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清·杨彭年紫砂壶壶艺鉴赏

茶百科 2023-11-13 21:16:35

作者:杨彭年: 字二泉,清代嘉庆、道光间(1796-1850)宜兴制壶名手。善制茗壶,有的浑朴雅致,有的精巧玲珑,且善配泥色。
嘉庆间陈曼生(名鸿寿)作宰溧阳,与彭年合作制壶。世称“曼生壶”,为世所珍。
并尝与瞿应绍合作制砂胎锡壶,柄上镌有“彭年”印记。彭年制壶甚伙,大多是与陈曼生合作所制。作品:曼生铭半瓢壶在清代江苏宜兴,制壶名家杨彭年与金石学家、与宜兴相邻的溧阳县知县陈曼生合作的作品,由于文化品位高,历来被认为是艺林珍品,可惜存世之作极少。

通高为7.2厘米,口径 5.8厘米,腹径 10.0厘米。整体平滑光亮,腹底大,呈半瓢状。 盖及盖钮与腹呈相似弧形。嘴短而直,近嘴处稍曲向上。 柄向外回转呈倒耳状,此壶典雅古朴,造型朴掘,制作精工, 在壶身一侧,有陈曼生用刀刻的铭文:“曼生督造茗壶弟四千六百十四,为泉清玩”字样。另外,壶底有“阿曼陀室”铭款,柄梢下有“彭年”小印一方,这是曼生壶的重要识别标志。 石梅铭方础壶这件彭年制石梅铭圆角方础壶,是杨彭年和一位稍晚于陈曼生的文人,即朱石梅的合作制品。

这件圆角方础壶因形似方柿,所以又称柿壶。 它通高 8.0厘米, 壶身为方础,惟没有棱角;而壶嘴、壶盖、壶柄,又棱角分明,这种鲜明的反差,使人在浑圆中见到锐气,在厚朴中见到多姿,自有情趣在其间。壶身一侧,铭刻“ 范佳果,试槐火,不能七碗,兴来惟我 ”字样,其旁的落款是“石梅制”。壶柄下有阳文篆体“彭年”小印。壶底有“石梅仿制”阳文篆书印。由上可见此壶应为杨彭年和朱石梅合作制品,而造型仍是仿陈曼生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49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