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茶具”与“茶器”是两个含义截然不同的词汇,分类相异。然而,随着饮茶方式的逐渐演变,两者的指称及功能皆合二为一。所以,如今我们所说的茶器(茶具)之使用、收藏范围实际已有所缩小,主要指饮茶用具。因现代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茶器处于产量大、种类丰富、制作创意层出不穷的繁盛阶段,亦使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将目光投向茶器领域,并在不知不觉中,使茶器的收藏渗入生活本身。
茶器之所以如此贴近生活,实则有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一在于茶器本身的收藏门槛较低,与传统的收藏品相比,茶器的价格区间较大,万元一件可以,十几元一件的亦可以,有兴趣的收藏爱好者可以上千、百元的价格入手,作为茶器收藏的入门。二在于茶器的实用价值高,一般来说,家藏古董,基本上是藏而不用,这仅可做观赏保值。茶器则不同,它的实际功能作用,降低了收藏者的购买风险,也许,受骗上当在所难免,然能为我所用,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损失。
此外,茶器收藏之意义在贴近生活的基础上,是提高生活品质的途径之一。
首先是茶器所富有的审美价值。我们从茶器的鉴赏中获取审美趣味,可从茶器的手工评点开始。一般来说,茶器形态上点、线、面的过渡转折是否自然顺畅,是突显其整体气质的关键。以紫砂壶为例,大抵来说,壶钮、壶口、壶肩、壶腹、壶底、壶流及壶把等处,是基本的鉴赏部位;涉及细节处,又可对其钮座、盖面、流口、流基、过渡、把基、把内圈等形体构造进行把关。
观“形”之外,茶器表面的雕工、书画,可大大提升茶器的审美程度。精致的雕刻纹路及书画描绘,是熟练的手工艺人赋予茶器本身最基本的观赏要素。如若茶器的制作出自名家之手,蕴含艺术家的个人创作理念及精神,则可使茶器富有文化意味。如紫砂壶面上的款,或瓷茶具上的山水图。如是,茶器的工艺、艺术价值则为人们提供生活中美的感受。
其次,茶器收藏在生活中又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通过对茶器的把玩、喂养及饮茶过程中的五官享受,可舒缓生活压力,以达到明目养神的作用。
早在文人介入饮茶方式时,茶器即以小、精、雅的形态气质独立而出,成为文人手中的把玩件。《岕茶笺》就曾描述明人把玩茶壶的情景:“茶壶,窑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酌,才得其趣。”紫砂壶于明中期为茶人发掘,泥质介于陶与瓷间,温润质朴,符合文人气质,故受文人喜爱,须日日用手摩挲,以体温煨之,使其呈现珠圆玉润之形态。
陈曼生
早时,陈曼生独自设计壶形,更邀当时的工艺大师杨彭年依其设计制作茶壶。杨彭年所制茶壶颇得陈曼生赞赏,那些精致茶壶上看似漫不经心的褶皱,成为陈曼生把玩茶壶的乐趣所在。
曼生十八式
现在,人们除了延续这一传统把玩习惯外,亦普遍以养壶作为生活消遣。收藏的紫砂壶可每日接受茶水滋润,经年累月,则“外类紫玉,内如碧云”,又“自发黯然之光,入可见鉴。”茶人与所养之壶在时间沉淀下则会培养出一股默契,其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手体验茶器之质感,是为一种享受。而人之五官,在日常生活饮茶中,亦可通过茶器来品味茶文化。
俗话说,茶壶以宜兴砂者为上,茶杯则以洁白、纯白为佳。观茶色,则白瓷最宜,是眼所能见的享受。水入壶中的潺潺细水声,悦耳动听,是耳朵能闻的享受。所泡的茶由紫砂壶盛之,不夺香气,饮前轻闻,是鼻子能嗅的享受。而闻香后入口品茶,则是味蕾的享受了。茶器的收藏利用,使五官对饮茶这一生活消遣有了更为直观的体验。而这些体验的流畅进行,又可清心消气,愉悦身心,使茶人在其间有所感悟,达到思想上的放松清零。
如此,眼、耳、鼻、舌、身、意,在茶器的收藏助推下,有了具象体验。甚而,其中所富含的哲学意味,亦通过这一过程得以表露,是对佛理的诠释及顿悟。
最后,茶器收藏作为居所室内设计的元素,为生活的空间布置增添古典意味。
茶器在宋、明朝文人雅士的生活中扮演着至为重要的角色。“焚香、点茶、挂画、插花”之宋人四艺在明朝得以延续。明朝文人将品茗视为上等生活艺术。他们通过对茶具、人数、环境、氛围的规范来表达对茶事的虔诚及热忱,并在空间的构造上更倾向随心的浪漫风格的塑造。也正因为如此,茶室的独立建筑才在日后成为可能。
如今,这种文人雅士的茶室生活正被越来越多现代人所模拟、追求。他们通过对茶器的收藏及摆设,来重现当时朴实清雅的生活场景。并借此以茶(茶器)会友,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为平实和善。
茶器收藏,使艺术品为人所得更趋于生活化,并渐渐演变成一种生活方式。透过其所传递的茶道理念,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态度及思维。
摘要:中国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兼具实用和鉴赏价值,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喜爱。茶具的使用、保养、鉴赏和收藏,已经成为专门的学问,世代不衰。其中,宜兴紫砂壶和景德镇瓷器名闻天下。下面懂视网小编就来说说这七大类茶具。茶具的材质种类有哪些茶具图片欣赏
茶具,古今的定义不同。古代茶具泛指制茶和饮茶时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包括采茶、制茶、饮茶、贮茶等几大类。现在所指的与泡茶有关的专门器具,古时称为茶器。直到宋代以后,茶器与茶具才逐渐合二为一。目前,茶具主要指饮茶器具,由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来说,是泛指是完成泡饮全过程所需的设备、器具用品及茶事用品,都统称为茶道具。狭义来说,仅指泡茶和饮茶的用具,也称为主茶具,包括茶杯、茶壶、茶碗、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按照制作材料和产地不同,可分为七大类。
1、陶土茶具
陶土茶具是指宜兴制作的紫砂陶茶具,始于北宋,兴盛于明、清。宜兴的陶土因黏力强而抗烧,固有土与黄金争价之说。宜兴的土烧制的紫砂茶具造型古朴、色泽典雅、光洁无暇,用其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
2、瓷器茶具
我国的瓷器茶具生产于陶器之后,按产品又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几个类别。
(1)白瓷茶具:白瓷茶具以色白如玉而得名。其产地甚多,有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四川大邑、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等。其中以江西景德镇的产品最为著名。
(2)青瓷茶具:青瓷茶具始于晋代,主要产于浙江、四川等地。(3)黑瓷茶具:黑瓷茶具产于浙江、四川、福建等地。宋代福建斗茶之风盛行,由于建安所产的茶盏颜色绀黑,适合斗茶而弛名。这种黑瓷茶盏,古朴雅致,瓷质厚重,保温性能较好,固为斗茶行家所珍爱。
3、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特别是创造了红如玉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闻名遐迩。
4、玻璃茶具
现今,玻璃茶具有了较大的发展,玻璃质地透明,用玻璃杯泡茶,茶叶的整个冲泡过程及茶汤的色泽可一览无余,使人在品茶的过程中得到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
5、金属茶具
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制作的茶具密封性能好,有较好的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的效果,尤其是锡作为贮茶器具的材料,有较大的优越性。
6、竹木茶具
历史上,广大农村群众都用竹或木碗来泡茶,它物美价廉,经济实惠。直到现在,仍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
7、搪瓷茶具
由于搪瓷茶具经久耐用,携带方便,实用性强,曾在五六十年代在全国盛行。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搪瓷茶具已经逐渐被其它茶具所替代。
紫砂壶如何选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48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别见茶就喝这九种茶喝多了致病
下一篇: 茶之七不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