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九大要素教您评审茶叶品质一步到位效果杠杠的

茶百科 2023-11-13 07:11:26

九大要素教您评审茶叶品质一步到位效果杠杠的

茶叶的价格由叶的品质高低来决定,那么茶叶品质要怎样来审评呢?据茗山茶业资深讲师介绍茶叶品质的高低,一般可分为评外形(嫩度、色泽、条索、整碎、净度),茶汤评内质(香气、汤色、滋味、叶底),根据这些项目逐一进行茶叶审评,并按照评茶术语写出评语。

茶叶审评要素一:嫩度是外形审评因素的重点,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应符合该茶类规格的外形要求,条索紧结重实,芽毫显露,完整饱满。

茶叶审评要素二: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是区别商品茶种和等级的依据。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以及各种名茶都有其一定的外形特点。一般长条形茶评比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评比颗粒的松紧、匀正、轻 重、空实;扁形茶评比是否规格,平整光滑程度等。


茶叶审评要素三:整碎是指茶叶的匀整程度,好的茶叶要保持茶叶的自然形态,精制茶要筛档是否匀称,面张是否平伏。

茶叶审评要素四:色泽是反应茶叶表面的颜色、色的深浅程度,以及光线在茶叶面的反射光亮度。茶叶审评各种茶叶均有其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

茶叶审评要素五:净度是指茶叶中含夹杂物的程度。净度好的茶叶不含任何夹杂物。


茶叶审评要素六:香气是茶叶冲泡后随水蒸气挥发出来的气味。由于茶类、产地、季节、加工方法的不同,就会形成于这些条件相应的香气。如红茶的甜香、绿茶的清香、乌龙茶的果香或花香、高山茶的嫩香、祁门红茶的砂糖香等。

茶叶审评香气除辨别香型外,主要比较香气的纯异、高低、长短。香气纯异指香气与茶叶应有的香气是否一致,是否夹杂其他异味;香气高低可用浓、鲜、清、纯、平、粗来区分;香气长短也就是香气的持久性,香气高、持久是好茶;烟、焦、酸、馊、霉是劣变茶。


茶叶审评要素七:汤色是茶叶形成的各种色素,溶解于沸水中而反应出来的色泽。汤色在审评过程中变化较快,为了避免色泽的变化审评中要先看汤色或者嗅香气与看汤色结合进行。汤色审评主要抓住色度、亮度、清浊度三个方面。汤色随茶树品种、鲜叶老嫩、加工方法而变化,但各类茶有其一定的色度要求,如绿茶的黄绿明亮、红茶的红艳明亮、乌龙茶的橙黄明亮、白茶的浅黄明亮等。


茶叶审评要素八:滋味是评茶人的口感反应。评茶时首先要区别滋味是否纯正,一般纯正的滋味可以分为浓淡、强弱、鲜爽、醇和几种。不纯正滋味有苦涩、粗青、异味。好的茶叶浓而鲜爽,刺激性强,或者富有收剑性。


茶叶审评要素九:叶底是冲泡后剩下茶渣。茶叶审评时是以芽与嫩叶含量的比例和叶质的老嫩度来衡量。芽或嫩叶的含量与鲜叶等级密切相关,一般好的茶叶的叶底,嫩以叶含量多,质地柔软,色泽明亮 均匀一致。好茶叶的叶底明亮、细嫩、厚实、稍卷,差的叶底表现暗、粗老、单薄、摊张等,而焦叶、劣变叶、掺杂叶则不允许存在。

本人想了解一下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竟有哪些呀,这种产品叫什么

云南是中国茶树的原产地和发源地之一。全国19个产茶省区中,云南茶园种植面积达287.9万亩,居全国第一位。云南全省128个县有99个县生产茶叶,参与种茶、制茶、售茶的人达1300多万。云南茶叶的年产量约8万吨。 普洱茶因产于清代普洱府辖区(云南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故名“普洱茶”。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特点是:叶底褐红,汤色明亮,香气陈香,滋味醇厚。 一、普洱茶的历史与产地 普洱茶的种植历史源远流长。1938年以前,云南只产一种茶,即普洱茶。据清道光《普洱府志》“六茶山遗器”记载,早在1700多年的三国时期,普洱府境内已开始种茶。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载:“茶出银生诸山”。元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称:“金齿百夷,交易五日—集,以毡布盐茶相互贸易”。表明普洱茶在当时已成为边疆各民族相互交易的重要商品。明谢肇制在《滇略》中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明方以智《物理小识》记载:“普洱茶蒸而成团,西番市之”。说明在明代普洱茶正式被载入史书。…… 清朝设普洱府而将普洱茶列为贡茶。 根据众多茶叶工作者的调查,思茅地区所辖的7个县,有29处野生茶树群落,总面积约7万亩。云南镇沅县九甲乡千家寨的野生古茶树(2700余年),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野生古茶树王。清朝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写道:普洱茶出自云南的普洱府,产于悠东茶山、革登茶山、倚邦茶山、漫撒茶山、革登茶山(这些茶山集中在今勐腊县易武乡,所以有的学者认为易武是普洱茶的原产地)。清檀萃所撰《滇海虞衡志》载:“普茶名重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端、六曰慢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此六茶山均在普洱府属思茅厅界内。也有学者认为 “古六大茶山”主要分布在勐腊县和景洪市。现在大多数的观点认为:普洱茶因普洱府而得名,清普洱府(今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是当时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地。如今云南普洱茶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5度以南的滇南茶区:包括思茅、西双版纳、红河、文山4个地、州的22个县市。 <一> 云南古六大茶山:⑴ 攸乐茶山 。攸乐茶山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相传此山茶是孔明遗种,故尊奉孔明为茶祖。⑵ 蛮砖茶山。蛮砖茶山位于野象山旁,磨者河畔。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蛮砖贡茶,茶味独特,茶芽雪白晶亮。 ⑶ 漫撒茶山。慢撒茶山位于勐腊县易武乡以东,紧接老挝边境。慢撒茶山属大叶种茶,条索肥硕,条子宽大,结实,是普洱茶中个头最大的。⑷ 莽枝茶山 。莽枝茶山,位于蛮砖茶山南面,和革登茶山相聊,与孔明山遥遥相望。传说是诸葛亮埋铜锣之地。莽枝茶山茶叶质量较好、味美。⑸ 倚邦茶山。倚邦茶山(傣语称“磨腊”倚邦,即茶井之意),总面积为360平方公里。倚邦茶,茶芽细长,银色生辉,味甘正,回甜爽口。历史上以生产圆茶(七子饼)而著名。⑹ 革登茶山 。《普洱府志》载:“其治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独高大,土人常采茶时,先具酒醴祖祭于此。”由此可知革登茶山早就闻名。革登茶山位于孔明山下,紧靠攸乐茶山,傍依鸡怪山。茶属大叶种型,因茶芽粗肚,满披银茸,民间称之“大白茶”。 <二> 孔明与普洱茶传说。相传六大茶山的基诺族的祖先是三国时代跟随孔明南征士兵因疲劳贪睡的落伍者。相传,当时“丢落”的士兵醒来后信道兼程地追上了孔明,可是孔明已不再收留他们,但为了这些落伍者的生计,孔明即赐以茶籽,命他们以生种茶为生,同时还命他们照其帽子的式样搭屋而居……另一说,孔明南征时途径西双版纳,军队见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有愿在此落籍的,求孔明给以生活出路,孔明视其气候、土质适宜种茶,遂由内地带来茶种,令军民种植(据考证,孔明南征并未到过西双版纳)。故此,攸乐山和易武人尊称孔明为“茶祖”,称攸乐山为孔明山,,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孔明生日这天,茶民集会放“孔明灯”,纪念孔明,以示对孔明的思念(称为“茶祖会”)。据传,六大茶山的名字也是孔明遗器而得名。《普洱。府志、古迹》记载:“旧时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锛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镫于革登,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名其山。” <三> 茶马古道。 1800多年前,云南茶叶大量销往西藏,茶马古道,由此产生。西双版纳地区的古“六大茶山”,三国前就有茶树种植,三国之后,茶就作为商品外对贸易,晋时逐渐发展,唐、宋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间被划作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域。清朝中叶,古“六大茶山”鼎盛,产品远销四川、西藏、南洋各地,普洱茶从此闻名中外,普洱茶外销之路,就是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历史的普洱茶外销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条是从普洱出发至昆明、昭通、再到四川的泸州、叙府、成都、重庆至京城。二条是普洱经下关到丽江与西康西藏互市。三条是由勐海至边境口岸打洛,再分二路:一路至缅甸、泰国;二路是经缅甸到印度、西藏。四条是由勐腊的易武茶山开始,至老挝丰沙里,到河内再往南洋。 <四> 云南古茶树。云南思茅地区是茶叶之乡,茶树类型齐全,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古茶林活化石。1991年发现后于1992~1993年考察论证并经国际研讨会肯定的澜沧邦崴古茶树,即是过渡类型古茶树,树高11.8米,根干径1.14米,树龄已千年。 生长在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1996年11月经国家、省、地10人专家组考察论证,1号古茶树,树高25.6米、基部干径1.2米,树龄2700年;2号古茶树,树高19.5米,基部干径1.02米,树龄2500年,是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野生大茶树。 <六> 普洱茶的国际拍卖价值。 2002年国际贸易广州春秋优质茶评比会上100克普洱茶王以人民币(RMB)16.8万元的天价卖出,获得年度茶王的称号。1998年5月20日台湾举办第一届国际普洱茶展,会中展示百年同庆号青饼,每片300克拍卖,成交价50万元(台币)(人民币12. 5万元),顿时云南普洱茶成为国际新闻。中国名人鲁迅后代于2004年春拍卖3公克普洱茶,成交价为人民币12000元(等于1斤500克需200万元)。 二、普洱茶的加工与分类 <一> 普洱茶的加工。分传统和现代两种制作工序。 ⑴ 传统制作工序:杀青(生晒、锅炒)、揉条(手工揉团)、晒干。 ⑵ 现代制作工序(人工熟化):杀青(锅炒、滚筒)、揉捻(机器加工)、干燥(烘干)增湿渥堆(洒水、茶菌)、干燥。一般过程:采茶—杀青—揉捻—晒干—渥堆—晾干—筛选分类-成形(散茶或紧压成型)。 <二> 普洱茶的分类:一般有以下4种说法。 依树种分类 云南大叶种茶树乔木型:主要采乔木树叶作茶菁,叶片较大。 云南大叶种茶树灌木型:主要采灌木树叶作茶菁,叶片较小,也就是一般看到的由人工栽培,年年修剪的平台矮茶树。 依制作工序分类 生茶:采摘后以自然方式发酵,茶性较刺激,放多年后茶性会转温和,好的老普洱通常是以此种制法。 熟茶:人为使茶加速发酵。茶性温和。以1973年后为分界点。 依存放方式分类 干仓普洱:指存放于通风、干燥及清洁的仓库,使茶叶自然发酵,陈化10--20年为佳。 湿仓普洱:通常放置于较潮湿的地方,如地下室、地窖,以加快其发酵速度。 依外型分类 散茶:制茶过程中未经过紧压成型,茶叶状为散条型的为散茶,普洱散茶按品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共十一个等级。 紧压茶: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重力紧压成某些形状,被称为紧压茶。按照紧压后的形状有可分为饼茶、砖茶、方茶、沱茶等,有的还压制出文字、图案、花纹等,被称为工艺紧压茶。常见有:饼茶:扁平圆盘状,其中七子饼每块净重357克,每七个为一筒,每筒重2500克,故名七子饼。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每个净重100克、250克,现在还有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克—5克。砖茶:长方形或正方形,250克—1000克居多。金瓜贡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克到数百斤均有。中级、上级品普洱茶大都以沱茶及饼茶居多。 三、普洱茶的药用功效 云南流传谚语:“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普洱茶性温和,是男女老少皆宜的四季饮料。科学研究表明,普洱茶除了和其他茶类一样具有以上功能外,现代研究证实在以下几个方面疗效: ⑴ 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饮用普洱茶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脑部血流量减少等生理效应,对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患者有良好治疗作用。 ⑵ 防癌、抗癌。梁明达、胡美英教授用细胞培养及电子显微镜方法,对普洱茶的抗癌作用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发现普洱茶杀癌细胞的作用最为强烈,甚至常人喝茶百分之一的浓度即有明显作用。 ⑶ 养胃、护胃。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1765年)“普洱茶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又具性温味甘,解油腻牛羊毒,下气通泄”。在适宜的浓度下,饮用平和的普洱茶对肠胃不产生刺激作用,粘稠、甘滑、醇厚的普洱茶进入人体肠胃形成的膜附着于胃的表层,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层,长期饮用普洱茶可起到养胃、护胃作用。 ⑷ 消炎、杀菌、治痢。医药界研究及临床实验证明,云南普洱茶有抑菌作用,浓茶汁日服十次,可以治疗细菌性痢疾,这与云南大叶种茶内含丰富的茶多酚直接相关。 ⑸ 抗衰老。茶叶中儿茶素类化含物具有抗衰老的作用,云南大叶种茶所含儿茶素,总量高于其他茶树品种,抗衰老作用优于其他茶类。同时,普洱茶在加工过程中,大分子多糖类物质转化成了大量新的可溶性单糖和寡糖,维生素C成倍增加,这些物质对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起到了养生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四、普洱茶的品质鉴别 优质普洱茶必备的七个指标——质、形、色、香、味、气、韵。品质好的普洱茶基本特征是:色泽褐红,条索整齐紧结,口感甘滑、醇厚、活顺,喝来令人愉快舒适。鉴定普洱茶的好坏,一般有以下5种方法: ⑴ 看包装。通常压制过的陈年普洱茶,其包装的白纸已随时间变得陈旧而纸质略黄。一般而言,通常将普洱茶的年份划分如下:1949年以前这时期生产的普洱茶称为“古董茶”,如百年宋聘号、百年同兴贡品、百年同庆号、同昌老号、宋聘敬号。通常在茶饼内放有一张糯米所做、印有如上名称的纸,称为“内飞”。1949-1967年云南茶业公司生产的普洱茶茶品,在包装纸的茶字上,以不同颜色标示:红印为第一批,绿印为第二批,黄印为第三批。1968年以后这时生产的茶饼包装不再印上中国茶业公司字号,改由各茶厂自选生产,统称“云南七子饼”。有的注明普洱茶的唛号。[关于普洱茶的唛号。1976年,为出口需要,云南省茶叶公司规范普洱茶唛号,饼茶用4位,头两位为该品茶创制年份,第3位为原料毛茶等级,第4位为茶厂编号(昆明1,勐海2,下关3,普洱4)。散茶用5位,第3、4位为原料毛茶等级。现见到的最早的普洱茶唛号为7452、7562、7572、75671、76563等]。 ⑵ 看外形。好的普洱茶外形色泽褐红(俗称猪肝色),条索肥嫩、紧结,闻其味有淡淡的桂圆、玫瑰、樟、枣、藕等香味并伴有特殊的陈香。普洱散茶以嫩度划分等级,从级外、十级到一级、特级,嫩度越来越高,一般来说,嫩度越高,品质越好。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四点:一看芽头多少,芽头多、毫显的嫩度高;二看条索紧结、厚实程度,紧结、厚实的嫩度高;三看色泽光润程度,色泽光滑、润泽的嫩度高;四看净度,匀净、梗少无杂质者为好。普洱紧压茶外形要求松紧适度,色泽以青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以青饼为例,一般3-5年,茶饼紧结,圆边完整,茶梗泛淡紫色;5-7年,茶饼完整,茶梗全紫;7-10年,茶饼边轻,边缘掉粒,茶梗深紫;10年以上,茶饼边松,叶际边缘模糊。 ⑶ 看汤色。俗话说:乌龙闻香,普洱赏色。取3-5克普洱茶放入壶中,用沸水冲泡,把泡好的茶汤倒入水晶玻璃杯内观赏汤色。好的普洱茶的汤色红浓通透明亮,茶的汤色越红品质越好。三年内的较浑浊,十多年以上则红。茶汤泛青、泛黄为陈期不足,茶汤褐黑、浑浊不清、有悬浮物的则是变质的普洱茶。 ⑷ 看叶底(即茶碴)。开汤后看冲泡后的叶底(茶渣),主要看柔软度、色泽、匀度。叶质柔软、肥嫩、有弹性,色泽褐红、均匀一致的好。若叶底无弹性、花杂不匀、发黑,或腐烂如泥、叶张不开展实属品质不好。 ⑸ 品滋味。主要是品尝普洱茶汤,闻其香气,尝其滋味,要求甘甜、润滑、厚重、陈香。好的普洱茶入口味觉香浓而不寡淡。 五、珍藏精品普洱茶鉴赏 ⑴ 金瓜贡茶。普洱金瓜贡茶,是现存的陈年 普洱茶中的绝品。港、澳、台茶界称其为“普洱茶 太上皇”。该茶生产始于清正七年(1729年),选 取西双版纳最好的女儿茶,以制成团茶,散茶和茶 膏敬贡朝延。目前,金瓜贡茶的真品仅有两沱,分 别保存于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北京故 宫博物院。(示右图) ⑵ 福元昌圆茶。倚邦和易武两大茶山,曾演绎了清代普洱茶最为辉煌的篇章。创于光绪初年的“宋云号”、“元昌号”两个茶庄均在倚邦、易武两个茶山。其中“元昌号”设在易武的茶厂名为“福元昌号”,专门采用有别于倚邦小叶茶种的易武山大叶种茶精制而成。现最古老的“福元昌圆茶”,产于光绪年间,已历时100多年左右。《普洱茶记》云:“百年福元昌圆茶,享‘普洱茶王’之誉。 ⑶ 同庆号老圆茶。同庆号茶庄于1736年在易武设厂制茶,在易武的制茶历史就达百余年。 同庆号圆茶分为内票和内飞两种,1920年以前是“龙马商标”,之后则是“双狮旗图”,两者以1920年以前的茶品为绝品。同庆号老圆茶的特点为幽雅内敛,绝冠群伦,是极柔和性的优美茶品,被视为国家级绝品,享有“普洱茶后”的美誉。 ⑷ 鼎兴圆茶。鼎兴圆茶1940产于年勐海茶厂。鼎兴号茶庄专们生产高级普洱茶绝品而著称。现存的鼎兴圆茶,有红圆茶、蓝圆茶和紫圆茶三种,其区别因内飞颜色的不同。红圆和蓝圆,品质相似,陈期都在60年左右,是普洱茶精品。 ⑸ 可以兴砖茶。可以兴砖茶庄1925年由周文卿创办。30年代中后期是其黄金时代。可以兴砖茶是用细黑条索,上好的勐海普洱茶菁制造的,它堪称黑色普洱茶的标本。在台湾、香港等地尚有极少的产于40年代末期的可以兴砖茶。 ⑹ 红印圆茶。红印圆茶又称现代普洱贡茶,始制于1940年范和钧创办佛海茶厂之时。其饼茶内正均为红色印记,且茶饼的外纸正面都印着“八中茶”中茶公司标志。在八个“中”字组成的圆圈内,有一红色“茶”字。在中茶公司所产的普洱茶品中,而冠以“八中茶”标志者且又“茶”字为红色者,只有红印普洱圆茶和红印云南沱茶,是空前绝后。 红印普洱圆茶属现代普洱茶中的上乘之品。 (7)绿印圆茶。绿印圆茶系勐海茶厂40~50年代制作的茶品,是“红印”的姊妹产品。勐海绿印圆茶有早期和后期之分,早期绿印圆茶也叫“绿印甲乙圆茶”或“蓝印甲乙圆茶”,早期绿印无论在陈香、樟香、滋味、茶气等方面都是一流的。后期绿印其指是50~60年代勐海茶厂所产的大批量普洱茶。有一部分茶品,是用新树茶菁制造,但仍以生茶方式制造,被称之为“绿印尾”,在普洱茶极品中,有极高的典藏价值。 (8)无纸绿印圆茶。勐海无纸绿印圆茶,是勐海茶厂在50~60年代生产的普洱茶等系例产品。“无纸绿印圆茶”属后期绿印之一,是当今普洱茶界的收藏家们眼中的珍宝。该产品采用勐海的乔木茶树的茶菁为原料,以生茶方式制成,因此又被称之为“绿印头”与“绿印尾”相对,品质各异,优者可与红印圆茶媲美。 (9)红莲圆茶。“勐海红莲圆茶”是勐海茶厂所制的无纸绿印中的极品,以易武茶菁为原料,是三至五等较嫩者。该茶品水性厚滑,味道微甜,喉韵甘润,有兰香已至舌面生津之境,逐特将其命名为“红莲圆茶”。台湾品茗大师们视其为“绿印头”中最好的普洱茶品。 (10)黄印圆茶与七子饼茶。“云南七子饼”,其实就是现代绿印普洱茶茶品,是由勐海茶厂50年代未所产的,被称之为“现代拼配茶菁的普洱茶品始祖”的“黄印圆茶”。黄印圆茶,毫头多,陈化后都转变为金黄色,是以茶饼呈黄色,故其外包纸标记八个红色中字组成的圆圈中“茶”字为黄色。 60年代,勐海茶厂推出中茶牌圆茶 “云南七子饼”。其中, “红带七子饼”产于70年代,以生茶制成。“蓝印七子饼”产于80年代,是轻度熟茶拼配。 “红带七子饼”,在港台及南洋的华人世界中,往往被视为“中秋团圆”的象惩,该品牌却是无价之宝,畅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外销出口免检产品。 (11) 勐海女儿茶。勐海现代女儿茶,香港茶商称之为“白针金莲”。该产品是勐海茶厂70年代所产。 白针极品,茶菁颜色为青栗色带金色芽子,有薄薄的白霜,闻有淡淡的荷香,以二三分轻微熟茶或生茶制成,是最高级的现代普洱茶品之一。茶汤砂滑,回甘生津、茶气强、茶韵新,是很值得收藏而让其继续陈化的普洱茶极品。“现代女儿茶”是普洱散茶在当今的杰出代表。 六、普洱茶的收藏与保存 传统风格普洱茶是饼形,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执行,每个重7两(今357克),七个为一筒,重四十九两。 “文革”时期改名为“云南七子饼茶”。1940年,中国茶叶公司开始在佛海茶厂(今勐海茶厂)生产“中茶牌”普洱茶,此后云南茶叶公司和和广东茶叶公司生产的(广云饼)普洱茶均使用这一商标作为外销茶商标。有红印、绿印、黄印和大字的、小字的等之分。1978年前后,勐海茶厂起用“大益牌”商标,1992年,下关茶厂注册“松鹤牌”和“南诏牌”商标。(示下图) 业内人士认为,存放二十年以上的普洱茶很少,三四十年以上的普洱茶更是微乎其微。云南知名的普洱茶品牌有中茶牌。“中茶牌”是云南中茶公司的商标。1991年后,云南中茶公司已停止使用“中茶牌”商标。1991年后,“中国土产畜产进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已更名为“中国产地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但目前,仍有不少茶店在出售引有“中国土产畜产进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字样、使用“中茶牌”商标的七子饼茶和砖茶。这些茶,除1991年前的少量老普洱茶外,多数为假冒,需提醒消费者的注意。目前,云南知名的普洱茶有:“中国土产畜产公司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的“吉幸牌”,勐海茶厂的“大益牌”,下关茶厂的“松鹤牌”、“宝焰牌”,云南龙生集团的“龙生牌”,普洱茶集团的“普秀牌”,云南六大茶山茶业公司的“六大茶山牌”,云南海湾茶业公司的“老同志牌”,思茅王霞茶叶公司的“王霞牌”,凤庆茶厂的“凤牌”,中国普洱茶研究院的 “帕卡牌”,西双版纳普洱茶研究院的“云茶牌”等。 普洱茶是一种特别耐藏的茶。经过一定时间的存放,由于普洱茶的后熟作用,其品质会随着存放年限的延长而提高,通常需要10年的自然陈化才能获得普洱茶的自然风味。有人以为普洱茶年代越久越值钱,其实不然。上世纪70年代故宫仓库仍存留部分清代年间作为贡品的“人头”团茶。茶叶评审专家们经过泡饮鉴定,发现该百年的陈茶只有暗红色的汤色,滋味全无。这是由于年份太久,茶叶已经确实“陈化”得太过分了,已无饮用价值。普洱茶的保存。一般说来,只要不受阳光直射、阴凉通风,远离其他气味浓厚的物品即可。如果普洱茶的陈放数量较多,不妨拨出一个小房间,摆上除湿机、温度计,定期翻堆。目前较广为茶客采用的是“陶缸堆陈法”:取一广口陶缸,将老茶、新茶掺杂置入缸内,有包装者最好退除,以利陈化,缸口则以木板、棉布覆盖,使其通风、不落尘、不进异物即可。陶缸堆陈法的概念是模拟一个微形茶仓,安排一个适合茶菌生长的环境,让老茶的茶菌顺利繁衍到新茶上,且让新茶的茶气刺激老茶,达到新旧并新,阴阳互补的效果。

茶叶的暴利到底有多大?

茶叶暴利的争论一直存在,但是谁也不愿买这个账:种茶的说我只比种粮食强那么一点点,搞不好都老本贴进去,哪来的暴利?做茶的说可怜我就挣个辛苦钱,一年忙一季,昼夜不得眠,挣得不够一年花。卖茶的吆喝更厉害了,我一月房租那么多,还养着一个人,一斤不卖也得花一样多的钱,哪来那多暴利啊?

如今的钱不好赚啊!整个茶叶链,从种茶,到做茶,再到卖茶,都在叫屈,都没挣钱,也都没暴利。那么,一斤茶叶凭什么卖几千几万元?成本都知道,最贵也就三五百元,了不起800元到顶。明前、雨前茶就不说了,成本高,鲜叶都得五六百。可是随后的夏茶秋茶,还有扫地茶,大部分成本不到百元。

更有那山民茶农自产自销的,基本都成本价卖了。但是最终到消费者手上,并没见到价格多大变化,还是几百上千。当然也有很多的所谓自产自销,网上推卖,99元一斤,99元4斤,难道这些也是暴利吗?茶叶的世界真是看不懂。很多人的疑虑就此产生:99元4斤送茶具还免快递费,尚且有证据说是暴利,那几百上千万元一斤的当然更是暴利。可是暴利究竟在哪里?本文试图揭开一角,供各位有兴趣的朋友参阅。
?


(上图是一棵茶树,哪位知道名字)

一、茶叶链各环节成本分析为了便于阐述茶叶是否暴利部分,成本部分就概括性的介绍,不做细致分析。

第一,种茶成本。茶园的核心成本构成分三部分,人力费、材料费和管理费,其中材料费属于一次投入,多年受益,主要是茶苗。管理费包括土地使用费、肥料和药物费等,一年每亩百元左右。最大头的是人工费,主要表现在茶叶采摘。按照每亩出产鲜叶300斤,每斤100元,今年豫南信阳毛尖采摘人工费每斤50元。30000元毛收入,现场扣除采摘人工费15000元 ,鲜叶毛利润15000元。大致就这个样子,全年刨干打尽,净落个每亩10000元。如此匡算,种茶确定没有暴利。

第二,做茶成本。一般的茶厂都有自己的茶园,成本会有所降低,利润有所增加。不过为了方便,还是按着简单匡算。茶厂做茶,4斤鲜叶做一斤茶,鲜叶400元,炒茶人工100元,豫南大都是小型茶厂,炒出来就卖了,行业内把这种炒好就卖的茶叶叫毛茶,初级加工的意思。

这样的茶叶最多卖到800元,一般在600-800元之间。去掉直接成本500元,税收、人情,一斤茶叶毛利最多200元。按10000斤年产量,毛利200万元,全厂一年下来的投入和费用,就花的差不多了。如此算来,做茶也没有暴利。

第三,卖茶成本。这个环节更复杂,还是要提纲挈领的叙说。卖茶成本就三个主要的内容,买茶、运输和房租,其中的运输、房租等构成销售费用。按照销售商解释,假如买进茶叶500元每斤,一般会卖到800元,费用分摊下去会有20-30%利润,根据销量还有浮动。譬如实现年销售10000斤,实现利润200万元。如果年销售1000斤,就是利润20万元。

其实不是这样算的,实际情况销售1000斤不仅不赚,或许还亏本。因为他的成本有两部分组成,动态的和固定的。动态成本里面有库存占压,季节性价格波动等,固定成本里有人工费,销量少了,都会造成实际成本上升。怎么算,总体20-30%的毛利率也不是暴利。
?


(顶峰时候这个茶饼能换回一件茅台)

二、茶叶的暴利到底在哪里算了一圈,算不出暴利在哪里,但是确实存在暴利,还不是个别现象。所有信息反映,高档茶叶、低档茶叶,不同品种,都有暴利。最大的可能,就在销售环节。我们从根源上寻找线索。

第一,茶叶的暴利说法起源在哪里?我们都知道,40年前的茶叶就没有暴利的说法,根本就没有这回事。那时的茶叶跟烟酒糖盐一样,百姓生活必需品,国家对价格有管理,其实不用怎么管,很好的茶叶就几块钱一斤,没人想着定价之外还能搞什么鬼。譬如茶叶,茶园是集体的、茶厂都是国营的,采茶给工分,炒茶有工资。

用现在的价值观衡量,一斤茶叶的成本就是个工分工资钱,合到块把两块钱,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然后经过当时农村财务管理的?预算?和?决算?制度,茶园和茶厂的收益保持在田农水平。那时的农村财务制度,没有盈利的概念,讲求的是收支平衡,所以始终没有利益矛盾,社会稳定,人们安居乐业。在光山,茶叶就三几块钱一斤,好的雨前毛尖也不到10块钱,搁到现在都几千元的货。

用那时的工资水平衡量,4块一斤的毛尖茶,一个月工资可买到10斤,算是比较贵的了,但和现在比,却很高性价比,当下一个月工资只买得一斤毛尖茶叶。问题的关键在于,此前的茶叶市场极其平静,货真价实,买卖公平,就没听说过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低进高出等等现象,当然也没有暴利这个词了。

这个古老的市场一直的波澜不惊到2007年。这年让全世界认识了原产于中国云南的一种茶叶,普洱茶的惊天亮相也让世界牢牢的记住了它。当地百姓世世代代饮用的大碗茶,突然的一夜成佛,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价格飙升到三万元每斤,整体涨幅超过股市。这个线索就应该是茶叶?暴利?的起源。

第二,说不尽的普洱茶。在中国茶业史上,原产地、历史最久远、十大名茶,多么辉煌的过去,在普洱茶面前,变得都不值一提。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表明:几块钱的茶叶卖到几万块还一茶难求,还有什么可以比。那么就来扒扒普洱茶的历史,看看究竟怎么了。?武侯遗种?。可能是多少年来,茶叶品种的丰富,人们居然不识普洱茶了,实在不应该。

早在东汉时期,普洱茶就是我国的名茶,后来还赢得了?武侯遗种?的美誉。要知道古时候把一个饮食物种与伟大的人物关联齐名,说明普洱茶在人们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当今商品广告的名人效应,就是学来古人的智慧。武侯是诸葛亮的尊称,他死后被刘禅封为忠武候。?朝廷岁贡?。

有正史记载的是清朝时期的《普洱府志》,说的当时普洱茶山八百里,种茶制茶十万人。仅思茅一地就年产茶叶10万担。为什么如此大的规模?就是因为雍正皇帝的经济改革,?改土归流?,激发了农民活力,振兴了农业,云南地方政府充分利用普洱茶优势,岁贡朝廷。因为路途遥远,地方政府又故意大造声势,负责押送贡茶的官员,思茅通判又很会办事,一路大张旗鼓,浩浩荡荡。搞得路人皆知,京城都以喝到普洱茶为荣耀。

当时有个叫做阮福的人,在他的《普洱茶记》里写得明白:普洱茶名满天下,茶味最是香浓,在京城最为推崇。搞得雍正皇帝高兴的不得了,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成立普洱府,提升普洱茶产地的行政级别和权力。?享誉世界?。普洱茶这么张扬造势,逐渐引得国外茶商的关注。在本来交易兴旺的基础上,到了清末,光绪年间,已经远销到欧洲。至此,包括本国西藏,周边东南亚各国,日本、西欧诸国饮茶国家,都有了正常的普洱茶贸易。

第三,普洱茶炒到天价的踪迹。赋予了文化内涵,使其具有了资本的可炒作性质。普洱茶的名声最早提升在清朝,直到上世纪末,依然是?饮品?本性,用来喝的一种茶叶。机会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出了个叫石昆牧的茶痴人,祖传嗜茶,或叫?茶痴?也不为过。

他1966年出生,7岁会品本岛乌龙茶,17岁开始接触普洱茶,20岁就对普洱茶颇有心得,融入了港台普洱茶文化圈,一帮子大神玩起来。最终把古董文化、哲学思想和神学佛家等等都玩到茶里。赋予普洱茶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形式上,把普洱茶严格分成三六九等,使其具有了资本的可操作内容。按着石昆牧的说法,普洱茶粗分?老茶?、?新茶?两大类,老茶里又细分古董级、印级、年份级,然后还分名号、口感、色泽等等。

本来普洱茶不同于其他茶叶的?老陈?特性,成了玩茶的核心品质,把个香港茶人保存的年份茶叶都给搜罗出来,搞到台湾供他们品茶斗茶玩儿。以至于港台流行说说普洱茶是?生于云南,藏于香港,扬于台湾?。普洱茶问世千多年,终于在台湾成长为一个可以炒作的资本类商品,为后来资本大举进入做好了充分准备。被资本盯上的普洱茶,终于成为炒作工具。

我们都经历过?蒜你狠?、?姜你军?,当然还有更猛烈的股市血腥。那些普通农作物能够翻云覆雨,并不是市场供求变化带来的,突然成倍减产或者突然都把蒜当饭吃了,而是人为的原因。有人坐庄,拿钱先都买过来,冷库里放着不卖,造成市场短缺和恐慌,认为没蒜了,就都要买,买不到就抬价格,都竞相抬价。

当抬到相当程度时,庄家突然开闸放水,一下子都卖掉,等到买蒜的人们还没晕过来,庄家已经把蒜卖完了。这个垄断买蒜卖蒜的庄家,用的就是资本市场的玩法,叫做?资本运作?。买蒜的钱还不是自己的,是从资金市场拆借来的,然后一买一卖,还本付息,自己捞到一大笔拍屁股走人。

后来的共享单车、共享经济也是如此,都是资本运作的结果。普洱茶更是如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港台预热,在完全具备资本可操作的工具要素条件下,2007年的资本大量进入,就把普洱茶很便宜的价格一下子炒到天价。遂使茶叶整体行业落下个?暴利?的名声。
?


?(八百年前这里的茶叶就名闻遐迩)

三、普洱茶之外的茶叶有没有暴利所有人都认定茶叶暴利,绝不是空穴来风,一定是有事实依据,还一定很确凿。前面说到的普洱茶风波,几块的茶饼炒到几万。但是资本过后一地鸡毛,受伤割肉的自认倒霉。经过十来年的恢复,普洱茶在逐步回归本来面目。本来嘛,即便普洱老茶痴也至今不认可那么高的价格。

但是暴利现象在茶叶行业依然存在,主要三个方面:

第一,精细深加工。说是加工,其实是分拣筛选,把从茶厂买来的毛茶按等级标准,重新筛选,包装。这个环节产生暴利的关键点在于:茶厂毛茶价格最低,茶厂几乎没什么利润,譬如豫南各县茶叶生产基本还都是小农经济模式,只能出产毛茶,质量再好,也卖不出好价,当然也是茶商压价的主要原因。但是,茶叶的质量在那里,只是外形不好看而已。这样的茶叶等于是泥糊的美玉,只要按着茶叶的分级标准,重新分拣筛选,就远远不是买进的价格,构成主要的暴利部分。

第二,我们的茶叶生产执行的是《GB/T18797-2012茶叶感官评审室基本条件》。标准很标准,但是一般百姓不好掌握,或者说根本无法了解。俗话说得好,黄金有价玉无价,还说宝玉有价茶无价。除非老茶客,茶叶价格基本市场说了算,同样品质,行情到了一万就是一万买卖,行情一百就是一百买卖。

至于什么级别的茶叶,外观好分辨,品质难鉴别。譬如明前毛尖,除了冬天,春夏秋都能随时采来茶叶芽尖,做出来外观一样,起码外行看不出来。所以就给各种商业炒作留下机会,成为最适合炒作的商品。这就构成了茶叶暴利的另一大机会。

第三,扫地茶。最多见的是满屏叫卖的地板价茶叶,99元买多少。这类茶叶根本不可能像打出的图片那样,图片是优质毛尖,几千元一斤的。实际上都是过期茶、机器采茶挑剔掉的叶子,还有茶树修剪掉的扫地叶子做的茶,好点的是机器采的夏叶。本来应该扔掉的垃圾叶子,放到炒茶机器里过一道,成了茶叶,成本也就几块钱,卖到几十块,就成了不起眼的暴利茶。

四、茶叶暴利原因补充说明茶叶价格,并没有什么奥秘,本应透明。譬如明前毛尖,40000个嫩芽做一斤,卖到几千就正常,如果加工过程很繁琐,作出的茶叶更好看,味道更香,卖到上万的价格还是正常。但是用一般茶区的茶叶冒充名气地区的茶叶,用普通品种茶叶冒充名贵品种茶叶,用夏茶冒充春茶,就有暴利,就是暴利。

再说茶叶价格。我们的市场存在的是三级价格制。譬如同样的茶树:茶农自采自做自销的,头道毛尖卖到200就知足,毕竟自己的茶树,栽一年收多年,管理基本不算钱,还又习惯自己出的劳动力不算钱,下来一斤卖个200元。即便跟风涨价,最多再加100元,卖到300元就很高兴了。这一级最便宜,差别在炒茶技术。茶厂要计算成本产出利润,会卖到600-800元。

如果是老客户茶商,还会降到500或更低些,略有利润就行。这一级的性价比高,差别在毛茶,级别不分。茶商把茶叶分拣分级,一般分拣出最差的茶叶,也会卖到购进价,精品级的价格就不说了,都倍数。这个行业,买进加50%利润率卖的市场惯例不大存在,起码很少见。但也不能说都会获得暴利,亏本的也很多,就看你怎么做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37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