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唐德宗始的茶税史

品茶 2023-11-15 14:54:08

唐德宗始的茶税史

在盛唐时期出现了空前的盛况,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当时除了四川地区和江南地区茶风日盛外,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也是盛行饮茶,大凡交通沿线,随处都有茶摊、茶铺、不分道俗,投钱可饮,十分方便。江南各地的茶则源源北上,舟车相继,所在山积。不只江南和江北产茶,中原地区以至黄河之北也出产名茶了。

这时,有一位皇帝在大臣们的议论中,看到了茶已与盐、铁一样为百姓日常所需,有利可图,便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茶税征收。这位皇帝就是唐德宗李适。

唐德宗李适(742年-805年)是唐朝第十代皇帝。大历十四年(779)唐代宗李豫死,李适即位。在即位之初,唐德宗就颇思励精图治。当时安史之乱平定后不久,天下依然纷乱,朝廷势弱。为了改变这一局势,必须强兵强政,加强中央集权。唐德宗宣布废除租庸调制及一切苛杂,实行两税法,按户等征居人之税,按土地征田亩之税,每年夏秋两征。这一新税制适应了土地集中、贫富不均的情况,具有进步意义。

建中四年(783年),户部侍郎赵赞敏锐地看到,饮茶的风气已在百姓中普遍形成,便向德宗提议征收茶税,十税其一。德宗很快就采纳了这一建议,于这年开始对茶叶征税,由负责对盐铁征税的盐铁转运使主管茶务。当时除茶之外,还有漆、竹、木等也被列为征税对象。茶税之法从此被建立起来,以后历朝历代多有修订,逐渐完善。

唐德宗开始征收茶税后的次年,由于改元为兴元(784年),大赦天下,大摆"阔气",干脆把新开不久的茶税也免了。直到

九年以后的贞元九年(793年)才恢复了茶税的征收,在产茶的州县和茶山外商人所经要路设置税场,每年即得钱四十万贯,茶税一举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财政收入。

唐德宗茶税一征,财源滚滚,却不知有人因此付出了生命。当时的益昌(今四川昭化)令叫何易于,开征茶税的诏令下达后,使他陷入了两难的困境,因为益昌是个穷困之地,不征茶税这里的百姓已不太活得下去,若要再强征什么茶税,百姓必定是死路一条。何易于对这首诏令审视再三,便叫一小吏把诏令搁置一边,不征茶税。但他们非常清楚,违拒诏令,这是要杀头的罪!

小吏思虑再三说:"如果我来顶罪被杀头后,你能否免除被流放之罪?"

何易于却说:"我既然不以保全自身一命来移害于百姓们,也决不会让你们来为我替罪。"言罢,他做出了令人决不可想象的举动:自焚。

何易于死后,其上司因平时对他颇为赏识,也就没有再上本参劾他。

这是由茶税之法引出的第一个死难者。

为何士卒丧失对君王的敬畏之心,兵变唐德宗为何逃离呢?

因为唐王朝病了,出现了一个难以解决的痼疾—藩镇割据。我们不妨用一个比喻简单解释一下何为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前的大唐就好比一具健康的躯体,健康便意味着手、臂、脚这些肢体都能够听从大脑指挥,指东向东,指西向西。但慢慢地,身体病了,部分肢体有了自主意识,不愿意再顺从大脑的统领。

此时的大唐正是如此,作为大脑的朝廷已经无法约束那些节度使。他们渐渐脱离朝廷的掌控,肆意妄为。藩镇可以说是安史之乱的遗留。


安禄山死了,史思明死了,安史之乱貌似被平定了,但他们麾下的那些将领呢?将领们明里归顺朝廷,暗中却依旧占据着旧日的领地,形成一个个独立王国。

其中,以河北、淮西两地的藩镇势力最为强横。

他们兵强马壮,修筑城堡,设文武官吏征收赋税,不再服从朝廷调遣。这些藩镇目无朝廷的情形,我们可以从泾原之变中窥出端倪。

泾原之变,发生在公元783年。

那时,唐德宗在位,他不愿再忍受藩镇的跋扈,有心逐一平定。

公元782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唐。第二年九月,唐德宗调发泾原士卒前去平定叛乱。谁料,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领五千士卒路过京师时,因为赏赐菲薄而引发了一系列叛乱。


九月,正逢阴雨连绵,寒风剪剪。泾原士卒跟随姚令言冒雨离开驻地。这些士卒携带着很多家中子弟,满心欢喜地希冀获得朝廷丰厚的赏赐,毕竟,他们要为朝廷出力。然而,他们的希冀破灭了,朝廷的赏赐并不丰厚。

当时,唐德宗下诏,让京兆尹王翃犒赏军队。

京兆尹王翃并不重视这些士卒,只是赏赐了他们一些粗茶淡饭。

对此,士卒们十分愤怒,他们掀翻盘碗,扬言说:“我们离开父母、妻子、儿女,将要征战沙场,这些粗茶淡饭,怎么能食饱,我们又怎么能对抗敌军白刃呢。听说国家的琼林、大盈两座仓库,宝货堆积无数,不若我们将其取出。”

就这样,泾原士卒哗变。

他们击鼓呐喊要攻破京城。姚令言得知此事,大惊,立即前往安抚:“待到立下功劳,朝廷自然会有厚赏,你们不要鲁莽行事。”然而,士卒们不听,他们拥裹着姚令言,继续前行。


朝廷赶紧取出二十车金帛赏赐给士卒们。然而这已经无法阻止士卒们的脚步。他们喧哗着、吵闹着,继续向京城进发。

唐德宗得知兵变,立即召集禁兵前去抵御,结果竟然无一名禁军前往。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得狼狈逃离京城,奔往奉天。

泾原士卒闯入朝堂,见唐德宗已经逃离,便高喊:“天子已逃,我们自己去求富贵。”说毕,他们便开始肆无忌惮地抢掠,欢呼着从府库中往外搬运金帛。京城中的庶民乘乱前来盗取财物,一趟又一趟。

抢掠完财物,又该如何收拾这乱场。

这时,泾原士卒决定拥立曾任泾原节度使的朱泚为帝。朱泚登位之后,野心滋生,竟然立即率军围攻奉天,意图杀死唐德宗,改换一片天地。


唐德宗被围困于奉天,危在旦夕。幸而,邠宁节度使李怀光率兵抗击朱泚,逼迫朱泚退回长安,唐德宗才算暂时安稳。

这便是泾原之变。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后不久,李怀光对唐德宗也产生不满,竟然联合朱泚围攻唐德宗。唐德宗只得再次狼狈地南逃梁州,这之后,依靠李晟和浑瑊等将领,才击败朱泚和李怀光。

公元784年,饱经风尘的唐德宗得以返回长安。历时两年,这场混乱才宣告结束。

从这场混乱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

士卒的骄横,藩镇的跋扈。

五千士卒便可以无惧灭族之罪,侵扰京城。藩镇则更加骄横,心存不满,便愤然叛乱。他们早已丧失了对君王的敬畏之心。

此后,朝廷虽然在讨伐藩镇中取得一些胜利,但终归无法完全消除割据乱象。况且为了征讨藩镇,大量钱财被耗费,国力更加空虚。


征讨不断透支着大唐国力。这一片藩镇平定了,那一片藩镇又突起。渐渐地,大唐在这东征西讨中变得更为衰弱。

既然征讨不力,只得用战国那一套合纵连横的方法,于是朝廷小心翼翼地安抚,费心费力地调停,试图维持局面,保持一段平衡。然而,这种柔弱的安抚笼络毕竟只能宁定一时,并不能扭转藩镇割据的局面。

说到底,藩镇的骄横正对应着朝廷的无力。其实,如果朝廷能够振作起来,或许能够逐一征讨成功,重建大唐盛世,但这时的朝廷已是积重难返。它身上,依旧纠缠着两个痼疾。

茶叶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必需品,政府开始征收茶税是在 ( )

B,唐朝

拓展资料:

茶在盛唐时期出现了空前的盛况,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当时除了四川地区和江南地区茶风日盛外,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也是盛行饮茶,大凡交通沿线,随处都有茶摊、茶铺、不分道俗,投钱可饮,十分方便。江南各地的茶则源源北上,舟车相继,所在山积。不只江南和江北产茶,中原地区以至黄河之北也出产名茶了。

这时,有一位皇帝在大臣们的议论中,看到了茶已与盐、铁一样为百姓日常所需,有利可图,便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茶税征收。这位皇帝就是唐德宗李适。

唐德宗李适(742年-805年)是唐朝第十代皇帝。大历十四年(779)唐代宗李豫死,李适即位。在即位之初,唐德宗就颇思励精图治。当时安史之乱平定后不久,天下依然纷乱,朝廷势弱。为了改变这一局势,必须强兵强政,加强中央集权。唐德宗宣布废除租庸调制及一切苛杂,实行两税法,按户等征居人之税,按土地征田亩之税,每年夏秋两征。这一新税制适应了土地集中、贫富不均的情况,具有进步意义。

唐德宗开始征收茶税后的次年,由于改元为兴元(784年),大赦天下,大摆“阔气”,干脆把新开不久的茶税也免了。直到九年以后的贞元九年(793年)才恢复了茶税的征收,在产茶的州县和茶山外商人所经要路设置税场,每年即得钱四十万贯,茶税一举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财政收入。

百度百科-茶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83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