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是民间收藏的大项,其投资收藏古已有之,但明清时期主要以收藏为主。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紫砂壶投资价值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其市场价格与日俱增,如在2010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一件1948年由顾景舟制作、吴湖帆书画的“相明石瓢壶”以1232万元的天价成交。但市面上紫砂壶仿制品也大量出现,据报载,曾有一位马来西亚的紫砂藏家,家中紫砂藏品近千件,但“其中真正的艺术品也就几十件而已”。对于广大收藏爱好者来讲,在投资收藏紫砂壶时,应注意挑选精品、真品,要搭准市场脉搏。一些名家制作的紫砂壶很有收藏价值,尤其是紫砂大师的作品,一直稳中有升,而大量地摊上的紫砂壶,大多是赝品或粗制滥造的,没什么收藏价值可言。收藏紫砂壶,要多看早期真品和精品,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以防陷入紫砂壶收藏“三误区”。
一是“土”的误区,过去人们认为用紫砂壶泡茶最好,不失茶的原味。因为宜兴的紫砂泥料烧制后具有双重气孔结构,吸水率高,具有一般陶瓷器皿所缺乏的透气性。现在陶艺普及,不少人将紫砂泥料误认为就是一般紫色土或配制出来的“紫砂泥”,用这种原料做出来的“紫砂壶”显然在泡茶功能上是没有优势的。针对这一现象,宜兴地区已对当地的紫砂泥料开产进行资源保护,实施从2005年起三年内禁产的保护性措施。
二是“老”的误区,许多人以为紫砂壶越老越好,专门藏旧壶、老壶。市面上有两种造假方法,一是将泥料的表面作旧,方法是擦皮鞋油,像人手经常摸的样子,看上去有古旧感,或者用强酸腐蚀作旧;二是将紫砂壶涂上白水泥用水去泡,做成出土效果。其实,衡量一把紫砂壶收藏价值高低的关键还是看艺术价值,并非一定是越老越好。
三是“色”的误区,宜兴紫砂泥由于其矿区、矿层分布不同,其天然色泽多达几十种,非常奇妙。天然紫砂泥质有红泥,或称朱砂泥、紫泥、本山绿泥(呈米黄色)、天青泥(堪称泥中黄金,出矿时呈绿颜色,十分难得)和调砂泥等。但现在不少制壶者为了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在陶土里随意添加化学原料,最后制作出来的壶色彩虽艳,但泡茶就会有异味,其价值反而不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325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有的人说喝普洱茶头晕,是怎么回事呢?
下一篇: 原来茶应该这么喝别说我没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