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政和竹茶盘标准》获批福建省地方标准

品茶 2023-11-13 05:45:27

《政和竹茶盘标准》获批福建省地方标准

7日,笔者从政和技术监督局获悉,由政和县起草的《政和竹盘标准》前不久由省技术监督局审查、批准、发布,10日在全省范围正式实施。

近几年来,政和县充分利用丰富、优质的毛竹资源,着力打造“中国竹具工艺城”,竹业产值将达到6亿元,是我省规模最大的竹具工艺加工基地。目前,全县共有竹加工企业50多家,其中产值达500万元以上的22家,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6家,其中,专门从事竹茶盘的规模企业8家,竹茶盘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大部分省、市和东南亚、欧美50多个国家,竹茶盘获省著名商标有2个。

近年来,政和县竹茶盘企业投入大笔资金,研发、开发竹茶盘新产品,每年都有20款以上的新产品投入市场,全县竹茶盘有280多种,成为华东地区主要的竹茶盘生产基地。去年以来,政和县质监、林业部门及各竹具加工企业积极承担和参与各类竹具标准制定,这次发布的《政和竹茶盘标准》结束了我省竹茶盘生产无标准可依的历史。

标准号:《政和竹茶盘标准》

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促进乡村振兴应当坚持党的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遵循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民主体地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改革创新、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循序渐进的原则。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和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第四条 建立乡村振兴促进工作领导责任制,实行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乡村振兴促进工作的领导,将乡村振兴促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组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结合本地区实际组织开展乡村振兴促进工作。村(居)民委员会支持和组织村(居)民做好乡村振兴相关工作。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乡村振兴促进工作的统筹协调、服务指导和检查推动,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乡村振兴促进相关工作。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编制本行政区域乡村振兴规划,各有关部门应当结合部门职能编制专项规划或者方案,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制定实施计划或者方案,形成乡村振兴规划体系。

  乡村振兴规划的编制,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符合当地实际,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布局。第七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对乡村振兴促进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宣传。鼓励、支持和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服务乡村振兴,对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乡村振兴促进工作应当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第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帮扶长效机制,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组织协调,持续推进山海协作和对口帮扶,加大对革命老区、偏远山区、海岛以及少数民族乡村支持力度,从产业布局、项目安排、财政扶持等方面有针对性地给予重点支持。第二章 产业发展第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发挥当地资源特色优势,推进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花卉苗木、林竹、食用菌、乡村旅游和乡村物流等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加大对海洋牧场、海洋信息与数字产业等新兴业态的扶持,保护海岛生态资源,传承海丝文化、海洋本土民俗文化,建设特色渔村。强化项目带动,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支持农产品原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完善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第十条 强化乡村产业用地保障,建设用地指标应当向乡村发展用地倾斜,县域内新增耕地指标应当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所需耕地占补平衡需求。

  编制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当安排不少于百分之十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用于保障乡村产业用地,满足合理需求。

  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通过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节余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发展乡村产业项目。第十一条 完善和落实政策性融资担保和信贷风险分担政策。财政出资设立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应当为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可以依法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监管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建立地理标志农产品重点支持和保护清单,加大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和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培育、推广和保护力度。

福建拆迁补偿标准明细2022

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确定有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补偿标准:按当地统计部门审定的最基层单位统计年报和经物价部门认可的单价为准。按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补助费。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的扩张速度与日俱增,而相应的代价是更多土地的征用。产权所有人在土地征用时有权获得补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补偿的标准一般按照地方省市的具体政策执行,以使被征用人获得的补偿合理正当。那么,福建省征地补偿新标准是什么呢?网站我为您答疑解惑。
一、最低补偿标准
省政府此次划定的征地补偿综合地价标准为最低标准:
一类区价格38750元/亩
二类区价格为37750元/亩
三类区价格为36750元/亩
四类区价格为35750元/亩
省政府明确,各地在征收耕地时,按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乘以1.0系数计发;除耕地外的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调整系数由各地根据实际自行确定,但补偿标准不得低于现行征地补偿标准。
二、具体区域划分
根据福建省政府日前出台的《关于全面实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从3月1日开始,我省征地补偿将全面实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制度,全省各地根据地类、产值、土地区位等因素划分为四个区域类别。
(一)一类区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最低标准38750元/亩
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晋安区、马尾区、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
(二)二类区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最低标准37750元/亩
福清市、长乐市、闽侯县、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惠安县、永安市、新罗区
(三)三类区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最低标准36750元/亩
连江县、罗源县、长泰县、南安市、城厢区、荔城区、涵江区、秀屿区、梅列区
(四)四类区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最低标准35750元/亩
平潭县、闽清县、永泰县、漳浦县、云霄县、诏安县、东山县、平和县、南靖县、华安县、安溪县、德化县、永春县、仙游县、三元区、清流县、宁化县、建宁县、泰宁县、明溪县、将乐县、沙县、尤溪县、大田县、延平区、建阳区、邵武市、武夷山市、建瓯市、顺昌县、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永定区、上杭县、武平县、长汀县、连城县、漳平市、蕉城区、福安市、福鼎市、霞浦县、寿宁县、周宁县、柘荣县、古田县、屏南县
综上所述,福建省征地补偿新标准是什么呢?福建省就征地补偿的总政策是通过将全省土地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进行不同数额的补偿措施,具体的土地补偿标准如上所述。在总的补偿方针下,规定表明征收时根据具体的土地情况,包括农田、草木、建筑物等具体情况灵活改变征收补偿数额。

东平镇(福建省政和县东平镇)详细资料大全

东平镇位于政和县北部,平均海拔210米,总面积216.9平方公里,镇内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8.5℃,年降水量1636毫米,适宜种植杉,松,竹等用树林,锥栗、柑桔、杨梅等经济林,盛产茶叶、笋、菸叶等农副产品,境内有金峰山,奖山,原始森林楠木林等旅游景点,沿袭近四百年历史的墟市是古镇的一大特色,独具地方风味的东平扁肉、小胳、胰子等小吃及老字号——东平老窖、东平酱油、东平高粱、东平素菜、东平矿泉水更是享誉闽北。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东平镇 外文名称 :Dongping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 下辖地区 :12个行政村,2个社区 *** 驻地 :东平镇东平村 电话区号 :0599 邮政区码 :353602 地理位置 :福建省北部 面积 :216.9平方公里 人口 :3万人 方言 :闽北方言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国家3A景区凤头楠木林 机场 :武夷山机场 火车站 :衢宁快铁政和火车站 车牌代码 :闽H 建制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产业情况,酿造业,茶产业,竹产业,旅游产业,风景名胜, 建制沿革 三国吴时,属东平县。南朝宋时,属建安县东平乡。五代后晋时,东平乡降为建安县的东平里。宋咸平三年(1000年)为关隶县东平里。明、清时属太平乡。1915年设太平乡东平里,属第五区。1936年5月太平乡东平里改属第三区,区署仍驻东平。1944年10月撤区并乡,设立东平镇,属第三区。1950年7月划东平3个街设东平镇,属第三区。1958年6月。东平镇为县直辖。1958年9月撤销东平镇,成立苏区人民公社(简称公社);1959年4月苏区公社改称东平公社。1984年9月撤销东平公社,设立东平乡;1986年7月,撤销东平乡,设立东平镇。 行政区划 2018年末,辖东平、常?、金峰、山溪、凤头、西表、苏地、界溪、碗厂、新口、范屯、护田等12个行政村,2个社区(东平社区、营农社区),共60个自然村、77个村民小组。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8°33′~118°43′24″,北纬27°19′~27°32″;地处政和县西北部,东与松溪县毗邻,西部和北部与建阳市交界,南同建瓯市接壤,东南与本县石屯镇相连。人民 *** 驻地东平振东街1号,电话区号0599,邮政编码 353602,距县城35千米。

地形地貌

地处政和县西北部,武夷山东翼余脉,地势向东倾斜,地形分为山地和河谷盆地,北部与西部、南部构成弧形山地,东部属河谷盆地;主要山脉有金峰山脉,最高峰金峰山海拔1206米,最低点新口村海拔159米。

气候特征

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特点是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一7.6℃,年平均气温18.3℃。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92.2小时,年日照百分率44%,无霜期275天。月日照时数以7月最多,为251.7小时;2月最少,为86.9小时。年平均年降水量1652.8毫米,5、6月雨量较多。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境内地下矿藏有铁矿、铀矿、花岗岩等,总面积约19平方千米。其他自然资源有金峰矿泉水、凤头楠木林等。 产业情况

酿造业

东平酿造小镇素有“茶乡酒镇”的美誉,目前形成以食品酿造、茶叶加工、竹木加工产业为主,楠木林生态旅游产业、生态农业、餐饮服务业为辅的特色产业体系。一是品质优良。东平民间白酒、酱油酿造历史悠久、工艺发达,工厂化生产可上溯至20世纪50年代,为国营企业,并自1975年起,东平高粱酒连续多年被评为建阳地区一级酒,亦是省优产品和省旅游产品。1999年改组重建,现有白酒生产企业2家,即东平老窖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东平高粱酿造有限公司。东平白酒以高粱、大曲为原料,传承千年酒文化底蕴,吸取独特“一曲、二水、三功夫”纯粮固态发酵工艺、配用优质金峰山矿泉水(经过国家三个部门认定的优质矿泉水,偏矽酸含量达42.2-50.2mg/l,含有锂、锶、锌、钴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组份)和现代科技相结合,酒质纯正柔和、清香四溢。2017年12月,东平酿造小镇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茶产业

东平镇茶山面积1.9万亩,是政和重要的茶叶原料和加工基地,年产茶叶10万担,有闽峰、福华、凯捷、宏达等多家生产白茶和红茶企业。早在六十年代东平白茶就出口到香港及东南亚等地区,当时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目前,东平镇共有常驻北京、浙江、上海、广西、厦门、福州等地的茶叶经销店83家。如今,政和白茶已经获得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政和白牡丹茶叶享有“茶中仙子”的美誉,茶叶泰斗张天福到东平实地考察后赞不绝口,欣然题字“政和白牡丹茶界一珍”。此外,政和工夫红茶也是闻名遐迩。同治十三年(1874年),江西茶商来政和倡制工夫红茶,轰动一时。光绪十五年(1896年),用政和大白茶所制的政和工夫,成为闽红三大功夫茶之首,留洋欧美,享誉海外。 东平白茶基地

竹产业

东平镇拥有丰富的竹类资源和良好的竹产业基础,近年来,在 *** 扶持和市场带动下,农民种竹热情高涨,全镇竹林面积不断扩大。一是毛竹林管护水平有所提升。随着竹业种植实用技术的推广,林农的竹林管护水平逐步提高,竹林种植面积逐年增长,全镇现有存量毛竹林面积2.6万亩,主要分布在西表、苏地、界溪等村,有3个毛竹高产示范片,年采伐量150万株,亩均产值约800元。二是小径竹种植示范推广成效明显。雷竹具有出笋早、产量高的特点,在新口村雷竹示范基地的带动下,全镇各村种植小径竹2000亩,亩均产值约10000元(雷竹亩均产值可达20000元)。笋、竹收入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目前全镇共有笋竹产品加工企业7家,其中规模以上4家(御竹、恒顺、三丰、兴业),主要生产竹茶具、竹工艺品、竹制板、竹炭等,御竹公司2013年获批省龙头企业,“御竹”品牌被评为福建省著名商标。

旅游产业

小镇汇聚了红、绿、古等特色资源,属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已形成“城田林镶嵌、蓝黄绿共生”的农田景观格局。境内楠木林已是国家3A级景区,有“中国第一楠木林”的美誉,历史遗存丰富,并与上海万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政和县凤头楠木林景区旅游运营管理合作开发框架协定》,近期将投资3亿建设楠木林森林公园。集教育培训、红色旅游于一体的政和中央苏区纪念馆(总投资1280万元,占地15亩)正在建设。此外,有总投资15亿元的全省最大的光伏现代农业综合体项目(120兆瓦),一期70兆瓦正在建设中,2016年12月实现并网发电;结合光伏项目区毗邻东平村沙排溪、距离东平楠木林景区仅2公里的地理优势,通过修筑沙排溪流域防洪堤、水坝、沿河道路和景观工程等,建成后集防洪、灌溉、休闲、观光为一体,打通凤头楠木林景区、特色酿造园区、光伏现代农业园区等观光旅游景点,形成东平旅游圈。 风景名胜 境内有奖山风景区,面积10平方千米,是闽北八大佛教名山之一,区内有慧圣寺、奖阜丛林、峭壁天梯、砻米岩、七圣潭等胜景10余处;凤头村百亩楠木林为国家级楠木科研繁育基地和生态公益林;红色旅游景区面积30平方千米,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政和第一支部旧址和建(瓯)松(溪)政(和)苏维埃 *** 旧址及建松政革命根据地烈士纪念碑、陈贵芳故居等革命历史遗址23处。有宾馆、招待所、旅社6家,床位210张,有一定规模和接待能力的旅游定点车辆2辆。境内土特产品有东平白茶、东平白酒、竹木制品、东平小饹、扁肉、胰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36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