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陈宏林:一个对紫砂陶刻如痴如醉的制壶人

茶百科 2023-11-17 21:57:02

明清以来文人尤爱紫砂,紫砂壶被打上深深的文人烙印,这烙印的外在表现便是壶身上的装饰,极富文人意趣的“诗书画印”,紫砂艺术不仅成就了一批技术精湛的制壶家,还成就了一方文、技全才的陶刻家,陈宏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紫砂陶的雕刻不同于一般的雕刻,它是在凸凹不平、多角线条的的紫砂陶造型上进行刻画,陈宏林自小就喜爱陶刻书画,1993年无锡工艺学院毕业后江苏省陶瓷研究所中徐南主持的工艺美术室工作,开始从事陶刻与陶瓷壁画的创意工作,经过长期的学习实践,并受到徐安碧、徐南、蒋新安等老师的提点与帮助,雕刻品味与技能都有进一步的提高,于2008年获得了工艺美术师的专业资格职称。

陈宏林的雕刻艺术题材极为广泛,形式更是丰富而多变,举凡山水、人物、花鸟或者博古纹图案,均可成为其创业题材,陶刻作品特别讲究各体书法,利用正、草、篆等不同的书法来表现不同的形式,或图文并茂,或单一,表现出作品的构图严谨与参差有致,也体现了陶刻艺术的精髓。从陈宏林老师的作品中你能感受到他的那对陶刻纯熟的技术以及痴爱。

此文旦造型更加圆润、饱满,壶身身筒较为简洁、优柔,接近钵盂的形状;宝珠钮略显扁韵,截盖均匀而契合,壶身上下过度优雅,短嘴头上翘,如同女子娇嗔撅起的小嘴,耳形端把暗接精湛。饱满的壶腹,似乎让人看到西施壶那样的女子自然之美,更犹如一颗青涩的柚子,味尽在口而意无穷。壶身正面篆刻的是“琴相寿图”,一老者抚琴,一居士听琴,一童子侍茶,整个画面古韵悠悠,古有“琴酒相寿”之说,老师将“酒”改为“茶”,其中意境更为清淡儒雅,且寓意吉祥、宁和;壶身反面篆刻的是“乐琴书以消忧”一句,此句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著作《归去来兮辞》中的名句“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一派自在、逍遥的隐士情怀。

陈宏林:男,1971年,国家级工艺美术师(陶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江苏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生于江苏高邮,1993年毕业于无锡工艺学院,先后师从蒋新安,徐南,2000年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安碧为师,作品风格多样 富含自己的特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330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