
楚国便有了冰箱,只是为了冰饮
《楚辞·招魂》还记载了楚国饮酒的另一个方法——冻饮。原文写到“挫糟冻饮,酎清凉些”,意思是将酒糟滤清,再将酒酿冰冻,以此方法饮酒醇香爽口,通体清凉。冻饮并非冻成冰块,而是指冰镇。关于“冻饮”这一饮法,史学者对此普遍存疑问。对于没有电力的古代,冰镇酒的确是种高档次的享受。
而为求冰爽的饮酒感觉,楚国人甚至发明了“冰箱”。在1978年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的考古活动中,“楚国冰箱”首次亮相。
经鉴定,出土的两套形制、纹饰相同的大型冰酒器具为“铜鉴缶”,别称“冰鉴”。“楚国冰箱”由方鉴和方尊缶(酒壶)两部分组成,方尊缶置于方鉴之中,四周可注入冰块,把食物放置其中,自然就有了冰酒“冻饮”。
从《芈月传》中不难看出,楚国人浪漫,生活多萎靡,喜浪漫。这虽然也是楚国之所以败兵于秦国的原因之一,但如此国风却也是滋生文化的暖床,除了酒文化之外,屈子的《离骚》、《天问》等优秀作品也多表现为浪漫主义,对中国文化影响颇深。
近期《芈月传》热播剧已到高潮。纵观《芈月传》全剧,芈月的一生经历的很多,就是情感上就经历众多,可以说是风流无比,每一段爱情都是缠绵悱恻、激荡情怀的。
那么,历史上的芈月是否就是这样的一个历史人呢?且随 董易奇 从芈月的 命格 上来分析分析吧!
历史还原,芈月的真实身份是秦宣太后,秦始皇的高祖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是中国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女人,“太后”这一称谓就是始于她。最厉害的是,秦宣太后以秦王外藩姬妾的身份,利用义渠王的势力平息内乱,统治秦国41年,虽然后来被儿子夺回了权力,但威风犹存,照样在皇室养男宠,临了还想让男宠殉葬,儿子不敢说一个“不”字,大臣们也只敢以委婉的路数劝解。
这位太后行事之不羁、手段之高明,可谓独步古今,令人叹为观止。她的一生充满戏剧性,比武则天、慈禧还活得更精彩痛快,可谓是妇女解放,女权主义的先锋。
命格中的芈月
一、官杀喜得食伤制,虽出生不高,却得到君王青睐。
芈月的早年生平和中国历史上大部分女性一样,不着于史,只知道她是楚国人,具体名字也没有记载,芈月和芈姝,还有初恋黄歇的恋情均为《芈月传》所虚构。从她在秦国的封号“八子”来看,她出身并不高。秦朝的后妃制度一共八级,分别是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从相关记录上得知,芈八子为秦惠文王赢驷生下不止一个儿子,而在赢驷死时她才只是“八子”的身份,综合这些可以推测出她身份不是献女就是媵女,而非联姻时的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对象。
不管是《芈月传》中坎坷的出生还是正史上的身份不明,种种现象可以看出“芈月”早年身世确实有卑微之嫌,而且从后来当上太后这一点可以在命格 八字 上看出,芈月年柱应该有七杀。因为一个人的四柱中,年月主求贵,日时主求富,年为国家级别,官杀主官职地位。而且从芈八子卑微的出身以及早年的姬妾身份,可以断定年柱是七杀而非正官了。
尽管如此,芈月还是颇受宠爱,毕竟和惠文王生了三个儿子:稷、市和悝。稷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从后宫佳丽繁多,芈月身份不高却备受宠爱这点看出,芈月应该不但长得有气质,而且是个有想法的聪明人,很会察言观色,而且熟知君王心性,得到君王欣赏栽培,必是有一定的才华和抱负。尽管不能因此提升自己的地位,但古时皇室女子多母凭子贵,芈月的儿子算是为自己争气了。所以从这点看出“芈月”应该是食伤为喜,而非印绶。
赢驷死后,秦国内乱,芈月依仗义渠王的势力夺得政权。历史上的这个少数民族部落首领义渠王是一个精明能干、杀伐果断,非常有头脑的人,而在芈月面前则是一个温顺听话的情人。虽然一开始两人并非真心,更多是各取所需。但史载两人一起长达三十年,漫长的岁月让义渠王完全丧失了对秦国以及芈月的防备,导致后来的诱杀,野史说芈月是因儿子被迫才诱杀。不管怎样,芈月毕竟再次因为得到君王的青睐而提升了自己的地位,可见是官杀有制而合身了,自身也是大胆有为,命格上有食伤制杀的人英勇有才,往往能创造白手起家的奇迹。
二、官杀环绕,命局多合,晚年仍陷情涡不能自拔。
从正史上纵观芈八子一生的三个男人,每一个都用情至深,可见“芈月”感情十分丰富。从命格上看,芈月这三个男人分别代表早年,中年,晚年,在八字上就是年,月,时三柱。芈月分别和这三个男人发生关系,可以看出芈月命局多合,也就难怪芈月如此风流不羁,交际处世手段如此高明了。至于皇室争宠,历史上没有记载,多半记载秦宣太后三十岁执政之后的历史事件,所以无从考究。有童鞋在《芈月传》中看到芈月被反派芈姝陷害,会认为是比劫为忌。但从命格的角度,食神制杀有作为的八字,比劫为忌的可能性很低,就算运有帮,也必须原八字有一定的资质能力,才能得到君王的青睐,成为一国之后。
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后,“太后”的称谓,就始自这个女人。正如“皇帝”的称谓始自她的曾孙嬴政。
大多数人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女皇只有武则天,以及不是女皇胜似女皇的吕雉、慈禧。
可能你不知道,秦宣太后是一个绝不逊色于武媚娘的狠绝的女政治家,正是在她手里,秦国的军事力量变得十分强大。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后来的横扫六国的大秦国。
她与武则天等人的不同在于,武则天打压儿子、吕后控制儿子,而秦宣太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帮助儿子。她不惜一切代价,包括不顾个人名誉,甚至不惜用计害死真爱她的义渠王,去帮助儿子秦昭襄王成就大业。
一个女流,能把秦国变得如此强大,当然绝不仅仅因为美貌。
芈八子本是楚威王最宠爱的公主,非常聪慧。嫡公主芈姝远嫁秦国,芈八子作为陪嫁,跟随姐姐嫁入秦国,开始了新的人生。
姐姐芈姝当上了秦国的王后,妹妹则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称芈八子。姐妹关系还是不错的,一度联手平定后宫奸邪。
芈八子和秦王是真感情,以至于秦王死后,芈八子不顾一切、不惜任何代价,也要辅助他们的儿子建立大业。她说:“未遇见秦王之前,自己只知看中儿女之情,白水鉴心清澈如溪,结识秦王之后才知,这世上还有另一种高岸深谷的情义。”
在芈八子生下儿子嬴稷以后,两姐妹的感情开始分裂。秦王赢驷的心都给了芈八子,姐妹反目。诸子争位,秦王嬴驷抱憾而亡。
芈八子说:“大争之世人人皆有争心,不争则亡。”
秦王驾崩后,芈姝将芈八子和她的儿子发配到遥远的燕国。
正是在燕国,芈八子遇到了义渠王翟骊。义渠王爱上了芈八子,不顾一起地让她成为了自己的王妃。
然而,他不知道,也没有看清楚,美貌无比、风华绝代的芈八子,不是一个满足于安逸生活的小女人,她的心很大,很大。所以,注定她不会在他那里待一辈子,纵使她也肯为他生儿育女。
她的笑容背后,有多少泪水哀愁,有怎样的期许,义渠王是没有、也永远不会知晓的。她的内心深处,最重要的,还是她的国,她的家,她的儿子。为了这最重要的东西,她可以作出任何牺牲,包括感情。
秦武王嬴荡举鼎而亡,秦国大乱。芈八子渴望回到秦国。在她的心里,秦国才是她真正的、唯一的家,她的儿子也必须在秦国才能有所为。
她说过:“眼下我们不得不分开,就是为了有一日我们可以平平安安团聚在一起。我虽出身王族,却一直被人踩在脚下,一无所有,我不墨守成规,也不怀挟偏见,我既能一掷决生死,又能一笑泯恩仇。”
正是有这样的果敢与智慧,芈八子最终在义渠王翟骊的相助下,重新回到了秦国,并借义渠军平定了秦国内乱。
芈八子辅佐儿子登基,儿子嬴稷登基为王,史称秦昭襄王。芈八子当上了史上第一个太后,史称宣太后,以太后之尊临朝听政。
为了儿子江山的稳固,芈八子狠心诱杀了义渠王,同时杀害了她为义渠王生下的两个孩子。这样的决绝,真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只有芈八子做得到,所以,只有芈八子成为太后。
宣太后主政时任用弟弟魏冉、芈戎等人,极大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权力。魏国人范雎逃亡至秦国后,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范雎向秦昭襄王建议收回权力,以免造成弑君篡国的祸乱。
秦昭襄王采纳了范雎的建议,废宣太后,将魏冉、芈戎等驱逐出国。
宣太后执政41年,她开创了女性执政的先河,她以盖世的智慧,周旋于群雄之中,游弋于列国之间,左右着时局。在她的铁腕政权下,秦国从一个弱国,逐渐走向强大。
她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角色——母亲。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她儿子的安全和江山。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
正是她的这种至高无双的母爱,保障了政权的平稳交接,消灭了秦国的西部大患,使秦国此后可以再无后顾之忧、一心向东发展。她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和太后,更是一个天生的出色的政治家。
她的光辉灿烂、跌宕起伏的一生,都献给了秦国,为秦朝的政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她说:“天下奉秦,是秦国的必将成就,或许你我有生之年见不到,但该要我们的儿孙替我们做到。”
她以政治家的战略眼光,看到了她百年以后的历史。她的子孙嬴政,真的实现了统一六国。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以她的前世之功,最终成就了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秦始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30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祁门红茶冲泡方法详解
下一篇: 白毫银针的抽针是门技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