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袁宏道的饮茶人生

品茶 2023-11-18 02:04:50

袁宏道的饮茶人生

明代文学家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其作品真率自然,内容多写闲情逸志。他性不嗜酒,然对于择择水颇为在行,其《惠山后记》云:

茶与酒一也。惠山泉点茶特异,而酒味殊不如北酿。或者谓南水甘,北水冽,甘与酒不想宜,用是得专其嗜于茶。僻居江乡,日与新化、安化泥汁渗潢为偶,如好色人身处宛、邓,瘿瘤满室,自以为左嫱、右施,不知有识者从旁欲呕也。吏吴以来,每逢好事者设茶供,未尝不举以自笑。然务烦心懒,茶癖尽蠲,虽复倾国在前,而主人耄且?,较之瘿瘤之嗜,十分未得一也。及余居锡城,往来惠山,始得专力始道。时瓶坛盏,未能斯须去身。凡朋友议论不彻处,古人诗文未畅处,禅家公案未释然处,一以此味消之,不独除烦雪滞已也。

一日,携天池名品,偕数友汲泉试茶于此。一友突然问曰:“公今解官,亦有何愿?"余曰:“愿得惠山为汤沐,益以顾渚、天池、虎丘、罗库,陆、蔡诸公供事其中,余辈披缁衣老焉,胜于酒泉醉乡诸公子远矣。”

文中所言宛、邓,是两地名,在河南境内。袁宏道此处讲的是饮茶要择境,他所言的“境",包括人的环境和自然环境,如同好色的人,每日目睹的却是宛、邓之地脖子下生大瘿包的人,还自作风流视为与毛嫱、西施一类美人在一起卿卿我我,令有识之士倒胃口。作者认为惠山那里茶好水好山好人也好,是饮茶的好环境。所以他表示,一旦解官,便归隐于惠山,他要做的不是普普通通的茶人,其目标不仅仅是有惠山的泉水,顾渚、天池、虎丘等地的名茶,用的是制壶大师时大彬亲自作的茶器,还要有陆羽、蔡襄之类烹茶专家侍奉茶事,这一帮茶人都披上僧衣,说诗谈文,讲佛论道。

袁宏道是万历进士,曾任吏部郎中之职,仕途虽非腾达,但还算差强人意,然而,他志在山林,做官时便已存山林之思,愿解组后隐居山林以择水择茶为能事,在品茗、礼佛中消磨人生。大体说来,茶隐者的生活是种茶、品茶,并以茶伴读书,以茶伴着书,以茶伴听琴,过着自在的生活。

古人给茶的别称,简直美成诗


古人给茶的别称,简直美成诗

(1)茗

唐代后许多诗文中指茶。唐朝宋代苏轼有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唐朝诗人皎然《陪卢判官水堂夜宴》中写道:“爱君高野意,烹茗钓沦涟”。

(2)茶

苦茶也,也是用的比较多的茶的代称。首见于《诗经·邺风·谷风》:“谁谓茶苦,其甘如莽”。

(3)槚

原意指楸树,后代指茶。《尔雅·释木》:“惯,苦茶。”晋代郭璞《尔雅注》释曰:“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蜀人名之苦茶。”

(4)蔎

原指一种香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认为,是草香之意。

(5)荈

也是茶的一种别名。《玉篇·草部》认为,是“茶叶老者”。

(6)云华

华俗话说“好山好水出好茶”,生于山颠云雾处的茶,不受污浊,故为上品。“华”指事物最好的部分,所以古人称好茶佳茶为“云华”。

(7)森伯

宋·陶谷《清异录·茗》:“汤悦有《森伯颂》盖茶也。方饮而森然严乎齿牙,既久四肢森然”。

(8)凤团

宋代贡茶名,团状,印有凤纹。泛指好茶。宋·周邦彦《浣溪沙·春景》:“闲碾凤团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

(9)金叶

茶叶的美称。宋·朱敦儒《好事近·茶》:“只愿主人留客,更从斟金叶”。

(10)灵芽

唐·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复此雪山客晨朝摄灵芽。”宋·黄儒《品茶要录》“前此茶事未甚兴,灵芽真笋,往往委翳消腐而人不知惜。”

(11)龙芽

宋·杨万里《过平望》:“午睡起来情绪恶,急呼蟹眼濡龙芽。”元·谢宗可《茶宪诗》:“万缕引风归蟹眼,半瓶飞雪起龙牙”。

(12)露芽

宋·梅尧臣《和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纤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宋·陆游《起晚戏作》:“云子香炊熟后,露芽瓯浅点尝初”。

(13)茗饮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正觉寺》:“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

(14)瓯蚁

瓯中的茶沫,借指茶。晋王浮《神异记》:“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蚁之余,不相遗也”。

(15)日注

宋·欧阳修《归田录》:“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为第一。宋·苏轼《和钱安道寄惠建茶》:“批糠团凤友小龙,奴隶日注臣双井。”

(16)山芽

宋·曾几《述侄饷日铸茶》:“宝胯自不乏,山芽安可无?子能来日铸,吾得具风炉”。

(17)水芽

宋·杨万里《谢木掘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淳熙锡贡新水芽,天珍误落黄茅地”。

(18)兔毛

细嫩的茶叶上的自毫,借指茶叶。唐·吕岩《大云寺茶诗》:“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19)先春

茶的异名。唐·卢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仁风暗结珠,先春抽出黄金芽”。

(20)仙芽

茶叶的美称。胡怀琛《春日寄家兄闽中》:“海扇占春信,仙芽问武夷。”

(21)香茗

香茗指香茶。唐·白居易《晚起》:“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22)乳茗

刚冒出嫩芽的茶。

(23)紫笋

唐·白居易《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茶香飘紫笋,脍缕落红鳞。”宋·苏轼《宿临安净土寺》:“觉来烹石泉,紫笋发轻乳。”

(24)茶旗

对茶的喻称。与上面的“茶枪”相对,是茶叶冲泡后的样子茶叶泡开后茶的嫩叶展开的芽如一面面小旗,故称茶旗。这一比喻,听起来使人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25)雀舌

对茶的喻称。茶芽似鸟雀的舌头,故称雀舌。爱饮茶的清乾隆帝游江南时喜欢带玉泉山的泉水去烹茶他有有首茶诗《观采茶作歌》就出现了雀舌这一雅喻,雀鹰放在一起了:“倾雀舌还鹰爪”。

(26)云腴

宋·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我家江南摘云腴,落霏霏云不知。

(27)玉芽

上等的芽茶美称为“玉芽”。

(28)甘草

对茶的喻称。茶喝之甘甜怡美,故称。

(29)嘉木

简单却亲切,可见对茶这种树木之爱。出自陆羽《茶经》“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30)琼液

唐代皮日休《茶中杂咏·茶焙》:“初能燥金饼,渐见甘琼液”。

(31)香叶

出自元稹《宝塔诗》:茶,香叶、嫩芽。

(32)阳芽

宋周必大《茶》:“还向溪边寻活水,闲于竹里试阳芽”。

(33)甘露

刘宋《宋录》: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34)蓝英

唐陆龟蒙《煮茶》:时于浪花里,并下蓝英末。

(35)绿华

唐陆龟蒙《茶篇》:昨日斗烟粒,今朝贮绿华。

(36)茶枪

对茶的喻称。茶未展开时似枪,故称茶枪。

(37)水厄

出自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时给事中刘,慕肃之风,专习茗饮。彭城王谓编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仓头水厄。

(38)翘英

出自(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

(39)灵草

出自(唐)陆龟蒙《茶人》: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

(40)流华

出自(唐)颜真卿《五言月夜暖茶联句》:流华净肌骨,疏渝涤心原。

(41)玉蕊

出自(唐)吕岩《大云寺茶诗》:玉蕊一枪称绝品,家造法极功夫。

(42)愁草

出自(唐)温庭筠《西陵道士茶歌》:乳窦溅溅通石脉,滤尘愁草春光色。

(43)嘉草

出自(宋)王安石《试茗泉》:灵山不可见,嘉草何由啜。

(44)瑶草

出自(元)倪珊《龙门茶屋图》:不与世人尝,瑶草自年年。

(45)仙掌

出自(明)袁宏道《玉泉寺》:闲与故人池上语,摘将仙掌试清泉。

(46)鸟嘴

对茶的喻称。因茶叶状似鸟嘴,故称鸟嘴。唐郑谷《峡中尝茶》:“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

(47)荈本

指粗茶,粗茶并不是指粗劣的茶,指的是比较成熟的茶叶因为采摘时间晚,所以又被称为老茶,即茶的老叶,后来粗茶泛指茶。

(48)玉爪

对茶的美称。因茶泡开如鸟爪,故称玉爪。宋·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

(49)叶嘉/清友

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载有“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谓茶也”等句,唐代姚合品茶诗云:“竹里延清友,迎风坐夕阳”。

(50)茶荈

唐·皮日休《茶中杂咏》:“生于顾渚山,老在漫石坞语气为茶辩,衣香是烟雾”。

(51)碧霞

对茶的美喻。元·耶律楚材《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红炉石鼎烹团月,一碗和香吸碧霞。碧霞与云华一样,像天上才有的东西,令人无限向往”!

(52)云雾草

出自(清)吴嘉纪《送汪左严归新安》:千年云雾草,早春松萝芽。

(53)不夜候

古人对茶的拟人戏称。因茶可提神,饮后夜不能睡胡峤《饮茶》:“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

(54)苦口师

宋·陶谷《清异录·茗》:“皮光业最耽茗事。一日,中表请尝新柑......才至未顾尊霉而呼茶甚急,径进一巨瓯,题诗曰:“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

(55)冷面草

宋·陶谷《清异录·茗》:“符昭远不喜茶,曰:此物面目严冷了无和美之态,可谓冷面草也”。

(56)草中英

唐·郑愚《茶诗》:“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白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57)涤烦子

古人谓茶能消除烦恼,故称。唐·施肩吾《句》:“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

(58)清风使

宋·陶谷《清异录·茗》:“大理徐恪见贻卿信锭子茶茶面印文曰“玉焊膏’,一种曰“清风使”。

(59)琉璃眼

唐·李泌《赋茶》:“旋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出琉璃眼”。

(60)凌雪芽

元代杨维桢《煮茶梦记》称茶为“凌霄芽”。

(61)瑞草

唐·杜牧《题茶山》:“茶称瑞草魁”,后因称茶为“瑞草料”。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杂记·人物异名》:“茗曰酪奴、瑞草魁。”

(62)麒麟草

盛唐朝廷科举时,很多人将茶称为“麒麟草”,不仅借以寓意祝福,而且还用来助发文兴情思。《凤翔退耕传》即曰:“元和时,馆客汤饮待学士者,煎麒麟草。

(63)忘忧君/苦节君

蒙古人入主中原的元代,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汉族士大夫阶层中有许多有志气、有才学的文人,不事权贵,退隐山林茶便成了这些文人苦中求乐的朋友,而被称为“忘忧君”;他们以茶解忧时,茶也成了这些人表示清节的工具之一,而被称为“苦节君”。

(64)消毒

臣唐·曹邺《饮茶诗》:“消毒岂称臣,德真功亦真。

(65)余甘子

宋·李郭《纬文琐语》:“世称橄榄为余甘子,亦称茶为余甘子。因易一字,改称茶为余甘氏,免含混故也”。

(66)水豹囊

宋·陶谷《清异录·水豹囊》:“豹革为囊,风神呼吸之具也。煮茶啜之,可以涤滞思而起清风,每引此义称茶为“水豹囊’。”

(67)玉川子

唐代诗人卢全好茶成癖,写了许多关于茶的诗歌,著有《茶谱》被世人尊称为“茶仙”。因此有人以“玉川子”代称茶叶。

(68)漏影春

其实是一种大约出现于五代或唐末、流行于宋代的玩茶方法。用绣纸剪出镂空的艺术形状,铺在茶盏中,撒上茶粉后取出绣纸。再用其他的食材摆出一张精美的茶画,观赏之后用沸水激荡冲饮因此,茶在宋代的一段时间便唤作“漏影春”。

(69)晚甘侯

宋·陶谷《清异录·晚甘侯》:“孙樵《送茶与焦刑部书》云: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请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侣,慎勿贱用之”。

(70)橄榄仙

宋·陶谷《清异录·茗》:“犹子彝,年十二岁。予读胡峤茶诗,爱其新奇,因令效法”。近晚成篇,有云:生凉好唤鸡苏佛,回味宜称橄榄仙。

(71)王孙草

出自(唐)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借问王孙草,何时放碗花。

(72)鸡苏佛

对茶的喻称。鸡苏原为一种植物,其叶淡香,以此喻茶为“鸡苏佛”。

(73)嘉木英

出自(宋)秦观《咏茶》: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

(74)紫云腴

出自(宋)陆游《昼卧闻碾茶》:小醉初消日未哺,幽窗催破紫云腴。

(75)白云英

出自(明)朱谏《雁山茶诗》:雁顶新茶味更清,仙人采下白云英。

(76)离乡草

出自(清)《崇阳县志》:茶初山则香,俗呼离乡草。

(77)玉川先生

出自(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谓茶也。

(78)龙芽凤草

出自(宋)吴潜《遏金门·和韵赋茶》:汤怕老,缓煮龙芽凤草。

和茶有关的人生哲理

关于茶的句子

1、人生如茶,好坏自知,冷暖无需等,是对是错,好坏真假,别认真,放下就好,一辈子不易,何必委屈。

2、人活一辈子,真真假假,总有好坏,总有无奈,懂了也好,不懂也罢,束缚的假,还是虚伪的笑,做好自己,随遇而安。

3、命运的斑斓,人生的感悟,是对还是虚伪,做好自己,珍惜人生,别耽误了时间,别错过了冷暖,昨天还是昨天,自己还是自己,努力就好,暖了说出来,冷了藏起来,做好自己。

4、人生如茶,一杯往事,一段心尘,做人啊,就是做人,做事啊,就是做事,别总是那么认真,别总是那么老实,一辈子不易,真假别执着,生命别活的那么清醒。

5、岁月不饶人,人生没有回头路,做好人生的今天,别负了来世,别错了今生,好人好心,还是无心,做人就是做人,别贪婪,凉了就走,别冷了心。

6、时间是最好的茶,人生是一杯白开水,做好自己的规划,分好自己的时间,别在意别人的说辞,别关系别人的话题。

7、人生,是一个故事,这样开始,那样结束,总是那么迷失,总是那么难忘,是珍惜,还是无奈,只是人生的一个理由,对的人,还是错的事,如茶,如月,如风。

8、生命,是一段感悟,时间,是一段珍惜,人生多少的在意,世界但大,最初的世界,还是最后的唯一,只是生命的懂,内心的茶。

9、冷的时间,酸的心,总有一杯茶,属于自己,属于生命,那么孤单,那么熟悉,那么冷漠,才知道阳光无法表达自己的心。

关于茶的古诗词

一、《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二、《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三、《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四、《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五、《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333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