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是历史名茶,诞生于世界茶乡-思茅这块得天独厚的沃土之中,又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演变。普洱茶的得来是一个美丽的错误,是一种历史机缘,又是一种必然中的偶然。在广大普洱茶区,关于普洱茶,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
在巍巍无量山间、滔滔澜沧江畔,有一个美丽的古城普洱,这里山清水秀,云雾缭绕,物产丰饶,人民安居东业。这个地方出产的茶叶更是以品质优良而闻名遐迩,是茶马古道的发源地,每年都有许多茶高赶着马帮来这里买茶。清朝乾隆年间,普洱城内有一个大茶庄,庄主姓濮,祖传几代都以制茶、售茶为业。由于濮民茶庄各色茶品均选用上等原料加工而成,品质优良稳定,加之店主诚实守信,善于经营,所以到老濮庄主这代,茶庄的生意已经做得很大,成为藏族茶商经常光顾的茶庄,而且连续几次被指定为朝廷贡品,特别是以本地鲜毛茶加工生产的团茶和沱茶已经远销西藏、缅甸等地。
这一年岁贡之时,濮民茶庄的团茶又被普洱府定为贡品。清朝时期,制作贡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用材料要采用春前最先发出的芽叶,采时也非常的地讲究,要“五选八弃”,即“选日子选时辰、选茶山、选茶从、选茶枝”,“弃无芽”、“弃叶大、弃芽瘦、弃芽曲、弃色谈、弃虫食、弃色紫”;制作前要先祭茶祖,掌锅师傅要沐浴斋戒,炒青完毕,晒成干茶,又要蒸压成型,风干包装,总之,每一道工序都十分复杂。
照惯例,制成饼茶后,是由老濮庄主和当地官员一起护贡茶入京。不巧这年老濮庄主生病卧床了,眼看时间紧迫,就只好让少庄主和普洱府罗千总一起进京纳贡。此时的濮少庄主正值青年,大约二十三四岁,有如清明头遍雨后新发的茶芽,挺拔俊秀,英姿勃发。白小姐亦是主圆几十里出名的美人。正所谓郎才女貌、门当户对。两家火笼酒早就噶过了,聘礼也过了,再过几天就打算迎亲了,眼下正筹办婚礼呢。然而皇命难违,濮少庄主只好挥泪告别老父和白小姐。临行前,众人都叮嘱他送完贡茶就赶快回乡。濮少庄主经验不足,又有心事,加之时间紧迫,天公亦不作美,春雨下得连绵不断,平常都庄主晒得很干的毛茶,这一次却没完全晒干就急急忙忙压饼、装驮,为后来发生的事埋下了一个大祸根。
濮少庄主随同押解官罗千总一道赶着马帮,一路上昼行夜宿,风雨兼程赶往京城。当时从普洱到昆明的官马大道要走十七八天,从昆明到北京足足要走三个多月,其间跋山涉水,正逢雨季,天气又炎热,大多数路程都在山间石板路上行走,骡马不能走得太快。经过一百多天的行程,从春天走到夏天,总算是在限定的日期前赶到了京城
庄主一行在京城的客栈往下之后,大家都不顾鞍马劳顿,兴冲冲的逛街噶酒去了。剩下濮少庄主一人没有心思去玩,留在客栈,一心挂念着在家中的老父及未过门的白小姐。他想明天就要上殿贡茶了,贡了茶,咱就昼夜兼程赶回去。想到这里,他便去查看贡茶是否完好。他跑到存放贡茶的客房,拿出贡茶,剥开一个个竹箬包裹看:糟了!所有的茶饼都变色了。原本在绿中泛白的青茶饼变成褐色的了。濮少庄主一下子瘫坐在地上-贡品坏了!自己闯下了大祸,那可是犯了欺君之罪,要杀头的啊!说不定,还要株连九族!濮少庄主恍恍惚惚像梦游一般回到自己的房中,关上房门。他想到临行前卧病在床的老父谆谆教导,想到白小姐涕泪涟漪的娇容和与之依依惜别的情景,想到府县官员郑重的叮嘱和全城父老沿街欢达的情景,想到沿途的种种艰辛,想到普洱府那翠绿的茶山、繁忙的茶坊、络绎不绝的马帮、车水马龙的街道、、、这熟悉的一切都将成为过眼云烟,祖上几代苦心经营的茶庄也将要毁在自己的手上了。
话说店中有一个小二,他听说客栈住进了一个从云南来贡茶的马帮,心里都十分好奇,想要见识见识这贡茶是什么东西,于是悄悄摸进了存放贡茶的客房。他看到解开的马驮子,便小心的拿过一饼茶,用小刀子撬了一砣偷回了屋。小二掰了一小块茶,放进碗里,冲上开水,只见那茶汤红浓明亮,端起一喝,茶水真是又香又甜。苦中回甘。小二慢慢地品尝起来。
再说这濮注庄主在房内思绪万千,只是想不到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他心中只剩一个念头:现在也颜再见家乡父老,不如自我了结算了。于是,他解下腰带拴在梁上,就往脖子套去、、、一个小二,他听说客栈住进了一个从云南来贡茶的马帮,心里都十分好奇,想要见识见识这贡茶是什么东西,于是悄悄摸进了存放贡茶的客房。他看到解开的马驮子,便小心的拿过一饼茶,用小刀子撬了一砣偷回了屋。小二掰了一小块茶,放进碗里,冲上开水,只见那茶汤红浓明亮,端起一喝,茶水真是又香又甜。苦中回甘。小二慢慢地品尝起来。
再说这濮注庄主在房内思绪万千,只是想不到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他心中只剩一个念头:现在也颜再见家乡父老,不如自我了结算了。于是,他解下腰带拴在梁上,就往脖子套去、、、
那边罗千总一伙回到客栈,买了些北京小吃回来给少庄主品尝,一进客栈门,东寻西找,不见濮少庄主。小二听见罗千总的叫声,忙从房中跑出来说:“前晌还在,后来好像回客房去了。”罗千总提着东西向少庄主处走去,推门进屋一看,发现公子已经吊在梁上,手脚还在微微地动着。罗千总急忙抽出腰刀,砍断腰带,放下少庄主。小二等人听到叫声,忙从房中跑出来,只见少庄主两眼翻白,气息奄奄,在几个人的努力下,经过半个时辰才把少庄主揉醒过来。少庄主醒过来后知了大家贡茶被毁的消息 ,众人皆愁眉不展。这时,那个偷茶的店小二刚好咱过,看这情形,“这真的是好茶呢!我当小二,泡茶这么多年,还没喝过这样的好茶。”小二端来了未喝完的茶汤。只见其汤色红浓明亮,喝上一口,甘醇爽滑。罗千总没有办法,只能拿着这茶硬着头皮贡献给皇上。
这天,正是各地贡茶齐聚、斗茶塞茶的吉日。乾隆当是评茶官,只见全国各地送来的贡茶琳琅满目,品种花色各式各样,一时无法判定优劣。突然间,他眼前一亮,发现有一种茶饼圆如三秋之月,汤色红浓明亮,犹如红宝石一般,显得十分特别。便命人端上来一闻,一股醇厚的香味直沁心脾,喝上一口,绵甜爽滑,好像绸缎被风拂过一般,直落腹中。
乾隆大悦道,询问茶名。罗千总紧张得说不出话来。乾隆问道:“何府所贡?”太监忙答道:“此茶为云南普洱府所贡。”乾隆以地赐名-普洱茶。
从此,普洱茶岁岁入贡朝廷,历经两百年而不衰,皇宫中“冬饮普洱”成为了一种传统。
普洱茶是历史以来形成的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是以云南原产地的大叶种晒青茶及其再加工而成两个系列:直接再加工为成品的生普和经过人工速成发酵后再加工而成的熟普,型制上又分散茶和紧压茶两类;成品后都还持续进行着自然陈化过程,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
普洱茶与黑茶的区别
黑茶是以小叶种茶树粗老鲜叶为原料,制成的初制毛茶;普洱茶是以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自然发酵陈化,或人工渥堆后发酵而制成的再加工茶类。黑茶与普洱茶的外形,内质有着本质的不同。黑茶主要做成紧压茶供边销,属于边销茶;普洱茶有各种规格的散茶和各种形状的紧压茶,可供边销、内销和外销。
以上材料足以说明,普洱茶不是黑茶。
普洱茶六奇
1. 产地奇:经历了由地名命名而发展为专门茶类的一种茶叶。普洱茶原是产于云南普洱府所在地,并在普洱集散的茶叶。
2. 品种奇:茶树鲜叶为普洱茶变种,即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
3. 原料奇: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而成。后发酵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存放,长时间的缓慢自然发酵,这样变成的普洱茶,叫传统普洱茶;一种是用晒青毛茶经过人工促成后发酵办法生产的普洱茶及其压制成型的各种紧压普洱茶,叫现代普洱茶或熟普。
4. 形状奇:普洱茶除散茶外,紧压成型的普洱茶有各种形状,有如小药丸、圆球、象棋、沱茶、圆饼;大如南瓜、巨型饼、树筒、屏风、大匾等等。
5. 品质奇: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特点,与茶贵新、酒贵陈的特点背道而驰。如储存保管得当,可储存一百年左右。
6. 饮用奇:如在茶馆用盖碗或紫砂壶冲泡陈年普洱,可泡20泡。
云南普洱茶的上述特点,也使普洱茶成为可具收藏鉴赏的古董,这是任何茶类都不具备的特性。因此,普洱茶完全有资格,也完全应当成为一种独立的茶类,即普洱茶类。
根据《中国茶叶大词典》对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的定义,基本茶类是茶鲜叶经过
不同制造过程形成的不同品质成品茶的类别。再加工茶类是以基本茶类的茶叶原料经再加工而形成的茶叶产品。普洱茶是以基本茶类中的晒青绿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后发酵而形成的再加工产品,因此,不能归于黑茶类。根据陈椽教授编著《茶叶通史》中对茶叶分类的理论:“茶叶分类应该以制茶方法为基础。从这种茶类演变到那种茶类,制法逐渐革新、变化,茶叶品质也不断变化,因而产生了许多品质不同,但却相近的茶类。由量变到质变,到了一定时候,就成为一种新茶类。
从茶类发展的先后看,普洱茶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唐朝樊绰撰的《蛮书》,距今一千多年,起始年代更早。而黑茶起源于11世纪前后的宋代,普洱茶在前,黑茶在后,按照茶类发展的先后来看,普洱茶也不能列入黑茶类。
普洱茶是所有茶类中,唯一由基本茶类的晒青绿茶,经渥堆后发酵再加工,变为与晒青绿茶品质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茶类。普洱茶比六大茶类中的黄茶、白茶、的数量要大的多,黄茶的年产量不过10吨,白茶的年产量不过1000吨,普洱茶的年产量在5万吨左右,按照陈椽教授的解释,由量变到质变,普洱茶完全可以成为一种与其他茶类不同的一种新茶类。台湾茶学研究所所长蔡荣章先生最近也同意将普洱茶独立归为一类,与绿茶、乌龙茶、红茶合并为四大茶类。
喝普洱茶的理由
一是普洱茶的好处已经越来越多地为人所知。普洱茶是惟一的后发酵型的茶,它的茶碱、茶多酚等在长期后发酵过程中被分化掉了,因此品性温和,对人体不刺激,还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身体内脂肪、毒素的消解和转化。
二是生活越好,与脂肪的斗争就越成为人们的一大任务。而普洱茶的“刮油”功效是远近闻名。连鲁迅先生小时候吃过大餐后肠胃不适,都会掰一小块普洱茶冲喝。现在困扰都市人的肥胖、“三高”等问题,普洱茶都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如排毒、养胃、消炎、降低胆固醇、消脂去腻、美容减肥……普洱茶的保健功能几乎可以“独步茶林”。喝一般的茶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伤胃、失眠、多尿等,普洱茶不但不会出现,反而有养胃、促睡眠之效,可谓神奇。许多女性更是将喝普洱茶作为减肥养颜的良方。
三是作为一种物态符号的普洱茶,体现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三个主要特点:包容性、开放性及和容性。由于自身物质特性和人文背景以及当下的文化建构,使普洱茶在成为云南民族文化符号象征的同时,还在各个层面上,尤其是在保健养生、淡化雅俗二元对立方面,满足了人们重视提高生命质量和开放自我的文化心理需求而成为今日大众文化和平民文化的典型代表。
如何选购普洱茶
研究表明,普洱茶不但滋味醇厚回甘、陈香显著,而且有一系列如降脂、降压、减肥、抗癌、防辐射、明目理气等保健功效,尤其是保存越久的普洱茶越有效能,所以普洱茶特别是一些老茶在市场上非常走俏。但这也导致了市场的一些混乱,那么,应如何选购普洱茶呢?
了解产地普洱茶是指以云南原产地的大叶种晒青茶再加工而成的两个系列:直接再加工为成品的生普和经过人工速成发酵后加工而成的熟普;型制上又分为散茶和紧压茶两大类;成品后都还持续进行着自然陈化过程,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云南是普洱茶的原产地,思茅、西双版纳和临沧、大理的部分地区是普洱茶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辨别新、老普洱茶
新的普洱茶是指刚制成的普洱茶,外观颜色较绿,有白毫,味道浓烈;老的普洱茶是指陈放较久的普洱茶,经过长时间的后发酵作用,茶叶外观呈枣红色,白毫也转为黄褐色。
闻茶叶香气
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但陈香与霉味是有很大区别的,通常保存不佳的普洱茶才会产生霉味,而有些商人为了掩盖其气味,会加入一些香花如菊花等。因此,若看到普洱茶中掺有菊花等,或闻起来有非茶花的花香,表示茶叶品质不纯正。
辨别茶汤颜色
试泡普洱茶,观察茶汤颜色。由于陈年普洱茶经过长时间的持续后发酵,茶汤颜色较深,但绝非黑如漆;而新的普洱茶的茶汤颜色则较浅。但这一点只能作为参考,因为即使是新制的普洱茶,有的茶汤颜色也会很深,最好的方法还是试喝。
试喝尝滋味
试喝是选购茶叶的一种较可靠的方法,因为一杯茶好不好,合不合口味,从试喝就可以完全知道了,一杯好普洱茶不会有霉味,更不会是一杯苦水。新制的普洱茶有白毫,未经过陈化,会有苦涩味;普洱茶陈化、白毫转金针后,性温和,不刺激,因此味道较甘醇。
怎样收藏存储普洱茶?
普洱茶越陈越香,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普洱茶具有巨大的收藏价值和增值空间,普洱茶年代越久价格越高,口感越好。品质好的普洱茶,每年能以10%至15%的增长率升值。云南西双版纳某厂出品7542号常规茶(干仓货),当时一饼(七两茶)才卖10元,6年后升到了150多元。一块重350克、存放了50年的普洱茶饼,身价甚至贵过一辆本田车。“越陈越香”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主要决定于储存的环境、茶的本质特性、陈放的年限等。由于茶叶的特殊性,其存放年限只能通过茶家品尝断定,没有统一标准。更有许多不法厂商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湿仓存茶,把茶叶放在通风不畅、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加速陈化炮制。
据普洱茶收藏人士表示,收藏普洱茶饼必须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是要区分生茶和老茶。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老茶基本以青饼、生茶为主,即未经过人工发酵工序,把采来的茶青萎凋、晒干、蒸压成型后干燥而成的饼茶、散茶称为生茶(青饼普洱),让其与空气接触,自然变化而产生后发酵,储存时间越长,茶质越醇。而通过加温渥堆技术在一定温度、一定湿度下使茶叶发酵做成的叫熟茶(熟饼普洱)。熟茶的发酵已经定性,储存时间长短不会改变茶质本身。其次,要辨别储藏位置。
1、必须在干仓陈化
干仓不会发霉,转化较为缓慢,但能保持普洱茶的真性。“茶喜蒻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冷湿”。《茶录》宋?蔡襄着。干仓指茶叶在湿度、温度适中、通风透气的环境中后发酵存放;湿仓是指茶商为了获取利润,把茶叶放在通风不畅、湿度较高的环境加速陈化。
2、温度不可骤然变化
仓内温度如果过高,温差变化太突然,将会影响茶汤水性给予口感的活泼性,甚至仓内温度太高,形成闷热,会将原本的生茶,转变为熟普,此种情形在香港的茶库时有发生。
3、避免杂味感染
茶叶是最会吸收杂气异味,洒一把干燥茶叶,会吸清空气中的异味,因外,应力求贮放环境清洁无杂味。“喜蒻叶而畏香药”。宋?蔡襄著;“喜清凉而恶蒸郁。喜清独而忌香臭”。明?闻龙著;“茶性淫,易于染着。区论腥秽有气之物。不得与之近。即名香亦不宜相襟”。《茶解》明?罗廪。
4、利用竹箬包装
“茶须筑实。仍用厚箬填紧。瓮口再加以箬。以真皮纸包之”《茶疏》明?许次纾。这种传统包装的质料和方式,有助于普洱茶于后发酵时,过滤杂味以确保清纯的功效。常有人将已打开了的老茶,改用较低劣品质的塑料纸重包,时间一久,就会发出异味,直接破坏了普洱茶品味。
5、注意茶龄寿命
普洱茶年代寿命,到底是六十年,或一百年,或数百年,没有定论资料,往往只靠品茗者直觉研判其陈化的程度。如福元昌、同庆老号普洱圆茶陈化感已到了最高点,必须加以密封贮存,以免继续快速后发酵,造成茶性逐渐消失,品味衰退败坏。故宫的金瓜贡茶,陈期已一两百年,其品味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
关于“普洱茶”一名的由来,近几十年出版的茶书刊包括茶书、茶辞典、茶刊物等,大都作了介绍,但大同小异,基本上都说“普洱茶”的得名是从普洱府、普洱县之府县名而来。如《中国茶史散论》(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一书中这样介绍:“普洱茶:普洱,是云南省南部的一个县名,原不产茶,但它是滇南的重要贸易集镇和茶叶市场。澜沧江沿岸各县,包括古代普洱府所辖的西双版纳所产茶叶,都集中于普洱县加工,运销出口,故以普洱茶为名。”《中国茶经》(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年版)一书中,有关普洱茶得名的介绍是:“普洱府即现在的普洱县,是当时滇南的重镇,周围各地所产茶叶运至普洱府集中加工,再运销康藏各地,普洱茶因此得名。”再如《中国茶文化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有关普洱茶得名的介绍:“普洱县自古以来是云南南部茶叶的集散地,普洱府各地茶叶均运至普洱及思茅等地加工、转销,故统称‘普洱茶’”。按上述这几种大同小异的说法(其来源为清道光年间阮福所撰《普洱茶记》:“普洱茶者,非普洱府界内所产,盖产于府属思茅厅界也。”)普洱茶似乎在运到普洱府或普洱县之前,尚没有名称,只是到了这个叫“普洱”的府、县之后,才有了这个“普洱茶”的名称;或者,在运到普洱府、县之前,虽有原来的名称,但转运到了“普洱”府、县后,就改称作“普洱茶”了。按此说,“普洱茶”的名称就须是在普洱府、县设置以后才能有的,而且普洱县境内“原不产茶”。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前几天,茶友“哲哲”问了懂茶帝一个问题:“普洱茶为什么叫普洱茶?”
哎呀,这个问题好基础哦,可是你答得上来吗?你喝了这么久的普洱茶,竟然还不知道,是不是该打屁屁了?
关于普洱茶的历史记载,可谓汗牛充栋,就算你有深厚的文言文功底,也肯定没这个耐性去看了。小懂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下普洱茶由来的极简史。
云南是茶叶的发源地,茶叶的种植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不过,普洱茶的制作则可上溯至东汉时期,贸易始于唐,闻名于明,极盛于清。
历史上的普洱茶,泛指原思茅区(今思茅地区、西双版纳)生产的,集中于普洱府所在地销售的,以云南大叶种茶为原料制成的晒青毛茶及紧压茶。
普洱是一个地名,但几经变换,咱们往下看。
关于普洱茶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唐朝,当时叫“银生茶”,是普洱茶的前身,因为它的产地思茅,属南诏国的银生府管辖。最原始的制法是直接将鲜叶生晒而成,后来发展出杀青、揉捻等制程,在日晒后成为晒青毛茶。
唐朝时,南诏国在现在的宁洱县设置睑治,取名“步日睑”,五代十国时期,大理取代南诏开始统治云南。大理国将“步日睑”改为“步日部”。
在西藏等地,从唐朝起就只说“普茶”,没有洱字。“普”是“扑”、“蒲”、“濮”的民族称谓同音异写,“濮人”是最早种茶的民族,“普茶”即是“濮茶”。
到了元朝,蒙古统治者改“步日”为“普日”,所产茶被称为“普茶”。
明朝,朱元璋改“普日”为“普耳”,后来“普耳”又改称“普洱”,“耳”加了个三点水。
关键时刻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记载:“普洱茶出云南普洱”,此后普茶定名为“普洱茶”,一直沿用至今。
亲们,一定要记住这个年份,明朝万历年间,开始将普茶命名为“普洱茶”。万历皇帝,就是那个明朝在位时间最长(达48年)、有张居正辅政、却有28年不上朝的皇帝!
清朝时普洱茶达到其鼎盛时期,雍正时期设普洱府:辖思茅、西双版纳等地。普洱府为盐矿、茶叶集散地,车马云集,人流拥挤,因其商贸发达而逐渐闻名于世。
乾隆时期,普洱茶行销天下,名动海内,成为官府的重要税收来源。乾隆皇帝有“夏喝龙井,冬饮普洱”之说。
至此,我们可以将普洱地名和普洱茶名的演进,做一张图出来,这样就能更直观地看清它们的变化,往下看:
本文中,咱们提到的“步日”或“普洱”是佤语,是佤族(布饶)和布朗族称呼“兄弟”的意思。
普洱茶一词虽有“普洱这个地方产的茶”之意,但茶实际主要产自西双版纳境内。今天的普洱市,也是最近10年才有的,之前一直叫“思茅市”。
原创声明:本文由“懂茶帝”独家原创。如需转载,不得删减,并请注明出处。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众号,随时随地提问哦!)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有很多传统的手艺都被传承了下来,其中就包括了泡茶这一项手艺。中国的茶叶的种很多,要泡好茶首先就要有好的茶叶,才能不辜负辛苦的准备。这就要提到茶中的皇族,普洱茶。普洱茶之所以能成为茶中的贵族,是因为它在清朝的时候地位很高,只有皇家成员才能喝。普洱的名字起源于云南,是少数民族的语言,还有普洱茶传说以及武侯植茶树。
一、关于普洱茶的传说在东汉的时候,就已经出现普洱茶了。相传诸葛孔明在南征的时候,遇到了落魄的基诺人,诸葛孔明看他们非常可怜,于是就给了他们茶籽,让他们好好种茶。还有就是可能当时途径的地方是西双版纳,土壤肥沃,气候也适宜,所以就给了他们茶籽,普洱在少数民族的语言中是一个地名。后来也有少数民族称诸葛孔明为茶祖。
二、普洱茶在清朝很贵重自从唐朝陆羽钻研茶道并成书之后,世人对于喝茶就更加流行了。在东汉就有茶的出现,一直流行至今,依然是不可缺少的饮品。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他们是游牧民族,喜欢吃肉,所以喝茶可以帮助刮脂,有利于健康。清朝人对茶十分追捧,特别是普洱茶。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因为皇家的普洱茶制作程序多,规格高,选用的都是嫩芽。
皇家普洱茶的味道清爽,而且十分细腻,喝完唇齿留香,十分甘甜。但是如今很多人都可以买得起茶叶,而且很多茶叶都是十分有名,味道也可以与普洱茶媲美。茶文化的历史悠久,它包含了很多的历史知识,是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它们会在历史的舞台上继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像茶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94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普洱茶五个世界级唯一
下一篇: 被请喝茶千万不要说这些让人脸红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