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采茶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谷雨是采茶的时节,民间谚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谷雨前采摘的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故谷雨品新茶,相沿成习。
文人诗咏“谷雨茶”
喜爱香茗的文人雅客有诸多诗句咏之。
唐昭宗时户部侍郎陆希声《茗坡》:“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江苏紫砂陶都宜兴古称阳羡,阳羡的茶在唐代为上品,谷雨前所采之茶更为名贵,唐代僧侣有饮茶风尚,晚唐著名诗僧齐已留下了三首与谷雨有关的茶诗。
其中一首是《谢中上人寄茶》:“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在轻雾如烟的茶丛中,翠绿鲜嫩的春山野茶很稀少,乃至天色将晚时,还未采满筐。尽管谷雨佳茗难得,但诗人还是迫不及待地招来邻院的客人品新茶。
谷雨茶清肝明目除湿气
谷雨茶,经过雨露的滋润,营养丰富,香气逼人。喝起来口感醇香绵和,对人的身体特别好,通全身不畅之气:以茶驱湿气、以茶防病气、以茶养生气。
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以祈求健康。
现在众多人热捧明前茶,赶的就是一个“早”字!而这个“早”字,买茶的人付出是银子的代价。
明前茶和谷雨茶,两者价格相差甚巨,真正买明前茶自己喝的人较少,大多是作为礼品买去送人的。明前的茶看是好看,但不经泡。
而雨前茶泡起来汤色橙黄,香气浑厚,多泡仍回味绵长,所以,懂茶的人通常都是买谷雨前一两个星期的茶自己饮用。
在茶农心目中,明前茶虽然上市早价格高,但绝非真正的茶之上品。制茶人祖辈们口传下来的说法,似乎更喜欢谷雨前后的茶,尤其是谷雨那天的茶,茶农们那天采摘来做好的茶都是留起来招待客人,平常自己舍不得喝的。
据说谷雨那天采制的茶,喝了对人身体特别好,通全身不畅之气,有病可以治病,无病喝了防病。
《神农本草经》一书就说:雨前茶“久服安心益气……轻身不老”。
茶叶行家们说出的更让人信服,其理由,一是谷雨茶受气温影响,发育充分,叶肥汁满,汤浓味厚,远比明前茶耐泡;二是价格优惠,物有所值,适合老百姓的消费水准。
谷雨喝茶对身体有益,在这谷雨节气大家不妨多喝些茶吧。
【 #二年级# 导语】手抄报,是指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以纸为载体、以手抄形式发布新闻信息的报纸,是报纸的原形,又称手抄新闻。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关于谷雨节气的手抄报内容》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二年级关于谷雨节气的手抄报内容篇一
节气由来: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古时,临制四方、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北斗。北斗七星是北半球的重要星象,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会出现于北半球天空不同的方位,它是古人定方向、季节节气的标尺。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自东向西转的规律,我国古代的星象学家把它形象地叫做“斗转星移”,而通过“斗转星移”的规律,人们能够判断季节节气时间。即所谓:“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由于二十四节气是以北斗星斗柄旋转指向确定,因此这个历法也称作“星辰历”。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季节的标准,称为斗建,亦称月建。斗柄旋转依次指向“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斗柄从正东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开始,运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西汉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平均时间法”(又称平气法)划分节气。用立杆测影(土圭)在黄河流域测定日影最长、白昼最短(日短至)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均分24等份,每“节气”之间的时间相等。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定气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而从定《时宪历》之后直至今的“农历”,“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定的,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划分为24等份,每15°一等份,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排序仍把立春列为首位),按黄经度数编排,每15°为一个节气。?
小学二年级关于谷雨节气的手抄报内容篇二
谷雨节气的风俗:
1、北方风俗:谷雨食香椿提高免疫力
北方谷雨食香椿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香椿又名椿芽、香椿头,古名栲、虎眼。是香椿树的幼芽。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尤以紫椿芽。鲜椿芽中含丰富的糖、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维生素C,香椿营养及药用价值十分可观,其叶、芽、根、皮和果实均可入药,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应提醒注意的是,因鲜香椿中硝酸盐含量较高,在制作食用前应用沸水焯一下后再食用。
2、南方风俗:喝谷雨茶清肝明目
《神农本草》一书就说:雨前茶“久服安心益气……轻身不老”。
谷雨茶,经过雨露的滋润,营养丰富,香气逼人。喝起来口感醇香绵和,对人的身体特别好,通全身不畅之气:以茶驱湿气、以茶防病气、以茶养生气。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以祈求健康。
小学二年级关于谷雨节气的手抄报内容篇三
传说故事:
民间流传着“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和“芍药打头,牡丹修脚”的说法,还有“月季花落只去蒂,花朵随开无停滞”的谚语,形容这一节气百花盛开的人间春色。
民谚之中,有着一个凄婉的传说:传说在唐代高宗年间,有位叫谷雨的年轻人,水性很好,有一次他的家乡曹州发大水,他凭借着这个本领救出了村民,还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一颗牡丹花,并拜托一位花匠师傅好好地栽养。几年后,谷雨的母亲得了重病,谷雨一边要照顾母亲,一边要做事,很是辛苦,这时有位美丽的女子出现在他的家里,并每天都来照看他的母亲,谷雨与这位女子日久生情,就在谷雨想提出与这位姑娘成亲的时候,却得知这位美丽的姑娘是位牡丹仙子,而正是几年前他救起来的那颗牡丹。牡丹仙女约定“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门去安家。”
后来,牡丹花仙的仇人秃鹰得了重病,逼迫牡丹姐妹为其酿造花蕊丹酒医病。牡丹姐妹不愿取自己身上的血,酿下丹酒供恶贼饮用,却被秃鹰抓走关押。谷雨历尽艰险,在自己生日那天,终于闯入魔洞战胜秃鹰,救出了众花仙。当大家准备回家时,尚未咽气的秃鹰一支暗剑刺中了谷雨。牡丹修女恼怒万分,拿起谷雨的板斧,将垂死挣扎的秃鹰砍成了肉泥!回转身来,抱起谷雨的尸体,泣不成声。谷雨以自己的性命救了这些花朵们的生命。从此,在谷雨死的那一天,天空就会下起雨,所有的牡丹都会开放,以此来纪念谷雨。
1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
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相互探望,或者到野外“踩青”,与自然相融合。此时节适度阳光照晒,能起到补阳气的作用,可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还能疏通背部经络,对心肺大有裨益。在“踩青”中增加出汗量,亦可排除体内湿热之气,与外界达到平衡。
2“采焙谷雨趁芳辰”,谷雨有采茶饮茶的习俗
此时节,满目都是采茶女忙碌在茶园中的袅袅婷婷的身影。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就认为采茶“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谷雨正入深春,雨量充沛,经过冬季休养生息的茶树,场场春雨后芽叶肥硕,柔软如舌,色泽翠绿温润。“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雨前茶香而不浮,爽而不浊,具有理气、开郁、祛秽、和中的作用,促进机体阳气的生发,并能振奋精神,消除春困,而且有良好的延年益寿、抗老强身的作用。川北茶农们认为,喝谷雨这天采摘的新茶可以清火、避邪、明目。《神农本草》中说“久服安心益气……轻身不老”,还记述了“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故事。唐代陈藏器强调“茶为万病之药”,很多地区谷雨茶甚至被赋予能让人死而复生的“神力”。
3北京人有“谷雨食香椿”的风俗
民谚曰:“雨前香椿嫩如丝”,此时的香椿,新芽初绽,紫红的肥叶泛着嫩绿,油亮厚实,散发出特有的清香。人们采来香椿,或炒或拌或焯或做汤,吃得津津有味。清代美食家李渔赞曰:“菜能芬人齿颊者,香椿头也。”早在汉朝,我们的祖先就食用香椿,它曾与荔枝一起作为南北两大贡品,深受皇上及宫廷贵人的喜爱。香椿不仅味道鲜美,能起到醒脾、开胃的作用,中医还认为它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润肤明目、杀虫固精的功效。《唐本草》中就有“叶煮水,可以洗疮、疥、疽”的记载;《陆川本草》称“香椿健胃,止血,杀虫,治痢疾”;《日华子本草》说它能“止泄精尿血、暖腰漆、除心腥痼冷、胸中痹冷、痃癖气及腹痛等,食之肥白人”。椿树还是多寿多福的象征,庄子曰,“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故北京的城乡百姓家至今多喜爱栽植,每逢谷雨节,还保留了用手摸古老的香椿树之俗,以祈求儿童快长大,老者长寿多福。
4“谷雨三朝看牡丹”的习俗已绵廷千年
谷雨时节,凡有花之处,皆有士女游观,也有在夜间垂幕悬灯,宴饮赏花的,号曰“花会”。《清嘉录》曰:“神祠别馆筑商人,谷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无国色,锦棚只护玉楼春。”至今,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四川彭州仍多于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人们徜徉在花海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美好。牡丹不仅有观赏价值,它的花瓣还可以食用,并且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明代《二如亭群芳谱》记载,“煎牡丹花,煎法与玉兰同,可食,可蜜饯”,“花瓣择,洗净,拖面,麻油煮食,至美”。清代《养小录》中亦称“牡丹花瓣,汤焯可,蜜浸可,肉汁烩亦可。”中医认为,牡丹花适用于面部黄褐斑,皮肤衰老,常饮可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现代医学也证实,牡丹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和糖类,此外还含钙、磷、铁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B、C、E,特别是所含的多种游离氨基酸,更易为人体所吸收。
5在山东、山西、陕西一带民间有“谷雨节禁杀五毒”的习俗
民谚云:“过了谷雨,遍地生火”,“三月多雨,四月多瘟”。谷雨时节各种害虫细菌进入旺盛繁衍期,对农作物及人体危害极大,故旧时城乡人家多于谷雨之日在家中各个房间张贴“谷雨帖”。谷雨贴上刻绘有神鸡捉蝎、天师除五毒形象或道教神符,有的还附有“谷雨三月中,蛇蝎永不生”等文字,以“镇摄五毒”。陕、晋、鲁等地还有谷雨禁蝎的民俗,清乾隆六年《夏津县志》载曰:“谷雨,朱砂书符禁蝎。”“禁蝎”的民俗反映了人们驱除害虫及渴望丰收平安的心情。
6在西北一些地区,人们把谷雨的河水称为“桃花水”
据说用“桃花水”洗浴可强身健体、消灾避祸,所以谷雨节这天,家家都派人去挑“桃花水”,用来洗浴,同时还举行射猎、跳舞等相关庆祝活动。
谷雨是春天最后的乐章,岁月静好春意渐尽,在戴胜鸟的鸣叫中,夏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75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丁俊之:中国茶最缺的是品牌和标准
下一篇: 如果人生如茶煎熬就是一种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