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真正有职称的紫砂壶作者不出500名,每个人的作品量有限,市场如此供不应求,规范的作品目前价位并不高”,昨日在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举行的紫砂陶艺作品展中,紫砂研究学者蒋新安评价广东紫砂收藏市场起步早,但真正入行的人不多,需要提高对紫砂的认识;并建议收藏者不要盲目追捧现代作者的传统壶,好的设计和创意才是紫砂壶最大的价值。
宜兴紫砂壶是古老而传统的民间工艺,它以独特的砂泥原料,巧夺天工的制壶工艺,别具一格的造型艺术,成为具有实用和欣赏价值的艺术珍品而享誉中外。千百年来,宜兴的壶艺家们在继承传统壶艺技法的基础上,勇于探索,不断改进和创新,推动了紫砂艺术的向前发展。
紫砂壶收藏通常可分成3个步骤:初级收藏,收藏者对紫砂壶不太了解,投入资金较少,所购买的也是很便宜的、可能材质连紫砂也不是的壶,有捡漏心理;中级收藏,收藏者对紫砂壶有初步了解,也舍得花几百元上千元购买紫砂壶,有投资心理;高级收藏,对紫砂壶有较充分的了解,敢于投入,主要目的是收藏和鉴赏名壶。
目前,宜兴市场中作品价格因职称而有不同的价格区间:国家大师作品价格为10万元左右,省大师作品6万~8万元,名人作品3万~4万元,高工作品为2万元左右,普通工艺师作品5000元~10000元,助理工程师作品3000~4000元。
蒋新安认为紫砂壶的生命力就是设计,虽然传统壶造型经典,但毕竟不是当代艺术家的创意。目前的紫砂作者特别是中青年工艺师逐渐打破传统,把现代雕刻、雕塑、浮雕等手段运用到紫砂壶中,令他最为赞赏。不过,他认为紫砂壶最大难点是把工艺与实用完美结合,建议紫砂收藏者不要忽略实用性。
概述
宜兴紫砂陶艺术起源于宋代,经历明清两代的成熟,发展到今天在壶的造型艺术上日臻完美、丰富,如何鉴别和欣赏这一门世界陶瓷门类中独树一帜的紫砂陶艺术,即对于紫砂陶艺术应持怎样的审美观点,直接影响了制作者的创作构思。所以,有必要谈谈紫砂艺术的审美问题。
砂壶之美可归纳为:造型美、材质美、适用美、工艺美、品位美之五类。
编辑本段紫砂的造型美
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方非一式,圆无一相,可说是一座壶艺造型的艺术宝库。从形而言,有取材于自然,这里主要指动物和植物两个内容。动物,有飞禽、游鱼、走兽和人体。植物,有树木、藤草、花卉和蔬菜。这些都是壶艺造型、装饰的题材。从形而言,有借形改装,亦就是借古代陶瓷器、青铜器、漆器、竹木器、玉石器生产、生活用器具,如包、帽、秤砣、乐器等实物之形改装成壶等。从形而言,有几何形体、运用点线面的结合构成的壶体造型,有正方、长方、锥形、菱形、梯形、悬胆、张臂、扁长形、方圆组合等造型。从形而言,有自体伸缩,其中有整体的伸缩和局部的伸缩两种,这和造型的放大缩小概念又有不同,而是指构成造型的轮廓,整体的局部的向高度伸展,或向扁平压缩和扩张,达到效果。从形而言,还有抽象启示,天上云纹的变幻、烟的萦绕、纹乱线组合、奇石山川的花纹,给人以偶尔一得的启迪。以上这些都是紫砂壶传统的、创新的壶体造型的源和家。
其次,造型有造型的神态,紫砂壶形制取裁确定以后,以工艺艺术的手法表现神态,其中一个是采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一个是以变化的方法来处理。写实则力求形象逼真,变化经艺术手法的处置表现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浓郁的回味,或给人有动与静的感受。
另外,一个造型还有一个造型的气度,作品的气度,亦包含着作者个性的表现和作者风格的体现、气质的体现,有的壶造型清秀飘逸,有的古朴敦厚,有的轻快明朗,有的粗犷简雅,有的对造型气度的欣赏干脆拟人化,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神仙子,廉洁如高士,脱尘如衲子。纵观造型的型、气,构成造型美,给人以先入为主的选择。
编辑本段紫砂壶的材质美
紫砂矿土,是一种自然特殊的矿土,即含铁质粘土质粉砂岩,除紫泥外还有绿泥、红泥,这三种泥统称紫砂泥。由三种基泥单独造制外,或以不同成份配比,不同温度气氛烧成,呈现出紫而不姹、红而不嫣,黑而不墨,如铁如石,胡金胡玉,备正文于一器,具百美于三停,远而望之,黑幼若君钟鼎陈明庭,追而察之,灿若琬琰浮精英。这就是紫砂泥色淋漓尽致的体现,如在泥中和以粗粒生、熟泥砂,或调、铺缸砂则谷皱周身,珠粒隐现,更自夺目。
编辑本段紫砂壶的适用美
由于紫砂材质的独特,给紫砂壶增添了更为理想的使用美。宜兴茗壶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用紫砂壶泡茶,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陶瓷工艺工程师和食品工程工程师曾做过联合实验,用三个月的时间对宜兴紫砂茶具实用功能作研究,应用TC-PⅡG全自动型测色、色差计等检测手段,选用宜兴紫砂壶、宜兴朱砂壶、白瓷壶、玻璃杯四种茶具,冲泡绿茶、红茶、乌龙茶,来测定茶汤中的色、香、味,水浸出物,即茶汤、茶色、茶多酚、咖啡碱、还原糖、茶氨酸、茶乳酪等项目含量的测定。两种紫砂壶优于瓷壶、玻璃杯,对维生素C、微生物检测,以定量的方法确定,紫砂壶的实用功能最为理想。暑天泡茶,不易变味。
其一:壶宿杂气,去茶渣,倒满开水鼓荡卸出,即没冷水中,急出除之,元气复已。
其二,砂壶砂质传热缓慢,保温性强,提握抚摸不感炙手,且有健身作用。
其三:紫砂壶胎具双重气孔结构,冷热急变性好,寒天注入沸水,不会胀裂,温水炖烧、烹蒸无需担心开裂。
其四:紫砂壶使用经久,涤拭日加,自发暗然之光,入手可鉴,真是久且色泽光明。
其五:紫砂壶易吸茶汁,内壁不刷而无异味,壶经用久,增积茶锈,定量注入沸水也有茶香,茶锈经生物化验内含灰黄霉素成份,有消炎清毒之作用。
其六:紫砂壶形制又有高矮之分,按茶沏泡之理,高壶宜泡红茶,红茶在焙制中是经发酵,不避深闷,高壶沏泡更香浓。矮壶宜泡绿茶,绿茶在焙制中未经发酵,不宜深闷,故扁壶泡绿茶则保持澄碧新鲜的色、香、味。
其七:用壶、养壶、壶面不可涂油,用壶不可用口直接对壶嘴去吮,这样保持自然光,保护茶壶泡茶不失原味。
编辑本段紫砂壶的品位美
紫砂壶有商品壶、工艺壶之分,商品壶有细货、粗货之分,工艺壶有工艺品壶、特艺品壶、艺术品之分,工艺品壶应按艺人的成就,作品比值比价的艺术价值来言。在历史的文献中记述名艺人的工艺杰作,赞誉为"贵重如珩璜"(佩玉)、"珍重比流黄"(黄茧织的绢)、"赋于雕漆"、"价凝(王傍加寥的下半部)琳"(美玉),周树"台阳百咏"曰"供春小壶一具用之数十年则值金一笏"。明朝熊飞曰"景陵铜鼎半百清,荆溪瓦注十千余",说的是景陵铜鼎五十钱可以买到,荆溪的砂壶可价值一万多。"茗壶图录"记述"明制一壶,值抵中人一家产"。这可见历史已对砂壶估了价。文人的参与,提高了紫砂艺术的身价,历来紫砂壶对社会有影响,吸引了不少文人,已步入高层次文化人收藏、欣赏的殿堂,它不仅保值、增值并体现了社会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地位,同时也包含了紫砂壶艺的文化、文物的价值,名人佳作不仅"价埒金玉,而且为四方好事者收藏殆尽。"
紫砂壶的雕刻装饰艺术集诗词、书画、文学、篆刻、金石艺术于壶体,今又创造了题词、题跋,更进一步的把紫砂艺壶推向高层次文化层,铭、镌的内容有与茶文化、陶文化相切的词句,有哲学、伦理、道德、知识性的等等词句,提高了装饰层次,深蕴文化内涵,工艺品特艺品不如了艺术品的品位,成为赏品、藏品。砂壶之赏品、藏品,有的具有历史价值,有的具有艺术价值,有的还具有示范后世的作品价值和科学价值,收藏,是一种美学,而不是"玩物丧志",目的是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情操,积累知识,增添生活意趣,启迪爱国情怀。每个砂壶研制者和收藏者,都必须有一个端正的人生观、创造意识和收藏意识观。为此,意识、实力、弘扬是要求收藏者认真对待的三个方面。有志者事竟成,紫砂壶艺从现在起会有一个更广阔、更美好的珍藏天地,得以健康发展的美好前景,这是必然的 .。
国粹紫砂和二十世纪国宝级大师
毛大步与邵家声《世纪画杰提梁壶》市美协主席邵家声老师与紫砂学家毛大步把国粹紫砂和二十世纪国宝级大师的肖像“结合”在一起“互相映辉”。壶界与艺坛相互辉映,上世纪十四位公推的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家陶刻于壶上。这十四位美术家中,以徐悲鸿居中而画,左有齐白石、张大千,右有吴昌硕、黄宾虹,这十四位中,三位是画坛“美髯公”银须飘飘,略下右也刻了吴冠中像,把家乡宜兴籍的两大画家聚在一起;另一面刻有刘海粟、林风眠、潘天寿、陆俨少、傅抱石和他青年时画友陈逸飞。
十四位国赞大师像皆镌刻,笔下苍劲有力,更掌握各画家签名的韵味,栩栩如生、跃然壶上,托出壶风的奔放及思想的活力。这些大师正是中国上世纪的艺坛脊梁,而这把同国画《中国美术家》同名的《世纪提梁壶》也将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充满人文情怀的艺术品,真可谓是一壶道尽艺坛事,“世纪名家壶壁载,尽显紫砂乃国粹。”
编辑本段收藏鉴定
泥料胎土
色象、颗粒度及光泽肌理。不同年代的不同矿脉各有特点,清后期的"天青泥"就与历代泥料不同。
造型风格
各个时代对美的感受和形式要求均有特定的标准,造型风格,整体的比例,嘴、把、钮的配制存在着差异。
工艺手法
工艺手法即使是同一师傅传授也会有不同的风格
气质神韵
最重要的标准,名家之作,由于独具高超的艺术素养和熟练的专业技巧,以及对泥料性能的深入了解和窑温的把握,其佳作自有一股不可模仿的神韵。
印章款式
印章款式是判断真假的一个因素,但现代造假技术可以以假乱真,不可全信。
分辨新旧
流传至今的真旧紫砂器不多,完美而又古朴雅拙的紫砂珍罕品,更难得到,旧的若属真旧紫砂器,往往器表有一层自然的光泽,是由于久经盘玩,慢慢地透出来的温润光泽,被称之为"精光内蕴"新器造旧,决无此特点,分辨新与旧时,要特别谨防新器造旧术的欺骗,切勿只重器表而忽视了其内在的素质.
提防拼凑
真旧明清紫砂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大都不甚完美,或有残损崩裂.由是出现了各种修补拼凑术,如用蜡补缺.粘合后,再涂泥作色的;以陶泥仿制,拼合后,再作旧的;加彩紫砂腿色,以颜料添补的;器物残损,以金属片镶包,或以玉等嵌替的等等.鉴定时,只要留心并细致查看,就会惊异的发现修补拼凑的痕迹,而且"虚位"很多,因为经过修补.拼凑.调色后的紫砂器,其形制.色调.质地,与愿器皆不可能完全相同,总有差异,并或多或少的丧失了原作的风貌和特征.
器形质地
紫砂器的各个发展阶段,都有其时代的烙印和标志,概要归纳有以下的主要特征:明代比较注重器形,紫砂器的造型高雅朴拙,器物较少有装饰,故以素朴为主;清代前期,紫砂的造型丰富奇特,注重器物的装饰.加彩.堆雕等异彩纷呈;清代后期,紫砂的造型趋向简化,多取平面,注重雕刻诗词书画,器物的"文人"化味很浓.紫砂器的质地,有粗幼之分,粗糙者不受欢迎,细腻油滑者为上品.一般讲来,名家之作,精工细雕,胎质比较细腻,表面皆较平滑.
题字用印
紫砂器题铭,据现有资料最早见于龚春壶把下刻"供春"二字,其后盛行.在紫砂器的发展过程中,许多陶艺大师的题铭风格亦不相同,鉴别时,应当明察秋毫.制砂者署名.制名,是在明清之际才出现的;真正流行在器上镌刻诗词的,始于清代后期的陈曼生,以后蔚然成风.
紫泥确实是宜兴得天独厚的原料,它在成份上俱备了制陶所必须的化学组成及矿物组成。从显微观察发现,紫泥主要矿物为石英、粘土、云母和赤铁矿。同时这些矿物的颗粒组成(自然形成的颗粒的大小尺寸),具有类似中国大陆南方制瓷原料的特点,即其矿物组成属于粘土。合理的化学、矿物、颗粒组成,使紫泥俱备了可塑性好、生坯强度高、干燥收缩小等良好的工艺性能。
鉴别一把紫砂壶的好坏应从它的泥料、做工、款等几个方面来入手。目前市场上见到的紫砂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任何收藏价值的劣质壶,一类是具有收藏价值的紫砂壶。劣质壶的原料往往是沙锅泥、花瓶等低档泥料,它的颜色油亮,呆板,打碎后可以明显看出里外层的颜色不同。这类壶的价格往往在几元到几十元之间,基本没有收藏价值。真正的紫砂壶所选用的泥料是由紫砂岩风化、粉碎、调配而成的,具有色不艳,质不腻等特点,用不同档次的紫砂泥作成的壶,它的市场价格有很大的差别。
作为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的紫砂壶,在做工方面是非常讲究的。壶身各部分比例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转折清晰流畅。壶嘴和壶口的高度一般应在同一水平线上,在倒水时,水流呈水柱形,不会是发散的。壶口和壶盖之间结合紧密自然,如果按在壶盖上面的通气孔,倒水时不会有水流出来。还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亮色上看。真正的紫砂壶体重、色紫,因为长期为人手抚摩,上面呈现出汕润的光亮。而新制的紫砂壶一般说来质地都比较疏松,颜色偏黄,有光亮的少,无光亮的多。即使有光亮,也是用州白蜡打磨上去的。
由于是否为名家所制作对于紫砂壶的收藏价值影响很大,因此壶身上的款识也成为判定紫砂壶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紫砂壶的印章一般打在壶底、壶盖、壶把等位置。好的紫砂壶制作者在打章时非常讲究打章的布局、一般大小比较合理,深浅适度,不会出现模糊不清或者打的过深,在壶内壁可以触摸到印痕等现象。具备以上特点的才称得上是一把具有收藏价值的紫砂壶。
至于好的壶都很贵,那就是一分钱一分货了,好东西当然值钱啦~
紫砂艺术是全方位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陶瓷文化、陶瓷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紫砂艺术的生命力是专存的、延续的、发展的、强盛的。它显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紫砂陶艺文化,别具一格,独领风骚。
随着人们文化艺术生活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艺术追求更无止境。以大自然形态为源泉的紫砂工艺陶瓷的创作,题材更为丰富。每一个紫砂艺术工作者,必须更加珍视。我相信传统的历史文化和紫砂文化,在先辈的艺术熏陶下,必将涌现更多、更好、更美的艺术佳作,繁荣我们的紫砂艺术事业,展现紫砂工艺无穷的艺术魅力。
宜兴紫砂壶的造型中最传统的工艺之一是方器,对制作技艺和工艺水平要求颇高。紫砂方器线条流畅,轮廓分明,平稳庄重,以直线、横线为主,曲线、细线为辅,器型中轴线、平衡线要正确,匀挺,富于变化。
凡带有方形的紫砂壶造型,均可纳入紫砂方货造型体系。紫砂方货,主要就是它的造型呈方形而言,其造型主要有长方、四方、六方、八方、随方、寓方等几种基本形状。在基本造型处理上,又可以根据大小,高低,粗瘦演变成各种不同的方货形态,或在处理时与圆货、筋瓤货配合,总之,方货造型的变化可以随着作者对器型的创意要求进行局部或圆或方的处理。
紫砂方器的特性
1.方器有多个平面、棱、角,与圆器完全不同。成品要求:线条挺括流畅,不拖泥带水;立面平整匀称,不厚薄不一;流、把配合协调,不比例失当整体端庄大方,各部过渡自然;口盖周正吻合,角度可以变换;重心沉稳安详,无轻浮之感。2.制作方壶的泥料,收缩率以不超过15%为宜。用于镶接的泥片,干湿度的差异也不应太大。3.方器的拍身筒主要是拍出壶身的棱角。壶身镶接好并封口后,才可拍壶面,以免凹陷。4.方器的嵌盖,是“开盖制作”,即用刀从壶体上裁下一块都加工制作,运刀的力度、下刀的角度可见坯手的功刀5.子口和盖面的干湿度若处理不当,就会出现“翘角”(盖中间凹陷)或“隆顶”(盖中间拱起)。
紫砂方器中的5个重要术语
紫砂方器要有“度”
构思要合理,比例要得当,线条要流畅,虚实搭配要恰当。这与创作者的功力、对作品的见解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制作的方器茶具不在乎有多少个面、有多少层,关键要有层次感和立体空间感。
紫砂方器要有“力”
这是一把方器茶壶最重要的直观特征。为什么清代黄玉麟创作的“铺砂斗方壶”、现代顾景舟创作的“僧帽壶”能被收藏家和行家青睬、追捧,就是因为它们看上去非常有力,似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线条有力、角度有力、衔接有力、虚实对比有力,作品厚重。
紫砂方器要有“角”
所谓方器茶壶,就是用数学立体几何概念来衡量的。比如潘持平老师创作的“砖方器”是用四片泥片镶接而成,角度端庄,嵌接合理,是一件上乘之作。这里说的“角”,不仅是角度的意思。而是一个气度,也就是上下左右线面界定明显,角度协调,对称匀称。
紫砂方器的“粒”。
紫砂方器对泥料要求比较严格。通常以“拼紫”、“底槽青”等掺以颗粒适当的砂粒为宜。烧成后让砂粒在壶身上似隐似现,反而让人感到老而不枯、新而不嫩、粗而不润、娇而不艳的混沌感觉。这就是方货区别于一般其它种类紫砂壶的工艺特色。
紫砂方器的“润”。
方器茶壶是由多个面嵌接而成的,在“公共边”处理上,也要注重“方中寓圆”的艺术感受,把线条在交界处处理得圆润些,使线条变化更富有特征。当然一件好的作品也要根据造型特色和创作理念,不一定要牵强附会地找“圆”接点。
紫砂方器的发展充满玄机,亦充满希望。只要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巧妙构思、严谨设计、合理布局、精工细作,相信紫砂方器的发展将呈现灿烂夺目、群星闪烁、多姿多彩、创新提高的崭新局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319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精品紫砂壶一壶难求
下一篇: 油茶果采收应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