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认识清香型、传统型和浓香型之前先理解两个概念:
1、做青发酵:
是指乌龙茶做青全过程中茶叶内涵物质的转化。包括鲜叶损伤接触空气后氧化红变和乌龙茶特有香气成分的形成等等。因此发酵轻重不仅仅是指红边的多少,红边的多少也不能简单代表发酵的轻重。只有适度的发酵才能制出好茶。有制过乌龙茶或看过做青全过程的人就能理解:在两、三小时以内,重摇青就能达到或超过三红七绿或红边过重,但香气却没有。这事实上是发酵不足造成的,说明红边多不等于发酵重。
2、传统岩茶的工艺:
与目前市场上岩茶的本质区别在于精制焙火,而不在于初制。传统岩茶都经过长时、低温、炭火烘焙(炖火),未炖火的一律称为毛茶原料或半成品。现代为适应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既有传统炖火的岩茶,也有未炖火只经整形烘干的岩茶上市销售。为区别两者的风格,将后者称为清香型,前者称为传统型。传统型岩茶的香气特点为:“锐则浓长、清则幽远”,中低档普通茶为清幽细长,高档茶表现为浓厚持久,因此浓香型并非专指传统型。
会使大家感到不解不能确定的是:
1、轻发酵和重发酵的概念(区别)。
2、轻焙火、重“发酵”的茶是什么类型。
3、清香型和传统型为何与初制“发酵”无关。
武夷岩茶制作过程的“发酵”概念与其他物质的“发酵”不同。
岩茶的发酵至少包括酶促氧化和内含物转化,不是微生物参与的分解氧化。一般消费者将岩茶的发酵轻重直接用汤色的深浅或红边的多少来衡量,从制茶的角度看、这是不全面的(但消费者可以保留这种直观的认识和概念,否则越解释越糊涂了,而且这不影响清香型和传统型的定义)。发酵适度是指将茶叶加工到香高、水醇、红边适度、汤色橙黄至金黄、清澈透亮。这是无法量化的、看青做青的茶叶加工技术。
清香型与传统型的定义:
清香型是市场上和消费者为了区别未经传统工艺(精制)炭火烘焙而上市销售的这类风格的岩茶。传统型则指经炭焙、有一定火功的这类风格的岩茶。所以 清香型与传统型的区别与初制“发酵”并无关。
1、肉桂系列。武夷岩茶的分为:肉桂、水仙、名枞、奇种四种,肉桂是岩茶的当家品种之一。茶叶条索紧实、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成品茶分浓香型和清香型。浓香型重发酵。茶叶色泽较黑,冲泡后的茶汤金黄带红,有焦糖味。清香型则突出了肉桂的香气。冲泡后茶汤颜色淡黄,香气纯粹。
2、水仙系列成品茶色泽墨绿、叶背常现沙粒,叶基主脉宽扁明显,叶端褶皱扭曲,叶片色泽青翠黄绿,汤色浓艳呈深橙黄色或金黄色,叶底软亮、朱砂红边明显,耐冲泡。
3、名枞系列大部分为灌木型,外形紧实大小匀齐,色泽青褐;带有天然花香,滋味醇厚,茶汤橙黄明亮;奇种系列是由当地的菜茶品种采制而成。有天然花香但不强烈,茶汤橙黄清澈,耐久储。
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红袍茶。 武夷岩茶的形态特征:叶端扭曲,似蜻蜓头,色泽铁青带褐油润.内质活、甘、清、香。有明显的岩骨花香。武夷岩茶名岩产区为武夷山市风景区范围,区内面积70km2。
品种分类
产于武夷山的乌龙茶,通称为武夷岩茶。因产茶地点不同,又分有正岩茶、半岩茶、洲茶。正岩茶指武夷岩中心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品质 高味醇厚,岩韵特显。半岩茶指武夷山边缘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岩韵略逊于正岩茶。洲茶泛指靠武夷岩两岸所产的茶叶,品质又低一筹。
主要品种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种、大红袍等,岩茶中以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著名,其它品种还有瓜子金、金钥匙、半天腰等品种。
大红袍
岩茶之王——大红袍
武夷山大红袍为武夷岩茶四大名枞之首,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誉,具有显著的健胃养胃药理作用。大红袍最大的特点就是性质温和,适合四季饮用,还有突出的健胃养胃功效,肠胃不好和寒气重的人可饮用。此外,还有防辐射和防日晒的作用。
铁罗汉
武夷最早的名丛。清代郭柏苍《闽产录异》(1886年)记载:"铁罗汉、坠柳条,皆宋树,又仅止一株,年产少许。"传说原产地在慧苑岩内鬼洞和竹窠岩长窠。据传,惠安施集泉茶店于19世纪中叶经营武夷岩茶,以"铁罗汉"最为名贵,有疗热病的功效,极受欢迎。
白鸡冠
白鸡冠之名在明代已有传闻,早于大红袍。白鸡冠树高1.75米,分枝颇多,该树叶色呈淡绿,嫩叶浅绿微黄,叶面开展,春稍顶芽微弯,茸毫显露似鸡冠。这也是白鸡冠名称之由来。
水金龟
原产于牛栏坑杜葛寨峰下半岩上,后被洪水冲至牛栏坑坑底的兰谷岩。1919~1920年间,为此树曾引起诉讼。
武夷岩茶怎么分辨好坏呢
武夷岩茶怎么分辨好坏呢,武夷岩茶是乌龙茶中的一种,生产于福建武夷山,茶香瑞则浓长,茶味醇厚滑润甘爽。但目前市面上的武夷茶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武夷茶有一股酸味,有的酸味甚至难以下咽,这。那我们应该怎么分辨武夷山大岩茶的好坏,一起跟我来了解一下吧。
武夷岩茶怎么分辨武夷山大岩茶的好坏1 武夷岩茶怎么有酸味
作为许茶友热捧的名茶,武夷岩茶怎么有酸味,岩茶发酸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化期出酸陈:茶叶中的内含物质转化过程中会产生酸,味这种独特的酸味,武夷山人称之为武夷酸,一旦过了时期,就没有酸味了。
2、武夷酸:欧美茶叶专家罗莱特1847年在茶叶中发现儿茶素并从武夷岩茶中分离出“武夷酸”。哈斯惠茨在1861年终于证实武夷酸是没食子酸、草酸、单宁和槲皮黄质等的混合物,不过因为每个品种酸性物质不一样,所以有些茶岩酸味不一样,
3、返青:也是形成酸的原因之一。岩茶吸湿性强,自然条件下存放的岩茶倘若没有保存好,岩茶吸收水分后会产生乙酸等异味物质,从而变为有问题的酸味。
4、不正常的酸,通常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把含水量太多的茶叶堆积在一起,这样会形成“闷闷的酸味”,这种酸味给人的感觉就很不舒服,令人难以下咽。
怎么分辨武夷山大岩茶的好坏
分辨武夷岩茶质量的好坏有以下几种方法:
闻味: 将盖杯用开水加热后倒2 干,取适量的干茶置于杯中,轻轻摇一摇即可闻香。如果有杂味,就说明茶叶的质量不太理想。
盖香: 是指第一道茶出水后留在杯盖上的香气,盖香更是区别茶叶品种以及茶叶品质高低的最重要的环节,武夷岩茶在盖香上的表现主要有品种香、花香、炭火味、果糖香等。
水香: 是指茶水入口后在口腔中的香气,这时是对盖香的进一步加深了,也就是对盖香的进一步确认。
碗底香: 是指几泡茶之后,将盖碗倒置,取出茶叶后盖碗碗底的香气,对于岩茶来说,花香,果香为 茶中的上品,茶香,炭香为岩茶所必备的特点,烟味,返青等异杂味为茶中大忌。
总结: 以上就是我带来武夷岩茶怎么有酸味和怎么分辨武夷山大岩茶的好坏的问题的解答。其实武夷岩茶还有很高的药理功能,具有明目益思,轻身、延缓衰老,提神醒脑,健胃消食,利尿消毒,祛痰治喘,止渴解暑,抗辐射,抗癌防癌,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压,降胆固醇等等。
武夷岩茶怎么分辨武夷山大岩茶的好坏2 从“香”来区分武夷岩茶好坏 岩茶的香气认识,主要体现在干香,盖香,水香,杯底香。
【干香】
是指干茶所具备的茶气,有个很好的方式来区分干香的好坏,将盖杯用开水加热后倒干,取适量干茶置入杯中,加盖轻摇即可闻香。
在闻干香的时侯可以感受出茶叶的干香效果,是否有异味杂味,但不易区分出茶品的好坏。也不好在些环节鉴品出茶的品质或品种特征。当然也有一些茶干就能很好表现出品种特征的茶。如:奇兰,老枞水仙这些品种特征相当明显的茶品。
【盖香】
第一道茶出水之后在杯盖上留下的香气。
盖香是区别茶叶品种特征及品质高低的重要环节。很多茶品的特征在杯盖的表现都是很显的,当然,盖香也是从茶的香气上对茶叶品质好坏进行评定重要指标。
茶品在盖香上的表现主要有:品种香(茶香),花香,炭火味,果糖香,等。
还有就是茶叶的异味杂味(如果有异味杂味)这个时侯也可以很好的品评出来。如:烟味,返青味等。
【水香】
是指茶水入口后在口腔中的香气。
这时是对盖香的进一步加深了,也就是对盖香的进一步确认。
【碗底香】
是指几泡以后,将盖碗倒置,取出茶叶后盖碗碗底的香气。
这个香气也是对茶叶品质高底的进一步确认,以清幽的香气为上。当然主张,盖香,水香,杯底香的三香一致为上了。
茶香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对岩茶的香气而言,花香,果香为茶中的上品,茶香,炭香为岩茶所必备的特点,烟味,返青等异杂味为茶中大忌。
对于茶叶香气的品鉴上,特别要注意:
清香≠青香,茶香(品种香)≠花香,炭香≠果糖香。
一、清香vs青香
清香的岩茶,是指茶叶本质特征好或香气表现比较理想的岩茶使用轻火工艺精制的成品茶,实指岩茶制作工艺的.培火较轻的茶品。
而青香,则是茶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发酵时间过短或炒青时间不够而导致的青草的味道,是加工不到位的特点,即使焙足火花也有可以有青味存在。
清香,是茶的工艺问题,而青香,则是茶的品质问题了。
二、品种香vs花香
这两都实质上是共性与个性的问题,所有的茶叶都具有的茶香,在清香的茶里面较难区分的是茶香与花香之间的不同,个别品种茶如:105(黄观音)本身所具备的品种香就有点类似花香,不过对于茶香和花香的区分来说,品种香相对较锐,冲,而花香的茶的香气要更幽,更具收剑性。
三、炭香vs果香
炭香则主要体现在中足火的区分上了,炭香在盖香中的体现为焦糖香,主要表现在茶品前三泡的香气上,而果香的体现则要冲泡二到三泡以后可能才能体现出来。
对于岩茶香气的认识来说,还在于各位在品饮的过程中,注重对比,注重积累,就可以很好的进行区分了。
关于前面所说的几种香气:
茶香:指品种香,也就是各种茶叶品种本身所具备的品种的香气。
花香:清香的茶品中表现出来的类似花粉的香气。
果糖香:是指中火或中火以上的茶品开泡时感受到的类似于蜜糖或果奶香的香气。
炭香:是指中火或中火以上茶品所具有的炭火味。要区别于焦香(培火过高或过急而产生的咖啡香)。
清香:实指岩茶工艺中轻培火工艺所制作的岩茶的一种香型。别于足火或中火的熟香型。
关于清香及熟香:
常理来说,清香的岩茶以轻培火为主,熟香的岩茶以足火为主,而中火的茶品有可能表现为轻香,也有可能表现为熟香,不好完全界定。花香必然表现在清香型的岩茶中,而果香则必出自熟香的茶品中,清香茶中的果香,熟香茶中的花香,则是个案中的个案,或说是实属难得的精品了,个人认为不大可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65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黄山毛峰荣誉
下一篇: 茶具的概括它的起始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