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境内的布朗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布朗山、巴达、西定、勐满和打洛等地区。
布朗族有多种自称与他称,由于居住地不同,称谓也各不相同。如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自称“布朗”,居住在思茅的自称“本族”。另外,还有“腊佤”、“乌”、“乌人”、“阿瓦”等自称。布朗族源于古代的百濮,汉晋时期,史书中关于布朗族先民濮人的记载有多种称谓。隋、唐、宋时期是濮人开始分化并逐步形成我国境内孟高棉系统的帛朗、佤、德昂等民族的时期,居住在怒江以东直至澜沧江流域广大地区的朴子蛮则发展为现代的布朗族。从元开始至明清两代,史书对布朗族称谓的记载已基本一致,都称为“蒲蛮”或“蒲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依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布朗族”。布朗族有自己的语言,布朗语屑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分布朗和阿佤两大方言。无文字,记载本民族历史、经典多借用傣文和汉文。布朗人兼操汉语、傣语或佤语,部分人通晓汉文和傣文。
布朗族是云南最早种茶的民族之一。他们保留食酸茶的习惯。一般在五六月份,将采回的鲜叶煮熟,放在阴暗处十余日让它发霉,然后放入竹筒内再埋人土中,经月余即可取出食用。酸茶是放在口中嚼细咽下,它可以帮助消化和解渴,这是供自食或互相馈赠的礼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323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福建南平的叫茶习俗
下一篇: 根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