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文化的大潮之中,香木海和谭伟中只是沧海一粟。建立茶园,发掘古艺只是开始。安化黑茶文化的推广传播,是我们的责任,但不仅仅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追求的只是不断做出品质更高、口感更好的茶叶。然而当这成为所有中国茶人共同的追求时,我们一定会开创一个属于中国茶文化的新时代!”
——谭伟中
从神农尝百草发现茶以来,这片简单的树叶便凝聚了雅致与淡泊,哲理与智慧,汗水与心血,让无数帝王将相、高僧大德、文人雅士、黎民百姓为它陶醉、为它疯狂。
湖南安化黑茶以其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独特的工艺与功效,吸引了众多湖湘企业家为它“尽折腰”。 “香木海”董事长谭伟中,就是其中一位出色的安化黑茶古艺传承者。他以“纯料、古艺、品藏”去打造安化黑茶,以“健康而会生活”为理念,让普天下的茶友共享一泡健康的好茶。
谭伟中:黑茶古艺传承者
出生在山清水秀的梅山文化发祥地“安化”的谭伟中,家中世代制茶,自幼饱受黑茶文化熏陶,对黑茶有深厚的感情。2005年,耳闻茶界一句“全国7万家茶企,也抵不上一家立顿红茶”,目睹唐宋以来的安化黑茶传统工艺一步步消亡,谭伟中毅然放下在外地经营多年的金矿和地产业,回乡专心研究安化黑茶的制作工艺,并在这期间一次性收购陈年老茶200多吨。
谭伟中熟谙安化黑茶历史。他说:“安化黑茶有文可考的历史起于唐代,其声明鹊起之时则在宋代,到明朝洪武二十四年经明太祖朱元璋钦点而成为皇家贡品。五代时期毛文锡《茶谱》云‘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烹之无渣也’。此处之茶,即是安化黑茶。烹制无渣,即茶叶全溶于水而没有残留,这是安化黑茶古老工艺的最高境界。”
然而岁月无情,如此精妙绝伦的黑茶制作工艺,竟然渐渐消亡在历史长河之中。每每想到这里,谭伟中便心有不甘。于是在决心以推广安化黑茶文化为毕生事业之后,谭伟中踏上了一场安化黑茶的寻根之旅,开始一心发掘唐宋以来几乎失传的黑茶制作工艺。
自2005年至2010年,他研读了历代安化县志和大量古籍,循蚩尤后人足迹遍访南方诸省,又向国内外专家教授请教,甚至远赴韩国、日本与外国茶叶专家交流探讨。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谭伟中终于成功掌握了唐宋以来几近失传的黑茶制作工艺。更令人欣慰的是,经过数年奔波学习,谭伟中在微生物和发酵工艺领域也形成了科学系统的见解,弄清楚了茶祖的身份和五千年来中国茶的演变过程,还恢复了许多古代制茶设备,并为此申请了32项专利。
芙蓉山:自古芙蓉出贡茶
安化古称“梅山蛮地”,位于雪峰山脉北端,资水中游,地多山水。芙蓉山海拔1428米,是安化境内的最高峰。芙蓉山上茶树繁茂,古时即有“山崖水畔,不种自生”之誉。而被陆羽《茶经·之源》称道的“茶之上者生烂石”的“烂石”,在这里更是漫山遍野四处皆是。
烂石,学名冰碛岩,成于7亿年前。因石质坚脆、年代久远,所以石面遍布洞孔,故被称为烂石。冰碛岩含有人体所紧需的锌、铁、硒等微量元素。生长在这里的茶树,其叶片中包含的营养物质较其他土壤要丰富得多。谭伟中戏言:“古人的眼睛是雪亮的,芙蓉山自古就是皇家贡茶的出产地。”
唐代,倍受上流士族追捧的“芙蓉仙茶”出自这里;明代,被朱元璋钦点进贡的“四保贡茶”出自这里;民国,与茅台同一天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展并获金奖的“湖红”也出自这里……
2010年,经过多方选址,谭伟中在芙蓉山上置地4000余亩,建成黑茶原料基地。从这一天起,芙蓉山上的贡茶之香,通过香木海飘进了千家万户。
香木海:健康而会生活
“绿色、健康”已经成为现代人对饮食不变的追求。然而,如果鉴别一种食品是否绿色,是否健康,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谈到这个话题时,谭伟中说:“香木海黑茶的原料生长在海拔1428米的高山上,昼夜温差大,虫子无法生存,所以没有虫害,无需农药。这就是最天然最绿色的茶叶。”
至于什么是健康的茶,谭伟中则为我们介绍了他在学习微生物发酵和酶促作用时独创的“四步发酵观”工艺:
第一步,香木海黑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酵母菌,其产物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根,能够把茶叶中的咖啡碱、咖啡因,转化成盐类,消除咖啡碱和咖啡因,起到保持人体内水分、滋润皮肤和安神助眠的效果。
第二步,香木海黑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中的益生菌,能够杀灭大肠杆菌,促进消化、吸收,提高人体免疫力。
第三步,香木海黑茶在发酵过程中能够把茶中的纤维素,通过纤维素酶水解成茶多糖、葡萄糖,最后通过葡萄糖酸杆菌转化为维C。
第四步,香木海黑茶中的纤维素能够转化成可溶性纤维,能够把人体内的胆固醇、胆酸等排出体外,达到排毒养颜的功效。
2013,星星之火可燎原……
2010年,在安化县境内最高峰芙蓉山置地4000余亩,建立黑茶原料基地。
2011年,在长沙开设香木海安化黑茶茶博馆,成立安化黑茶文化交流中心,全面展示唐宋以来的黑茶历史和传统工艺。
2012年,香木海黑茶入驻北京老舍茶馆。同年,与湖南和光传媒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毛泽东》和《长沙会战》等影视剧,借以推广安化黑茶。
2013年,谭伟中继续在芙蓉山上置地3000余亩,耗资数千万打造世界顶级茶园。
谭伟中说:“在茶文化的大潮之中,香木海和谭伟中只是沧海一粟。建立茶园,发掘古艺只是开始。安化黑茶文化的推广传播,是我们的责任,但不仅仅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追求的只是不断做出品质更高、口感更好的茶叶。然而当这成为所有中国茶人共同的追求时,我们一定会开创一个属于中国茶文化的新时代!”
不错!星星之火不在于它有多少能量,而在于它能够引燃多少能量。相信我们一定会看到,谭伟中和香木海引领行业潮流,开创中国茶文化时代的一天!
黑茶的作用:
其主要品种有湖南黑茶、湖北佬扁茶、四川边茶、广西六堡散茶,云南普洱茶等。其中云南普洱茶古今中外久负盛名,是发效茶,属于碱性类,可以放几十年的,时间放的越久越值钱! 口感当然很好啦,因为是属于黑茶类的,没有绿茶的苦涩,作为清肠消脂刮油水还行,用来减肥就不会有很大作用 ,还具有美容、治疗皮肤性疾病(能防止皮肤上黑色素的沉淀)、提神醒脑、促进消化、治痢疾、醒酒、提高免疫力、降血脂。
黑茶清热利尿,其代表为:普洱、旧六安,据有性质温润的特性,好处:清肾火、解肥腻和消滞,例如当吃得多月饼的时候要来消滞去肥就再合适不过了,老少咸宜。合适水温:摄氏100度冲泡。
黑茶中含有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有效成分,中国西北民众素有“宁有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这个茶就是黑茶。我们也实地作过调查,牧民们反映,一天不喝黑茶肚子就胀,三天不喝黑茶人全身无力,就象病了一场一样。牧民们把煮过的茶渣给马吃,马也要精神得多。我们还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有些游牧民族放牧逐草而居,整个冬天根本没有蔬菜和水果,人体需要的植物性维生素完全取自于茶叶,一个冬天下来,人也健健康康,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黑茶对人体的健康作用。
1.降脂减肥
肥胖是由特定的生化因子引起的一系列进食调控和能量代谢紊乱的疾病,因肥胖引发的一系列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黑茶中的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能溶解脂肪,并促进脂类物质排出,因而个能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的含量,从而减少动脉血管壁上的胆固醇沉积,降低动脉化的发病率。还可以活化蛋白质激酶,加速脂肪分解,降低机体内的脂肪含量。科学家们通过对人体试验发现,分饮用普通水的人相比,饮用茶水的人每天能量消耗平均要高出67eal,脂肪氧化率要高于12%。这证明了黑茶确有降脂减肥作用。
2、增强肠胃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黑茶有效成分在抑制人体肠胃中有害微生物生长的同时,又能促进有益菌(如乳酸菌)的生长繁殖,具有良好的调整肠胃功能的作用,其生物碱类能促进胃液的分泌,黄烷醇类能显著增强肠胃蠕动。研究还发现,黑茶中的儿茶素化合物和茶叶皂甙对口腔细菌、螺旋杆菌、大肠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葡萄球菌等多种病原菌的生长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因而具有显著的消滞胀,止泄,消除便秘作用,对经常坐着工作的白领阶层,有着重要作用,也是民间止泄的良药。
黑茶中的茶氨酸等具有良好的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能。
3.抗衰老,调节脑神经作用。
人体的自然衰老与包括肿瘤、心血管等退行性疾病有一共同发的过程,即细胞受到氧自由基的氧化损害。人体的自由基95%以上为氧自由基,氧自由基是损伤生物大分子,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以及衰老的基础。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自由基不断产生,也不断清除,处于平衡状态。但在某些情况下,自由基产生和清除失去平衡,造成蛋白质变性,酶活性降低等危害,从而导致各种疾病和加速衰老。黑茶中的儿茶素和复杂类黄酮物质,具有很活泼的羟基氢,能提供大量的氢质子与自由基反应,清除多余的自由基,从而保护人体健康长寿。
4.降血压、降血糖
黑茶中的茶氨酸能起到抑制血压升高的作用,而生物碱和类黄酮物质有使血管壁松驰,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径,通过使血管舒张而使血压下降。 糖尿病是现代中老年人健康杀手之一,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步增加。迄今为止,糖尿病仍是一种无法根治的疾病,主要靠药物和调节饮食来控制。有研究证明,茶叶中的茶多糖对降血糖有明显效果,其作用类似胰岛素。给小白鼠注射茶多糖7小时后,其血糖下降70%。而黑茶中含有较多的茶多糖,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理想饮品,民间也有用黑茶治疗轻度糖尿病的习俗,而且是茶越粗效果越好。 黑茶还有防癌、降血脂、防辐射,消炎、等茶叶共性保健作用。
首选黑茶第一品牌,湘益。黑茶中的茯茶,湘益做的最好。茯茶是黑茶的一种,里面含有金花颗粒,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助消化。x0dx0a如果是千两茶呢,那就是白沙溪。x0dx0a湘益和白沙溪几十年前本来是一个厂,后来分家后就一家专做茯茶,一家专做千两了。各有所长!x0dx0a希望对你的提问有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69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季广成:鄂西北茶王
下一篇: 茶叶可治家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