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瓢】
箪壶瓢饮求其乐,张力之形意趣奇。
激石声宏犹远听,还凭鼎足赋新诗。
年代:清代
制造人:陈曼生
简介: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直流,简洁见力度,多为暗接处理,溶于壶身整体。把多呈倒三角势,与壶身之型互补,形成和谐的美学效果。平压盖,桥钮,干净利索,比例恰当,充分体现出秀巧精工为上的特点。
【仿 古】
无鼓声威常似鼓,诗书之腹仰前贤。
圆通低调勤修炼,乐效坡翁作地仙。
年代:现代
制造人:顾景舟
简介:仿古壶是紫砂壶众多款式中一款经典壶型,此壶壶颈浑圆、敦实,与下压的壶肩形成缓冲;壶体较大,位置矮、扁、沉。壶口沿宽大,子母线严丝合缝,密不透气。壶盖扁、满,壶钮扁圆。
【供 春】
美者古来捧病梅,树瘿从此不须哀。
老师应识自然大,供春慧眼占头魁。
年代:明代
制造人:龚春
简介:供春是一位官员的书童。供春陪同主人在宜兴金沙寺读书时,寺中的一位老和尚很会做紫砂壶,供春就偷偷地学。
后来他用老和尚洗手沉淀在缸底的陶泥,仿照金沙寺旁大银杏树的树瘿,也就是树瘤的形状做了一把壶,并刻上树瘿上的花纹。
烧成之后,这把壶非常古朴可爱,于是这种仿照自然形态的紫砂壶一下子出了名,人们都叫它供春壶。
【掇 球】
休指葫芦比绣球,盖隆颈雅身圆溜。
争夸闺秀存风范,远眺近观叹一流。
年代:清代
制造人:邵大亨
简介:壶体浑圆硕大,浑厚华滋,壶嘴短小前冲,曲线优美;壶把自由舒展,飘逸放达;壶口略小,壶盖略呈拱形,壶钮呈圆球状。整件作品雍容大度,气韵生动。
【提 璧】
提曲梁高身玉润,一腔神韵柔而刚。
犹如和氏终归赵,当赞相如妙计长。
年代:现代
制造人:顾景舟
简介:提璧造型端庄周正,结构严谨合理,比例和谐匀称,虚实节奏协调,线面简洁明快,寓巧丽于刚健之中,气韵素洁,深沉朴素,做到了内容、形式、功能的完美统一,是当代紫砂陶中材质美、工艺美、内容美、形式美、功能美“五美”合一的精品。
2011年,顾景舟提璧壶拍得1782.5万天价。
【鱼 化 龙】
凡鳞闪闪期羽化,大浪狂风壮士魂。
修得三生功自满,今朝有幸跃龙门。
年代:清代
制造人:邵大亨
简介:“鱼化龙壶”也叫“龙壶”、“鱼龙壶”"、“鱼龙戏浪壶”,蕴涵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的理想。据史料记载,明末紫砂艺人陈仲美制作过“龙戏海涛”壶,但未有实物流传下来。直到清代,经过邵大亨的精心设计,“鱼化龙壶”才成为一种成熟并广泛流传的经典壶型。
【龙头八卦一捆竹】
行云施雨国咸宁,大哉乾元享利贞。
八八纷繁闲万变,几多祝福颂升平。
年代:清代
制造人:邵大亨
简介:龙头八卦一捆竹的作者邵大亨是清道光、咸丰年间的紫砂大家。青年时代已经盛名在外,紫砂泰斗顾景舟对他评价颇多,其中就有“清嘉道以后百五十余年中,无有超越他之上者”这样的盛赞。可见其技艺之精湛。
【井 栏】
合缝严丝勤守护,真情大爱献黎元。
澄从不竭多灵气,清到至深足慧源。
年代:清代
制造人:杨彭年制 陈曼生铭
简介:此壶泥色偏黄泛紫,器表砂粒隐现,且散布许多细小斑点,是烧结温度近监界点所致。
造型简洁,身若井栏,嵌盖平缓合体,高柱钮与壶身统一,一弯嘴曲而微妙。把圈大,外扁平,里圆润,底圆而大。
其造型为最早的流线型设计,端把倾注触觉舒适,属“曼生壶”式的经典之作。
【梅 报 春】
百丈悬崖百丈冰,斗寒哪怕雪欺凌。
只缘热血心中涌,化作迎新接福能。
年代:民国
制造人:朱可心
简介:以梅花报春为题,在挺秀饱满的壶身上,运用雕镂和捏塑等多种手法,生动地刻划了梅花不畏风霜严寒之英姿,端丽稳重,精致传神。
【风 卷 葵】
借得田园清朗风,素心紫玉妙相容。
向日波涛成大气,梁红秉性足称雄。
年代:清代
制造人:杨凤年
简介:此壶材质取天青泥,器身呈暗红泛青紫,色泽沉着大方。壶身造型取风卷葵花之形状,既应物象形,又气韵生动。
荆溪徐制是宜兴紫砂名家徐悲鸿。
徐悲鸿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画家、雕塑家、美术教育家和艺术理论家。他的绘画、雕塑和陶艺作品都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其中荆溪徐制是他所创作的陶艺作品之一,也是宜兴紫砂陶艺中的一种。荆溪徐制作品的特点是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采用大面积的不饰面和线条勾勒,使得作品形式简洁、富有韵律感和沉稳的气质。
对于如何辨别荆溪徐制,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点:首先,荆溪徐制的器型多为平口、直壁、圆底或扁底,造型简洁大方;其次,荆溪徐制的釉色一般以大面积不饰面为主,釉色多为宜兴传统的黄釉、褐釉、绿釉等;最后,荆溪徐制的纹饰多以线条勾勒为主,如莲瓣、荷叶、云纹等。
除了辨别荆溪徐制,我们还可以通过参观宜兴紫砂博物馆、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徐悲鸿和宜兴紫砂陶艺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欣赏和鉴赏这些艺术品。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作品的原创性和版权,不要盲目模仿或抄袭他人作品。
总之,荆溪徐制是徐悲鸿所创作的宜兴紫砂陶艺作品之一,通过了解其特点和辨别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鉴赏这些艺术品。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原创性和版权,保护艺术创作的权益。
紫砂壶十大名家:
一、顾景舟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顾景舟是公认的紫砂壶名家排名第一,是当代七大紫砂老艺人之一。
18岁的时候就拜名师学艺,三十年代后期到上海制壶仿古,54岁进入宜兴蜀山陶业合作社(紫砂工艺厂前身),一生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
在整个东南亚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许多出自顾景舟的紫砂壶都成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的收藏品。
二、徐秀棠
徐秀棠,1937年12月出生于宜兴蜀山紫砂陶艺世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现任无锡市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江南大学客座教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获奖作品有《坐八怪》、《雪舟学画》等。
在紫砂壶名家排名第二位的是徐秀棠,1954年徐秀棠拜紫砂陶刻著名老艺人任淦庭为师学习紫砂陶刻,1955年随师父进入蜀山陶业合作社。
后来徐秀棠又开始学习彩塑,1959年才开始从事陶刻陶艺创作,主攻紫砂雕塑,刻苦学习多年并没有白费,徐秀棠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还被多个国家的博物馆收藏,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名家。
三、吕尧臣
吕尧臣,男,汉族,宜兴人,生于1941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几十年都潜心紫砂壶艺,师从壶艺大师吴云根,后又得到朱可心、顾景舟等名家的指导,先有“吕竹”之称,后博采众长,大胆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吕氏壶艺”。
还开宗立派创造“吕氏绞泥”技法,改变紫砂陶艺原有的内涵和形式,被誉为“壶艺魔术师”,在紫砂壶名家排名中排在第三的位置。
四、汪寅仙
汪寅仙(1943年-2021年2月28日),女,生于江苏宜兴丁山丁南村。汪寅仙1956年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后师从吴云根、蒋蓉、朱可心、裴石民等名家,1973年进厂研究所,得顾景舟大师指导。
1976年至1977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日用陶瓷美术设计培训班”进修,1989年她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06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术文化杰出传承人。
五、徐汉棠
徐汉棠,1932年5月11日出生于江苏宜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是中国紫砂界唯一获此殊荣者。
1948年初中毕业后即跟随父母学艺,于五十年代初即拜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为师,为顾老师第一弟子。1975——1976年入中央工艺美院进修。
他富有艺术天才,功底扎实,善复制传统产品,也精于创新,工艺造型独具匠心,以冰裂纹装饰见长,作品似冰如玉,尤善作各式微型小盆,每有手迹,均称“汉棠盆”,为上海盆栽界珍藏。
六、谭泉海
谭泉海,男,1939年生于江苏宜兴和桥镇,自20世纪50年代随着著名老艺人任淦庭学陶刻。
长期从事陶刻装饰工作中,自20世纪50年代随着著名老艺人任淦庭学陶刻,在长期从事陶刻装饰工作中,细细揣摩曼生三刀法、板桥郑书风,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任宜兴市人大副主任。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七、李昌鸿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955年10月考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工艺班,与夫人沈遽华均为顾景舟在紫砂工艺厂的第一代入室弟子。1958年起任紫砂工艺厂技术辅导、车间主任、技术科长等职。
1984年,由他设计、沈遽华制作的《九头竹简茶具》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1986年《丙寅大吉》组壶(合作)获全国陶艺评比一等奖。
2001年创作的《青玉四方》茶具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02年新作《母与子》方壶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华艺杯”银奖,同年《一衡茶具》(九件)获中国轻工联合会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八、周桂珍
195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在紫砂大师王寅春、顾景舟的带领下,学习紫砂成型的基本技法和知识。周桂珍擅长光素器,她认为,一件好的东西,不用加任何修饰就能看出它的自然美,才算最高境界。
她匠心独运的手法和艺术处理,使其作品既形神兼备,又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超乎前人地达到了和谐统一。作品风格造型典雅、线条流畅、色泽甜美、儒雅大度而极富现代气息。
九、顾绍培
1958年,顾绍培进入宜兴紫砂厂,师从陈福渊,后得当代壶艺泰斗顾景舟长期指导。长期授教,在紫砂事业中耕耘了四十余载。深研诸名师技法,集各派之精华,融艺术个性于一体。
曾多次赴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与技艺表演。曾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金杯奖、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华艺杯金奖。
十、鲍志强
1959年进厂从师谈尧坤、范泽林学习陶刻,1962年又转师老艺人吴云根门下学习制壶技艺。1965年得著名陶刻家任淦庭先生教泽,从事陶刻创作,1975年进修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后致力于紫砂艺术的创作研究。
善设计制陶,尤擅陶刻装饰,对书法、绘画、篆刻、紫砂史等方面均有独到研究,作品集紫砂陶造型设计和制作。
陶刻装饰诗、书、画于一体的表现形式,注重以文化主宰紫砂艺术的设计思路,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在紫砂艺林中别树一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82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茶叶流通之息钱
下一篇: 茶叶流通之抽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