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中华茶文化:藏族酥油茶

品茶 2023-11-18 01:25:59

中华茶文化:藏族酥油茶

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在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也在居住。这里地势高亢,有“世界屋脊”之称,空气稀薄,气候高寒干旱,他们以放牧或种旱地作物为生,当地蔬菜瓜果很少,常年以奶肉、糌粑为主食。“其腥肉之食,非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茶成了当地人们补充营养的主要来源,喝酥油茶便成了如同吃饭一样重要。 藏族饮茶,有喝清茶的,有喝奶茶的,也有喝酥油茶的,名目较多,喝得最普遍的还是酥油茶。

藏族酥油茶是一种在茶汤中加入酥油等佐料经特殊方法加工而成的茶汤,藏语为“恰苏玛”,意思是搅动的茶,并加有多种食物经混合而成的液体饮料,滋味多样,喝起来咸里透香,甘中有甜,它既可暖身御寒,又能补充营养。所谓酥油,就是把牛奶或羊奶煮沸,用勺搅拌,倒入竹桶内,冷却后凝结在溶液表面的一层脂肪。至于茶叶,一般选用的是紧压茶类中的普洱茶、金尖等。酥油茶的加工方法比较讲究,一般先用锅子烧水,待水煮沸后,再用刀子把紧压茶捣碎,放入沸水中煮,约半小时左右,待茶汁浸出后,滤去茶叶,把茶汁装进长圆柱形的打茶桶内。与此同时,有另一口锅煮牛奶,一直煮到表面凝结一层酥油时,把它倒入盛有茶汤的打茶筒内,再放上适量的盐和糖。这时,盖住打茶筒,用手把住直立茶筒并上下移动的长棒,不断捶打。直到筒内声音从“咣铛、咣铛”变成“嚓咿、嚓咿”时,茶、酥油、盐、糖等即混为一体,酥油茶就打好了。

打酥油茶用的茶筒,多为铜质,甚至有用银制的。而盛酥油茶用的茶具,多为银质,甚至还有用黄金加工而成的。茶碗虽以木碗为多,但常常是用金、银或铜镶嵌而成。更有甚者,有用翡翠制成的,这种华丽而又昂贵的茶具,常被看作是传家之宝。而这些不同等级的茶具,又是人们财产拥有程度的标志。

酥油茶是藏民必备待客饮料,而且敬酥油茶是藏族最郑重的礼节之一。喝酥油茶是很讲究礼节的,宾客上门入座后,主妇立即会奉上糌粑,这是一种炒熟的青稞粉和茶汁调制成的粉糊,也是捏成团子状的。随后,再分别递上一只茶碗,主妇很有礼貌的按辈份大小,先长后幼,向众宾客倒上酥油茶,再热情地邀请大家用茶。这时,主客一边喝酥油茶,一边吃糌粑,这种不可多见的饮茶风俗,对多数人而言,有别开生面之感。不过,按当地的习惯,客人喝酥油茶时,不能端碗一喝而光,这种狼吞虎咽的喝茶方式,被认为是不礼貌、不文明的。一般每喝一碗茶,都要留下少许,这被看作是对主妇打茶手艺不凡的一种赞许,这时,主妇早已心领神会,又来斟满。如此二三巡后,客人觉得不想再喝了,就把剩下的少许的茶汤有礼貌地泼在地上,表示酥油茶已喝饱了,当然主妇也不再劝喝了.

据说,酥油茶与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联系在一起。在很久以前,一河之隔的两座山上,一对青年男女在放牧中遥相歌唱结为同心,男的叫文顿巴,女的叫美梅措。他们的相爱遇到了凶恶的女土司反对,她指使打手用毒箭射死了年轻英俊的文顿巴。善良美丽的美梅措悲痛万分,在焚烧文顿巴时,她冲到他身边一起化为灰烬。狠毒的女土司知道后,又下令将他们的骨灰分开埋葬。可是第二年在埋骨灰的地方长出了两棵树,枝桠相抱,象征着他们永恒的爱情。女土司得之后,又生毒计,命人将树砍了。于是他们又变成一对比翼双飞的鸟儿,一个乘祥云来到藏北变为白花花的盐,一个腾飞到“西藏江南”变为嫩绿的茶林。每当人们喝酥油茶时,便会想起这对生死不离的情侣。

由于藏族喝酥油茶有着比其他民族喝茶更为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论男女老少,达到人人皆饮的程度,很多人家把茶壶放在炉上,终日熬煮,以便随取随喝。当地有一种风俗,当喇嘛祭祀时,虔诚的教徒要敬茶,有钱的富庶要施茶。他们认为,这是“积德”、“行善”。所以,在西藏一些大的喇嘛寺里,往往备有一个特大的茶锅,锅口直径达1.5米以上,可容茶水数担,在朝拜时煮水熬茶,供香客取喝,算是佛门的一种施舍。在男婚女嫁时,藏族朋友视茶为珍贵礼品,它象征婚姻美满和幸福。

中国茶文化五大特征

1、历史性: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2、时代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3、地区性: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中国地区广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

在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丰富的内涵,也形成独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国际茶文化节,显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4、国际性: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文相结合,中国茶文化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演变成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

5、民族性: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

宋代茶文化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

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自元代以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兴旺,但茶艺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失去了唐代茶文化深刻的思想内涵。

过于精细的茶艺淹没了茶文化的精神,失去了其高洁深邃的本质。在朝廷、贵族、文人那里,喝茶成了“喝礼儿”、“喝气派”、“玩茶”。

元代,一方面,北方少数民族虽也喜欢茶,但主要是出于生活、生理上的需要,从文化上却对品茶煮茗之事举趣不大;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人面对故国破碎,异族压迫,也无心再以茶事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而希望通过饮茶表现自己的情操,磨砺自己的意志。

这两股不同的思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契合后,促进了茶艺向简约、返璞归真方向发展。明代中叶以前,汉人有感于前代民族举亡,本趄一开国便国事艰难,于是仍怀砺节之志。茶文化仍承元代势,表现为茶艺简约化,茶文化精糖果与自然契合,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

什么是杭州的特色美食?

杭州作为浙江省的一座古城名胜,是中国文化和美食的重要代表。杭州市对美食的发展一直非常关注,推出了许多经典美食,如西湖醋鱼、龙井虾仁等等。下面我们可以探讨几个值得推荐的杭州美食。



1. 杭州酥油茶

作为杭州最为传统的美食之一,杭州酥油茶基于传统藏族酥油茶文化,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改良而成。它由奶茶和小吃组成,小吃包括油条、馒头和花卷等。酥油茶的特点是奶香浓郁,油条和其他小吃则搭配丰富多样。如果杭州能将酥油茶推广到全国乃至全球,相信它一定可以获得更多的美食爱好者。



2. 杭州小龙虾

在当地杭州,小龙虾是非常受欢迎的夏季美味。小龙虾以鲜美、爽口而著称,很多人在夏天都会去吃一顿。以往小龙虾更为流行的田园风味,如今,杭州开始推陈出新,将小龙虾改制,可以做成不同口味的烤小龙虾、爆炒小龙虾、糖醋小龙虾等等。如果在酒吧和餐厅中,让大家可以品尝到小龙虾和啤酒的搭配,相信这也会成为现代化美食的一个亮点。



3. 杭州三杯鸡

杭州三杯鸡是一道肉类美食,由鸡肉、葱姜蒜、米酒、酱油等配料制成。它名为“三杯”,其特点是用三杯同样大小的量分别调制葱姜蒜汁、米酒、酱油,然后一起慢火炖半个小时,最后滋味香醇,咸香微甜。杭州三杯鸡是一道口感极佳的美食,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用米酒进行腌制,让鸡肉脆嫩多汁,不同于其他的腌制方法。



4. 杭州马帮鲜肉锅贴

作为杭州的当地传统美食,马帮鲜肉锅贴因其制作工艺与口感都非常优秀而闻名。其特点是薄皮焦香、汤汁浓郁,非常美味可口。马帮鲜肉锅贴的口材非常冰凉,在炎炎夏日,享用它是确实退热又解暑的良方。将马帮鲜肉锅贴推广到现代美食市场,相信它一定可以获得更多的认可和庆贺。

综上所述,杭州市有许多美食,如酥油茶、小龙虾、三杯鸡和马帮鲜肉锅贴等等。如果可以将这些经典美食推广到全球,并加以改良创新,使得它们能够适应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相信定能成为代表该地区的世界级美食,增进杭州市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茶文化的品格

  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竹,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茶是有品格的。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品格,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的品格   茶是大自然的造化,汲取和凝聚了自然界的灵气和精华。

  茶是美妙的,显清秀之态;茶是高洁的,沐清风晨露;茶是清雅的,溶清泉明月;茶是隽永的,蕴绵长芳香。

  茶是物质的,但更多是精神的,更多地承载了人的精神享受、精神追求和精神寄托。

  茶是君子,茶是益友,茶是清风,茶是暖流。

  试想一下,人有戒烟戒酒的,哪有戒茶的?茶能陪人终生,是永远的朋友;茶与人若即若离,不近不远,清淡相处,与之为友,真可谓君子之交。

  烟之友使人迷晕,酒之友使人迷醉,而茶之友则使人醒神通悟。

  人若有如茶之友,则三生有幸。色淡情益深,香浅味益长。你得意,如此;你失意,亦如此。你快乐,如此;你忧伤,亦如此。你清醒,如此;你迷茫,亦如此。佳茗润心,好友明智,心智常清,岂不幸甚?

  好友如茶。与朋友隔几而坐,沏一壶热茶,让淡淡涩涩的茶香氤氲其间,这样的友情才会常品常鲜,韵味悠长;这样的境界才至真至善,美妙绝伦。

  茶,伴随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程,于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历史中就处处弥漫着缕缕茶香,茶文化也便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都咸阳,一个有着2350多年历史的城市,一个秦始皇实现统一大业的中华第一帝都,一个中国历史上十三个王朝的京畿之地,茶香和历史的烟云一起飘荡,经久不息。直至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这座古城的大街小巷已经布满了茶楼、茶苑、茶馆、茶座,真乃茶香满古城。于是,这座古都也便有了茶的品格、茶的精神,有了儒雅君子之风范、开放包容之胸怀、和谐发展之气象。

  《茶香醉古城》的视野不仅仅局限于古城咸阳,而更多的是着眼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茶文化。全书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茶的渊源、茶的功能、茶名的来由、茶具、茶与名人、茶与文学艺术、少数民族茶饮习俗、儒道佛与茶文化等,内容丰富,叙述生动,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茶文化普及读物。

  茶文化茶艺的分类   1、以茶事功能来分,可分为生活型茶艺、经营型茶艺、表演型茶艺。生活型茶艺包括个人品茗,奉茶待客。经营型茶艺主要指在茶馆、茶艺馆和茶叶店以及餐饮、宾馆和其他经营场所为消费者服务的茶艺。表演型茶艺又可以分为规范型茶艺表演(如现在茶艺师考试考核的表演)、技艺型茶艺表演(如四川茶馆的掺茶)、艺术型茶艺表演(如现在普遍表演的经过艺术加工的各种类型茶艺)。

  2、以茶叶种类来分,一般是按照基本茶类,即六大茶类再来细分,如红茶茶艺、绿茶茶艺、乌龙茶茶艺。还有再加工茶类的茶艺,如花茶也有茶艺表演。

  3、以饮茶器具来分,主要有壶泡法(包括紫砂壶小壶冲泡、瓷器大壶冲泡),还有盖碗杯茶艺和玻璃杯茶艺。

  4、以冲泡方式来分,包括烹茶法、点茶法、泡茶法、冷饮法等。

  5、以社会阶层来分,包括宫廷茶艺、文士茶艺、宗教茶艺、民间茶艺等。

  6、以饮茶人群来分,主要是一些特殊人员群体的茶艺,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少儿茶艺、伤残人茶艺等。

  7、以民族来分,如汉族茶艺、少数民族茶艺。少数民族茶艺当中又包括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白族、苗族、土家族、傣族、裕固族、纳西族、基诺族、布朗族、景颇族、彝族、佤族茶艺等。如大家所熟知的蒙古族咸奶茶、藏族酥油茶、白族三道茶、纳西族龙虎斗、基诺族凉拌茶等,都有茶艺表演。

  8、以民俗来分,如客家擂茶、惠安女茶俗、新娘茶等。

  9、以地域来分,如北京盖碗茶、西湖龙井茶艺、婺源文士茶、修水礼宾茶等。

  10、以时期来分,一是古代茶艺,二是当代茶艺。古代茶艺又根据历史时期分为唐代茶艺、宋代茶艺、明代茶艺、清代茶艺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332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