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之傻宝皇帝晋惠帝遇难逃亡,从许昌返归洛阳, 属下百姓看那皇帝落魄样,有不忍,以茶献之,“持瓦盂承茶,夜暮上之,至尊饮以为佳。”皇上饮茶,当是奢华之玉壶紫砂壶,何曾用过瓦钵?然则落难如此,什么都是好的 了,慈僖太后被八国联军追赶得像亡命犬,一个窝窝头也 当是猴头与熊掌了。自然,晋惠帝也以瓦钵为佳。瓦钵为 茶饮之美具,是皇上御定,哪怕是傻宝皇上御定,也自然有“文件规定”的效应,所以瓦钵为茶具,其风不让于紫砂壶。董桥先生谈及瓦钵雅意被当代科技搞坏了,不胜感慨:“茶叶虽好,用煤气炉代石灶,不锈钢壶代瓦锅,自来水代名泉,自不免大杀风景。”不锈钢壶代瓦钵大杀风景,然则,以玻璃壶代瓦钵呢, 鄙人以为,那将是大壮风景的。以瓦盅饮茶,殆同于以传 统方式度新婚之夜,瞎灯黑火品完了至味,淳厚固然淳厚, 意趣却失稍许,人都没看到,结完婚了!以玻璃杯饮茶, 便恰似现代男女,红灯高挂,通明透亮,眼餐秀色,眸映 春光。口福之前饱享眼福,双福齐至比单福临身,其意胜 如何?
茶似佳人,不但是味道如此,其美形质也可堪联想。 宋徽宗年间,有名为郑可闻者,为取媚帝王,制造贡茶, 采择新抽茶枝上的嫩芽尖,蒸气过后,剥去外叶,只取其 心一缕,用珍器清泉泡之,光明莹洁,称“银丝水芽”,于 沸水中蜿蜒有如莹白少女舞蹈。宋徽宗当皇帝不怎么样, 但在艺术上倒是一个有趣的人,在茶上也很会玩味道。大 多富贵人家爱用黄金器紫砂壶做茶盅,他却用玉杯,他知 道茶趣啊,他知道除了鼻品舌品之外,还有眼品,所以要 用剔透空明之玉做杯。
茶是有美丽形质的。针形如君山银针南京雨花茶,扁形如西湖龙井茅山青峰,蛮腰曼转之条索形的有庐山云雾 福建苦丁茶,如乳如草莓的有普陀佛茶洞庭碧螺春。这些 天生丽质的茶叶,装在盒中桶中犹如僵魂魄,而一跳入水, 就活泼泼如水精灵,起舞弄清影,或似雀舌吐声,或似兰 花露蕊,或似春笋问春,或似秋菊争妍。太平猴魁舒展时, 犹如机灵小猴,上下翻滚,搅动一池春水;君山银针舒展 时,好似翠竹争阳,风动一山春色,西湖龙井舒展时,恍 然春兰怒放,移动一腔肺腑。这般美景藏之于类似暗室的 壶中,真是罪过。秦牧先生是很会享景的:“即使是极好的 茶,我也把它泡在大茶壶里,冲进玻璃杯中,擎在手里, 对着花丛,悠然畅饮。”秦牧先生还是错过了,饮玻璃杯中 之茶,不要擎在手中,当先放在桌上,用眼睛饮个一时半 刻,才得真趣。汪曾棋老先生讲究程式:“真正的狮峰龙井 雨前新芽,每蕾皆一旗一枪,泡在玻璃杯中,茶叶皆直立 不倒,载浮载沉,茶色颇淡,但人口香浓,直透肺腑,真 是好茶。”先看看,再品品,这就如先恋爱,再结婚,更称心一些吧。
中国古代有“十六汤品”说,最值钱的当是“富贵汤”, 那是金银茶瓶煎出来的,我们哪里用得起金器银皿? “近 来紫砂壶大盛,然我至今没用,几次到得柜台边,看到价格,头就晕了。”以茶人三部曲而获茅盾文学奖的王旭烽女 士望紫砂壶而兴叹,何况我等。我等合用玻璃瓶。玻璃瓶 汤居列十六汤品第几品? “秀碧汤”是石瓶煎出的,“其汤 不良”;“压一汤”是瓷质茶瓶煎出,只适“幽士逸夫”。“玻 璃瓶汤”大概尚没来得及入品吧。不入流者是我们不人流 人喝的,也罢。我们阿Q起来,倒替先人遗憾,他们知道 云在青天水在瓶,却不曾晓得美茶春色在玻璃瓶。“试想在 春天的早晨,一杯滚水被细芽嫩叶的新茶染绿了,玻璃杯 里条索整齐的春茶载浮载沉,茶色碧绿澄清,茶味醇和鲜 灵,茶香清幽悠远,面对绿莹莹的满杯春色,你感到名副 其实的在饮春水了。”没有玻璃瓶,哪能面对满杯春色? “春 光欲醉,午睡难醒,金鸭沉烟细。画屏斜倚,销魂处,漫 把凤团剖试,云翻露蕊,早碾破愁肠万缕。倾玉瓯徐上闲 阶,有个人如意。堪爱素鬟小髻,向谲芽相映,寒透纤指, 柔莺声脆香飘动。唤却玉山扶起,银瓶小婢,偏点缀几般 佳丽,恁陆生空说《茶经》,何似侬家味。”陆生说《茶经》, 当然好味,但若无茶如美女,美女如茶,未必能胜“侬家 味”,紫砂壶能益茶味,但若将春色掩了,也未必胜玻璃瓶 味。我佩服的是何为先生,面对这满杯春色,居然进得禅 境里去,“每一个饮春茶的早晨仿佛是人禅的时刻。”
玻璃瓶里如银瓶中“云翻露蕊”,“春光如醉”,能够入 禅?我独坐在窗前,玻璃瓶中贮满翠绿的春茶,“初巡为婷婷袅袅十三余,再巡为碧玉破瓜年,三巡以来,绿叶成荫矣。”春茶如许,春色如许,无法入禅,我的春心全被哄起 来憲意动了。
所谓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宋朝,人们对于茶文化的了解很深,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知道如何饮茶。宋朝人喜欢喝的茶,不局限于我们所喝的茶叶,他们有时也喝花茶。在电视剧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人物在交谈时,下棋时,都会喝茶,就算是闲来无事也会烧一壶水,一个人细细品尝。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宋朝人喜欢喝的茶叶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杭州西湖的龙井。西湖的龙井在清明节前时采摘最佳,许多官宦人家在清明节经常带家人和朋友到西湖泛舟品茗。这在当时也是一种风尚,由此可以看出宋朝当时的生活节奏十分舒缓人们,国力强盛,百姓安乐。
二、腊面茶。腊面茶的前身是唐代初期的研膏茶,唐代初期的研膏茶是一种不加香料的自然差茶,后来随着士大夫阶层对于茶叶的要求提高,对于研膏茶的制作也更加精致,慢慢的在茶中掺入一些名贵的香料,把研膏茶慢慢发展成芳香扑鼻,冲泡之后有乳状物放于茶汤之上的腊面茶,因为跟熔蜡相似,所以取名为腊面茶。
三、大龙团。大龙团是皇家贡茶,当年宋帝设立茶局,选定福建建州凤凰山的北苑贡茶为皇家玉御茶,这款茶被起名为龙团凤饼,是宋真宗时期的宰相丁谓命名的,这款茶在宋朝很多关于食品的文献上都有着不错的评价,当时还有很多茶都是以龙凤团茶为主体而打造的。以上这三种茶都是宋带比较有名的茶,无论是哪一种,放在现代也是人们所称赞的。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茶礼之邦,我们以茶会友,对于茶文化的研究也非常的深入。希望我的分享有助于你了解更多关于我国的茶文化。
作为一个经常去长沙打卡的伪长沙人,让我来怒答一波。
(1)湘军剁辣椒
看这个名字你就能看出点什么名堂,如果你自身是辣椒的忠实爱好者(比如我),一定要去试一下这个。里面有剁辣椒,木瓜丝,洋姜等等,总体来说价格也很亲民~总之我每次去长沙都会去吃,回去的时候还会抽真空给爸妈带一点。
(2)陈记捆鸡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捆鸡并不是肉食,而是一种豆制品,就有点像那种素肉。所以比较担心热量超标的女孩子们一定要去试一下,用的油辣椒一点也不油腻,吃完后感觉自己幸福感都增加了!
(3)九喜卤味厨房
一个藏在巷子里的卤味。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估计这个小吃店也可以类比。里面最好吃的我觉得是炸鸭头和炸排骨。炸排骨用的是仔排,并且是先卤一波,然后再炸的,由此可见,味道肯定是比较深入的。
除此之外,里面还有炸小黄鱼,如果不喜欢炸鸭头的朋友们可以考虑一下。
(4)烤苕皮
如果你去过川渝湘中的任意一个,我想你都不会忘掉烤苕皮,我的妈,一边敲字一边流口水的感觉。烤苕皮记得在里面加一些榨菜,那感觉,有种不想走的错觉。最重要的是,价钱还便宜,基本都不会超过10块钱,贫民窟女孩子爱了。
(5)超级芒果膨胀冰
主要我个人是芒果的忠实爱好者,所以一般遇到有和芒果有关的美食,我都会去尝试一下。所以这个芒果膨胀冰我自然也就不会错过。感觉大概就是,芒果的料特别足,而且里面的芋圆真的太好吃了。答应我,替我多吃两口。
(6)长沙细卷
主要制作方法就是用一张凉皮一样的东西,在里面加上各种素菜,最多的是土豆丝,豆芽,胡萝卜丝这种,然后裹起来。感觉口味是比较偏辣的,所以我也爱了。
(7)油坨坨
这个一直比较出名,去吃的朋友也很多。只不过,我去的时候感觉排队的人真的好多好多,作为懒人的我,还是放弃了。等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要去尝一下,毕竟排队那么多的话,肯定味道不至于难吃。
除此之外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黑色臭豆腐,还有各类米粉(湖南人应该都叫嗦粉),以及一直想尝试的茶颜悦色~完了,我现在就想去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61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夏季要喝什么茶有益健康,
下一篇: 人生四盅茶你喝到哪一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