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铁观音:清香型品质区分挑选

茶百科 2023-11-13 05:58:09

铁观音:清香型品质区分挑选

铁观音的区分:

注:上图中的“约下午3~~6点”、“下午6点后”,皆是指鲜叶采摘回来经晒青、做青等工序后的第二天的时间。

首先要解释些概念:

消青[含消正、消青和消酸三个概念]、拖酸、正炒,这些名词的定义是根据杀青时间的早晚而定。

一般青采摘次日的早上8~12点杀青的称为正炒。

消青大类的时间范围最广,中午12点到晚上10点左右杀青的制法都统称为消青,不过一般中午12点左右杀青的做法被称为“消正”、15时~下午18时这一段是比较标准的消青;18时~24时称为“消酸”。

下半夜~采摘第三天早上杀青的称为“拖酸”。

注意这里的时间范围只是大概,但基本意义就是如此。

杀青时间的早晚,其实取决于前期做青(晒青、摇青)的控制,如果重晒轻摇多次做法,那么发酵度较高、苦涩度消除速度快,可以早杀青;如果轻晒少摇的做法,发酵度较低,走水慢,应该迟杀青。假如要制作正炒茶,那么就应该提升发酵度,以保证有较好的品质;反之,如果前期轻晒少摇、轻度发酵,第二天早上就直接杀青,制作的成品就会苦涩,等级低劣。所以,优等品质的正炒观音,几乎都是轻-中度发酵的。

一)、清香型铁观音内质判断,最核心的共用指标:

香气

铁观音公认的顶级香气指标有三种类型:

1)幽细、富穿透力的兰花香;

2)张扬的煌口香特征;

3)其他比较奇特、高雅的香气。

铁观音的香气要求纯净清爽(闽南语称之为“清点”)、没有杂异味。香气类型是否高雅,对于品质等级有决定性的影响,比如说铁观音常见的香气类型还包括花香、鲜香等等,但都无法跻身顶级品之列。

茶汤香气比较多见的是类似米汤的香气、略显张扬煌口香等;不同制法的铁观音,汤香风格也有明显区别,比如消青类观音,茶汤香气新鲜度较高,正炒观音则显内敛,共通的原则都是香气高雅为上、不能有杂异味。幽幽兰香是铁观音中的上品,但顶级品往往具有更微妙奇特的香气。

口感

顶级的茶汤也有两种风格(也适用于台茶、武夷岩茶):

1)茶汤稠滑如油,即滑中带明显的粘稠感(闽南语“滑”的发音是“骨gu”,注意不要将它与岩茶“岩骨花香”概念的“骨”所混淆)。

2)茶汤入口即化、在口内融化散开,有如消失感,同时甘爽之感四面洋溢而来。

绝大多数茶达不到这样的标准,一般来讲,比较具有意义的划分是:茶汤柔细为上、不粗不细为中,粗感明显为下。

苦尾、涩、青味以及其他杂异味都属于不良指标。

回甘

顶级回甘同样有两种风格(也适用于台茶、武夷岩茶):

1)茶汤入口化开、随即转为强烈甘爽之感,这种回甘被认为零延时;

2)回甘快速涌现,由弱而强,同时伴随明显生津特征,绵长持久。

理论上说,回甘越快速、越强烈、越持久、生津特征越明显,就说明等级越高。

但每个人的喜好都是不同,比方说不少茶友就喜欢清爽些的口感,带明显回甘、同时消除得快、显得干净利落;但这种风格另一些茶友会觉得回甘不够。

同样,一些回甘强烈且持久的茶,一些味蕾很敏锐的茶友就觉得不舒服,回甘太久不利落,喉部会有“粗厚”感,反而出现了负面效应。类似,有些茶友很享受生津感,但也有茶友觉得口中生津太多也不舒服。因此茶友在选择茶品时应侧重于自己所喜欢的风格,以获得更理想满意度。

二、细观外在:比较次要的共通原则

干茶

铁观音的干茶形状目前较不受重视,有颗粒状、半颗粒、半条索状等,感德产则以半颗粒半条索居多,偶有颗粒状,但基本上,颗粒紧结程度目前是比较次要,只要不是明显松散,一般都不会影响茶价。

[09年春季的清韵1号,出自感德,干茶半条索状态]

茶汤色泽

茶汤的色泽亮度高、透明度高为上,带有油光感最佳,至于颜色属于青绿、淡黄带绿、金黄色还是白水,都只是不同的表象,关键在于内质如何。但要注意,轻发酵观音,如果有红汤,那么会影响其等级。

[09年春季的正韵1号,茶汤鲜黄]

叶底

叶底以柔软、厚实、完整性高为上,其中的柔软指标其实最为重要,它反映的是茶青原料的嫩度——较嫩的原料较为柔软,香气显幽细、茶汤内质丰富。当然太嫩了也不行,会出现不经摇、易苦涩的毛病。完整性指标更多反映制作是否精良,轻发酵观音有一道“摔红边”的工序,即要求将叶子中红变的部分去除,以免影响汤色口感,不可避免,所有轻发酵观音的叶底都会显碎,只是水平不同而已。

[柔软、回卷的叶底。]

同一泡茶,叶底宜均匀、比较一致,不能过于花杂。花杂的情况多见于不同山头、不同树龄的铁观音茶青混合制造的情况,这应该在采摘安排时加以避免。

必须注意原料品质与成品品质并非绝对同等:一般来说,优等产品必然要求使用优等的茶青原料,但反过来,优等茶青未必就能制造出优等品。

清香型铁观音

一、请问如何区分清香型和浓香型铁观音呢
你好,现在对于浓香型和清香型铁观音还没有明确的文字概括其定义,但通过两种类型的茶叶的茶色、茶香、茶汤等的不同可以加以判断。

清香型与浓香型的铁观音成品茶各独自一格,其外形及香气截然不同,浓香型铁观音属于传统茶,清香型铁观音属于创新茶。 浓香型:“绿叶红镶边”是浓香型铁观音的明显特征(即茶叶泡开后茶叶边缘会泛红色),茶条曲卷、肥壮圆结、重实匀整、色泽油亮砂绿,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汤色金黄,清澈明亮,叶底肥厚,呈稠面光泽,兰花香明显,滋味醇厚甘鲜,回味悠长,香气浓烈。

清香型:茶叶外形明显有“三绿”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茶外形为球型或半球形,冲泡后清香清淡、高雅、持久,茶汤明亮见底,叶底柔软。 (清香型铁观音是采用空调制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茶叶,茶叶与浓香型比起来显得更绿,清香型在茶叶采摘下来杀青程度比浓香型来的轻) 呵呵,我一般都喝雅韵阁的铁观音蛮不错的味道,而且价格也比市场的便宜很多,你可以去看看 。
二、怎样区别韵香型铁观音和清香型铁观音
清香型铁观音:属于流行性的轻发酵茶叶。

“清汤绿水”就是清香型铁观音最具有的代表性了,也是适合市场口感的茶叶。清香型茶叶强调的是清汤、鲜度,市场上流行的“皇口”“消青酸”、“拖补酸”就是这一清香型茶叶的代表。

叶子的成色好,叶子翠绿,这样子叶子就极具欣赏性。茶叶一拿就可以闻到一股鲜香的味道,看上去颜色比其它的茶叶鲜艳,冲泡出来清汤绿水,无枝无沫,香高味纯,很适合欣赏的。

适合喜欢清淡口感,欣赏茶色的朋友品尝的。韵香型铁观音:在传统正味做法的基础上再经过120度左右烘焙10小时左右,提高滋味醇度,发展香气。

原料均来自铁观音发源地安溪高海拔、岩石基质土壤种植的茶树,经过精挑细选、传统工艺精制拼配而成。茶叶发酵充足,传统正味,具有“浓、韵、润、特”之口味,香味高,回甘好,韵味足,长期以来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三、清香铁观音和浓香的区别
安溪是铁观音的发源地,也是生产铁观音大县,是闽南乌龙茶的极品。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安溪铁观音有多种类型,包括:清香型 、浓香型、鲜香型、韵香型、陈香型、炭焙型铁观音 等

一:清香型铁观音品质特征

其中,“清香型”属于当前市场最流行的轻发酵铁观音茶,“绿水清汤”是其典型特征之一。清香型铁观音发酵和烘焙干燥程度均较轻,茶叶中的水份含量略高,叶片的成色好,干茶叶色砂绿,颗粒圆结重实;冲泡后清汤绿水,无枝无沫,香高味纯,叶底翠绿鲜活,极具观赏性。适合口感清淡且喜赏茶色的人士品尝,也适合日常冲泡品饮。清香型铁观音一般可连续冲泡5-12次左右,具体由茶叶的质量决定。

二: 浓香型铁观音品质特征

“浓香型”属传统半发酵的安溪铁观音茶,适合资深茶友饮用,因为口感较重,叶片成色不及清香型好,但口感最为纯正,金黄色茶汤是其典型代表之一。传统制法铁观音茶要求半发酵时间较长且较重,冲泡之后的茶汤颜色也比较浓,喝起来感觉醇厚甘爽,即滋味纯正。从中医学角度而言,传统浓香型铁观音具有暖胃、降血压、降血脂、减肥的功效,很适合日常工作应酬多,饮食结构不合理,肠胃有小毛病,血脂血压高,身体偏胖的人士饮用
四、清香型铁观音与浓香型铁观音的区别
清香型:属于流行性的轻发酵茶叶,“清汤绿水”就是清香型铁观音最具的代表性了,也是适合市场口感的茶叶。清香型茶叶强调的是清汤、鲜度和市场上现在流行的“歪酸”、“青酸”就是这一清香型茶叶的代表 。叶子的成色好,叶子翠绿,这样子叶子就极具欣赏性,香气一拿就可以拿香了,看上去跟刚采摘下来时一样 ,冲泡出来清汤绿水,无枝无沫,香高味纯,很适合欣赏的。适合喜欢清淡口感,欣赏茶色的朋友品尝的。清香型的茶叶使用轻发醇要求的火候较轻,茶叶中的水份保持也较多一点,口感属于轻淡型的,适合日常冲泡和欣赏的,茶叶一般可冲泡5-12次左右,主要是由茶叶的质量来决定。还得提到的一点需要冷藏哟,这样子的保鲜度更好。

浓香型:属传统半发醇的安溪铁观音茶,适合资深茶友饮用,因为口感较重,叶子的成色看上去在绿色的茶叶后面还有轻黑和微黄的叶子,也就是成色不是最好,但是口感是最纯正的,深金黄色的汤水是浓香型茶叶的代表哟。传统制法的铁观音茶要求的半发酵时间较长较重,冲泡之后的茶汤颜色也比较浓,喝起来的感觉是醇厚甘爽,意思就是正。温馨提示:传统浓香的具有醇厚,具有医学上讲到的暖胃、降血压、血脂、减肥的功效,很适合现在应酬多,饮食结构不合理的,肠胃有小毛病、血脂血压高,感觉自己身体发胖的朋友饮用。我们自己经常喝的就是传统浓香的茶叶,还有陈茶的。传统铁观音放置时间长了成为老茶后,经过再烘烤,炭焙等深加工程序,口感、保健功效等更显著。

铁观音如何分辨好坏?铁观音又分为几种类型?

评判铁观音茶叶质量的好与差,目前主要借助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采用一看,二闻,三摸,四尝来确定茶叶质量。所谓一看,就是看茶叶的外形,干看茶的形态和色泽,湿看茶的嫩度、匀度和汤色。二闻,就是闻茶的香气,采用干闻和泡茶后湿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三摸,就好似摸茶叶的身骨,重实与轻飘,光洁与粗糙,以及用手研磨,估量茶叶水分的高低等。四尝,就是选购茶叶时,凡“吃不准”,不妨泡一杯,尝一尝滋味。 干茶:[茶色]干茶以绿为美,色泽墨绿和青绿者为上、茶色晦暗者为次,不过目前轻发观音在色泽方面普遍差异不大,低端、中端和高阶茶品没有明朗的界限,不必苛求。

    [茶形]素来以颗粒紧结为美,但现在的轻发酵安溪铁观音普遍颗粒不算紧结(与传统观音相比),这主要是制造上的原因,例如过于紧结的颗粒除梗比较困难,反复多次的包揉工作强度也大,对内质没有提升效果,因此颗粒紧结程度同样不足以作为高中低端茶品的判断标准。

    [颗粒均匀度]很影响观感,但茶形均匀与否是由后期精捡实现的,对茶品的内在品质并没有什么影响。出于成本方面的缘故,绝大多数铁观音都不会做到绝对均匀,除非为满足市场对奢侈品的需求才会作此处理。闻香三项指标  接下来开始冲泡,首要工序就是闻香[闻盖子的茶香,用盖碗才行,紫砂壶用户无法闻盖香],首先我们冲入水,快速洗茶,复入水,大约浸10秒左右揭开盖子闻香。很多茶友认为香高则为好茶,这是个很笼统且不准确的标准;一部分茶友甚至认为香高到冲则为好茶,这是一个很经典的误解,在本地采购审评标准中,盖香指标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香的类型,我们简称为“香型”;二是盖香的高扬程度;三是盖香的持久程度。盖香的三项指标  盖香的类型:我们所见的铁观音有无数种香型,这一点大家在各个茶论坛关于铁观音的讨论可以看出来,实际上,只有两种香型被认为符合高阶标准:其一为“煌口香(闽南语)”,即茶香中带有明显的“煌(闽南语)”特征,这个词的含义无法用文字表示,简单点说,它是指一种非常特殊的茶香,是在铁观音兰花香基础上附加的一种味道:带有鲜爽特征,显得有些张扬,100%的茶友都会喜欢它。其二为幽雅类型的兰花香,香型馥郁清幽、有如兰花,这种香型绝不张扬但馥郁持久,从一泡到八九泡依然存在。茶香若符合这两种标准,那么便属上等品之列。除了这两种之外,还有两类香型比较推荐:一是鲜香,即香气中鲜度十足,但不耐存放,一段时间后会非常靠近幽兰香类型;其二就是奶香型,有浓郁持久的奶香、也有只显淡淡的奶香味,茶香醉人。  盖香的高扬程度:很多茶友认为铁观音盖香越高越好、最好香高到冲(去声)或者“霸气”,这也是个经典的误解。铁观音品种特征并不以香高扬见长,我们描述铁观音香型最常用的就是“兰花香”,意思是这两种香风格类似:幽雅、馥郁、持久,而不是高扬到冲的地步(张扬未免流俗)。这并不是说香低才好,而是能够明显闻到,恰到好处,且以馥郁和富有渗透力见长,有如兰花一般。  盖香的持久度:持久度指标经常被人忽视,事实上它比高扬度指标更为重要——高档茶品,盖香可从1水到8水持续,皆为馥郁的兰花香型;中端产品一般能够存留 5水左右,如果1、2水后香衰减得厉害,此茶断难称得上优等品质。铁观音要做到盖香持久,首要的要求就是极佳品质的茶青原料,如果大家对香型没有明确的认识,那么通过盖香持久与否也能够进行鉴别:其一是盖香明显(高扬度恰到好处);其二为持久不退。  高档铁观音茶品要求香型、高扬度、持久度三项指标均为一流;哪一项指标有欠缺那么综合等级就下降了一个台阶。如何评价茶汤  评价茶汤优劣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1.汤香;2.顺滑程度:3.苦涩感;4.味觉元素丰富程度;5.回甘程度  汤香:鼻子靠近刚冲出的茶汤,微微一嗅,优等品都会带有明显的汤香,尤其是“煌口香”,“兰花香”等特征的茶品汤香更为突出;  顺滑程度:茶汤略凉后入口,高阶品茶汤黏稠中带有米汤香,口感极为柔细,但如果品茶者味觉迟钝,很可能不容易感觉到茶汤柔滑与否的差异,对这部分茶友,建议喝中端茶品足矣。  苦涩感:入口允许微苦,但苦尾不退者劣;涩是比较忌讳的指标,不过如果涩感轻微且很快消退,那就不怎么影响口感,但即便如此,茶品等级也下降了一个台阶——因为高档铁观音不允许有涩感存在。  味觉元素丰富:茶汤味道越丰富越好。好比熬一锅汤,多放材料者味道肯定更多,材料少者味道就比较单薄。高档铁观音最重要的区分就在于此:高档铁观音采用优质茶青原料制造,茶青叶片肥厚、富含有机无机元素,对应的茶汤味道也更丰富;中端品相对就会弱一些,虽然它也能够具备不苦不涩、茶汤顺滑等特征。  回甘程度:回甘快且强、持久为优,尽管轻发酵安溪铁观音的回甘表现不可能同中发酵铁观音比拟,但高档铁观音还是要求回甘能够相对明显、持久,至少那些喜爱轻发酵安溪铁观音的茶友在品饮时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其他指标:  

  茶汤色泽:不管是淡绿、淡绿带黄、淡黄带绿还是金黄色,都以色泽鲜亮为上,色泽晦暗者次之,但总体来说茶汤颜色是个次要的指标。耐泡度要求  标准茶量[叶底张开时与盖碗最高处平齐或略凸起],高档铁观音要求能够冲泡八水(八水开始显水味)以上,如果要求再苛刻一些,到10水(10水开始显水味)也是正常标准;主流茶品普遍要求能够7水以上,入门茶品要求能够在5水以上。耐泡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不过一些茶青不错的铁观音,有可能因为赶天时的原因较早开采,茶青很嫩,所制产品的耐泡度多在5水(5水开始显水味)左右。一些原料偏老的铁观音也可能只能耐泡5水。三水后没味(品饮者为轻发口味)的铁观音,那么品质低下无疑。叶底的说明  谈论叶底几乎画蛇添足,因为如果各方面指标都一流,茶青原料绝对是相当不错的。出于去红边的需要,一些茶的叶底会稍碎,一些茶的叶底完整性较好,这些都无大碍,只要叶底不碎得过分就可以了。无论茶农还是采购者,在审评品质时都不会研究叶底,多数人喝完后都直接倒掉。
关于酸-传统铁观音的酸  带酸铁观音一直都存在很大的争议,这是由目前轻发铁观音存在两类酸造成的,网上很流行将它们称为“正酸”和“歪酸”,但什么是正酸什么是歪酸一直都没有过明确的解释。要阐述这个概念我们有必要从酸谈起。  在90年代中期之前的传统铁观音时代,带酸铁观音被认为是顶极产品的代名词,这类产品极其罕见,都具有穿透力强、带有钻牙缝的感觉,饮完之后,不仅感觉到强劲持久的回甘、还带有明显的生津感,给人美妙的品饮体验:酸而生津,这样的茶被称为顶极产品没有任何异议,但随着商业时代的到来,业界将其简单描述为带 “酸”就是顶极好茶,恰好轻发工艺很容易让铁观音拥有酸感甚至酸味,结果导致带酸产品大量涌现,而这类带酸的轻发酵安溪铁观音与传统铁观音的“酸而生津、回甘持久” 等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关于酸-轻发酵安溪铁观音的酸  不过,这并不是说轻发酵安溪铁观音的酸就一无是处,有相当一部分茶使用拖酸方法制造,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例如茶汤中带怪异的酸味、或者盖香带有令人不喜的酸,几无回甘,饮后难给人良好的感觉,显然,这类产品不是什么优质铁观音茶品。  另一部分制造成功的轻发酵安溪铁观音也会带有“酸”,但它一种嗅觉概念而非味觉概念,也就是盖子闻起来有微酸且无异杂味,盖香中的酸与兰香并起,以幽雅兰香为主;同时茶汤喝起来却没有酸味。这类香型被称为“青酸”或者“鲜酸”;如果茶品还带有明显的煌口特征,一般俗称为“煌口酸”或者“青煌酸”。但不论是何种等级产品,都比较难出现酸而生津的感觉,这大概是由轻发酵工艺所先天决定的。铁观音按香型划分为:清香型:属于流行性的轻发酵茶叶,“清汤绿水”就是清香型铁观音最具的代表性了,也是适合市场口感的茶叶。清香型茶叶强调的是清汤、鲜度和市场上现在流行的“歪酸”、“青酸”就是这一清香型茶叶的代表 。叶子的成色好,叶子翠绿,这样子叶子就极具欣赏性,香气一拿就可以拿香了,看上去跟刚采摘下来时一样 ,冲泡出来清汤绿水,无枝无沫,香高味纯,很适合欣赏的。适合喜欢清淡口感,欣赏茶色的朋友品尝的。清香型的茶叶使用轻发醇要求的火候较轻,茶叶中的水份保持也较多一点,口感属于轻淡型的,适合日常冲泡和欣赏的,茶叶一般可冲泡5-12次左右,主要是由茶叶的质量来决定。还得提到的一点需要冷藏哟,这样子的保鲜度更好。   鲜香型:属于流行性的轻发酵茶叶,鲜香型茶叶强调的是茶叶的鲜味、鲜度和市场上的“拖酸”、“鲜酸” ,就是这一鲜香型茶叶的代表,一般市场上不容易买到。叶子的成色好,叶子翠绿,这样子叶子就极具欣赏性,茶叶一拿就可以闻到一股鲜香的味道,看上去颜色比其它的茶叶鲜艳,冲泡出来清汤绿水,无枝无沫,香高味纯,很适合欣赏的。鲜香型的茶叶使用轻发醇要求的火候较轻,茶叶中的水份保持得很饱满,口感属于鲜香轻淡型的,适合日常冲泡和欣赏的,本茶叶适合个人饮用哟,还能养神。鲜香型的铁观音适合刚接触茶叶的朋友饮用。   浓香型:属传统半发醇的安溪铁观音茶,适合资深茶友饮用,因为口感较重,叶子的成色看上去在绿色的茶叶后面还有轻黑和微黄的叶子,也就是成色不是最好,但是口感是最纯正的,深金黄色的汤水是浓香型茶叶的代表哟。传统制法的铁观音茶要求的半发酵时间较长较重,冲泡之后的茶汤颜色也比较浓,喝起来的感觉是醇厚甘爽,意思就是正。温馨提示:传统浓香的具有醇厚,具有医学上讲到的暖胃、降血压、血脂、减肥的功效,很适合现在应酬多,饮食结构不合理的,肠胃有小毛病、血脂血压高,感觉自己身体发胖的朋友饮用。我们自己经常喝的就是传统浓香的茶叶,还有陈茶的。传统铁观音放置时间长了成为老茶后,经过再烘烤,炭焙等深加工程序,口感、保健功效等更显著。   炭焙型:属在传统半发醇的安溪铁观音茶基础上再次用木炭进行约5-12小时的炭焙时间的,应该属于传统正味的好茶。口感更易保证,口感顺滑,拥有天然的火香味,现在安溪越来越流行传统炭焙浓香型的安溪铁观音了。炭焙型的茶叶回甘特别,有独特的口感,品尝之后喉咙特别的舒爽.带有强烈的火香味,特别要提到的一点就是冲泡之后茶色汤水深黄,跟平常常看到的清汤绿水的清香型铁观音完全不同.必需是资深茶友才可以选择,一般刚接触茶叶的人是喝不习惯的。陈年铁观音也在炭焙的基础上年年炭焙加工而成的陈年茶叶哟。炭焙的也只有唯一的滋味,别人是模仿不到的。 韵香型:是介于清香和浓香之间的新推茶叶,韵香型接受的朋友会更多哟,因为介于清香型和浓香型之间的,拥有更多的滋味享受。即有清香型的香气又有浓香型的纯正口感耐冲泡。不失为好茶必有的品质的。

怎样挑选铁观音

  铁观音是人们经常喝的一种茶,那么我们该怎样挑选铁观音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挑选铁观音的技巧,欢迎大家阅读。

  怎样挑选铁观音   1.观看外形

  主要是观察铁观音的外形、色泽、匀净度和闻茶米的香气。凡外形肥状、重实、色泽砂绿,干茶(茶米)香气清纯的,此类茶即观音特征明显均为上品茶;反之为次品茶。

  2.湿评品质

  茶叶经沸水冲泡后鉴别其香气、汤色、滋味和叶底。

  (1)嗅香气:

  先嗅香气是否突出,再区别香气高低、长短、强弱、纯浊。嗅香时采用热嗅、温嗅、冷嗅相结合的方法。凡香气突出,香气清高,馥郁悠长的,均为上品;反之为次品。

  (2)尝滋味:

  用茶匙舀取适量的茶汤入口(一定不要太多),通过舌头在口腔中作吮吸打转滚动,使口腔各部位的味细胞作出综合的滋味感应。凡滋味醇厚,醇而带爽,厚而不涩,富有品种?韵味?特征的,均为上品;反之为次品。

  (3)看汤色:

  看茶汤的颜色深浅、明暗、清浊等。凡汤色橙黄明亮的(简称是绿豆汤)的`为上品;暗浊的为次品。

  (4)观叶底:

  经沸水冲泡过的茶叶(称为?叶底?,俗称?茶渣?),倒入盛有清水的盘中,观察叶底。凡叶底柔软、?青蒂绿腹?明显的,均为上品;反之,为次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36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