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号称礼节之邦。所谓礼,不仅是讲长幼伦序,并且有更广阔的含义。对内而言,它表示家庭、乡里、友人、兄弟之间的亲和礼让;对外而言,则注解中华平易近族和平、友爱、亲善、谦虚的美德。子孙要敬父母、祖先,兄弟要亲如手足,夫妻要举案齐眉,对客人更要和敬礼让,即使是外国人,只要他不是来欺负侵犯,中国人老是友爱地以礼相待。中国人“以茶表敬意”恰是这种精力的表现。
“以茶待客”是中国的广泛习俗。有客来,端上一杯芳喷鼻的茶,是对客人的极大尊敬。各地敬茶的方法和习惯又有很大的不合。
北方大户之家,有所谓“敬三道茶”。有客来,延入堂屋,主人出室,先尽宾主之礼。然后命家丁或后代献茶。第一道茶,一般说,只是注解礼节,讲究的人家,并不真的非要你喝。这是因为,主客方才接触,洽商未深,而茶本身精味未发,或略品一口,或干脆折盏。第二道茶,便要精品细尝。这里,主客谈兴正浓,情义交换,茶味正好,边啜边谈,茶助谈兴,水通襟曲,所以恰是以茶交换情感的时刻。待到第三次将水冲下去,再斟上来,客人便可能表示告辞,主人也起身送客了。因为,礼节已尽,话也谈得差不多了,茶味也淡了。当然,若是密友促膝畅谈,终日方休,一壶两壶,尽情饮来,天然没那么多讲究。我国江南一带还保持着宋元间平易近间吃茶品茗附以果料的习俗,有客来,要以最好的茶加其他食物于个中表示各类祝贺与敬意。湖南待客敬生姜、豆子、芝麻茶。客人新至,必献茶于前,茶汤中除茶叶外,还泡有炒熟的黄豆、芝麻和生姜片。喝干茶水还必须嚼食豆子、芝麻和茶叶。吃这些器械忌用筷子,多以手拍杯口,应用气流将其吸出。湖北阳新一带,乡平易近平素并不多吃茶品茗,皆以白水解渴。但有客来则必须捧上一小碗冲的爆米花茶,若参加麦芽糖或金果数枚,敬意尤重。江南一带,春节时有客至家,要献元宝茶。
将青果剖开,或以金橘代之,形似元宝状,接待客人,意为祝客新春吉祥,招财进宝。
附:金浮屠咏茶诗茶。云腴,灵芽。出身地,古华夏。芳龄几何,五千岁华。三皇神农氏,尝草识茗芽。日遇七十二毒,瘟君克星苦茶。云贵巴蜀是故村夫,地灵人杰育诧。
客人进家要以茶敬客,客人不来,也可以茶敬送亲朋表示情义。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开封人情面高谊,见外方之人被欺负必众来救护。或有新来外方人住京,或有京城人迁居新舍,邻里皆来献茶汤,或者请到家中去吃茶,称为“支茶”,表示友爱和互相通知。后来南宋迁都杭州,又把这种优良传统带到新都。《梦梁录》载:“杭州人皆笃高谊,……或有新搬移来居止之人,则邻居争借助事,遗献汤茶,……相望茶水往来,……亦睦邻之道,弗成不知”。这种以茶表示和蔼、敬意的“送茶”之风,一向传播到现代。浙江杭洲一带,每至立夏之日,家家户户煮新茶,配以各色细果,送亲戚同伙,就是宋代遗风。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载:“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诸色细果,馈送亲戚比邻,谓之‘七家茶’。富室竞侈,果皆雕刻,饰以金箔,而喷鼻汤名目,若茉莉、林檎、蔷薇、桂蕊、丁檀、苏杏,盛以哥、汝瓷瓯,仅供一啜罢了。”江苏地区则变“送七家茶”为“求七家茶”。据《中华全国风气志》记录,吴地风气,立夏之日要用隔年炭烹茶以饮,但茶叶却要从左邻右舍互相求取,也称之为“七家茶”。江苏仪征,新年亲朋来拜年,主人肃请入座,然后献“果子茶”,茶罢方能进酒食。
至于现代,以茶待客,以茶交友,以茶表示蜜意厚谊的精力,不仅深刻每家每户,并且用于机关、集团,甚至国度礼节。无论机关、工厂,新年常举办茶话会,引导以茶表示对职工一年辛苦的谢意。有职工调出,也开茶话会,叙拜别之情。群众集团时而一聚以茶彼此相敬。很多大饭铺,客人入座,未点菜,办事蜜斯先斟上一杯茶表示迎接。
总之,茶,是礼敬的表示,友情的象征。亲和力特别强,是中华平易近族一个凸起的特点。要想加强亲和力,起重要有彼此的包涵和尊敬,又要礼让和控制。中公平易近间茶礼,凸起反应了劳动者这种笃高谊、重友情的优良品德。从元代的《同胞一气》的茶画,到清人以“束柴三友”为题作茶壶;从宋代汴京邻里“支茶”,到南京宋杭城送“七家茶”;从唐人寄茶表示友人蜜意,到今人以茶待客和茶话会,茶都是礼让、友情、亲和的象征。
大多数人每天都有喝茶的习惯,喝茶也成了接待客人的一种习惯。那么你知道要怎么敬茶是最好的呢?下面我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敬茶的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关于敬茶的礼仪
敬茶步骤
敬茶步骤大致有如下几点。
首先,嗅茶:主客坐定以后,主人取出茶叶,主动介绍该茶的品种特点,客人则依次传递嗅赏。
其次,温壶:先将开水冲入空壶,使壶体温热。然后将水倒入各种茶盘中。
接着,装茶:用茶匙向空壶内装入茶叶,通常按照茶叶的品种决定投放量。切忌用手抓茶叶,以免手气或杂味混淆影响茶叶的品质。
然后,请茶: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当宾主边谈边饮时,要及时添加热水,体现对宾客的敬重。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而不能作?牛饮?姿态。
还有,续茶:往高杯中续茶水时,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夹住高杯盖上的小圆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从桌上端下茶杯,腿一前一后,侧身把茶水倒入客人杯中,以体现举止的文雅。
最后,茶艺:表演茶道技艺,已经成为中国 文化 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中国的?功夫茶?,便是茶道的一种,有其严格的操作程序。
敬茶礼仪程序
以茶敬客时,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客人的嗜好、上茶的规矩、敬茶的 方法 、续水的时机等几个要点。
1、客人的嗜好
俗语说:?众口难调?, 饮茶 其实也是如此。有人喜欢喝绿茶,有人喜欢喝红茶;有人喜欢喝热茶,有人喜欢喝凉茶;有人喜欢喝糖茶,有人喜欢喝奶茶。在以茶待客时,若有可能,应尽可能照顾来宾,尤其是主宾的偏好。
有可能的话,应多备几种茶叶,使客人可以有几种选择。在上茶之前,应先询问一下客人喜欢用哪一种茶,并为其提供几种可能的选择。不要自以为是,强人所难。当然,若只有一种茶叶,则务必实事求是地说清楚,不要客套过了头。若客人点出自己没有的茶叶品种,可就难以下台了。
与此同时,也应考虑到,有一些人出于各种原因不喜欢饮茶。因此,如有可能,在上茶前,应征询一下来宾个人的意见:?请问您想喝一点什么饮料并为之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几种选择,如白开水、矿泉水、咖啡、麦乳精、果茶、果珍、可口可乐、雪碧、芬达,等等。
一般认为,饮茶不宜过浓,否则极可能使饮用者?醉茶?,即因摄入过量的咖啡因而令人神经过分兴奋,甚至惊厥、抽搐。所以,若客人没有特殊要求,为之所上的茶水不应过浓。通常,民间以茶待客讲究要上热茶,而且还有?茶满欺人?、?七茶八酒?之说。其含义,是说斟茶不可过满,而以七分满为佳。这样,热茶 便不会从杯中溢出来烫伤人了。
2、上茶的规矩
(1)奉茶之人
以茶待客时,由何人为来宾奉茶,往往涉及到对来宾重视的程度问题。在家中待客时,通常可由家中的晚辈或家庭服务员为客人上茶。接待重要的客人时,则应由女主人,甚至由主人自己为之亲自奉茶。
在工作单位待客时,一般应由秘书、接待人员、专职人员为来宾上茶。接等重要的客人时,则应由本单位在场的职位最高者亲自为之上茶。
(2)奉茶顺序
若来访的客人较多时,上茶的先后顺序一定要慎重对待,切不可肆意而为。合乎礼仪的做法应当是:
其一,先为客人上茶,后为主人上茶;
其二,先为主宾上茶,后为次宾上茶;
其三,先为女士上茶,后为男士上茶;
其四,先为长辈上茶,后为晚辈上茶。
如果来宾甚多,且其彼此之间差别不大时,可采取下列四种顺序上茶:
其一,以上茶者为起点,由近而远依次上茶;
其二,以进入客厅之门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上茶;
其三,在上茶时以客人的先来后到为先后顺序;
其四,上茶时不讲顺序,或是由饮用者自己取用。
3、敬茶的方法
以茶待客时,一般应当事先将茶彻好,装入茶杯,然后放在茶盘之内端入客厅。如果来宾较多时,务必要多备上几杯茶。以防届时?僧多粥少?,供不应求。
在上茶时,应当借此机会,向客人表达自己的谦恭与敬意。标准的上茶步骤是:双手端着茶盘进入客厅,首先将茶盘放在临近客人的茶几上或备用桌上,然后 右手拿着茶杯的杯托,左手附在杯托附近,从客人的左后侧双手将茶杯递上去。茶杯放置到位之后,杯耳应朝向外侧。若使用无杯托的茶杯上茶时,亦应双手捧上茶杯。
从客人左后侧为之上茶,意在不妨碍其工作或交谈的思绪。万一条件不允许时,至少也要从其右侧上茶,而尽量不要从其正前方上茶。
有时,为了提醒客人注意,可在为之上茶的同时,轻声告之:?请您用茶?。若对方向自己道谢,不要忘记答以?不客气?。如果自己的上茶打扰了客人,应对其道一声?对不起?。
为客人敬茶时,一定要注意尽量不用一只手上茶,尤其是不要只用左手上茶。同时,双手奉茶时,切勿将手指搭在茶杯杯口上,或是将其浸入茶水,污染茶水。
在放置茶杯时,千万不要粗枝大叶,以之直撞客人,也不要把茶杯放在客人的文件上,或是其行动时容易撞翻的地方。将茶杯放在客人右手附近,是最适当的做法。
4、续水的时机
为客人端上头一杯茶时,通常不宜斟得过满,更不允许动辄使其溢出杯外。得体的做法,是应当斟到杯深的2/3处,不然就有厌客或逐客之嫌。
主人若是真心诚意地以茶待客,最适当的做法,就是要为客人勤斟茶,勤续水。一般来讲,客人喝过几口茶后,即应为这续上,绝不可以让其杯中茶叶见底。这种做法的寓意是:?茶水不尽,慢慢饮来,慢慢叙。?
当然,为来宾续水让茶一定要讲主随客便,切勿神态做作,再三再四地以斟茶续水搪塞客人,而始终一言不发。以前,中国人待客有?上茶不过三杯?一说。 第一杯叫作敬客茶,第二杯叫作续水茶。第三杯则叫作送客茶。如果一再劝人用茶,而无话可讲,则往往意味着提醒来宾?应该打道回府了?。有鉴于此,在以茶招 待较为守旧的老年人或海外华人时,切勿再三为之斟茶。
在为客人续水斟茶时,仍以不妨碍对方为佳。如有可能,最好不要在其面前进行操作。非得如此不可时,则应一手拿起茶杯,使之远离客人身体、座位、身子,另一只手将水续入。
在续水时,不要续得过满,也不要使自己的手指、茶壶或者水瓶弄脏茶杯。如有可能,应在续水时在茶壶或水瓶的口部附上一块洁净的毛巾,以防止茶水?自由泛滥?。
敬茶只沏八分满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
当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
琛瓯洗尘
沏茶是家庭礼仪中待客的一种日常礼节,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项内容,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体现自己的修养。
传说 我国古代有一人名 叫若琛瓯,乃景德镇人,以制茶具而闻名,他制的茶具美观、耐用。可是一个恶毒的巫师知道后,念了一道毒咒,毁坏了茶具。要解开这道咒语,需有一名年轻人投入烧茶具的炉火。于是,琛瓯很勇敢地投入熊熊烈火中,咒语解开了,茶具恢复原样。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第一次茶水称为?琛瓯洗尘?。
如今,?琛瓯洗尘?是?十八道功夫茶?中的一道,后人用得更多的是?洗尘?二字,以表达对客人的尊敬。
敬茶注意事项
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当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总之,敬茶是国人礼仪中待客的一种日常礼节,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项内容,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体现自己的修养。
奉茶时应注意:
1、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
2、水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
3、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
4、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5、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喝茶的客人应注意:
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
新人敬茶礼仪
一、 婚礼敬茶前期准备
1. 茶壶、茶杯
茶杯数量根据双方长辈到场人数安排。
2. 盖碗杯
盖杯数量根据双方长辈到场人数安排,事前告诉长辈盖碗杯的使用方 法,千万不要把杯托掉了。
3. 花色
避免寿字、独龙、青松翠柏等图案,最好是素雅或喜庆的单色。
二、 材料
1. 红枣
红枣代表鸿运当头;要开枝散叶,早生贵子的话,千万不要把其中枣核挑去,因为核即种子,代表子孙。
2. 莲子
莲子不要切开,必须是完整的,因为切开两半就有分开的意思,这都是不吉利的;更不要把它退皮(去衣),因为莲子退皮(去衣)后是白色的,跟结婚(红事)刚好相对,因此用带皮的莲子冲茶是最好的。
3. 份量
而份量方面,正所谓好事成双,每样一对就够了。避免用减肥茶的茶叶,因为传统婚礼讲求意头,最好家肥屋润,肥是福气,减肥就等同减福,所以最好用铁观音、普洱、香片较稳妥。
三、 婚礼敬茶的姿势
1. 一般由新郎先呈起第一杯清茶,向岳父敬茶,改口;再敬岳母,改口;然后新娘敬茶。
2. 新人敬茶要双手持杯,上半身成鞠躬状,双手向前将茶杯伸到父母胸前40公分的距离,以便父母身体不用动就可以双手接到茶杯。
3. 当父母喝茶后,新人双手接过茶杯,交给礼仪人员。这个时候父母往往会有回礼送给新人,新人应双手接过,表示感谢。
四、 婚礼敬茶注意事项
民间茶待客要注意?茶满欺人?、?七茶八酒?之说,也就是斟茶时不能过满,以七分满为佳。不要单手上茶,切忌勿将手指搭在茶杯杯口上,或是将其浸入茶水,这些动作都是不礼貌的。
喝茶要讲礼仪,有些礼仪同样需要用茶来呈现。客来喝茶,茶毕送客,这是中国人待客的礼貌和习惯。如果言语不合,或者是客人迟迟不走,主人往往会用茶来表示请去的意思。
据清代末期朱德裳《三十年见闻录》记载:一个新上任的县令于炎夏之时前去拜谒巡抚大人,按礼节不能带扇子。这位县令却手执折扇进了巡抚衙门并且挥扇。巡抚见他如此无礼,就借请他脱帽宽衣之机把茶杯端了起来。
左右侍者见状,立即高呼“送客”。县令一听,连忙一手拿着帽子,一手抓着衣服,很狼狈地退了出去。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清代官场上盛行的风俗——“端茶送客”。
那时,下属拜见上司,上司虽让侍者泡茶相待,但大都不喝。当上司举起茶杯做欲喝状时,则是下“逐客令”的表示,侍者会立刻高呼“送客”。当然,清代官场上的客来上茶,坐久了也是可以喝的,但须上司举手称“请茶”且上司先饮,下属才能端茶品饮
清代一个新上任的县令于炎在夏天天气比较热的时候前去拜谒他的上司巡抚大人,按照当时的礼节是不能带扇子的。可是这个县令却拿着折扇进边扇扇子变走进了巡抚衙门。
巡抚大人看到他这样显得很无礼的样子,就借请他脱帽宽衣的理由把茶杯端了起来。巡抚衙门中的仆役看到了,就买上喊道“送客”。县令一听,马上一手拿着帽子,一手抓着衣服,很狼狈地离开了。
古代留下的“端茶送客”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需要我们学习,如果将其含蓄地用到更多的社交场合中,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亲切、流畅、默契而减少一些尴尬。
实际生活中,有时有些客人说话不停,而又不顾及主人是否有时间有兴趣听的时候,人们又希望有“端茶送客”这样含蓄约定俗成的惯例,让双方都能体面收场。但类似“端茶送客”的方式方法还是不难找到的。比如,注意随时掌握谈话的节奏,控制谈话的主题,事情谈完后,面带微笑提示自己还有事情,改日再谈等。
还有,适当地抬腕看表或抬头看钟也是一种潜在送客的方式,这虽然是不太礼貌的方式,但当对方不注意尊重别人意愿,一味地耗费时间时,只有这种含蓄的送客方式了,这与“端茶送客”方式异曲同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327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畲族人民的饮茶习惯
下一篇: 普洱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