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子口半税

品茶 2023-11-13 05:23:53

子口半税

子口半税(Exporting tax paid by foreign merchant]清咸丰年间外商在九江浔关交纳的一种税。中英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叶出口由集中广州,改移上海?福州,很快上海成为中国主要茶叶出口口岸。在增开商埠的同时,外商还取得了在我国内地开厂设栈收购贩运等很多权利。他们从上海邻近的宁波?汉口?九江等茶叶集散地购买茶叶,然后运抵上海集中出口。这些有关地区的关卡称"子口"。按条约规定,外商在这些地方购茶后,只需交纳半税,就可免除沿途厘卡的一切捐税。《清史稿·食货五》:"江西茶叶运至九江,有华商?洋商之分。洋商既完子口半税,"固不抽厘"。经过江西?安徽各厘卡,验明放行。"

通商口岸与商埠的区别是什么?

1、主动性不同

商埠是中国人自己开放的国外通商城市。

通商口岸是指西方列强通过战争等方式,强迫清政府开放沿江沿海等城市作为的口岸。西方通过打开中国市场,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

2、目的不同

商埠的开放是为了增加国家经济实力,接受国外倾销商品。

通商口岸的开放是为了国外强制销售自己国家产品。

扩展资料:

近代中国的商埠,基本上分两类:

一类是约开商埠,这类商埠是继鸦片战争后外国强迫中国履行不平等条约而开的商埠。这类商埠,中国政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停止开放。

另一类是自开商埠。但这种自开商埠,实际上也是屈从于外国的要求或海关协议的结果。从以上“商埠”的定义和分类可以看出,《北京条约》中增开的天津为商埠,应是约开商埠。

而《天津条约》开放牛庄、淡水等十处通商口岸,是根据不平等条约开放的,也应是约开商埠。

通商口岸就是约开商埠,是商埠的一种。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共有16处(包括《南京条约》5处通商口岸、《天津条约》10处通商口岸和《北京条约》1处商埠)。

政府在商埠设置税务机关,对合法贸易征收关税。清代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放海禁后,曾设立粤海、闽海、浙海、江海四税关,进行对外贸易。实行闭关政策后,乾隆二十四年(1759)限定广州为唯一对外通商口岸。

并对来华贸易的海路外商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鸦片战争后,在东南沿海地区开辟了五个通商口岸。依据1842年 8月29日签订的《南京条约》的规定,清政府先后开放了广州、厦门、上海、宁波和福州。撤废行商制度,制定“协议关”,征收值百抽五的进出口税。

并规定以后税率的变动必须征得通商国家的同意。从此商埠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廉价机制商品,鸦片毒物的倾销市场,以及中国丝茶农副原料和手工业产品贩运出国的征集地点。

然而外商并不满足于五口贸易,他们进行的鸦片和商品走私,掠卖人口等活动,也扩展到当时尚未开放的温州、舟山、定海、镇海、汕头、淡水等地。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及上海小刀会起义后,外商乘机夺取了上海海关行政管理。声称“代管”。

英法侵略者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依据1858年 6月间的《天津条约》和1860年10月间的《北京条约》的规定,先后开放了潮州、天津、牛庄、芝罘、淡水、台湾、琼州七个沿海口岸和镇江﹑汉口﹑九江﹑南京四个长江口岸。在签订条约时,四个长江沿岸商埠尚在太平天国统治下或受其军队控制的区域,太平天国失败后,才得以真正“开放”。

上述十六个商埠的先后设置,使外国商船不仅扩大了从南到北的中国沿海航行范围,还能驶入长江,取得了内河航行权。外商在各商埠间往来贩运贸易,不但倾销洋货,攫取超额利润,而且开始从内地直接贩运中国土货,享受只要加征2.5%的子口半税。

就不再缴纳内地厘金,常税的优惠特权。同时,上海实行的外国人把持海关的制度,普遍推行到中国通商各口,使得中国商人非但得不到海关的保护,反遭歧视和打击。中国沿海和长江的帆船运输业更受到外国在华航运企业的严重威胁和竞争,从此衰落不振。

1868~1869年间中英修约谈判时,完全暴露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于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提出新的贪婪要求。甚至新修订的《中英北京条约》和善后章程等,由于没有能充分满足在华英商的愿望而遭到强烈反对。他们指责新约中增开的商埠太少,没有深入到湖南、四川。英政府于1870年7月间宣布不予批准这一条约。

到1875年3月间﹐英使威妥玛借口马嘉理案对清政府进行威胁勒索后﹐《中英烟台会议条款》第三端之一规定: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为通商口岸、大通、安庆、湖口、武穴、陆溪口、沙市六处为停泊码头(即准许轮船停泊﹐上下客商货物)

重庆“可由英国派员驻寓,查看川省英商事宜,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俟轮船能上驶后再行议办”。宜昌、芜湖、温州、北海都在1877年4月初次第开放,而重庆直到1891年3月才正式开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通商口岸

有关腊子口战役的诗句

1. 关于战役的诗句
关于战役的诗句 1.关于战争的诗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战城南 去年战,桑干原. 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凶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为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汗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熄征战无以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鸟鸠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谇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器是凶器, 圣人不得以而用之. 辛弃疾的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生 沙场秋点兵 马做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 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士境, 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 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 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 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 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 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 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 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 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 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 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 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 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 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馀, 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 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 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朴, 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 列(一作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 军行入高山。 迳危抱寒石, 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 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 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 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 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 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 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 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 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 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 安可辞固穷?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并序) 兄卓荦经奇,与予读书罗浮,有扶风、越石之志。

以骠骑从袁督师死于边。 边风 地角寒初敛,天歌云乍飞。

大旗危欲折,孤将定何依? 送雁侵胡月,惊霜点铁衣。可能吹妾梦,一为达金微? 边月 秦时一片月,万古照边州。

白动狼烟塞,寒生驿火楼。 关山和泪到,圆缺及乡愁。

盈手梅花色,难将寄陇头。 边尘 紫塞三关隔,黄尘八面通。

胡笳吹复起,汉月照还空。 杂沓仍随马,萧条暗逐风。

将军休拂拭,留点战袍红。 边角 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

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 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

何人闻此曲,不上望乡台? 边笛 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

沙柳愁中折,梅花梦里惊。徘徊三五弄,肠断忆南征。

边雁 候雁发金河,纷纷带雪过。阵连关月小,声断塞风多。

高举愁梁稻,低飞怯网罗。羽毛非敢惜,书礼奈君何! 边马 天马应星晨,金羁虎豹茵。

骄盘春草短,叱拨桃花新。 窟冻长城雪,蹄穿大漠尘。

百战交河道,功成还与人。 边柳 叹息阳关柳,青青能几时?春光不可度,绿鬓已成丝。

岁岁愁扳折。依依绾别离。

故园有奇树,日夜忆连枝。 边草 王孙去不返,马足共车轮。

万里连天色,终年出塞人。 几经金海雪,不见玉关春。

独夜寒塘梦,相思愁白苹。 江城子 平沙浅草接天长。

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

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

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青玉案 伤心误到芜城路,携血泪,无挥处。半月模糊霜几树,紫箫低远,翠翘明灭,隐隐羊车度。

鲸波碧浸横江锁,故垒萧萧芦荻浦,烟水不知人事错,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莲花步。 江城子 醉来长袖舞鸡鸣。

短歌行。壮心惊。

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

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

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

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
2.关于战争的古诗大全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破壮词以寄之》)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矣己。(杜甫《石壕吏》)

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7忧心烈烈,载饥载渴。(《诗经采薇》)

8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9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10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3.有关战争的诗句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 唐·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唐·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杂曲歌辞·出自蓟北门行】 唐·李白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

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

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

兵威冲绝漠,杀气凌穹苍。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

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

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杂曲歌辞·白马篇】 唐·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酒后竞风彩,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翦草,剧孟同游遨。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万战场,匈奴尽波涛。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李陵咏】 唐·王维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

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老将行】 唐·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吴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兵车行】 唐·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236393230。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苦战行】 唐·杜甫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

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

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唐·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杂曲歌辞·采桑】 唐 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

长驱千里去,一举两蕃平。按剑从沙漠,歌谣满帝京。

寄言天下将,须立武功名。 【杂曲歌辞·回纥】 唐 曾闻瀚海使难通,幽闺少妇罢裁缝。

缅想边庭征战苦,谁能对镜治愁容。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

【沙场夜】 唐·于濆 城上更声发,城下杵声歇。征人烧断蓬,对泣沙中月。

耕牛朝挽甲,战马夜衔铁。士卒浣戎衣,交河水为血。

轻裘两都客,洞房愁宿别。何况远辞家,生死犹未决。

【古征战】 唐·于濆 高峰凌青冥,深穴万丈坑。皇天自山谷,焉得人心平。

齐鲁足兵甲,燕赵多娉婷。仍闻丽水中,日日黄金生。

苟非夷齐心,岂得无战争。
4.关于战争的诗句
关于战争的诗有:《凉州词》、《出塞》、《从军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乐舞不仅是西北乐舞的代表,也是中原王朝乐舞中的精华,被尊为"国乐"。隋朝确定的9种国乐,有七部是凉州输入的,其中《西凉乐》最著名。

2.《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3.《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该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第一首诗写大雨和诗人所处,第二首诗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

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扩展资料:战争是一种集体、集团、组织、民族、派别、国家、政府互相使用暴力、攻击、杀戮等行为,使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

由于触发战争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军人,因此战争亦被视为政治和外交的极端手段。广义来说,并不是只有人类才有战争。

蚂蚁和黑猩猩等等生物都有战争行为。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联盟)之间的矛盾最高的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最暴力的手段,是在自然界解决问题的办法手段之一,通常被认为是原始社会才会使用的方法,由于其造成生命的消失,在现代人类社会不被认可。

战争是极端的行为,战争的产生是由主导者为了自己或者集团的利益而发起的行为,这种获取利益的行为不惜以牺牲生命为代价获得。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战争。
5.关于战役的诗词
1、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6.关于战争题材的诗句古诗
关于战争的诗句1、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____张可久《卖花声·怀古》2、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____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4、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____杨炯《从军行》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____岳飞《满江红·写怀》6、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7、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8、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____戚继光《马上作》9、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10、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____杜牧《题乌江亭》11、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____屈原《国殇》12、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____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13、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____虞姬《和项王歌》14、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__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5、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____李颀《古从军行》16、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7、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____许浑《塞下曲》18、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____李约《过华清宫》19、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20、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____李益《塞下曲》21、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____李颀《古从军行》2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____杜甫《春望》23、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____李商隐《马嵬·其二》24、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____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25、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____李白《从军行》26、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27、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____王维《观猎》28、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____杨炯《从军行》29、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____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30、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1、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32、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____李白《战城南》33、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____李梦阳《秋望》34、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

____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35、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____马戴《出塞词》36、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____梁启超《读陆放翁集》37、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8、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____李益《从军北征》39、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____梁启超《读陆放翁集》40、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

____张玉娘《从军行》41、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42、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____李颀《古意》43、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____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44、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____严武《军城早秋》45、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____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46、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____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47、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____马戴《出塞词》48、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9、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____刘因《观梅有感》50、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____陆游《关山月》51、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____曹操《蒿里行》52、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53、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____李白《从军行》54、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____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55、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56、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57、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____陈羽《从军行》58、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____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59、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

____张籍《没蕃故人》60、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____屈原《国殇》61、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____王磐《朝天子·咏喇叭》62、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____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63、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

____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64、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____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65、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66、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____屈原《国殇67、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____屈。
7.含有战争的诗句有哪些
1、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北朝民歌《木兰诗》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诗》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宋·辛弃疾《破阵子》

4、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杜甫《石壕吏》

5、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怅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7、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8、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家人。南宋·戴复古《淮村兵后》

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10、积尸草木腥,血流川原丹。唐·杜甫《垂老别》

11、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唐·白居易《自河南经乱》

1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范仲淹《渔家傲》

1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当阳长坂日当中,血染征袍透甲红。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8.关于描写战争的诗句
诗句: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9.关于战争的古诗词句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撞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风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凉州词 王翰

葡桃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

从军北征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杨炯的《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869年的历史记载

中俄改订陆路通商章程
同治八年(1869)三月十六日,中俄签订改订俄人陆路通商章程,共二十二条,将原规定运往天津的俄国货物在张家口“酌留十分之二”改为“酌留若干”,允许俄商在蒙古各地任便贸易,一概免税,并不限于“小本营生”。
遵义教案发生
同治八年(1869)五月初五日,贵州遵义府居民因不满教会欺压,打毁法国教堂、学堂、医馆等,杀死教士赵司铎,并传知府属,不准再行习教。事发后,八月二十九日,法国公使公淑亚致函总署,要求撤调、审讯贵州巡抚曾璧光。九月初五日,清廷命李鸿章负责查办遵义教案。后因李鸿章忙于镇压回民起义,同治九年(1870)五月,清廷又命成都将军崇实驰赴贵州,与曾璧光一同办理此事。直到十一月二十九日,遵义教案才彻底清结,中国赔银七万两。
中英新定条约及善后章程签订
同治八年(1869)九月十九日,中英签订《中英新定条约十六款》、《新修条约善后章程十款》及税则十条。主要内容为:开放温州、芜湖为商埠;英国之洋布、大呢、洋绒等进口时正子两税一并完纳,在通商口岸省份,均免重征;英商从中国内地买土货出口,沿途交纳税金,其税额如超过子口半税,超过部分发还英商;英商可雇用中国木船在内河行驶,装运货物;九江关备轮船一艘,拖带鄱阳湖一带的货物;英商修理船只、船坞,物料免税;中国进口鸦片,每百斤增税至五十两,出口生丝,按值百抽五征税等。这一条约因英商反对,英国政府未予批准。
安庆教案发生
同治八年(1869)初,法国天主教教士韩石贞(PlerreHende)、英国内地会教士密道生、卫养生等进入安庆后,以低价强购民房,改为教堂,引起群众不满。五月,湖南反教揭帖传到安太,时值府院考试,安庆府各地文武考生云集一直,情绪激昂。九月间,考场附近贴出揭帖,约期拆毁教堂。九月三十日,英教士密道生、卫养生乘轿往府署,要求查办。群众和考生愤起阻拦,武举王奎甲率众捣毁西右坊、东右坊英法教士住所。密、卫二人避入府署呼救,韩石贞连夜乘船逃往上海。十月初三日,英、法驻华公使阿礼国、罗淑亚共同对清政府进行要挟、恫吓,罗淑亚还与法国水师提督率兵船六艘赴沪,又以四艘赴南京,以两艘经安庆、九江至汉口查办教案。清政府当即命两江总督马新贻等迅速结案。马对罗淑亚的无理要求一一答允;指拨城内官地或仓廒衙署之类为教会堂基;赔偿损失四千元;惩办“肇事首犯”;重申保护教士,申斥护教不力的安庆各级官吏。

公元一八六九年历史事件

日本虾夷地改称北海道,设置11国86郡(地理分区),札幌建城。 ?1869年长堤旧貌

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发现丁达尔效应。上海是中国最早出现自行车的城市。据《上海新报》1869年11月24日记载:“兹见上海地方有自行车几辆,乃一人坐于车上,一轮在前,一轮在后,人用两脚尖点地,引轮而走。又一种,人如踏动天平,亦系前后轮,转动如飞,人可省力走路。不独一人见之,相见者多矣。”1869年,米舍尔首次分离出DNA[1] 农历二月尚志书院在山东省城金线泉畔建成。1869年,腐败的清政府正四处签定不合理条约,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像白菜一样,被毫不值钱地卖来卖去;1869年,侵略者们的铁船火炮,在中国的大地上撕开了一道又一道伤口,然后拉走了我们的黄金白银,以及象征着财文明的历史文物;1869年,中国的一批批爱国志士,用鲜血验证一个又一个失败的理想和破灭的梦的一年。1869年,美国西雅图建成。1月——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木户孝允在明治政府伊始便向政府副总裁、大纳言(日本官职名)岩仓具视建议,将朝鲜首先作为兴师问罪的大方向,从而“确定远大之海外目标”。此后西乡盛隆也力主征韩,目的最终是掠取中国、朝鲜,“以立入侵欧亚各国之基”。2月17日——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3月——明治天皇迁都东京。5月10日——美国近代工业化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建成通车。9月——太监安得海离京乘船南下,沿途招摇过市,至泰安被丁宝桢派人拘捕,随即解押济南,于12日处决。随行者中有13人被同时处决,8人发配黑龙江为奴。9月6日——济南府城隍庙动工兴建。翌年3月30日竣工。11月17日——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苏伊士运河竣工通航。2出生编辑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名炳麟,字枚叔,初名学乘。后改名绛,号太炎。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中国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朴学大师,民族主义革命者。1869年晚清维新派吴保初出生,字彦复,又字君遂,号婴公 、北山,安徽庐江人,维新四公子之一。父亲吴长庆曾为广东水师提督。(1913年逝世)3月18日——内维尔·张伯伦,前英国首相。张伯伦出生在英国伯明翰市。他家是当地臣富,父兄都在英国政府里担任重要职务。凭借这种势力,他在官场中也青云直上,曾任政府大臣。1937年5月,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1940年逝世)10月2日——玛哈特玛·甘地,印度政治家。1948年1月30日,在赴祷告场途中,他不幸被一个狂热的印度教徒杀死,终年79岁。10月18日——林文庆出生在马来西亚槟城(1957年1月1日逝世)。3逝世编辑3月8日——柏辽兹,德国作曲家。柏辽兹,1803年12月11日生。自幼受其父教育自学音乐。12岁即为当地室内乐写曲,且受乐师指点,能奏长笛和吉他。后拜师作曲教授,学习作曲。1830年写成第一部作品《幻想交响曲》。1823年起撰写音乐评论,极力推崇韦柏、贝多芬、格鲁克的作品。他认为音乐必须首先富于戏剧性表现力。此主张成为他毕生信念。 柏辽兹作品丰富:如单人剧《起死回生》(1932年首演成功)、交响曲《哈罗德意大利》(1834年首演成功)、合唱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39)、《安魂曲》(1837)、《葬礼与凯旋交响曲》(1840)、合唱剧《浮士德的沉沦》(1846)、歌剧《特罗伊人》(1855-1858)、喜歌剧《贝特丽丝和培尼狄克》(1860-1862)、序曲《李尔王》(1831)等。 柏辽兹晚年孤寂多病,亲人多亡,虽在国外享有极高威望,在德国却备受敌视。4历史记载编辑中俄改订陆路通商章程同治八年(1869)三月十六日,中俄签订改订俄人陆路通商章程,共二十二条,将原规定运往天津的俄国货物在张家口“酌留十分之二”改为“酌留若干”,允许俄商在蒙古各地任便贸易,一概免税,并不限于“小本营生”。遵义教案发生同治八年(1869)五月初五日,贵州遵义府居民因不满教会欺压,打毁法国教堂、学堂、医馆等,杀死教士赵司铎,并传知府属,不准再行习教。事发后,八月二十九日,法国公使公淑亚致函总署,要求撤调、审讯贵州巡抚曾璧光。九月初五日,清廷命李鸿章负责查办遵义教案。后因李鸿章忙于镇压回民起义,同治九年(1870)五月,清廷又命成都将军崇实驰赴贵州,与曾璧光一同办理此事。直到十一月二十九日,遵义教案才彻底清结,中国赔银七万两。中英新定条约及善后章程签订同治八年(1869)九月十九日,中英签订《中英新定条约十六款》、《新修条约善后章程十款》及税则十条。主要内容为:开放温州、芜湖为商埠;英国之洋布、大呢、洋绒等进口时正子两税一并完纳,在通商口岸省份,均免重征;英商从中国内地买土货出口,沿途交纳税金,其税额如超过子口半税,超过部分发还英商;英商可雇用中国木船在内河行驶,装运货物;九江关备轮船一艘,拖带鄱阳湖一带的货物;英商修理船只、船坞,物料免税;中国进口鸦片,每百斤增税至五十两,出口生丝,按值百抽五征税等。这一条约因英商反对,英国政府未予批准。安庆教案发生同治八年(1869)初,法国天主教教士韩石贞(PlerreHende)、英国内地会教士密道生、卫养生等进入安庆后,以低价强购民房,改为教堂,引起群众不满。五月,湖南反教揭帖传到安太,时值府院考试,安庆府各地文武考生云集一直,情绪激昂。九月间,考场附近贴出揭帖,约期拆毁教堂。九月三十日,英教士密道生、卫养生乘轿往府署,要求查办。群众和考生愤起阻拦,武举王奎甲率众捣毁西右坊、东右坊英法教士住所。密、卫二人避入府署呼救,韩石贞连夜乘船逃往上海。十月初三日,英、法驻华公使阿礼国、罗淑亚共同对清政府进行要挟、恫吓,罗淑亚还与法国水师提督率兵船六艘赴沪,又以四艘赴南京,以两艘经安庆、九江至汉口查办教案。清政府当即命两江总督马新贻等迅速结案。马对罗淑亚的无理要求一一答允;指拨城内官地或仓廒衙署之类为教会堂基;赔偿损失四千元;惩办“肇事首犯”;重申保护教士,申斥护教不力的安庆各级官吏。/static/upload/image/2023/1113/captchaview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35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