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巨大市场需求,带来我国茶叶行业的蓬勃发展。但事实上,中国中小茶企正承受着行业内外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中国茶企如何在观念桎梏与攻守定势中突围,实现民族茶叶品牌的华丽转身?第6届中国(深圳)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同期举办的“全国茶业经销商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管理咨询中心张心忠教授出席主讲“品牌营销”专题,共谋中国茶产业的品牌化发展之路。
茶业现实:缺乏品牌的整体运作
中国茶叶市场,百家争“茗”,千帆竞秀。市面上的茶叶品牌种类相同、价格相近、包装相似、销售渠道一致,甚至连实体和网上的专卖店设计风格都雷同……面对这些趋于同质化的茶叶品牌,消费者该如何进行选择?
仔细研究立顿、吴裕泰等具有高忠诚度、高溢价能力和高抗风险能力的茶叶品牌,我们会发现这些茶企竞争取胜的关键就在于能够立足于茶产业的价值链,对品牌进行整体运作。在从茶园种植到销售终端的链条中,立顿把握了成品包装和销售终端两个关键环节,从而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产品品牌的标杆;而吴裕泰则把握了茶叶加工和分销渠道这两个关键环节,成为渠道品牌的领先者。对于众多中国茶企来说,要想与立顿、吴裕泰并肩立足分享茶市场,必须树立起“产业为本、品牌为魂”的竞争意识。
在这股柑普茶热潮中,主打“全生晒工艺”的柑普茶品牌开始在市场中频频发声,巧妙地将新会柑和普洱生茶结合,形成了独立的“柑普生茶”产品体系,能否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引发茶圈舆论。
以“冰岛柑普生茶”为例,“冰岛柑普生茶”选用的是2016年新会天马二黄柑和2010年冰岛古树普洱茶制作而成,由于制作过程中采用的是全生晒工艺,所以其柑皮表面色泽不均匀,但柑香自然而清新;掰开柑果之后,可见其干茶色泽青褐显黄、条索紧结,细闻之下,柑香已经融入茶叶中。冲泡之后,茶汤橙黄透亮,蜜香、柑香浓郁而持久,口感醇厚饱满、甜润细腻,尤其是后几泡开始回甘生津明显而持久,比起市面上常见的采用熟茶填充的柑普茶来说,这款产品更具纯天然、清爽的滋味,“就好像置身于森林的感觉”,现场的一位茶友感慨道。冰岛柑普生茶”的整体舒适度和协调性上佳,蜜香清晰、柑香浓郁持久,滋味醇厚饱满、柔滑细腻,而且经久耐泡。其中纯天然、清爽的感觉,相信会让很多茶友感受到不一样的滋味。
"冰岛柑普生茶”为何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首先,区别于市面上主流的柑普茶,其选用的是新会柑和普洱生茶的结合,对于喝惯了柑普熟茶产品的消费者来说,更具吸引力和抢“鲜”感,在第一时间就抓住了消费者的注意力,成为柑普茶“独具一格”的标签。
其次,优选原料至关重要,好的原料才能制作好的柑普茶。如果柑普生茶系列产品均选用6—10年的名山古树年份生茶,比如易武、冰岛、班章古树普洱茶拼配等,由于经过了6—10年的转化,无论是内含物质、适口度还是养生价值都更高,再加上广东新会核心产区天马的柑皮,其口感滋味及后期陈化效果都值得期待。
在柑普茶市场持续升温的今日,创新与品质并驾齐驱的方式,才是企业突围制胜的利器。对于“冰岛柑普生茶”来说,将新会柑和普洱生茶的结合尝试、对原料的严格把控,以及对古法全生晒工艺的坚持,都赋予了独特的闪光点,并吸引了部分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2017年,随着各路实力企业纷纷进军柑普茶领域,传统茶企、新会本土企业、创新性企业和新兴品牌的角逐更加激烈,持续火热的柑普茶市场也将呈现多元化发展,柑普生茶在这一波市场竞争中能否崭露头角还得拭目以待。更多普洱茶知识可以访问普洱中国查看
岁月更迭,流年逝去,“再见2014,你好2015!”成为了近期的网络热词,回首过去这一年,全国茶叶流通市场风云变幻、大事件层出不穷。对于广大茶商、茶人而言,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也许我们就是时代变革的主角,也许我们还只是时代变革的看客,但这一切终将与我们每一个人相关,盘点2014,让我们以更高的视野,回顾这一年,复盘这一年有重要影响的茶事件。
1、联想佳沃进军茶叶领域进一步扩大产业布局
3月30日,联想控股旗下佳沃集团宣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联合打造的“龙冠龙井”系列春茶也正式上市。这是继进入水果领域,建立起全产业链、全程可追溯和全球化布局后,佳沃集团进行现代农业布局的又一动作。联想跨界“玩茶”,能否给茶行业带来新鲜血液,是否会冲击大益、卢正浩、新益号等在茶叶细分品类中的龙头老大地位,还有待观察。
2、“狮锋”龙井商标之争
4月,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状告杭州狮峰茶叶有限公司商标侵权,原因在于前者拥有狮峰牌龙井商标,后者拥有狮牌龙井商标。然而,后者在经营茶叶生意过程中,不仅在店招,还在官网及包装中使用了狮峰、狮峰茶叶等字样。对此,省茶叶集团要求杭州狮峰茶叶公司停止侵权,并且赔偿经济损失近30万元。事实上,关于茶行业的商标纠纷并不鲜见,“卢正浩”商标被恶意注册、“金骏眉”商标之争等事件早有先例,这些事件都暴露出中国茶叶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薄弱意识。
3、西湖龙井茶商会成立,卢正浩等著名茶企被授予副会长单位
2014年11月13日上午,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茶叶商会正式组建并召开成立大会,会上,卢正浩等杭州著名茶叶企业被授予西湖龙井茶商会副会长单位。茶叶商会的成立,对于西湖龙井茶的保护管理,维护本区域茶农、茶企和涉茶组织的合法权益,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成立茶叶商会的做法,也值得全国各地学习借鉴。
4、欧盟对华“史上最严”农残标准
8月25日,欧盟正式实施对中国出口茶叶的农残标准EU87/2014指令。新指令主要涉及4项农药残留指标,包括异丙隆、啶氧菌酯、嘧霉胺和啶虫脒,标准都比原来提高 了 1 倍 , 含 量 从 0.1ppm 变 成 为0.05ppm,此外还对我国茶叶增加了唑虫酰胺残留的检测。据悉,啶虫脒是我国茶叶生产推荐用药,因此这一号称“史上最严农残标准”的新规对我国茶叶出口影响很大。
5、茶界泰斗张天福105岁生日
9月12日下午,茶界泰斗张天福105岁生日庆典茶会在福州拉开帷幕,来自福建省内外的茶界人士及新闻媒体共400多人济济一堂,共同为张老的寿辰送上祝福。张天福生于1910年,是《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中列出的“20世纪十大茶人”中唯一健在者。中国古有“茶寿”(108岁)之说。张老之所以长寿,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外,还与饮茶密不可分。他每天起床都要喝一大杯茶,而且在接待各访客时,他亦是以清茗相待。长年累月下来,他几乎是日饮百杯。可见,他的养生之道是“茶寿”的最有力证明。
6、古树茶持续火热 穷人华丽变土豪
10月中旬,一位慈祥老太头裹围巾、赤脚席地而坐,怀里抱着大堆百元钞票,满脸微笑的“晒钱”照片在网络上疯传。经证实,这位老人是云南勐海县勐混镇邦盆村人。邦盆村原本是个贫困村,近年来,因为百年古茶树茶的价格连年攀升,让村民们一举成功逆袭,从穷人华丽蜕变为“土豪”。“古树茶”热从2012年兴起,一直延续到今年。一棵古茶树,让茶农们纷纷都致了富。即便是受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古树茶的价格依然能够逆势上扬。不得不说,古树茶,是2014中国茶市中最“闪闪惹人爱”的茶品之一。
7、芳村茶业城商户集体罢市
2014年10月23日,被称为“茶界华尔街”的广东芳村茶叶城发生茶叶经销商户集体罢市事件,要求茶业城对物业铺租及“赞助费”大幅度涨价给予答复。后续也有不同地区的茶叶城出现罢市事件。茶城物业租金及各项杂费一涨再涨,茶叶市场近年行情却走向低迷,“野蛮涨租”遇上了“经营恶化”,芳村的矛盾,抑或是中国茶业发展的矛盾;现今中国茶叶市场经营的落后商业模式,处于价值链末端位置的茶经销商成了尴尬的“接盘者”,终端商承担了更多的产业风险,倒逼着茶产业链的转型升级。
8、“双11”茶企电商销售再创新高
11月12日零点,阿里巴巴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天猫双十一交易额破571亿元、产生物流订单2.78亿单。对于茶叶来说,今年也是成绩斐然。“双十一”期间,前一百名茶企销售额总和已经突破两亿。从品类来看,杭州的西湖龙井、云南普洱茶和福建乌龙茶是依旧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从企业表现来看,西湖龙井中的卢正浩、乌龙茶中八马、普洱茶中的大益等销量和人气都是名副其实的旺铺;值得注意的是,天猫零食品类的“三只松鼠”今年成为茶叶榜单中的一匹黑马,跨界力量给传统茶企敲响的一个警钟。
9、“国八条”出台 高档礼品茶遇冷
“国八条”出台后,茶叶流通市场劲吹节俭风,单位福利茶需求量骤减、高档礼品茶普遍遇冷,从全国范围看,茶叶市场在经历近些年来的第一次寒冬。为了打破销售僵局,促进茶商、茶人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2014年,天南地北、各行各业的茶人形成了一个个团体组织,各种形式的茶会雨后春笋;与此同时,一些茶商、茶人还奔赴安徽、福建、浙江、云南、广西、四川等茶叶主产区探访茶园种植、茶叶生产,与当地茶商交流,洽谈合作,带动了产销对接;也有企业在包装上寻求创新突围,西湖龙井领域的标杆茶企卢正浩就顺势推出了独具特色的复古纸包,简约的包装设计风格受到消费者的普遍亲睐。
10、淘宝·杭州馆开馆 卢正浩、贡牌等西湖龙井品牌首批入驻
12月29日,淘宝·特色中国杭州馆开馆仪式在美丽的西子湖畔隆重举行,西湖龙井的著名品牌卢正浩、贡牌等作为杭州老字号应邀出席,并作为首批入驻品牌,对于喜爱西湖龙井的茶客们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日后再购买西湖龙井,就不必担心买到假冒劣质龙井茶了。据悉,特色地方馆将陆续在全国铺开,普洱、乌龙、金骏眉等各地名茶也将在不久的将来一一入馆。
作者:傅惟德
楚茶五大产区:奠定逆势飞扬的基础
因疫情全球扩散导致各项出口业务受阻之际,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组数据:2019年,我国茶叶产量280万吨,增产7.2%。除了200吨内销和36.66吨外销,还有40几吨的库存。
湖北省商务厅和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于2020年9月25日在武汉举行2020年促进楚茶国际市场开拓会公布消息:2020年前8月,湖北省茶叶出口实现逆势增长,出口额达10.4亿元,同比增长23.1%。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茶叶生产国,茶叶出口量位居全球第二。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国际茶叶委员会副主席于露介绍,近几年,中国茶叶出口省市向中西部转移趋势明显。2020年上半年,安徽、福建、湖北省茶叶出口实现逆势增长,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
湖北是中国最古老的产茶区之一,产茶 历史 悠久,茶文化底蕴厚重。19世纪,国际茶叶贸易兴盛,全国各地的茶汇聚汉口,沿“万里茶道”一路北上西进,销往世界各国,使汉口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全球茶叶贸易中心。
近年来,湖北通过项目扶持、技术推广、结构调整等举措,推进茶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全省茶叶种植面积达500万亩,已形成 鄂东大别山茶区、鄂西武陵山及宜昌三峡茶区、鄂西北秦巴山茶区、鄂南幕阜山茶区、鄂中大洪山茶区五大优势茶区 ;拥有超100万亩备案出口茶基地,四个国家级茶树良种资源,两个国家级茶叶特优区。与此同时,湖北也成为中国日益重要的茶叶出口大省,出口茶叶以绿茶为主。
楚茶三大挑战:英山茶业一枝独秀
湖北是茶圣陆羽的故乡,青砖茶的发源地,万里茶道起点,茶叶种植面积全国第三,流存至今有赤壁青砖茶、武当道茶、恩施玉露、宜红等品质一流的传统老牌茶,是名符其实的茶叶大省。
湖北茶业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在政策层面,八项规定、从严治党,茶礼不兴;第二:在产业层面,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高,产区(品种)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高;第三:在市场层面,传统茶叶消费人群老龄化,在新型茶饮冲击下,年轻消费者对传统茶叶的消费越来越少,在网络的冲击下,价格越卖越低。越来越多的茶企持续生存能力堪忧。
2019年,英山县新建良种茶园3200亩,改造老茶园7160亩,新建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20亩,出圃良种茶苗300多万株。使全县茶园总面积达到26.2万亩,产量2970万公斤,产值22.31亿元,均价75.12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增产2.77%,增收5.19%,均价增长2.32%。
英山县茶叶办全力做好高端抹茶产业化开发和应用、万吨出口茶生产、大别山生态名茶产业园、茶树工艺品及茶文化产业园等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引进湖北大别茶访茶业有限公司开工建设大别茶访茶旅创意产业园,湖北淦德智能 科技 有限公司成功签约英山间 养生 茶谷项目。
2019年,“毕升”“庆山春”“雷店”“高陶九品”4 个品牌的英山云雾茶,参加第十九届中国武汉茶业博览交易会名茶评选,荣获中国好茶叶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乌山春牌英山云雾茶荣获农业农村部举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优质产品”。大别茶访牌英山云雾茶荣获湖北省地理标志大会暨品牌培育创新大赛银奖。英山云雾茶参评2019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品牌价值19.9亿元,品牌价值再创 历史 新高。经申报评审,英山县荣获“2019中国茶业百强县”。
楚茶崛起:英山茶业突围的五大路径
随着茶叶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理性化,茶企面对的市场更加复杂多样化,那么,英山茶企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突围,在大众消费市场上抢先一步?
在楚茶产业发展遭遇困局之时,笔者结合英山茶业的发展情况,建议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突围:
英山茶业突围路径之一:品牌年轻化
品牌和人一样经历着成长的焦虑,都害怕跟不上新的消费潮流而被时代所抛弃。近几年,品牌年轻化、品牌升级已经成为茶行业的热门关键词。那么传统品牌茶企如何才能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俘获现代年轻人的心?品牌年轻化的出路在哪?
很多人对“年轻”定义会往年龄小上去理解,认为品牌年轻化,就是迎合年龄小的消费者,但这往往会带来模糊的概念,多少岁才算年轻?
笔者认为,我们更应该从广义上去定义“年轻”,它与年龄无关,而应该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思维方式和年轻心态。而品牌年轻化,恰恰就是需要品牌具有过硬的品质、鲜明的性格、有活力的传播模式。
更确切的说,市场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需要茶企实施品牌年轻化策略,来突破禁锢自己的过时想法与市场要素,在年轻化的过程中,清晰传达你的品牌内涵与价值。
纵观英山茶企推出的系列产品,无论是包装、还是宣传的品牌故事,都是传统性的产品,都只是单纯的茶,而并没有改变由茶而衍生的社交、 养生 、 时尚 的生活理念与方式,因此,在品牌年轻化策略之下,必须推出符合年轻人喜好的诸如杯茶、喜茶、丧茶等新式茶饮,重新定义茶的饮用方式与功能,这样才能真正将厚重的中国茶文化深深烙印在年轻人的心理与消费习惯上。
英山茶业突围路径之二:品类创新
中国的消费者对茶叶品类的认知度远高于产品品牌,甚至可以说混淆了两者的区别。一直以来,外界盛传中国的茶业“有品类无品牌”。因此,英山的茶业需要在茶叶的品类上进行创新。英山云雾茶这一区域公共品牌给外界的形象是绿茶这一个品类,但是,在绿茶这个品类的江湖上,英山云雾早已成为楚茶吴牌的典型代表。湖北茶叶特别是高山地区鲜叶,由于生态环境好、生长周期长,受到越来越多的外省茶商青睐。他们纷纷来湖北抢购鲜叶资源,作为制作本省品牌茶叶的原料。全国的十大名茶之中,包括西湖龙井、江苏碧螺春、信阳毛尖、黄山毛峰在内,多数都采购湖北原料,再打上自己的牌子销售。
因此,英山在继续维持绿茶优质原材料供应的江湖地位之余,要推陈出新,推出自己的红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虽然,英山早已有茶企推出自己的这些品类,但是,在英山云雾茶品牌宣传的官方文稿中并未见重点推介这些品类,一直将其视为小众的存在,但是,恰恰这些在英山人看来的小众的品类不可忽视,这些小众品类可能代表一个阶层,代表一个圈层,所以,我们要从重视这些品类开始,外国人、中国的年轻人,白领阶层可能比较喜欢这些品类。
除了这些茶的品类之外,还应该开发出茶的衍生品,尤其是在茶工艺品的开发上,是一个新的方向,将夏茶、秋茶制作成装修用的砖雕,或者摆件,既能起到装饰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作为活性炭起到吸附空气中有毒物质的作用。
英山茶业突围路径之三:传播创新
消费者对茶叶的喜好要求在变,茶叶的市场格局以及传播环境都在发生改变,这对英山的广大茶企来说是一个大挑战,也是一个自身调整的大机会。
笔者建议传播创新围绕三个方面做文章:一是品质展示,即,必须生动展示茶叶品质及相关产品;二是顾客增加,即,必须快速增加并稳定客户的总体数量;三是员工成长,即,必须保持员工团队稳定,促进员工能力持续提升。
中国缺的不是好茶,而是好茶的认知标准:如何让消费者便捷简单地买到真正的好茶,从源头开始严控茶叶的质量,制定从采摘到加工以及包装都要有一套严格的标准,打造强大的品控、品牌、运营、渠道、服务等体系,把好每一个关口,从根本上保证每一泡茶的品质。同时,要将这个过程生动地展示给消费者才是关键。好品质来自于对过程的把控与传播,如果只有过程的把控,而没有过程的传播,这对于品牌营销来说是失败的。你做得再好,没有人认知,就不会有认同,更不会有认购。传播的过程是对消费者吸引、教育与再教育、直至占领消费者心智的过程。
我们所有的一切营销都是为了赢得更多的消费者,所有,快速增加并稳定客户的总体数量是一个长期的目标,需要日积月累,需要持续,认知的顾客越多,认同与认购的才会越多。
保持员工的稳定,持续性的培训员工,使其忠诚,并发自内心为企业工作,让其价值得到最大体现,是一个企业内生动力的关键。
做好这三个方面的文章,传播的创新才有可能。英山县每年都举办茶叶文化 旅游 节,这个活动也应该创新,能否尝试一下,让所有来参加这个活动的人都学会唱一首英山的茶歌,都吃一次终生难忘的茶宴,喝一次让人醉生梦死的茶酒?
英山茶业突围路径之四:模式创新
模式不对,一切白费!天福茗茶凭借体验模式快速崛起。龙冠龙井以G20的国家背书,让世界品味中国茶。湖南安化黑茶依靠直销模式创造销售神话。更多创新型的消费模式正推动茶产业多元化发展,比如近两年风靡消费者礼品清单上的小罐茶,将买茶送礼这个需求简化,打通质价透明的消费痛点,成为近年来茶叶创新的代表;江苏省将茶叶文化与乡村 旅游 结合,推出茶乡 旅游 路线,让消费者通过亲身的采茶制茶体验感受茶文化,以 旅游 推动当地茶产业发展也成为茶品牌推广的创新方式;在年轻大众消费市场端,燃起排队热潮的网红代表喜茶,以其特殊的社交属性成为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新式茶饮……这些与茶产业相关的新形式正推动着“茶经济”不断发展。
英山茶业需要在茶旅融合、茶药融合、茶果蔬融合、茶康养融合上进行创新,设计出符合英山的消费模式。但不可忽视的是,英山需要花大力气打造茶消费场景,目前,多元化的茶消费场景对于英山来说是一个短板。
英山茶业突围路径之五:产业联姻
做农业没有捷径,最大的捷径就是选对路径,不走弯路,找准自己的根与魂! 在产业上,做减法,做聚焦,从产业链到价值链,成为产业生态圈不可替代的价值链条!因此,笔者建议,英山的茶业应该与其他相关的产业进行联姻,借船出海。
在西北流行喝八宝茶,这个八宝茶中除了一些水果干果外,就有茶叶,如果将英山的茶叶与西北的八宝茶结合起来,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思路。同时,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都盛产枸杞,如果将英山的茶叶与四个省的枸杞结合起来,做一系列的康养产品,也许能起到惊人的效果。湖北劲酒公司每年采购宁夏枸杞3000吨用于酿造劲酒,如果宁夏每年采购英山3000吨茶叶用于制作八宝茶,这种产业的联姻是否会展现出更大价值与魅力?
产业联姻的最大价值在于资源的互换,在于价值的提升,英山茶业可以借助其他地方的一些产业而唱响自己的品牌之歌。
总之,茶叶产业规模化是趋势,品牌突破是关键。中国的茶叶行业理念仍然相对落后,“茶二代”及新一代的茶叶经营者推动茶叶市场在向集约化、品牌经济、电商经济等方向发展,有望开辟全新的茶叶市场格局。 笔者认为,以往的中国茶叶产业以小农经济思想,无法进行统一标准规模化生产是一个弊端。而产业规模化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且可以通过统一生产标准提高茶叶种植和生产质量,开拓全方位销售渠道,形成科学种植,增强市场竞争力。
中国茶叶市场缺少品牌经营理念,消费者在进行茶叶消费时缺少品牌意识。面对激烈的市场争夺,茶企业应注重品牌塑造,通过提升品牌形象维护消费者的忠诚度。随着“茶二代”和新一代经营者的出现,茶行业将通过全新的经营方式出发,开辟全新的发展路径。而楚茶大业,需要每一个茶农,每一个茶企坚定不移地为品质而战,为品牌而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53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夏至喝退热降火茶饮的健康茶
下一篇: 冬季饮红茶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