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里种着翠竹,摆着鱼缸,停着老旧自行车,乍一看以为是普通民居;进得院子,抬头方见门上招牌,两个行楷大字“冶堂”,看似古董店;推门而入,木桌竹椅,满架茶叶罐、紫砂壶、瓷杯子,原来是茶室。
不过,也不是寻常茶室,到这里小坐喝茶不仅不用花钱,老板还乐意与你普及台湾茶的知识;店里虽然贩售茶叶和茶器,却无人主动推销。架上陈列着主人的收藏以及寄展的陶艺作品,玻璃柜里收集了各种茶文物,喝功夫茶的小壶、喝香片的保温杯、喝绿茶的玻璃杯和各色茶罐。冶堂的主人何健,把这里称之为茶文化工作室。
冶堂落脚在台北市永康街的小巷里已有10年。曾经在银行工作的何健因为喜欢中国瓷器而研究宜兴紫砂壶,从而进入茶的世界。1985年,他从银行辞职专心投入茶的研究。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朋友来找我讨论问题,在家里接待他们不方便,所以才决定租个房子开这间茶室。基本上,就是把我家的客厅搬到这里,这些桌椅家具以前都是家里用的。”他说。
今年54岁的何健感慨,过去30年是台湾茶发展史上十分重要而辉煌的时期。“我非常有幸亲身经历,看到、品到很多好东西。”
台湾的茶叶种植源于大陆。据何健介绍,目前台湾关于茶的最早文献记载是1796年,一位名叫柯朝的人从福建武夷山把茶树带到现在台湾北部的瑞芳种植。不过,他认为,台湾先民多来自福建沿海,带来当地的生活习惯,茶叶种植的历史应该更早。
从清末到1970年代,台湾茶叶始终以外销为主,并不针对内需市场,因此对好茶的品鉴只集中在极少数人群,普通人喝的茶叶和饮茶方式都非常简易。
何健认为,1980年代是台湾茶发展的转折点。随着茶叶外销的价格优势丧失,同时,台湾社会由农业社会转型为工商业社会,城市越来越密集,城市人口增加,内需市场开始显现。这时茶的品味开始被重视,对品质的追求和茶具的研发主要开始于这个时期,也影响更多人。“简单地说,社会富裕了,人们就希望提高生活的品质。”
台湾民众喝茶继承了闽粤的功夫茶传统,即小壶小杯,但是对这一饮茶方式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比如,过去用手抓茶叶,后来引入木制或竹制“茶则”来量取;过去从壶里直接倒入小杯里,现在引入形状如奶盅的器具,谓之“公道杯”或“匀杯”,便于分到各个小杯里。
“台湾真正的独创是双杯品茗的方式,就是一高一矮两个杯子,高杯闻香,矮杯品茶。闻香杯的发明,意味着茶叶的香气成为与滋味同等重要的元素,可以被分离出来单独欣赏。”何健说。
不过,他对于双杯品茗的作用还有更为独到的解释。“两个杯子,闻香、倒茶、饮用一系列动作,能帮助喝茶的人专注于杯中物,从而更好地欣赏茶中之美。”
这种更为精致复杂的饮茶方式,后来风行大陆的茶馆,甚至发展成茶艺表演。
茶叶制作方法上,海峡两岸有十分密切的互动。何健以福建安溪产的铁观音为例,铁观音自清末引入台湾之后,基本维持传统重发酵重烘焙的做法。而福建安溪后借用台湾高山乌龙茶轻发酵轻烘焙的方法来制作铁观音,改变了大多数人对铁观音的印象。然而,现在又有安溪茶农回头向台湾茶农学习传统铁观音的制作技艺。
“小小一杯茶,可以喝出更为复杂和丰富的内涵。”何健引申道,“台湾文化脱离不了中华文化,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因为独特的地缘关系和历史变迁,台湾将自己的特色融入其中,甚至回头影响母体文化。”
? 春,万物重生!
? 茶,万物生中承载了历史、文化、哲思、美学、人、器、物甚至与宗教、民族的融合.茶,自古以来就真切的与我们在一起……
? 探【茶·道】,一颗恭敬的心潜见茶道之旅.茶道一词及日本人喝茶最早是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台湾籍主持人李秀媛日本行中得知的,而那时并不知道日本传承的是中国唐宋之风. 千禧年陆续得闻台湾的茶道、茶人,云南本土而盛的是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茶艺师. 而今时今日:卖茶者、喝茶者、茶人者、茶艺者、茶术者、茶修者、茶衍生者、众的茶世界中,茶道究竟是什么?在哪儿? 众说纷纭…………
? 那就从影响大陆最深的台湾开始捋捋吧,回顾台湾茶道的发展路线:30年前的台湾中产阶层兴起,开始注重生活品质,不满足于流传台湾的潮汕功夫茶样式,开始寻求自己的茶道,近水楼台的日本成为范本:到日本的古董市场上扫货各种茶器物(由于日本传承的是抹茶道,大量明清紫砂壶、茶杯托得以回流);而后爆炒紫砂壶、茶器皿、名山茶、老茶,以收藏取代茶道、以求新异时髦风雅而大摆茶席,那段时间曾几乎人人都摆茶席;30年后的今天,台湾走出了一条以造境、赏器、品茶、音乐/空间融合、交友为内容的文人茶道(周瑜的紫藤庐、解致璋的清香斋、何健的冶堂、林炳辉的食养山房). 【台湾文人茶道的最大吸引力是他们至高情怀建设台湾茶道并以此为基业,不追求谋利!台湾的茶课老师,绝不会出售茶具和茶叶给你,这与现在内地茶界纷乱迷怪推崇的状况不同】不过,台湾茶道以清香乌龙茶为根基的局限性也很明显,他们所专研的干泡法、器物使用都只适用于那个体系,并不适用于我们普洱!只有顶级几位老茶人亲身体悟过老普洱的药效,深知老普洱的价值而开启了“看得到喝不起、看不到也买不起、拍卖珍藏易货”模式的老普洱模式!台湾茶人·茶道也深深影响了内地…………
? 而日本的茶道是荣西禅师自天目山取茶种带回日本栽种、带回宋代点茶方式到千利休时代结合了日本器物、用自己禅宗思维和审美才有了一套茶道方式,千利休剖腹自杀的1591年才成为日本茶道确立的年代. 现在的日本也仍传承着抹茶道与煎茶道。
? 【茶禅一味】是各茶文化中茶人至高的追求和标举,但它其实并不见于卷帙浩繁的中国禅籍,而出自《碧岩录》作者圜悟克勤东流日本的墨宝拈提,却开启并引导日本近千年的茶道轨迹!
? 引用久松真一先生的一段话:“茶道的第一目的为修炼身心,无相的了悟作为一种现象显示出来才是茶道文化,茶道文化是无相的自己的外在表现.”所以,日本茶道落实点在修行在禅院中;中国茶艺之用于生活:所以中国每出现一种新的饮茶方式,前面的饮茶方式就会被冲击消失,留下少少痕迹!所以,日本茶道传承了中国唐宋的盛世之风;中国茶道则后浪狠狠将前浪拍到沙滩中,难寻其踪。
? 这也让吾深深思考:【日本茶道经由不可逾越的诸多规矩、严谨的日复一日的执壶动作/呼吸磨练,是将其心达致禅之三昧!极其难入门派和荣辱与共的家元制度/一门深入的传承是得以千年传承一致的保证. 而以此苛刻的外力能否真正观心、修心、明心见性而得其三昧?而茶禅一味?但日本的茶者一直以此恪守着自己的茶道】严谨、规矩、没有浮夸、没有玄妙、没有个人崇拜是吾对日本抹茶道、煎茶道的初相总结,他们对器物的敬重、沿用、传承与浅浅茶汤几道轮回“一期一会”的珍重,是震撼的!真挚的!茶会就是有缘品茶参会,而非推销茶叶、茶衍生品、搞个人崇拜……执壶的茶者都是和颜悦色的中老年人,真正历经过/历练过世事的人,吾相信在茶汤中自然呈现和合圆融之气! 人茶合一!很难回想我们在内地的高谈阔论中、烟雾缭绕中、施粉戴花衣着鲜丽中、一个速水烧中……喝下的那一杯杯普洱茶…… 尚好那几位台湾茶人也都是花甲之年上下的圆和之人,文化素养底蕴丰厚,低调做着关乎茶的份内之事!很赞的詹勋华老师说:“曾是台湾茶文化课最有名老师的他,突然有一天觉得讲不出来了,他退下讲台10年的光阴,不与人交往,只守着焙火、退火、再焙火……而最终的成与不成,是老天爷的事,而不是他!” 在十年的光阴中,在火中,詹勋华老师终成为台湾乌龙的焙火大家! 也深谙大道自然之性!詹勋华老师作为台湾文人茶道的代表,也诠译了他们的专注、他们的真挚情怀!
?
? 修行,不只住山,也不只行脚,也尚在生活点滴中!千利休现在的弟子说其晚年指茶道是“烧好水,泡好茶”,此大道至简、凡圣一如的体悟难道不是茶道真正得以传承的果证吗!
【未完·待续】
品过“冶堂”的椪风茶,接着走进台北唯一的古琴馆——等闲琴馆。这是一个充满东方诗意的空间,简单的陈设中透出禅味。馆内不时飘出古琴乐音,时而轻柔时而急促有力,令人长时间驻足。琴馆开设学习班,并有古琴讲座,是一个以琴会友之处。琴馆就像热闹台北的一盆清水,幽静而舒适。听一首古乐,即可沉淀喧嚣的心灵。
下面还有,自选。
在台北闹市中寻找清静
台北市区南部的康青龙街区,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闹市完全不同,这里没有喧闹嘈杂,没有摩登时尚,而是一片使人身心放松的雅致空间。它有一个朴实的名字——南村落。
南村落借用了纽约东区East Village充满人文气息和波希米亚味道的名称,展现台湾各个角落的风土人情,推广慢品乐活的生活方式。
走进一家名为“冶堂”的茶室,门外没有显著的招牌,推开大门,里面却是别有洞天。茶壶茶碗、各种包装的茶叶、茶内容的字画、有关茶的古今书籍,把传统的中国古典家具填充得满满当当。古朴的室内陈设加上主人精心营造的悠然环境,增添了茶室的魅力。主人何健奉上一杯热茶,邀请我们坐了下来。品品香茗,发会儿呆,再与何健聊聊有关台湾茶文化的话题,我们忽然感觉自己增添了那么多的新知识。
品过“冶堂”的椪风茶,接着走进台北唯一的古琴馆——等闲琴馆。这是一个充满东方诗意的空间,简单的陈设中透出禅味。馆内不时飘出古琴乐音,时而轻柔时而急促有力,令人长时间驻足。琴馆开设学习班,并有古琴讲座,是一个以琴会友之处。琴馆就像热闹台北的一盆清水,幽静而舒适。听一首古乐,即可沉淀喧嚣的心灵。
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的素食馆“回流”里,摆放着插花、书法、陶器,坐在其中品尝淡雅的食物,真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类似的场所,在南村落还有不少,例如卖手制布袋戏偶和台湾花布的“彰艺坊”,卖手工巧克力的小铺,卖二手设计灯饰的“火金姑工作室”。“这些小店是想把生活的底蕴和积累分享出去,是把生意做成了文化,展现出台北日常生活中人情的纹理和光辉。”南村落的总监韩良露对记者说。
到山乡感受民族风情
到台湾乡村,感受纯朴的民族风情,也是自由行的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苗栗县南庄乡,主要居住着客家族群。苗栗客家人通常以“擂茶”款待客人,在狮头山里的歇心茶楼,我们体验到正宗的客家擂茶制作过程。
客家话中的“擂”是“用木棍研磨”的意思。擂茶是客家人从大陆带到台湾的生活方式。我们几人围着桌子坐下,制作擂茶的工具擂钵和擂棍已经摆在桌上。擂钵是口径约50厘米的陶钵,钵内有许多的沟纹,便于研磨。擂棍即是用油茶树干制成的木棒,约80厘米长。我们在主人指导下,把茶叶和花生、芝麻、瓜子、松子等作料一起倒入钵内,用擂棍研磨成粉末,加入爆米花,用开水冲泡,一股特别的茶香顿时弥漫开来。此时,呼吸着山谷中清新的空气,品一品客家擂茶,浑身都觉得舒坦。
继续向山中行进。青山绿树间有几间小木屋,南庄石壁染织工坊设在这里,供游客体验台湾原住民泰雅族的染织技艺。我们每人手持一块方形白棉布,学着工坊主人林淑莉的样儿,使用皮筋和小木棒,把棉布折成不同的造型,然后放入用当地特有植物马蓝制成的天然染料中浸泡、揉搓,过了一个多小时,一块泰雅族花布就染好了。
大鹏湾:生态休闲好去处
屏东的大鹏湾风景区,是台湾唯一的单口囊状“泻湖”,也是台湾人节假日爱去的地方,目前几乎没有大陆旅游团队到访。
大鹏湾动植物资源丰富,湖边红树林可见许多招潮蟹,悠闲地在湿地上挪动着娇小的身躯。这片海茄苳树生长得十分茂密,树龄已有70年,又因位于出海口,长出的气生根十分繁茂。
坐上小艇驶向大鹏湾中心的“蚵壳岛”,全岛由蚵壳堆砌而成,涨潮时小岛全部淹没在水中,退潮时如同漂浮在水面的珍珠。
大鹏湾出海口旁的青洲滨海区拥有绵延的海滩,被誉为“台湾的夏威夷”,设有儿童戏水池、滨海步道、沙滩排球、观景餐厅等。其中的渔业文化展示馆,来自台中的小学生们正在这里参观鱼虾的捕捞过程。
爱运动的游客能在全长16.4公里的环湾自行车道上骑行,两小时的行程,随时可以驻足停留,欣赏渔村风光、夕阳海堤、红树林等美景,还可以在这儿选择军事地道探索、独木舟、风帆、手划船、碰碰船和轻航机等比较刺激的项目。或者出海14公里,到台湾近海唯一的珊瑚礁岛屿——小琉球去欣赏独特的地质景观。
体验丰富多彩的工业旅游
台湾的工业旅游项目不少,而且都有动手操作环节。在云林县兴隆毛巾观光工厂,我们跟随导游,参观了毛巾的设计打版、选纱、前漂、经纱、浆纱、织造等制作程序。导游还为我们讲解,如何根据色、香、味与吸水性等方面,挑选质量较好的毛巾。参观过后,该是游客体验的时间了,我们在导游的指导下,用一条小方巾,折折、夹夹,再这么一套,几分钟时间,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小狗、小兔、蛋糕等小玩艺儿就诞生了。
老板林颖穗说,由于竞争压力太大,他们想出了制作造型毛巾这个新点子,又用旅游观光的形式进行推销,效果还真不错,不仅带动了毛巾的销售,还使游客可以通过制作毛巾造型,了解毛巾行业的相关知识。
台湾工业观光旅游的内容五花八门,既可到百年酱油工厂参观酱油和豆豉的古法制作工艺,到酒厂参观酿造过程,到自行车工厂组装一辆属于你自己的车子,又可到鞋厂看到完整的制鞋过程,到铅笔工厂制作一支笔。游客由此可以感受到台湾人经营和生活的真实状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312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气虚体质喝什么茶好女人7款气虚茶
下一篇: 著名学者——钱文忠皋城妙论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