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节:上海 每年9月26日开始举办为期10天的桂花节 节日期间有大型的赏花活动,有达5公里长的桂花廊,同时各种桂花糖果、糕点供人品尝。
宁波桂花节(9月底至10月初)
纳溪桂花节 时间:2013年9月15日
中秋节是一年之中比较常见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个时候很多地方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比如办花灯会、中秋晚宴等。通常情况下,在中秋节的时候,有些地方会流行放孔明灯,有些地方会玩花灯等,主要看各个地方的习俗。
1.放孔明灯寄托心愿 孔明灯,又称天灯,又称许愿灯。在释放孔明灯之前,人们会把自己的愿望写在灯壁上,然后点燃它,让它飘向天空。
中秋节放孔明灯是一种传统习俗。为了确保城市安全和避免火灾,许多地区在中秋节期间禁止使用孔明灯。目前,继承这一传统的地区集中在沿海和郊区。
2.打灯笼增加节日气氛 中秋节是三个传统的元宵节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在中秋节玩灯笼。灯笼,也被称为灯笼,是传统的手工制品。古人相信灯笼可以辟邪。因此,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每家每户都必须在门前挂上灯笼以驱邪。在现代,中秋彩灯更能增加节日气氛。
在北京、广东、广西、香港等地区,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中秋灯节。
2.孔明灯 孔明灯的发射具有上天的意义。人们把齐福的心愿写在天灯上,并在农历新年的中秋节晚上放在空中。让上帝祝福这个家庭一年。现代人孔明灯洞,又称许愿灯,多用于祈福。男人和女人,无论老少,都用自己的手写下祝福,象征着每年的收获、成功和幸福。所以它也被称为许愿灯或天灯!当地有很多习俗,人们结婚生子时应该开灯,以确保安全!在节日、庆祝活动和生日的时候,他们会在海滩上与亲密的朋友一起放上彩灯和祝福。
2、吃月饼 月饼是一种混合了面粉和点心的甜点。月饼的形状很完美,寓意着家人团聚,寄托着人们的思想。同时,月饼精致小巧。人们经常给人们送月饼。因此,中秋节期间,月饼也是朋友们送人、沟通感情的重要礼物。
3、喝桂花酒 中秋节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桂花香可用于制作桂花茶和桂花酒。中秋之夜,仰望桂花,闻桂花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全家的甜蜜,已成为中秋佳节的美好享受。
4、点灯 现在点灯的习俗很少见,而且有安全隐患,容易引起火灾。因此,点灯的习俗只能在某些特定地区看到。所谓点灯灯,就是用竹条扎成的灯笼,用来制作水果、鸟类和动物,或者庆祝中秋节,给它们上色和画样,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
? ? ? 中秋节喝桂花酒是一种习俗,与中秋节赏月、吃月饼习俗有着一样的寓意,那就是寓意团圆。
一、“桂花酒”为什么能够寓意“团圆” ? ? ? 或许有人会问,月亮是圆的,月饼是圆的,“圆”寓含“团圆”之意,因此,赏月吃月饼就寓意团圆了,而“桂花酒”却不是“圆”的,这个怎么理解呢?
? ? ? 人们应该大多知道“吴刚捧出桂花酒”这句伟人的名诗句。这就涉及古代的一个著名的神话故事了,那就是“吴刚伐桂”。
? ? ? 这是一个神话传说。相传,古时有个叫做吴刚的人被罚到月亮上,他的工作就是在月宫砍伐桂树,但他刚刚砍伐后,马上又合起来了。
? ? ? 这个故事是人们认为月亮中的影子是桂树而演绎出来的故事,表达了古人对月亮的向往。后人根据这个故事,造出不少词来,比如称月亮为桂月、桂轮,月宫为桂宫,还把考上了科举喻为“折桂”或“蟾宫折桂”,并由此演化出赏桂、饮桂花酒的习俗。
? ? ? 由此,我们也就知道了为什么在中秋节赏月的时候要饮桂花酒了,那就是因为月亮中有桂树,而且人间的桂花树就是吴刚传下来的。既然桂花树代表了月亮,桂花酒也就同样含有“团圆”的意义了。
? ? ? 于是,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就成了“三位一体“的寓意”,都是一起寄托了“团圆”的美好寓意。
二、从中秋节来源的传说看“桂花酒”的寓意 ? ? ? 一般认为,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
? ? ? 有人认为,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据记载,有一年中秋夜,唐明皇、杨贵妃在月下游玩。游到兴处,二人径自登入了月宫,唐明皇还在月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次月宫之行,每年到此时刻,必要赏月一番。百姓也纷纷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欣赏人间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
? ? ? 这一传说当然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寄托着人们对月亮的喜爱之情,对团圆的渴望心情。当然,人们饮桂花酒同样是对月亮的欣赏,因为月中之桂就是月亮的象征,而饮桂花酒也间接地表达了对“团圆”的憧憬与渴求。
三、从拜月习俗来看饮桂花酒的寓意 ? ? ?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每当节日来临,全家团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以此来寄托“花好月圆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 ? ? 祭月赏月,是人们在中秋节举行的隆重的庆祝活动。古制就有春季早晨祭日、秋季夜晚祭月的礼制。汉代已经形成了赏月的风俗,相传汉武帝曾建造“俯月台”用来赏月,名叫“眺蟾”。我国各地至今还留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皇家为祭月而修建的。
? ? ? 在古代,拜月是中秋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女子多希望通过拜月来祈求“貌似嫦娥,面如皓月”。一般来说,拜月仪式由女子主持,在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祭拜月神后,就要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了,以此表示喜庆团圆。
? ? ? 最后强调一下,中秋节已经从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了。如今,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为什么要喝桂花酒?
中秋节快到了,这个节日是除了春节之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古时候,不同的地方,对中秋节也有不一样的叫法,比如祭月节、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亮节、团圆节等等。对于这个节日,小时候对它的记忆就是吃月饼,每年这个节日都很开心,因为可以吃到自己喜欢吃的月饼。还有很大很圆的月亮,那时候大人经常和我说,月亮上住着嫦娥,还有一只白兔,我们都信以为真了。
中秋节其实起源于上古时代,这么说来,确实久远,但是汉代才普及,唐朝才定型、宋朝才开始盛行起来。
每个节日都有很多传统习俗,如此悠久的传统节日,自然有很多传统习俗。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不止吃月饼,还有赏月、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桂花茶等等,这些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值得一提的就是桂花酒,年纪稍微大点的,都对月饼不太感兴趣,或许吃腻了月饼甜腻和油腻之感,对于清香的桂花酒和桂花茶更感兴趣了。
那么为什么中秋节要喝桂花酒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中秋节期间,桂花开始盛放。正所谓一年秋意浓,十里桂花香,这个时候的桂花香,十里开外都能闻见。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自古人们就喜爱桂花,它清可荡涤,浓可致远,有“九里香”的美称。它清雅高洁,香飘四溢,被人们称为“仙友”。
多地将桂花作为城市的市花,比如成都、苏州、咸宁、六安、信阳、杭州、桂林、威海、衢州等等。
前几日看到新闻,成都桂花巷的桂花树被野蛮施工砍伐,有着300年历史的桂花树就这样被砍了,实在可惜。
桂花的味道香,不仅可以欣赏,还可以食用,可以酿造桂花酒,也可以泡桂花茶,或者制作桂花糕点等。
在入秋之后,桂花开始盛放,八月中旬之后,桂花就开始慢慢凋零了。人们将掉落的桂花收集起来,酿成桂花酒,桂花酒的味道醇香、酸甜适口、醇厚柔和、余香长久。而且晚饭之后喝一点桂花酒,对于睡眠也有一定的帮助。
桂花酒的酿造方法:
采集金桂桂花,然后挑出枝叶和其他杂质,然后放阴凉处风干一夜。然后加入白糖(10斤桂花加4斤白糖即可),放入酒缸之中,任期发酵两三天,就形成了桂花露。
然后加入40度以上,50度以下的陈酿(10斤桂花加100斤酒即可),最后密封发酵,大概一年后,桂花酒就酿造完成了。
经过一年的酿造,正好迎来第二年的中秋节,所以这个时候,人们就开始品尝桂花酒了
《儿时的端午节》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除了春节以外就数端午节最为热闹了,由于父母工作都很忙,小时候我常常跟外婆一起呆在乡下。那时的端午节使我难以忘怀。与平时的过年过节一样,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外婆总会让我乖乖坐在床边,给我讲一些过节的规矩,例如“不许乱说话““不许偷吃冷粽子”“不许与小伙伴打闹”“不许玩水”……我总是批频频地点头。外婆就让我早早睡下,好让明天能有个好精神。
早晨,我早早地就起床了,穿好衣服就先奔向厨房,此时外婆已把厨房里的一切都打理好了,灶台上绑着几捆桂叶和桂绳,白白嫩嫩的糯米静静地躺在盛满水的小木桶中,像一粒粒晶莹的珍珠,灶台上放着的几个小碟,里面盛着各种各样的料:有花生、有豆沙、有肉、有红塘。于是,我就座在桌上一边吃着早饭一边看着外婆忙碌着。
乡下的灶台是两边的,一边用来烧水,一边用来煮菜煮饭,外婆就把早已洗干净的鸭蛋放入大锅里,用木瓢从另一个热水锅里舀几瓢水放入大锅中,然后还细心地放入一小勺的盐,接着就往灶里添了几根枯枝,便坐在了我旁边,开始给我编络子了。
外婆的手由于长期劳动已经粗糙的像树皮一般了,但却不失灵巧,三下五除二一个用红绳编成的络子就变成了。
此时,蛋也煮好了,外婆就捞起一个最大的用红纸沾水染成了红色,再用干布擦拭干净,装进络子里,挂在我脖子上。接着,外婆就往我兜里装着瓜子、糖果、花生,我往往十分高兴,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龙舟赛了。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7OMsW-q87u57ZpAZ_SUzw
?pwd=1nkv 提取码: 1nkv ?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68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茶业地理之施州
下一篇: 中国独特的茶祭茶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