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个神奇的东方国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它的神秘吸引了无数外国友人的来访,有为武术而来;有为风景而来;更有为长城而来。还有一部分他们是为茶而来。中国是世界茶树的故乡。据史书记载,我国茶叶生产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之前就已开始。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高原,随着气候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的发展变迁,而传到祖国各地以至外国。陈椽教授所著《茶叶通史》中就这样记载着:“西周初年,云南茶树传入四川,后往北迁移至陕西,以秦岭山脉为屏障,抵御寒流,故陕南气候温和,茶树在此生根。因气候条件限制,茶树不能再向北推进,只能沿汉水传入东周政治中心的河南(东周建都河南洛阳)。茶树又在气候温和的河南南部大别山信阳生根。”1987年,考古学家在信阳地区固始县出土的古墓中发掘有茶叶,考证距今已有2300多年,可见信阳种茶历史之悠久。
唐代,全国茶叶生产发展开始进入兴盛时期,公元760—780年间,茶圣陆羽编写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把全国盛产茶叶的13个省42个州郡,划分为八大茶区,信阳归淮南茶区。并指出:“淮南茶光州(今光山县)上……”。旧信阳县志记载:“本山产茶甚古,唐地理志载,义阳(今信阳县)土贡品有茶。”北宋时节苏东坡谓:“淮南茶信阳第一。”西南山农家种茶者多本山茶,色味香俱美,品不在浙闽以下。信阳对茶树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年平均气温为15.1℃,一般年份界于14.5℃至15.5℃之间。3月间下旬开始,日均温达10℃,可持续220多天,直到11月下旬才下降。有效积温达4864℃,80%的年份为4683℃。4至11月的月平均气温为20.7℃,最热的7月份均温为27.7℃,最冷的1月份月均温为1.6℃。信阳的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134.7mm,而且多集中在茶季。4—11月的光照时数为1592.5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3%),太阳辐射量为89.25千卡/cm2,有效辐射量为43.74千卡/cm2。这些自然条件,都是茶树生长生育所需要的适宜范围。信阳山区的土壤,多为黄、黑砂壤土,深厚疏松,腐殖质含量较多,肥力较高,PH值在4—6.5之间。历来茶农多选择在海拔300至800米的高山区种茶。这里山势起伏多变,森林密布,植被丰富,雨量充沛,云雾弥漫,空气湿润(相对湿度75%以上)。太阳迟来早去,光照不强,日夜温差较大。茶树芽叶生长缓慢,持嫩性强,肥厚多毫,有效物质积累较多。正如群众常说的,“云雾高山有好茶”。尤其是信阳处于北纬31º43¹至32º37¹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很有利于氨基酸、咖啡碱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这正是炒制优质绿茶所不能缺少的。
历来为多人向往的五云(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寨(何家寨),信阳就具备这样得天独厚的典型生态环境,生产出来的信阳毛尖,内含有效物质丰富,香高味爽。据中国茶科所对车云、集云、黑龙潭等几个名山的春茶一级毛尖茶样的生化分析,氨基酸含量为3.62 —4.34%,咖啡碱4.06—4.73%,儿茶素117.71—146.38mg/g,茶多酚20.02—21.87%。茶水浸出物,一般为43%左右,高的达46.5%,高出国家标准≥39%。所以,信阳毛尖香高味浓又鲜爽,多次冲泡,香味犹存,魅力诱人。
信阳茶区是中国的古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一般认为起于距今2000多年的东周时期,唐朝时信阳已盛产茶叶。760年~780年间,茶学家陆羽撰写的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把信阳划为当时八大茶区之一的淮南茶区,据载:“淮南以光州(今潢川、光山一带上,义阳郡(今信阳市平桥区、浉河区)、舒州次,……”唐代《地理志》中记载“义阳郡(今信阳市平桥区、浉河区)土贡品有茶”。宋代诗人苏东坡曾有称赞“淮南茶,信阳第一”。但当时的贡品或上等茶并非今日之信阳毛尖。有人认为信阳毛尖源于宋末的散茶,信阳毛尖从北宋到明朝生产的为散茶[3],因此此观点具有争议。
据考证,信阳毛尖独特风格形成是在20世纪初。清代光绪末年(1905年-1909)季邑蔡竹贤提倡开山种茶,先后成立元贞(震雷山)、广益、裕申、宏济(车云)、博厚、森林、龙潭、广生等八大茶社,发展茶园近30ha,逐渐改进完善了信阳毛尖的炒制工艺,产区也不断扩大。
还好,我家是信阳的,幸好,我家是经营茶叶的,这个东西经常看! 嘿嘿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信阳毛尖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信阳毛尖的作用和功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河南信阳毛尖价值功能2、信阳毛尖的功效和作用3、信阳毛尖茶叶的功效与作用4、信阳毛尖茶的功效?河南信阳毛尖价值功能信阳毛尖也被我们称为豫毛峰,因为这种茶是在河南盛产的,是一种绿茶。
信阳毛尖可以说是我国的名茶,是河南省的特产。
信阳毛尖的茶叶是非常的细的,而且有一定的光泽,味道非常的香醇,而且茶水的颜色是很绿的。
信阳毛尖的功效有很多,可以生津解渴和清心明目,还可以提神醒脑和去腻消食。
那么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信阳毛尖的价值功能。
价值功能
1、强身健体
信阳毛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糖尖、有机酸、芳香物质和维生物A、B1、B2、C、K、P、PP等以及水溶性矿物质。
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防癌、防治坏血病和护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种功能。
具有医疗功效。
常喝毛尖茶,能降低血压。
茶叶内含的咖啡碱和儿茶素能促使人体血管壁松弛,并能增血管有效直径,使血管壁保持一定弹性,消除脉管痉挛。
毛尖茶中的一氨基丁酸对松弛血管壁的效应更显著;喝茶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
茶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对人体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总类脂和甘油三酸脂含量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茶叶中抗氧化组合提取物GAT具有显著的抗癌物质的突变作用。
2、促进脂类物质转化吸收
茶叶中具有嘌呤碱、腺嘌呤等到生物碱,可与磷酸、戊糖等物质形成核甘酸,核甘酸类物中的ATP、GTP等化合物对脂类物质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对含氮化合物具有极妙的分解、转化作用,使其分解转化成可溶性吸收物质,从而达到消脂作用。
茶叶具有净化人体消化器官的作用。
茶叶中的黄烷醇可使人体消化道松弛,净化消化道器官中微生物及其它有害物质,同时还对胃、肾、肝脏履行特殊的净化作用,不但有助于脂肪等物质的消化,而且还能预防。
以上,就是信阳毛尖的价值功能。
信阳毛尖是可以强身健体的,因为含有很多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这些物质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对人体是很好的。
而且信阳毛尖是可以助消化的,可以促进毒素的排除和促进食物的消化,可以让身体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
但是,对于经常失眠的人来说,信阳毛尖是不能喝的,因为信阳毛尖含有大量茶多酚,会引起失眠。
信阳毛尖的功效和作用信阳毛尖茶是产于我国河南省信阳市的一种毛尖茶品,因其产地信仰这个地方,为了区分而将其命名为信阳毛尖。
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信阳毛尖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信阳毛尖的功效作用一
信阳毛尖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对于人体有颇多益处的营养成分,像氨基酸、蛋白质、糖类等成分。
正是由于毛尖茶中所含的这种成分,使得毛尖茶被人们作为一种很不错的养生饮品,常喝对于人体改善亚健康很有益处。
茶叶中的咖啡碱作用于人体可以让人精神振奋,提神醒脑,同时与儿茶素相作用,有助于扩张血管,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预防颇有益处。
茶叶中的茶多酚还可以结合细菌的蛋白质,将其杀死,杀菌消毒。
同时茶叶中的某些成分还具有抵抗癌症,降低胆固醇,生津止渴等多方面的功效。
信阳毛尖的功效作用二
经过用信阳毛尖茶水来漱口可以保护口腔健康,消除口腔异味。
同时我们知道现在在市面上有着很多的茶叶枕,睡觉用茶叶枕对于改善睡眠质量有着很好的效果,而信阳毛尖作为茶叶中的一种,它也可以被用来制作茶叶枕的。
同时信阳毛尖茶叶也可以能够用来清洁污垢,用信阳毛尖茶叶泡脚好能够杀菌治脚气。
历信阳毛尖的史发展
中国茶叶生产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之前就已开始。
茶树原产于中国西南高原,随着气候以及治、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的发展变迁,茶树又在气候温和的河南南部大别山信阳生根。
唐代,茶叶生产发展开始进入兴盛时期,公元760—780年间,茶圣陆羽编写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把全国盛产茶叶的13个省42个州郡,划分为八大茶区,信阳归淮南茶区。
北宋时节苏东坡谓:“淮南茶信阳第一。
”西南山农家种茶者多本山茶,色味香俱美,品不在浙闽以下。
历史上,信阳毛尖主产于信阳市、信阳县和罗山县(部分乡)一带。
信阳毛尖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期,清代季邑人蔡竹贤提倡开山种茶,随后出现了元贞(震雷山)、广益、裕申、宏济(车云)、博厚、森森(万寿)、龙潭、广生等八大茶社,发展茶园面积有400余亩,逐渐改进完善了毛尖的炒制工艺。
新中国建立以后,对发展茶叶生产极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扶助措施。
民国时期,茶叶生产继清朝之后,又得到大力发展,名茶生产技术日渐完善。
信阳茶区又先后成立了五大茶社,加上清朝的三大茶社统称为“八大茶社”。
由于“八大茶社”注重制作技术上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信阳毛尖加工技术得到完善,1913年产出了品质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为“信阳毛尖”。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信阳中部五里店、彭家湾、游河以及西北部的高梁店、王岗、邢集等乡的丘陵岗地上陆续发展。
1967年春天,农业局的科技人员指导茶种引过淮河以北的二十五里岗,建立了红旗茶场,朱堂、涩港、彭新、青山四个乡,这是解放初期统购统销茶叶时开始确认的。
1987年,考古学家在信阳地区固始县出土的古墓中发掘有茶叶,考证距今已有2300多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信阳茶叶生产得到更大的发展,信阳毛尖茶生产技术得到推广,生产区域不断扩大。
1993年,信阳的师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罗山县、潢川县、固始县、光山县、商城县、新县、息县七县二区都有信阳毛尖茶生产。
信阳市8县2区中有133个乡镇、1245个行政村产茶;茶园总面积已达100万亩;年产干茶2000万公斤,茶叶综合产值20亿元。
现有茶农95万余人,茶业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
信阳毛尖茶叶的功效与作用信阳毛尖的功效与作用:瘦身减肥、美白嫩肤、抗衰老可长寿、抗辐射、强机体制、提高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改善消化不良、防癌抗癌、抗菌清肺、防龋齿、清口臭。
提神去乏、明目、防紫外线、防皮肤病、护肤美容健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增强记忆力、去头屑和减少吸烟危害等等。
信阳毛尖茶清代已为全国名茶之一,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9年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85年获中国质量奖银质奖,1990年获中国质量奖金质奖。
1982年、1986年评为部级优质产品,荣获全国名茶称号,1991年在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被授予“中国茶文化名茶”称号,1999年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
扩展资料
主要产地
信阳毛尖产地来源的域区界定如下:北到淮河;南到大别山北坡的谭家河、李家寨、苏河、卡房、箭厂河、田铺、周河、长竹园、伏山、苏仙石、陈琳子等乡镇沿线;西到桐柏山与大别山连接处的王岗、高梁店、吴家店、游河、董家河、_河港等乡镇沿线。
东到固始县泉河流域的陈集、泉河铺、张广庙、黎集等乡镇。
具体包括:_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潢川县管辖的128个产茶乡镇。
北纬31°23′—32°24′,东经113°45′—115°55′。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茶的功效?1、信阳毛尖属于绿茶的一种,是人们经常饮用的茶叶,下面来介绍下信阳毛尖的功效和作用:
2、第一:抗菌消炎的作用,临床医学表明,长期饮用信阳毛尖,对人体有收敛,杀菌消炎的作用。
3、第二:防口臭,信阳毛尖茶叶中含有防治龋齿的化学成分,可以抑制龋齿的发生,从而到达防口臭的作用。
4、第三:分解烟草毒素的作用,信阳毛尖可以抑制尼古丁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具有保健功能。
5、第四:防癌抗癌,信阳毛尖和其它茶叶一样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6、第五:止血功能,信阳毛尖的茶水中含有的化学物资具有抗菌杀毒,所以用信阳毛尖茶水洗刷伤口有止血的作用。
更多关于信阳毛尖茶的功效,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信阳毛尖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信阳毛尖的作用和功效、信阳毛尖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信阳茶,以信阳毛尖为代表,是中国一流名茶之一,是绿茶中的佼佼者。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信阳茶文化的基本介绍,一起来看看。
信阳茶文化的基本介绍 信阳毛尖是河南省著名特产,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能。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把信阳列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一;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尝遍名茶而挥毫赞道:?淮南茶,信阳第一?;信阳毛尖茶清代已为全国名茶之一,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8年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85年获中国质量奖银质奖,1990年?龙潭?毛尖茶代表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获中国质量奖金质奖,1982年、1986年评为部级优质产品,荣获全国名茶称号,1991年在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被授予?中国茶文化名茶?称号,1999年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信阳毛尖不仅走俏国内,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远销日本、美国、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历史上信阳毛尖主产于信阳市、信阳县和罗山县(部分乡)一带。据查证。信阳毛尖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期,清代季邑人蔡竹贤提倡开山种茶,随后出现了元贞(震雷山)、广益、裕申、宏济(车云)、博厚、森森(万寿)、龙潭、广生等八大茶社,发展茶园面积有400余亩,逐渐改进完善了毛尖的炒制工艺。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对发展茶叶生产极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扶助措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信阳毛尖的产量和质量均有很大提高。目前,全市茶园面积有80万亩,开采面积70万亩,茶叶总产值8亿多元,社会总收入12亿元以上。
信阳毛尖是所有信阳人的骄傲、河南人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
信阳茶文化的历史 信阳的名茶,在唐代就有记载,唐代陆羽《茶经》和唐代李肇《国史补》中把义阳茶列为当时的名茶。宋朝,在《宁史?食货志》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中把信阳茶列为名茶。元朝,据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光州产东首、浅山、薄侧?等名茶。明朝,对名茶方面的记载很少。清朝,茶叶生产得到迅速恢复。清朝中期是河南省茶叶生产又一个迅速发展时期,制茶技术逐渐精湛,制茶质量越来越讲究,在清未出现了细茶信阳毛尖。
清光绪末年(1903-1905),原是清政府住信阳缉私统领、旧茶业公所成员的蔡祖贤,提出开山种茶的倡议。当时曾任信阳劝业所所长、有雄厚资金来源的甘周源积极响应,他同王子谟、地主彭清阁等于1903年在信阳震雷山北麓恢复种茶,成立?元贞?茶社,从安徽请来一名余姓的茶师,帮助指导茶树栽培与制作。
1905-1909年甘周源又邀请陈玉轩、王选青等人在信阳骆驼店商议种茶,组织成立宏济茶社,派吴少渠到安徽六安、麻埠一带买茶籽,还请来六安茶师吴记顺、吴少堂帮助指导种茶制茶。制茶法基本上是沿用?瓜片?茶的炒制方法,用小平锅分生锅和熟锅两锅进行炒制。炒茶工具采用帚把,生锅用把长0.5米、把粗0.1米的帚把2个,双手各持1把,挑着炒。熟锅用大帚把代替揉捻。这就是信阳毛尖的最初制作技术。
1911年,甘周源又在甘家冲、小孙家成立裕申茶社,在此带动下,毗邻各山头茶园发展均具有一定规模。茶商唐慧清到杭州西湖购买茶籽并学习龙井炒制技术。回来后,在?瓜片?炒制法的基础上,又把?龙井?的抓条、理条手法融入到信阳毛尖的炒制中去,改生锅用小把炒制为生熟锅均用大帚把炒制。用这种炒制法制造的茶叶就是当今全国名茶信阳毛尖的雏形。
民国时期,茶叶生产继清朝之后,又得到大力发展,名茶生产技术日渐完善。信阳茶区又先后成立了五大茶社,加上清朝的三大茶社统称为?八大茶社?。由于?八大茶社?注重制作技术上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信阳毛尖加工技术得到完善,1913年产出了品质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为?信阳毛尖?。
为了迎接1915年巴拿马运河通航而举行的万国博览会,1914年,信阳县茶区积极筹备参赛茶样,有贡针茶、白毫茶、已熏龙井茶、未熏龙井茶、毛尖茶、珠三茶、雀舌茶。1915年2月,在博览会上,经评判,信阳毛尖茶以外形美观、香气清高、滋味浓醇的独特品质,被授予世界茶叶金质奖状和奖章。信阳毛尖从此成为河南省优质绿茶的代表。1958年,信阳毛尖在全国评茶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316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口唇茶的历史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