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成分
标准值
总灰分
<15(W/W)%
砷(As)
<2mg kg
重金属(以Pb计)
<20mgkg
水分
<5%
微生物大肠杆菌群
阴性
标准号:茶叶理化品质标准
我国茶叶品类繁多,其中不乏好茶名茶,但是每一种茶叶都有好坏之分,于是同一种茶叶都会根据其品质,分出不同的级别来确定其销售的价位。因此,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怎么才能买得所有所值,如何判断茶叶的好坏就变得很重要,判断茶叶的好坏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标准:
一、茶干的形状、色泽
好品质的茶叶,其条索的形状应该是均匀的,如果条索大小不一,则可认定为不是同一批茶叶中最好的,可能是被挑选剩余的部分。其二,茶叶的是否带有光彩,呈现出茶叶中特意的亮度,如果茶叶没有光彩亮度,色泽暗淡,茶叶的品质则不算好。
二、茶汤的色泽、香气及口感
如果说通过茶干的形状和色泽判断茶叶的好坏需要一定的经验,那么从茶汤的色泽、香气及口感来判断则显得容易些。好的茶叶泡出来后的茶汤应该是色泽光亮,没有茶叶碎末的;在适度的水温冲泡下,茶叶的香气能散发出来,让喝茶的人虽然未入口就可以通过嗅觉享受到茶的芳香;喝的时候,入口不涩,先甘后甜。如果茶汤能达到这些标准则是好茶。
三、茶底的形状及色泽
虽然说大部分人通过品尝茶汤后则可以判断茶叶好坏,自己是否喜欢来确定是否购买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购买茶叶的时候,品尝的时候毕竟只喝少量,商家可能只会泡饮一俩次,因此,还是需要通过茶底的形状和色泽进行判断。茶底是茶叶原料的还原,如果茶叶冲泡后,茶底能彻底舒展开来,展开后的茶叶是鲜亮且完整的,则证明原料和制作工艺好,没有对茶叶原料造成损害。
以上三个方面是判断茶叶好坏的方法,也是较为容易掌握的方法,即使喝茶时间不长的茶友也可以通过这三个方法鉴别出一二,因此适合大部分人学习掌握。
日本可不是只有抹茶!饮茶文化不输给台湾的日本,有哪些特色茶叶呢?现在就来了解日本的茶滋味。
日本三大产茶区
静冈县:县内多排水性良好的丘陵地,又有富士山的雪水滋润,产量占约4成。
鹿儿岛县:全国第二大,也是九州第一大的茶叶产地,产量占约3成。主要生产煎茶,以「知览茶」最有名。位于南部气候温暖,为每年全国最早出产新茶的地区。
三重县:有山、有海洋的地形,气侯凉爽、降雨量充足,主要生产煎茶,茶香浓厚,产量约占全国8%。北势地区以鲜甜味明显改善的「被茶(かぶせ茶)」为主,南势地区以深蒸煎茶为主。
位置也偏南,且地形较平坦的宫崎县,产量则是第4名(近5%),县内常能看到很多平坦大片的茶园。
ゆたかみどり(左下,豊绿种)、やぶきた(右上,薮北种),2种茶树都是九州常见品种,「豊绿种」常见于九州南部,「薮北种」则是全国占有率最高(约占8成)。
日本茶有这些茶种
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全部都是由山茶科的茶树所制成,不发酵的茶就会变成绿茶。日本出产的茶,超过95%都是绿茶;绿茶因不经过发酵,茶叶无氧化,所以富含丰富维他命C。
最高等级的绿茶:玉露,除了在采收前大约20天会盖上黑布来遮住阳光,更是只取第一次手摘的嫩芽制成,只有叶肉、不含茎梗,是最高等级的绿茶。适合使用50~60℃热水冲泡,茶汤富含茶氨酸,具有浓厚旨味。
煎茶:为日本人最常饮用的茶种。制作煎茶的茶树,从发芽到采收都充分在阳光的照射下成长。一般煎茶属浅蒸煎茶,制作时只蒸30~40秒,随即揉捻、干燥、整型,煎茶茶叶为墨绿色,但冲泡后茶色则偏翠绿。适合使用70℃的热水冲泡,是带着清爽口感的茶。
深蒸煎茶:若制作时,延长蒸菁时间(超过60?90秒),则可制成茶涩味较低、口感更甘甜的深蒸煎茶;生产以鹿儿岛、宫崎、静冈为多。
焙茶:煎茶所遗留的茎梗,经过高温焙炒后呈现深褐色,即为焙茶。适合直接使用100℃热水冲泡,茶色亦呈褐色,但少了茶涩味,还多了焙火香,咖啡因含量偏低。茶叶中的咖啡因,会因为高温烘焙而降低,所以焙茶的咖啡因含量最低,玉露的咖啡因含量则最高。
茎茶:也是煎茶的一种,取茶叶较大的茎梗部分制作而成。适合使用约80℃热水冲泡,味道与煎茶相比,茶味较淡、也更清爽不涩,但通常只能冲泡1~2回。
玄米茶:于煎茶中混入烘炒过的玄米,就是玄米茶;茶汤香气明显,具有独特的米香与茶香。适合使用90~95℃热水,30秒快速冲泡,释放玄米香味。
抹茶:制作抹茶的茶树,在采收前大约20天会盖上黑布遮住阳光,避免茶叶中的茶氨酸透过日照转变为儿茶素,进而增加涩味。在采收、蒸菁后,不揉捻便直接干燥,再碾压成粉。适合使用80℃热水冲泡,茶风味苦中充满甘甜。此外,一般提到的日本茶道,多指抹茶道。
日本茶制茶流程
蒸菁→粗揉→揉捻→中揉→精揉→干燥→荒茶
茶叶摘下后即会开始发酵,所以茶农会立刻以高温蒸气杀菁(蒸菁)、停止发酵作用,稍微冷却后送入粗揉机,接着进入揉捻机,之后再经过中揉、精揉等程序,最后进入干燥机除去茶叶中的水分,即制成易于保存的「荒茶」。各地茶商向茶园采购荒茶,再送到精制场加工制成各种茶商品。
茶师的重要性:茶师在荒茶制造过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负责观察茶叶状态、气候环境等资讯,以调整蒸菁时间、火候大小等细节,才能制出最佳品质的荒茶。
如何品日本茶
煎茶道:一般比较熟悉常见的茶道是指「抹茶道」,有复杂的工具、手法与品饮时繁缛的礼节。17世纪之前,日本茶道多为抹茶流派,煎茶道虽然比较少被提及,但历史也十分悠久,是在明朝时期由中国引入日本,指的是使用茶壶冲泡的煎茶或玉露等。煎茶的礼仪与品茗方式相对简洁、有效率,但同样注重品茗心境的呈现。
冲茶器具:冲泡煎茶时使用的茶壶称为「急须」,容量大约300ml左右,有壶盖,且把手和壶嘴呈现90度,通常茶壶内就有防止茶叶随茶汤流出的滤网设计,不需另外放入滤网。冲泡煎茶使用的茶杯大约70c.c.左右,每次冲泡一壶大约适合2~3人饮用。
茶道步骤
1.将热水注入茶杯(约8分满),待热水温度降低至70~80℃。若觉得热水温度太高,可在茶壶与茶杯间倒换,每倒换1次热水,温度约可降10℃。
2.茶壶中放入茶叶6g,再将茶杯中的热水冲入茶壶中。
3.静置茶壶,使用计时器或沙漏,计时约1分钟。时间不能过长,否则茶会变得苦涩。
4.依照123至321的顺序,来回平均分注茶汤到3个茶杯中,最后1滴精华也不能放过。
5.将茶壶盖打开,将茶叶用手拍茶壶壶身,让茶叶回到中央。6煎茶最多可沏3回,但第2次之后,便可直接在茶壶中注入热水,不必再计时、等待,可直接按步骤4的方法来回分注杯中。
冲泡焙茶小技巧
冲泡焙茶时,步骤与煎茶相同,但所使用的茶杯,比起煎茶茶杯通常再稍高一些,容量约100c.c.左右。以同样3人份来说,茶壶中放入茶叶9g,再注入约约300ml的热水(水温95?100℃),浸泡30秒后即可倒出。
这样泡更好喝
冲泡日本茶,温度非常重要,每种茶叶都有其最适合冲泡、品饮的温度。原则上,低温冲泡,茶氨酸比较容易释出,茶汤较回甘;水温愈高,茶叶中的儿茶素较容易释出,茶汤香味较明显,但温度过高反而会释放茶的涩味。最简单不出错的原则是:愈高等级的茶,使用水温要愈低!另外,硬度100 mg/L以下偏软的水质较适合泡茶。
茶食搭配
喝日本茶时,通常会附上传统点心和果子,建议先吃甜点再喝茶更能引出日本茶的甘甜。
喝煎茶时,因为茶汤有些许涩味,适合搭配内包豆沙馅的和果子。喝焙茶时,因为口感较清爽,则适合搭配经过油炸的糖果子。
日本茶历史
还是在唐朝的时候,日本僧人最澄在浙江天台山留学,回国时,不仅将天台宗带到日本,还将茶种带到了京都比睿山。后来的僧人荣西也在天台山研习佛法并修学茶艺,写成了著名的《吃茶养生记》,记录了南宋时期流行于江浙一带的制茶过程和点茶法,从而被誉为日本的“茶祖”。而之后的留学僧圆尔辩圆带回了径山茶的种子,种植在自己的故乡静冈县,茶风从此开始流传。
日本绿茶VS中国绿茶
日本出产的茶叶中过九成都是绿茶,从而使得绿茶的分类极尽细致之能事,依照制法和茶叶生长的位置,细分出各种名称的茶来,而这些茶的香气、味道、口感又各有不同,喝的场合也有讲究。在制作上,中国绿茶多用炒制杀青,泡出来的茶汤香味突出,茶味浓。日本茶叶多用蒸汽杀青,再在火上揉捻焙干,或者直接在阳光下晒干,这样的茶色保持翠绿,茶汤味道清雅圆润。
玉露
作为日本茶中最高级的茶品,据说一百棵茶树里也有可能找不出一棵来生产玉露,可见对茶树要求之高。在发芽前20天,茶农就会搭起稻草,小心保护茶树的顶端,阻挡阳光,使得茶树能长出柔软的新芽。将嫩芽采下,以高温蒸汽杀青后,急速冷却,再揉成细长的茶叶。玉露的涩味较少,反而甘甜柔和,茶汤清澄,有着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
抹茶
抹茶的栽培方式跟玉露一样,同样需要在茶芽生长期间将茶树遮盖起来,以防叶绿素流失,增加茶叶的滋味。采摘下来的茶叶经过蒸汽杀青后直接烘干,接着去除茶柄和茎,再以石臼碾磨成微小细腻的粉末。抹茶兼顾了喝茶与吃茶的好处,也常用作茶道,此外它浓郁的茶香味和青翠的颜色使得很多的日本料理、和果子都会以之作为添加的材料。
煎茶
是日本人最常喝的绿茶,产量约占日本茶的八成。采自茶树顶端的鲜嫩茶芽,首先以蒸气杀青,再揉成细卷状烘干而成。成茶挺拔如松针,好的煎茶色泽墨绿油亮,冲泡后却变得鲜嫩翠绿起来。茶味中带少许涩味,茶香清爽,回甘悠长。一般煎茶的蒸制时间约为30秒,超过30秒的叫做“深蒸煎茶”,茶叶中的苦涩味道会比一般煎茶少。
番茶
番茶用的是茶芽以下,叶子较大的部分。此外,除了春天采摘的新叶外,夏秋收采的所有茶叶,不论是茶芽还是较大的叶子,都只能叫做番茶。茶叶经过蒸汽杀青后,在阳光下晒干或者是烘干,再将茎梗分拣出来。番茶的颜色较深,因为是大叶茶,茶味偏浓重,所含咖啡因比玉露少,不会影响睡眠。
1.覆下园
在茶树长出新芽时,于采摘前20天,用布将整个茶园覆盖,遮断日光照射,达到使茶中涩味减弱、甘味提高的方式。最适合用于制造抹茶及玉露。
2.露天园
即不佳覆盖面,直接让日光充分照射茶园,使茶中的涩味较强、茶味清爽。以煎茶、番茶、茎茶、玄米茶作代表。
煎茶、玉露、抹茶的介绍
以下就日本较著名的煎茶、玉露及抹茶作介绍:
煎茶
目前日本生产的茶中,80%都是煎茶;其味道苦涩、略带甘味、滋味清爽,茶汤为透明的金黄色;其茶叶品质取决于茶叶采摘的时期,以五月立春后第八十八天采的为上等茶,在日本是最普遍的饮用茶。
玉露
产量并不大,以人工细心处理采茶与制作的过程。因采摘前的两个星期,需以布盖起,使其培养发芽,故茶叶具有鲜艳绿色,且有柔软、带有甜味的特性,使日本绿茶中的高级品。
抹茶
也同玉露一般在在发芽时用布这起来,使茶芽更嫩。只是玉露必须于蒸后,以揉法使其变软;而抹茶则是将茶叶干燥、曲调叶柄和叶脉硬部后,以碾茶法,就是用石臼碾细成超微粉制成。由于喝抹茶是类似把整个茶叶吃进去的方式,所以是吸收茶叶营养的最佳方式。
法律分析:我国已制定茶叶及相关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方法国标和行标共51项。其中,水分、总灰分、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咖啡碱、粉末和碎茶含量、粗纤维、水不溶性灰分碱度、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水浸出物和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等茶叶理化品质成分测定方法标准28项。
法律依据:《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 采取“必需的检疫措施”的界定:
一.所采取的检疫措施只能限于保护动植物生命或健康的范围;
二.应以科学原理为根据(国际标准、准则或建议)。如缺少足够依据则不应实施这些检疫措施;
三.不应对条件相同或相似的缔约国成岐视;不应构成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38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你可知神奇的阿根廷国饮马黛茶,
下一篇: 中国茶文化——绿、红、白、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