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中国四大茶区的分布及其状况

品茶 2023-11-13 01:16:26

中国四大茶区的分布及其状况

中国现有园面积110万公顷。茶区分布辽阔,东起东经122度的台湾省东部海岸,西至东经95度的西藏自治区易贡,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榆林,北到北纬37度的山东省荣城县,东西跨经度27度,南北跨纬度19度。共有21个省(区、市)967个县、市生产茶叶。全国分四大茶区:即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1、西南菜区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形复杂,有些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土壤状况也较为适合茶树生长,四川、贵州和西藏东南部以黄壤为主,有少量棕壤;云南主要为赤红壤和山地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比其他茶区丰富。
2、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六堡茶等,所产大叶种红碎茶,茶汤浓度较大。
除闽北、粤北和桂北等少数地区外,年平均气温为19℃~22℃,最低月(一月)平均气温为7℃~14℃,茶年生长期10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一般为12O0毫米~2000毫米,其中台湾省雨量特别充沛,年降水量常超过20O0毫米。茶区土壤以砖红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
3、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2/3。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
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这些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18℃,冬季气温一般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8O%,秋季干旱。茶区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为黄壤或棕壤,少数为冲积壤。
4、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江北茶区主要生产绿茶。
茶区年平均气温为 15℃~ 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年降水量较少,为700毫米~1000毫米,且分布不匀,常使茶树受旱。茶区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但少数山区,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茶的质量亦不亚于其他茶区,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

中国有哪四大茶区

茶区是根据茶树生物学特性,在适合茶叶生产要求的地域空间范围内,综合地划分成若干自然和经济条件大致相似、茶叶生产技术大致相同的茶树栽培区域单元。中国历史上对茶区的划分,最早见于陆羽所著的《茶经》。陆羽在该书“八之出”中将当时栽培茶树的四十二州一个郡,划分成八大茶区。20世纪30年代,吴觉农和胡浩川将全国分为13个茶叶产区。此后,陈椽、庄晚芳、王泽农等著名茶学家先后提出了自己划分的结果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根据生态条件、生产历史、茶树类型、品种分布、茶类结构,将全国划分为四大茶区。

(1)华南茶区:又称岭南茶区,是我国最南部的茶区,属于茶树生态区划的最适宜区。包括福建东南部和广东中南部、广西和云南南部、海南和台湾省。该茶区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整个茶区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土壤大多为砖红壤、赤红壤,其次为黄壤,土层深厚,富有机质,酸度较强。茶树资源丰富,多栽培乔木或半乔木型大叶种和灌木型中小叶种。生产的茶类有红茶、乌龙茶、普洱茶、六堡茶及绿茶等。

(2)西南茶区:又称高原茶区,属于茶树生态区划的适宜区,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包括贵州、四川、重庆、云南中北部和西藏东南部。该茶区地势高,地形复杂,区内气候差别大,具有立体气候特征。土壤有铁质砖红壤、丘陵红壤、山地红壤、棕壤等,有机质丰富,肥力较高。该区为茶树原产地,茶树品种以乔木型大叶品种为多,灌木型中叶品种次之。生产的茶类有红茶绿茶、边销茶、普洱茶及花茶等。

(3)江南茶区:属于茶树生态区划的适宜区。包括广东北部和广西北部、福建中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湖北南部及湖南、江西、浙江省。该茶区基本上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黄棕壤、黄褐土、紫色土、山地棕壤次之。茶树品种以灌木型中小叶种为主,小乔木型中叶种和大叶种也有分布。生产茶类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

该地区生产的名优茶较多,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武夷岩茶、君山银针、白毫银针等。全区茶叶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外销、内销与边销茶中都占有极大的比重。

(4)江北茶区:是我国最北的茶区,包括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河南南部、湖北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及山东东南部。该区属于茶树生态区划次适宜区,地处亚热带北缘,冬季温度较低,茶树时有冻害发生。土壤有黄褐土、黄棕壤和山地棕壤等,土质黏重,肥力不高,有的酸度不足。茶树品种多为灌木型中小叶种,生产茶类以绿茶为主。

中国的四大名茶和产地

四大名茶:
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安溪铁观音、黄山毛峰。
产地:
西湖龙井:产自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地区最佳。
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
安溪铁观音:产于安溪县西坪镇尧阳山麓。
黄山毛峰茶:产于安徽省太平县以南,歙县以北的黄山。
拓展:
1.安溪铁观音:
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2.西湖龙井:
属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历史。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西湖龙井按外形和内质的优次分作1~8级。
3.黄山毛尖:
产于安徽省黄山区新明乡,处举世闻名的黄山北麓山脉,境内高山耸立,群峰环抱,溪流纵横,土地肥沃湿润,翠竹、花木香气飘逸,日照短,日夜温差大,漫射光丰富,空气新鲜无污染,平均海拔500—800米,种茶历史悠久,现有茶园9500亩,太平猴魁茶叶产量约占全区总量一半左右。
4.碧螺春:
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

中国四大茶区分别在哪里

中国茶园面积大约有一百余万公顷,其茶区分布南起北纬18度的海南榆林,北抵北纬37度的山东荣城,西自东经94度的西藏茶隅,东至沿海各地。共包括浙江、湖南、四川、安徽、福建、云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贵州、江苏、陜西、河南、山东、甘肃、西藏、海南等19个地区的近千个县、市,地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在此区域内地形复杂,气象万千,有山清水秀的东南丘陵,有群山环抱的四川盆地,有云雾缭绕的云贵高原,更有恒夏多雨的西双版纳和边陲海南。中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采取 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是全国性划分,用以宏观指导;二级茶区,是由各产茶区划分,进行省区内生产指导;三级茶区,是由各地县划分,具体指挥茶叶生产。现在中国茶区为了便于指挥,实现科学种茶,并根据历史的、现在的、自然的、经济的、生产的的需要,将之划分为四大茶区。江北茶区 位于长江以北,秦岭、淮河以南,西起大巴山,东至江苏北部沿海。包括陇南、陜南、鄂北、豫南、皖北和苏北一带。此茶区长年气温较低,冬季时间较长,每年平均气温15到16度,冬季绝对最低温度为零下10度,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不均,茶树易受旱,使得茶树新稍生长时间较短,采茶时间只有180天左右,其茶区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度类型。此地区生长的茶树均为灌木型中小叶种,生产的茶类只是绿茶一种, 茶叶品种有炒青、烘青和晒青。著名的茶叶有:六安瓜片、紫阳毛尖、信阳毛尖、霍山黄大茶等。江南茶区 北起长江,南达南岭,东邻东海,西至云贵高原,包括浙江、湖南、江西和安徽南部、江苏、湖北南部等地,是中国主要茶叶产区。其茶区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温15到18度,冬季绝对最低气温在零下8度左右,年降雨量1600mm,春夏季雨水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到80%。此茶区生长的茶数以灌木型为主,还有少量小乔木型茶树,生产茶类齐全,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黑茶和 黄茶。其中著名的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西南茶区 位于中国西南部,是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处于米仓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 包括贵州、四川,云南中北部和西藏东南等地。此茶区地形复杂,海拔高低悬殊,多属高原,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范围。其气候特点是春早、 夏热、秋雨,适合各种类型茶树生长,为中国外销碎茶的主要茶区,也是边茶的重要生产地,此外还生产绿茶、沱茶和花茶。华南茶区 位于中国福建大漳溪、雁石溪,广东梅江,广西浔江、红水河,云南盘江、无量山、保山、盈江以南。包括广东中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东南部、海南、云南南部等地,是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该茶区主要属热带季风气候,境内高温多雨,长夏无冬,年均温为19到22度,最低月一月,茶树生长期10个月以上,年降雨量是中国茶区之最,在2000mm左右。

中国茶叶的四大产区分别是哪里?

中国茶叶的四大产区分别是哪里?

中国做为荼叶强国,茶区东端台湾东部地区海湾,西至西藏贡茶场,南至海南岛榆林海港,北到山东荣城市,包括西南,华南,江南,江北四大茶区。

一,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是中国历史悠久的茶叶品种,包含云南,贵州,四川,西藏东南部地区地域。中国的出口碎茶和边茶大部分产于这儿,也是***绿茶叶,普洱茶叶喝花草茶的具体原产地。

二,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包含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南边等地,许多名茶,如铁观音茶叶,金骏眉,凤凰单丛,六堡茶,西山茶等均产于这一茶区。

三,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以长江为界限,从长江到达南岭,包含浙江,湖南,江西,安徽等地。茶树以乔木型为主导,是优质绿茶叶的集中化种植区,如西湖龙井茶,碧螺春茶等,在中国茶区中占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力。

四,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从长江往北,抵进信阳市,从中西部的大巴山拓宽到江苏北边,包含陕西南部,湖北北边,河南南边,安徽北边及其江苏北边等地域,该茶区以生产制造绿茶叶为主导,茶树均为灌木丛型中小叶种,生产制造的名茶有六安瓜片,信阳毛尖茶,紫阳毛尖等。

因为茶具备预防身体内固醇上升,有预防冠心病的功效,茶氨酸还能消除人体过多的氧自由基,抑止和杀来病菌。除此之外,茶也有醒神,缓解疲劳,抑菌等功效。这对中老年人而言是必须的。欧共体还能够清洁水体,降低有害物质对身体的损害。

因而,在当今当然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情形下,特别是在大城市生活的大家,更应常常喝饮茶。喝茶需看体质,中医学以为人的体质有躁热,阴虚内热之别,而茶通过不一样的生产工艺也会有性凉及性温之分,因此体质各不相同喝茶还有注重。躁热体质的人,应喝性凉茶,阴虚内热体质者,应喝热性茶。有效的喝茶对身体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可是假如不规范得话那么就对身体有危害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31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