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茶马古道之南道即南亚的通道

茶百科 2023-11-17 10:41:44

茶马古道之南道即南亚的通道

马古道之南道,即南亚的通道

南道,即对老挝、交址(越南)、遏罗(泰国)、甘蒲(缅甸)东南亚诸国,也可出缅甸到印度、尼泊尔、不丹的国际茶马古道。掘(宋)杨佐《云南买马记》中记载:"大云南绎前有《里猴题》,东至戍州、西至身毒国,东至交址,东北至成都,北至大雪山,南至海上,悉著其道之详。"文中记载的"交址",即越南,"身毒",即"天竺",今印度,说明云南在唐宋时已有交往。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大旅行家马可·波罗,受元世祖忽必烈派遣由四川成都出发后.走清溪关道入云南,经哈刺章(大理)、永昌(保山)、金齿(德宏)出境至蒲甘王朝(缅甸)、交阻(越南),至(西双版纳)八百媳妇国返回云南,走步头道至押赤(昆明)由朱提道经焚道返回。明、清以来由于思普地区普洱茶兴盛,这条道则成为茶叶贸易之路。据西双版纳相关的文史资料记载共有三条,即东出老挝、安南(越南);南出缅甸、遥罗;西出缅甸、印度。即经思茅4日至车里(景洪),南行8日至八百媳妇宣慰司(景迈),又西行至老挝,西南行15日至摆古,均可乘船从海路运送京城。出境经(缅甸)景栋、仰光再溯伊洛瓦底江至印度,另普洱至动腊,出境老挝直至越南。,向南则由普洱、劲海至老挝或普洱至蒙自到越南。从滇南出思茅、车里至国外的"茶叶之路"或"茶马古道"'已形成,印度、缅甸、遥罗、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国的商人均往来西双版纳、思茅、普洱贩运茶叶.这时滇南的元江、石屏、建水、开远、蒙自等城市兴起,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城市和交通枢纽。21世纪初,"最后的马帮"在云南的贡山消失了,但清脆悦耳的马铃声仍在山间回荡,茶马古道留下的文化将是永恒的。

中国藏族著名学者降边嘉措提出,中国西南地区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重要商路“茶马古道”至少有5条。

降边嘉措在此间举行的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架构”研讨会上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商贸通道,是中国西部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 一般所说的茶马古道主要路线是从云南的西双版纳、思茅、普洱、临沧、保山、大理、丽江,经迪庆及西藏的昌都、拉萨等地后,进入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地区。另一条是从四川的雅安出发,经凉山后,交汇云南丽江,再经迪庆、西藏等地后,进入尼泊尔。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降边嘉措经多年研究和实地踏勘,发现除上述两条路线外,茶马古道还有3条较为重要的路线。 其中,第三条是以现在的青海省西宁市为起点,经玉树地区,再到昌都,或通过黑河至拉萨。降边嘉措解释说,青海本身不产茶,西宁只是个集散地,茶叶远从湖广地区运来。他还认为,这条线路向东西两端延伸得更长。 第四条线路是从甘肃河西走廊,经敦煌、柳园,翻越唐古拉山,到黑河,再到拉萨。 在新疆的喀什、于阗地区至西藏的阿里,还有另外一条“茶马古道”,它是丝绸之路的延伸。虽然这条路线由于高寒缺氧,人烟稀少,过往商旅不多。但降边嘉措指出,“这条路可以直达印度和尼泊尔等南亚国家”,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云南省藏学研究所所长王晓松说,之所以把汉藏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冠以“茶马古道”之名,是因为汉藏间互利互需的最主要交易是以“汉茶”易“蕃马”。 茶叶是青藏高原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藏族群众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说法。汉藏之间的“茶马互市”源远流长。

以普洱为源头出境的茶马古道共有几条?

木霁弘现为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1990年夏秋季节,他和自己的大学同学徐涌涛及北京大学教授陈保亚、藏学家王晓松等6人,在滇藏川地区进行了为期100多天的实地考察,徒步行程2700多公里,最后合著了《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该书首次正式提出了“茶马古道”的命题,引起海内外学术界重视,并有很多人加入了研究行列。中国古代“北有丝绸之路,南有茶马古道”之说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但“茶马古道”究竟有几条,众说纷纭。

  木霁弘经过长期研究,认为“茶马古道”在中国的范围主要包括滇、藏、川三大区域,外围可延伸到广西、贵州、湖南等省区,而国外则直接抵达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和东南亚的缅甸、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并波及南亚、西亚、东南亚的另外一些国家。它是以由人赶着马匹运输的方式在高山峡谷中跋涉,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与对方进行马、骡、羊毛、药材等商品交换的重要运输通道。

木霁弘提出,“茶马古道”有7条主干线,它们分别是:

  --雪域古道。由云南南部的产茶地大理、丽江、迪庆经西藏,进入印度、尼泊尔等国家。这条主干线还有两条岔道,一条由云南的德宏、保山经怒江到西藏,与雪域古道会合;另一条由四川雅安、巴塘、理塘经西藏与雪域古道会合。

  --贡茶古道。从云南南部经思茅、大理、丽江到四川西昌,进入成都,再到中原。其岔路一是从大理、楚雄到昆明、曲靖,从胜景关进入贵州,经湖南进中原;二是从云南曲靖、昭通进入四川宜宾,经水路或旱路到内地。

  --买马古道。在古大理国的时候,开辟了由广西进入云南文山,经红河、昆明再到楚雄、大理的买马古道。
  --滇缅印古道。这是史书记载时间最早的一条古道,从四川西昌经云南丽江、大理到保山,由腾冲进入缅甸,再进入印度等国家。这条主干线的岔道由兰坪、澜沧江,翻碧罗雪山,跨怒江,再翻高黎贡山进缅甸、到印度。马铃薯、玉米很可能就是由这条古道最早进入中国的。

  --滇越古道。从云南昆明,经红河,由河口进入越南。

  --滇老东南亚古道。由云南出境后,从老挝再到东南亚。

  --采茶古道。各地客商来云南茶区收购茶叶的古道,它连接了包括西双版纳、思茅、临昌、德宏等主要产茶区。

  木霁弘说,“茶马古道”不仅是世界上地势最高、地理形态最为复杂的商品交换通道,而且是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传播的通道,它还是民族迁徙、佛教东渐和旅游探险之路。

为什么说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的五条通道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第五条通道,在沟通西藏和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中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自古至今,绵延在横断山区和西藏高原的崇山峻岭之间,是一条世界上地势最高、路况最为险峻的交通驿道,也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精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西南茶区的各族人民,通过人背马驮等多种形式,克服气候、地理等诸多困难把茶叶和各种物资运送到有着世界“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加强了内地与西部各族人民的沟通与往来。
在云之南,有茶为伴,乃人生旅途幸事。我一直自信地认为,我们浩浩华夏民族,从人类觉醒的那一天起,就是一个醉心于“上善若水”的民族。领悟茶道,深入血脉。

茶马古道指的是什么?

(一)茶马古道简介

古代交通路线。茶马贸易,是以中原地区的“茶”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马”为载体所开展的贸易活动。作为内地汉族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往来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沟通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方面发挥了十分巨大的作用。国家旅游局魏小安司长曾就“茶马古道”的旅游开发作过专题论述,指出:“茶马古道”是滇西北至藏东南历史上茶马互市所形成的一条驿道,在这条古道上,集中了中国最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经过适度开发,完全可以成为世界级的旅游绝品。茶马古道旅游开发也作为区域联动开发战略的内容之一写入了全国“十五”旅游发展规划中。

从遥远的、开放的唐代,直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滇藏、川藏公路修通,一直存在着一条鲜为人知的道路,它由中国大西南横断山脉东侧的云南和四川的茶叶产地出发,以人背马驮这种最原始的运载方式,穿越横断山脉以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砻江等大江大河向西延伸,蛛网般覆盖了中国最大的两个高原,最后通向喜马拉雅山南部的南亚次大陆。随着茶文化和藏传佛教的兴起和传播,随着茶马互市的开展,这条道路便成了名副其实的茶马古道。

1000多年来,茶马古道将云南、四川的茶叶输送到藏区,又将雪域的山货特产运到内地,抗日战争期间它更成为中国惟一的对外交通道路。就在民间运输的同时,这条遥远而无比艰险的道路更成为宗教文化以及沿途20多个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交流的走廊。它不仅是连接汉藏等多民族的经济文化纽带,也成了人类为生存所激发的非凡勇气和所作出的超常努力的象征。

(二)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

★昌都地区蕴藏着三江并流、高山峡谷、神山圣水、地热温泉,野花遍地的牧场、炊烟袅袅的帐篷,以及古老的本教仪轨、藏传佛教寺庙塔林、年代久远的摩崖石刻、古色古香的巨型壁画,还有色彩斑斓的风土民情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茶马古道是昌都地区自然与人文旅游的一条重要线索,自然界奇观、人类文化遗产、古代民族风俗痕迹和数不清、道不尽的缠绵悱侧的故事大多流散在茶马古道上。它是历史的积淀,蕴藏着人们千百年来的活动痕迹和执着的向往。

★茶马古道穿过川、滇、甘、青和西藏之间的民族走廊地带,是多民族生养藩息的地方,更是多民族演绎历史悲喜剧的大舞台,存在着永远发掘不尽的文化宝藏,值得人们追思和体味。

★茶马古道上的旅游是口归自然之旅,是人和自然和谐之旅,是都市人精神之旅,也是探险和发现之旅。

★茶马古道旅游开发是全方位的,首先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诸如交通和运输设施、满足食宿需要的宾馆饭店建设、用电用水和安全保障等,同时大力开发旅游产品,从而带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使昌都地方的经济活起来。

(三)茶马古道的社会经济价值

  ☆茶马古道——昌都地区最特殊的地域名称

  ☆茶马古道——昌都地区的陆上交通大动脉

  ☆茶马古道——昌都地区对外开放的金钥匙

  ☆茶马古道——昌都地区大开发的重要基石

  ☆茶马古道——昌都地区经济大繁荣的命脉

  ☆茶马古道——昌都地区旅游发展的着力点

(四)茶马古道旅游开发的机遇

  ☆国内外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趋势

  ☆我国加入WTO为昌都旅游业发展带来难得的机会

  ☆西部大开发为昌都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五)现代茶马古道

  ☆公里干线的修筑,替代了过去“茶马古道”的功能。

  ☆“两横一纵”的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干”字形的现代“茶马古道”。

在专家学者眼中,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通过马帮的运输,川、滇的茶叶得以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它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第五条通道,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地位。

然而,在专家眼中与“丝绸之路”同等重要的茶马古道,却在时光的荏苒中沉寂过许多年。随着现代化交通手段的日益发达,茶马古道早已被214、317、318国道所代替。

“在丝绸之路受到世界关注,被学者、专家们争相研究,并引发旅游热潮的时候;在丝绸之路已名满天下时,茶马古道却倍受冷落,默默地在深山密林之中。”专门研究茶马古道的专家木霁弘说,茶马古道的沉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它的僻远艰险也是衰落的重要原因。虽然沉寂多年,但今日茶马古道“热”起来并不是没有它的理由。

“茶马古道是中华民族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对旅游爱好者有很大的吸引力。”木霁弘分析说,“古道本身的历史、文化韵味且不说,光是沿途村寨的地域、风光、民俗、文化差异,就能吸引不少人。”

“以茶文化为主要特点,茶马古道成为了一道文化风景线。”北京大学学者陈保亚告诉记者,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如伴随茶马古道而生的马帮文化、藏茶文化、商贸文化,因茶马古道得以相互交融的民族文化……“现在,茶马古道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320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