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讯:有人会说采茶有啥好说的,就是把芽头掐下来嘛,话是没错,但普洱茶采茶单单季节时令就有很严格的要求。
按照采摘季节分为春茶、夏茶、秋茶。
春茶可进一步分为头春茶、正春茶、尾春茶等,头春茶又称为明前茶,顾名思义就是在清明前采的茶,头春茶是一年中最好的茶,茶树经过一冬的蛰伏,内含物质最为丰富,口感品质最好,同时在后期存储中可转化物质增多,所以头春茶是一年中品质最好最值得收藏的茶,当然价格也是最漂亮的。
普洱茶的采摘只能人工采摘,尤其是高大的古茶树,一般采摘标准是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普洱茶和绿茶类稍有不同,绿茶越嫩越好,但普洱茶如果只采个芽尖,喝起来口感甜润,但不利于后期存储,芽头内含有氨基酸较多,氨基酸在口感中的表现是滋味鲜爽,但芽头所含酚类物质不足,酚类物质在一二叶中含量较多,酚类物质是普洱茶后期转化的主力军,同时影响耐泡度,简单来说,只有芽头的普洱茶现喝鲜爽,耐泡度不佳,后期转化空间小,存储价值不大,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二叶的普洱茶现喝滋味丰富,有苦涩回甘,滋味饱满,耐泡度高,后期转化空间大。
大家应该懂了,普洱茶不同于其他茶类,并不是芽头多就是好的,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才是最佳选择。
下一期我们讲普洱茶工艺之“杀青”,敬请期待。
董玥说茶专栏简介
董玥说茶(微信:dyshuocha)专栏是南茗佳人茶庄创始人,高级茶艺师,说特约作者,多家茶叶网站特约撰稿人董玥建立的茶叶知识分享专栏。
放7g茶,95℃沸水,如果是陈年老生茶,则可以使用100℃沸水冲泡,低冲注水,冲泡前过两遍,一遍醒茶,一遍润茶。检验茶叶香气,观察汤色亮度、透度,看茶叶内质。冲泡时水柱靠近盖碗内壁,缓慢注水。令茶叶在盖碗中充分浸润,保证茶汤滋味充分均匀浸出。正式冲泡时,适当闷泡,前三泡茶宜较快速出汤。--引自网络上面介绍的是一种传统普洱生茶的泡制方法,其实普洱生茶的泡制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自己对于茶叶口感的不同选择冲泡方法,自己在品尝茶叶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方法,这样更加能够享受到冲茶喝茶的乐趣,冲茶过程本身就是茶叶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核查前的准备步骤,冲茶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普洱生茶是相对普洱熟茶而言,这两种茶叶根据制作工艺工序不同,分为两种不同类型,普洱生茶是自然堆熟,普洱熟茶是人工加工之后堆熟,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大部分喝到的普洱茶都是普洱熟茶,比较适合现代人的口感。泡制普洱生茶最关键的是把控水温,冲茶之前要让茶具具有和水温近似的温度,水温保持在85到90摄氏度区间。如果是新摘下来的普洱,生茶可以选择玻璃杯或者白瓷,盖碗等茶具,最好是不要使用紫砂壶,紫砂壶的密闭性和保温性能会出现闷熟情况。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泡法如下:
一、普洱生茶的泡法
材料准备:普洱生茶、茶杯、茶盘、热水壶和清水等。
1、将水烧开后,稍微放置一段时间,让温度稍微下降一些,以免水温过高会破坏茶叶的成分。
2、将普洱生茶投入到茶杯中,投茶量根据个人口味而定,一般建议投茶量在3—5克左右。
3、向茶杯中注入热水,水量不要过多,大概在杯子的2/3左右。
4、等待茶叶充分浸泡,时间根据茶叶的种类和泡茶水温而有所不同,一般建议浸泡时间在1—3分钟之间。
5、取出茶叶,品尝普洱生茶的独特香气和滋味。
二、普洱熟茶的泡法
材料准备:紫砂壶、盖碗茶具、清水和普洱熟茶等。
1、准备好紫砂壶或是盖碗茶具,以及7到8克普洱熟茶。
2、先用滚水烫热茶具,主要起温壶温杯的作用,同时可以涤具茶具,方便更好的冲泡熟茶。
3、将普洱茶置入茶具中,一般而言,茶叶与水的比例是1:20,可以根据人数多少,口感浓淡进行调整。
4、普洱熟茶正式冲泡时需要先洗茶,洗茶就是将沸水倒入茶具中,随即倒出不喝,年份久的熟茶需要洗茶两次,漂洗掉茶叶上的灰尘。洗茶后开始正式冲泡,注水后5到10秒出汤,具体出汤时间根据茶汤浓淡而定。
5、将泡好的茶水倒进公道杯中,滤网放到公道杯上,过滤碎茶,然后再分别均匀的分入小杯中,温了就可以喝了。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区别:
1、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口感不同
普洱生茶的口感偏涩,茶汤带有草本植物的清香,回味甘甜。而普洱熟茶的口感则更加醇厚,茶汤带有枣香、参香等熟茶特有的香气,回味甜润。
2、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制作工艺不同
普洱生茶采用的是晒青毛茶,经过采摘、萎凋、杀青、揉捻、晾凉、包装等步骤制作而成。而普洱熟茶则是采用晒青毛茶经过人工渥堆发酵工艺制作而成,这也是普洱熟茶能够陈化升值的原因之一。
3、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外观和口感也不同
普洱生茶的干茶叶颜色呈深绿色,茶汤颜色呈淡黄色或黄绿色,而普洱熟茶的干茶叶颜色呈红褐色或黑色,茶汤颜色呈红棕色或红褐色。
论云南贡茶入帝廷,是自康熙朝始(公元1662年),云南督抚派员支库款,采买普洱茶担运送到京,供内廷作饮,至此遂成定例,按年进贡一次。
普洱茶由此走入宫廷,成为皇家贡茶,从江湖草莽进入皇宫贵族之列,对普洱茶来说,入宫的团茶身份高贵,但在茶友眼中,它依然是不折不扣的平民茶,似乎它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凡而不凡的气质。
贡茶的制作工序极其繁复,单我们现在知道的就有“五选八弃”,“五选”即“选日子、选时辰、选茶山、选茶丛、选茶枝”;“八弃”即“弃无芽、弃叶大、弃叶小、弃芽瘦、弃芽曲、弃色淡、弃虫食、弃色紫”,如此繁杂冗长的制作工序,我们现在也只能一笑置之,但贡茶的原料产地却是值得看上一看的,这些地方的茶都有其独到之处,否则又如何入得了皇帝的法眼?
(一)曼松:繁华如烟,唯茶依旧
提到贡茶,就不得不说曼松。
曼松位于倚邦古茶山境内,其产贡茶的山头叫做“王子山”,曼松贡茶也叫“王子茶”,而关于王子山的记载,是因为山上有座王子坟,传说埋葬的是流落西南的南明永历帝之子,曼松曾有“年产贡茶一百担”的记载,乾隆至同治年间,曼松早春茶是只准进贡,不准流入市场交易的,可见曼松茶的品质之高。
历史上的倚邦经历过一段非常辉煌的时期,这段时期也是曼松最璀璨的阶段,关于倚邦的数次起落历史,我在微信(dyshuocha)中详细讲过,这段历史中,倚邦的没落始于战火,曼松是这场大火的受害者,曼松王子山上的贡茶园在这场大火中几乎消失殆尽,那些高大葱郁曾经编织着繁华的古树茶历经数次灾难终于倒下,幸运的是当地茶农精选曼松贡茶古树茶遗种,进行稀植,经过几十年努力,今天的曼松茶山上,茶树长势繁茂,但那些经历了烽火狼烟的古茶树终究一去不复返,而郁郁葱葱努力成长的小树,也已有了七八十年树龄。
今天的曼松茶,品质依旧在众多茶山中独树一帜,极富辨识度。曼松的茶,终归是凡而不凡的,初入口苦涩几无,微甜细润,杯底香气极浓,入口却是含而不露,三泡之后,暗香盈口,蓦然涌动,茶气足且山野气韵强。
(二)麻黑:贵族之后,蜜韵易武
麻黑是目前存留下来古茶树较多的茶山,寨子周围几乎都是古茶树,每家自行管理,麻黑居住的都是石屏人后裔,是战争时期举家迁到麻黑来的,麻黑的生态环境非常好,古树茶围绕在村子周围,管理很方便,精耕细作这块做的很好。
麻黑古茶树唯一的历史问题是以前人为矮化过,所以现在看起来茶树树干粗壮但长不高,清朝年间,麻黑茶一直是皇帝指定的贡茶,而且由于其独特滋味,皇帝当时特别派了官员前往勘察,后来发现造就麻黑独特甘淳滋味的,是这里的土壤。这片茶园中的土壤有三种,分别为砖红壤,赤红壤,黄壤,融合了许多稀有丰富的矿物质。
“麻黑茶以阴柔见长,江内茶中之上品。”麻黑茶的品质,是易武茶中最典型的代表,条索细长紧实,叶底梗长叶厚,柔顺异常。麻黑茶滋味甘淳细腻,柔而不水,香气纯美,顺滑之外别有一种厚重,有种柔中带刚的凛冽,绵密细腻,韵致精深,纯净无邪,饮过之后回味半晌,别有风味。
(三)困鹿山:幸免于难的皇家贡茶园
相比较曼松和麻黑,困鹿山名气实在不算大,虽然近几年它吸引的茶人也不在少数。
困鹿山位于普洱市宁洱县境内,属无量山南段余脉,困鹿为傣语,“困”为凹地,“鹿”为雀、鸟,“困鹿山”意为雀鸟多的山凹。这里生长着万亩野生古茶林,属较完好的原始茶树林群落。
困鹿山历史上为皇家专用贡茶园,作为贡茶时采摘是非常隐秘的,清朝年间,每到春天采茶时节,当地官府派重兵把守,并把制好的人头茶、七子饼茶、沱茶运去北京,进贡到皇宫里去,秘而不宣,鲜为人知。普通百姓完全没有机会接触贡茶如何采摘制作,所以历史上留下来的关于困鹿山的贡茶记载非常少。
困鹿山目前有古树茶近400棵,这里的古树茶保存的非常好,多年的生态管理,茶农有很好的保护意识,适度采摘,所以每年的产量很小,古树茶产量在800公斤左右,而且都是被提前预订走的,外地人很难买到这里的古树茶。
困鹿山也正是由于名气没有过于膨胀,至今能够保持非常良好的生态环境,环境非常优美,半原始森林,漫山遍野都是青翠葱郁的古木,春夏时节野花怒放,姹紫嫣红,比许多风景名胜区更加美不胜收,如果茶友想去茶山看风景,困鹿山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困鹿山的古树茶香气非常正,凛冽活泼,如挺立的雨后翠竹,回甘尤其出色,饮过之后舒适感绵长润泽,生津非常快,有种锋利感,韵味精深细致,刚柔并济,独树一帜。
历经数百年风吹雨打,至今能保留下来的贡茶园实在不多,更加值得我们珍惜保护,茶友到茶山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保护茶山环境,尽量做到“悄悄的走,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36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民间茶谚你知道多少,
下一篇: 茶竟然还可以这么玩,(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