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洛阳的名片:驿站博物馆

品茶 2023-11-15 22:04:27

洛阳的名片:驿站博物馆

洛阳驿站博物馆是洛阳市首批民营博物馆之一,是我国第一个关于驿站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也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驿站博物馆。洛阳驿站博物馆以洛阳历史名驿——周南驿为蓝本,展示邮驿文化、馆驿文化、官府文化,馆内收藏各类石雕、木雕、古家具、古匾等文物2000多件,洛阳驿站博物馆是中外游客领略河洛文化和馆驿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展示洛阳文化的一颗明珠。

信使牌

长约6.42cm,宽约3.85cm,厚约0.4cm。使臣,使者。奉派担任使命或传达消息、递送书信的人。是驿站中重要的角色,负责传递信件,公函等,信使牌相当于现代的工作证,驿卒出行的必备。

封泥

长约2cm,宽2cm,厚约0.3cm。封泥又叫做“泥封”,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保留下来的珍贵实物。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也是一种印章的印迹。使用说明:古代的文书,都是用刀刻或墨写在竹简或木片(木札)上。正在一定形式的斗槽里,用绳捆上,在打结的地方填上一块胶泥,在胶泥上打玺印;如果简札较多,则装在一个袋子里,在扎绳的地方填泥打印,以防外人拆开偷看。

马袋

长约180cm,宽约60cm。马袋也叫马包,是驿站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物件,一般用于骡、马、牛等的脖子上,装盛物品,多用手工编织,纹饰简单大方,袋子的四角以流苏为装饰。

通关文牒

长约62cm,宽约48cm。通关文牒为是古代通过关戌时拿的通行证,我们现在称为出国护照,每到一国需加盖该国印玺方可。还有一种叫通关牒文,是官府发放的,旨在非常时期,通过重要关防的身份证明。经商人员使用,由官府颁发,牒文上清楚记录事由,商队的运输物品和数量,带队人是谁并附有画像,准确无误后方可放行。通关文牒或牒文,是在驿站中食宿的重要凭证。

武九品补服

补服,又称“补子”,是从我国的明朝开始出现,并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时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补子用飞禽代表文官;用猛兽代表武官。该补子是清代武九品海马补子,小而简单,补子以青色为底,五彩织绣,色彩非常艳丽。明清时期的补子是随着官职而存在的,因而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制作,由此它有着极高的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

梅瓶

通高23.5cm、底径7.8cm、口径4.5cm、腹径11.2cm。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以其神秘优雅而著称。青花梅瓶以翠兰釉为主导,配以整棵的梅花,以东方美女形象为题材设计,造型优雅,线条流畅,上部削肩圆润而丰满,下部似美女身着长裙,整器看似一窈窕淑女,既有美女的韵味,又有瓷器特有的典雅。

洛阳博物馆藏品简介



洛阳博物馆作为十三朝古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孕育了大问题体系,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那么洛阳博物馆到底收藏了多少珍宝和文物呢?镇馆之宝有哪些?


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很多。以下是洛阳博物馆市政厅公认的五大珍宝:


1、白玉杯




时代:曹魏


尺寸:高11.5cm


出土时间地点:1956年洛阳市涧西区曹魏正始八年墓出土。


魏晋时期的饮酒器具。玉质上乘,无任何纹饰,线条流畅,更显不凡。这是唯一一座有确切年代的曹魏墓出土的。虽然墓室一度被扰动,但角落里的玉杯幸运地保存了下来,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它是由新疆和田的白玉制成的。杯身打磨的很好,线条流畅,没有任何纹饰,但给人的感觉是美在自然。这与魏文帝曹丕极力推荐的淳朴的社会氛围非常吻合,反映了玉由浓厚的政治等级制度向世俗化转变的重要历史事实。是中国三国时期最好的玉。试想,魏武帝是否正拿着这个白玉杯,感叹“酒是一首歌,人生几何”。


2、乳钉纹青铜爵




年代:夏朝


尺寸:高22.5cm


发掘时间和地点:1975年,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


钉纹青铜爵、饮水器。1975年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出土,现藏洛阳博物馆,流长,尾尖,腰扁,足细长三锥。弯曲处有两根钉状短柱。腹部一侧有两条凸纹,两条纹之间横着五个奶钉。墙很薄。有“天下第一绝”的美誉。


3、石辟邪




年代:东汉


尺寸:高190,长297,宽90cm


地址:1992年12月在金梦油坊村出土。


东汉时期的石驱魔,高1.9米,长2.9米,重8吨,是我国出土最大最完整的石驱魔。据说这个驱魔是光武帝原陵神道一侧的石雕。它是由一块完整的绿色石头雕刻而成,看起来像一只虎豹,一只大嘴利齿的狮子。它有翅膀,拖地的长尾巴,直立的角,和一个非常奇怪的形状。好像要起飞了。


解说员说“驱邪”并不是大家以为的驱邪目的,而是古人死后能飞的愿望。


4、镶嵌绿松石铜牌饰




年代:二里头文化晚期(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尺寸:高16.5,宽11CM


它装饰着绿松石铜牌。它于1984年秋在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它呈盾形,面部略微突出。它是先铸造一个品牌形状的框架,然后将数百颗方形、圆形或不规则的绿松石粘嵌在一个凸出的动物脸上制成的。是目前发现的最早、最精美的镶嵌青铜器。


5、三彩黑釉马




三色黑釉马是稀世珍宝,属于唐代一级作品。它使用低温多色釉陶,多来自唐代。它的做工非常精美,工艺水平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可以分为人物、动物及其名称。


中国七大古都,河南占了三个。十三朝古都洛阳,曾有105位皇帝定居九州。问古今兴亡,请看洛阳,一句话道出洛阳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重要性。


要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和历史,最好的方法是去当地的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是洛阳的文化地标,馆藏文物40多万件。要花一整天的时间才能仔细欣赏。


十三朝古都洛阳,是人类最早居住的城市。4000年前就有人居住了。洛阳前进的历史,辉煌的辉煌,日日夜夜都在说。在洛阳,仅市内就有60多家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是最有名的,文物最多的。


走进洛阳博物馆,感受这座十三朝古都的深厚底蕴。馆内按历史阶段和朝代分设多个展室,陈列着从50万年前到明清时期的2000多件文物。洛阳博物馆有五件宝物,其中夏朝青铜青铜爵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青铜酒器。看细长的古代青铜器皿,当时的古人审美有一种极简主义的审美味道。


如果你想很好地了解洛阳这座城市,那就从博物馆开始吧,在这里你可以一览无余。仔细逛完博物馆,你就知道洛阳不仅仅是洛阳牡丹。这座古城可以作为十三朝古都,它的深远韵值得每一个喜欢历史的人去探索。


在博物馆里,我们可以看到唐三彩摆放在博物馆的显著位置,这与洛阳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密切相关。


东汉时期,洛阳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洛阳代表了最早的中国,也是最真实的中国。洛阳博物馆收藏了洛阳出土的史前至明清时期的各类珍贵文物,尤其是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汉唐陶俑、唐三彩、宋代瓷器。藏品数量众多,品种丰富,富有地域特色,在我国文物界占有一定的地位。


洛阳博物馆陈列的文物比较密集。如果喜欢文物的人来这里,想仔细观看,估计要四五天。


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出自洛阳,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我去哪里的博物馆,我都会第一个知道镇馆之宝是什么。我潜意识里觉得镇馆之宝最能代表一个博物馆的分量。


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看起来比较大,位置也比较里面。是一座清代乾隆年间的金丝楠木塔。整座塔高6米,重4吨。有304个壁龛,每个壁龛都供奉一尊镀金佛像。整个塔采用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不用一颗钉子。中国传统工艺的精妙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金丝楠木被誉为王者之木。雕刻师能雕刻出如此精美的大型木材实属罕见。再加上榫卯结构的特殊性,眼前的这座木塔让人叹为观止。

洛阳著名景点

洛阳著名景点:龙门石窟、白马寺、洛阳博物馆、关林庙、老君山风景名胜区。

1、龙门石窟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历史悠久,开凿经历了多个朝代,断续营造达500余年之久。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石窟寺这几个洞窟最有代表价值。共有97000余尊佛像,其中西山石窟是精华部分,包括卢舍那佛像和“龙门二十品”。

2、白马寺

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白马寺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大雄宝殿是全寺主殿,其他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毗卢阁等。

3、洛阳博物馆

洛阳博物馆与中原明珠电视塔等城市地标性建筑遥相呼应,新馆建筑外形如大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博物馆由主楼和辅楼组成,主楼共两层,一楼是通展,二楼是博物馆的精品展。

4、关林庙

这里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建筑规格是按照宫殿形式修建的,布局严谨壮观。古建筑群中最具特色的当属舞楼,另外,这里石碑林立,古柏参天,香火旺盛。

5、老君山风景名胜区

相传东周道家始祖老子曾在此山隐居修炼,故名老君山,是伏牛山主峰。海拔两千多米,有官殿及庙宇群落,古时这里被视为道教圣地。景区内除有当地特产售卖以外,还有老子骑牛像和太上老君金像等当地著名标志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洛阳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89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