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品茶味悟茶韵知人生

品茶 2023-11-14 20:59:05

品茶味悟茶韵知人生

,需要看心情,一段真正闲暇的时光,一个完全放松的心情,才能品出好茶的韵味。茶如人生,绿茶是青年,铁观音是壮年,单枞是中年,普洱是老年。一杯好茶,还要配上精致的点心,品茶才更有趣味。


20岁的绿茶:稚嫩而敏感

品茶,始于绿茶。绿茶正如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就像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泡绿茶,太烫的水,只会让茶变得焦黄苦涩,就像对待年轻人,如果方式不对只能扼杀才华。所以泡绿茶,最好的水温是85℃左右,浇的时候手法要柔和,这样冲出来的茶呈黄绿色,茶叶翠绿,口感温和,甘中回甜。绿茶带有豆香味,解渴又滋润,最适合感性的年轻人。


30岁的铁观音:正是最为鼎盛时

铁观音有着天然的花香味,提神效果很好,还有开胃的作用。喝过几转茶,顿觉神清气爽。泡铁观音,如果水温不够,它会以为你“藐视”它,粘在杯中一动不动。而如果你用100℃的沸水“招待”它,茶叶会迅速胀开,就像喜遇知音一样。而且出茶要慢一点,稍微闷一下,这样它的精华才会充分释放出来,所以用保温效果好的紫砂壶冲泡效果最好。


40岁的单枞 :有力量有深度

吃过点心,用单枞来漱口再好不过了。单枞,如同40岁的中年人,有力量,有深度。冲泡单枞,要水温高,出茶快。单枞口感清爽,层次丰富,有天然兰花香,清新怡人。


50岁的普洱 :看尽人生百态

普洱,就像人走到50多岁,看尽人生百态,已经宠辱不惊。普洱的包容性很强,冷饮热饮均可,冷饮则甘甜,热饮则醇厚。但是陈年的普洱茶必须用沸水才能调出骨子里的陈味,就像与长者交流,要有相称的智慧,才能相谈甚欢。喝普洱暖胃、发汗,它的成分对于降低血脂也有独到功效。

茶韵之人生散文欣赏

  茶,清婉淡雅,简约朴素,色碧有如春霞,味醇好似幽兰。以馨香而忘忧,以清淡而恬适。在闲适中品一杯清香缭绕的茶,享尽世间平淡的韵味,个中蕴含着的闲情诗意,人生况味,那种静雅悠闲,率朴自然,恬适愉悦的韵味,非是极言不能尽之矣!

  自古至今,许多文人雅士,追求人生的至极境界,琴棋书画烟酒茶,茶以其“和”、“静”、“怡”、“真”的精神内含备受国人推崇。茶味,品出了国人自然谦和,淡雅生命的人生真谛;茶,品出了国人追求“天人合一”,无为无我的至高境界。茶即是心,茶即是人,茶即是国人之人生真谛。

  品茶须“和”。“和”,源自《周易》“保合太和”之意,世间万物为阴阳所化,以五行相生相克而趋为和谐平衡为大道,即茶之中和。茶的`“和”,为儒、道、佛各家所尊崇。儒家的中庸之道即为茶之“和”,讲究适可而止,食不求饱,居不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篇》)。亲和自然,“钓而不网,弋而不射宿。”亲和他人,“礼之用,和为贵”(《学而篇》)。道家的“天人合一”、“知和曰常”即是茶之“和”。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圣人法天顺地,不拘于俗,不诱于人,故贵在守和。”即是讲阴阳相和而生万物,阴阳和谐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尊崇亲和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至清导和”的理念。佛教在传入中土之后,渐与中土文化相融合,带上了强烈的中原文化色彩。佛家以提倡修行“中道妙理”为“和”之理念。在《杂阿含经·九卷》中引用佛佗的话说:“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着,莫放逸。”在《无量经》中佛佗告诫人们要和诚处世:“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这就是中和的哲学理念。国人品茶,一个“和”字,道出了中国人追求的人生的至高境界。与那些好战耆武的民族相比,国人可谓是一个谦谦君子矣!

  品茶须“静”。“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语)“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庄子语)“静”是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的集中体现。品茶,品的是一个静字,在静中明心见性,在静中证道悟道,在静中求真求实,在静中养性,塑造自我的人格自尊。中国古代士代夫们对品茶须“静”多有论述。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写道:“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于鹄《赠李太守》诗云:“捣茶书院静,讲《易》药堂春。”徐祯卿在《秋夜试茶》诗中说道:“静院凉生冷烛花,风吹翠竹月光华。闷来无伴倾云液,铜叶闲尝紫笋茶。”茶人追求的至“静”之境,当是心静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静。如苏东坡在《汲江煎茶》诗中写道:“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卧听山城长短更。”在这自然景观宁静一片的氛围里,诗人达到了身心的宁静,当清馨的茶香弥漫四围,浸润着诗人的灵与肉,那种空明、恬静,闲适的感觉,让诗人进入了所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品茶得“怡”。“怡”指的是身心的愉悦。品茶是一件雅俗共赏的乐事,与茶为伍的是琴棋书画烟酒诗,吟月赋风,把酒言欢,赏花作画,对弈抚琴,无不可与茶共一体。对权贵阶层品茶重在茶之珍,意在炫耀权势,夸示富贵,附庸风雅;文人雅士品茶重其韵味,追求的是精神的愉悦,意在托物言志,激扬文思,交朋结友;对道佛之流品茶则重其德,意在参禅求道,成佛成仙。对平民百姓而言,品茶则品其味,意在去腥除腻,涤烦解渴,享乐人生。但无论何种阶层,在其品茶过程中都能达到“怡情悦性”,获得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惬意、舒适。

  品茶求“真”。道家讲究“抱朴含真”,“返璞归真”。庄子有言:“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庄子·渔文》)。品茶品的不仅是茶本身的,形式上的真,更是茶道上的,精神上的真。品茶,要品出修身养性,品出真诚求实,品出心与自然同道,茶贵为真,人贵于诚,天人共真,循规大道。品茶的求真,就要达到像陶潜的《饮酒》诗描述的境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品茶人生的感悟句子

品茶人生的感悟句子:

1、茶如人生,人生如茶。适量的茶当配适量的水一杯清茶,一种人生,豁达,开怀!细细品味,苦中有甜,清香四溢,健康人生的真谛!

2、人生如茶手执一杯香茗,品味着四季的蕴味,品淡出人生的精彩,一杯清茶,心素如简,人淡如茶,吾之所愿!躬耕以养心,乐善以修行。希望一缕幽幽茶香能带给您那怕一丝丝的美好与满足!

3、人生如茶,浓淡皆宜。看杯盏茶心,茶遇水是缘,亦如人生之情缘。以一颗无尘的心,还原生命的本真;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中的所有。

4、人生如茶,风华正茂的时候也许正是自己最苦涩的时候,人老心衰的时候,真是甘甜入心的时候。

5、友情如水,淡而长远;友情如茶,香而清纯;友情如酒,烈而沁心;友情如雨,细而连绵;友情如雪,松而亮洁。人生短暂,珍惜友情。

6、无论茶是浓是淡,让清香永驻心间。无论距离是近是远,让记忆彼此相连。无论联系是多是少,让祝福永不变。无论天涯海角,让友情永远永远。

7、人生就像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香是它的馈赠。人生就像一杯茶。第一口苦,第二口涩,第三口甜。回味一下,甘甜清香。

8、人生如茶喝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轻风。

9、人生如茶需要慢慢品味,生活如歌需要激情蓬勃,一辈子短暂时光匆匆,走了就不会再回来,需要珍惜我们的美好时光,将来才不会后悔,才不枉此生。

10、人生如茶,沉浮随意,自能品出生命滋味;人生如棋,攻守随势,自能把握当下契机;人生如书,精进随志,自能悟出大道至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67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