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一定的泡茶技术,在好的普洱茶也照样可以泡的难喝!
泡一款普洱茶;不要简单地看成只是一种手法的变化,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是有原因的,各种原因在于你对普洱茶的茶性了解多少,就是说你是否真正地懂得了,普洱茶与上百种茶类区别不同之处。有不少茶友在茶店试茶的时候,品茶时很不错,可回家却冲泡不出其原真味,在这里先别责怪店家,思量一下自己的泡茶技术的同时,感悟一下你自己对普洱茶真正理解了吗?如能够能够站在比较高的位置上,来看待眼前形形色色的普洱茶品时,那么冲泡方法对你来讲确实只是一种简单的手段而已,实践作基础,自信就会成为泡好与品鉴一款茶的法宝,茶友除了要懂得选茶之外,掌握不同茶类的泡茶之法,也是基本的功力。茶友不用心急,循序渐进,日后只要了解到普洱茶该如何的泡,这不但可以享受到品茗普洱茶的乐趣,更可以享受把一泡普洱茶,发挥到淋漓尽致之境地而得到的满足感。
泡好一款茶,首先要充分醒茶
短期内要喝的茶一般应拆开来,放入紫砂罐中醒茶1-3个月,罐内装茶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二,没有条件的茶友也可以将拆开的茶,临时放入牛皮纸袋或大的信封中醒茶,醒茶时要注意避光避异味、半月左右将茶翻动一下并保持必要的环境温度。
在泡普洱紧茶时,把紧压的普洱茶拨开,仍然会有机会出现仍结作一团团的茶干,用沸水冲泡数回以后,那些茶干团才会开始逐渐散开,这时候的茶汤才会有较浓郁的茶味。因此,如果不把投入紫砂壶或盖碗的茶叶型态之比例调和好的话,就会出现每泡茶冲泡时味道不一,甚至会有泡不出茶真味的情况,背后的原因是:假如只用紧结的茶干冲泡的话,开始的数泡味道会出现偏淡的问题,这是因为茶块中心的茶叶还未可以舒展开,未能有效地接触热水,释出茶质;但到了第五至六泡,由于热力已经可以把茶叶浸开,此时茶汤会变的特别浓,结果使整个泡茶过程中每一泡茶汤之间的浓淡度出现很大的差落,为了改善上述的问题,在投入茶叶时可以使用拨茶饼时掉下来的散茶片或茶末作为补充,老泥建议的比例为7:3,即每一泡的茶,配以7成茶块、3成茶末(或散片),虽然茶末或散片可以较快释出茶味,但其短处是不耐泡,可能只有5泡至6泡水,所以此时,同时在茶壶内的茶块就解决了此问题,因为经热水泡5至6次后,较大的茶块茶干就会开始展开,并继续释出茶味,支持茶质,提供这个投茶比例,目的是提供另一种泡茶的思维,可按个人喜好9:1比例甚至是5:5比例投茶,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到你要泡的普洱茶性质后,在用那一种泡茶手法,最能泡出你喜爱的茶汤口味,这才是重点。
泡茶的盖碗和紫砂壶
同样适合泡普洱茶,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就该用不同的茶器,要视乎情况而定。这两种的泡茶用具,各有特性,当了解到它们的特性后,在适当的场合,就该用适当的工具(熟茶及十年以上陈期青生茶一般使用紫砂壶冲泡,十年以下陈期青生茶一般可使用盖碗试茶)。盖碗是瓷器,简而言之一泡茶的茶汤表现如何,在盖碗里泡出来的是原汁原味的。紫砂壶是陶土,不少紫砂壶收藏者都明白,如果要泡一壶好茶,要了解普洱茶有生普、熟普和不同年份之分别,需要用不同的茶壶,否则茶味就会显得混杂。由于紫砂茶壶有帮助茶味发挥的特性,如果不是在试茶,而是在品茗情况下,以发挥茶味到极至。
出茶,由于每一个人所能接受到的茶汤浓度都不同,有些人喜欢淡一点,有些人喜欢浓一点,所以基本上是没有一定的泡茶准则。有些茶友的泡茶手法是喜欢少投一些茶叶5g配100cc茶具,那就最为理想,但延长浸泡时间;有些茶友的泡茶手法却是喜欢多投一点茶叶10g配200cc茶具,那就最为理想,缩短浸泡时间。还可选择,熟茶一般按8.5克/100ml水、生茶一般按8克/100ml水的比例出茶。紧压茶处理成指甲盖大小,越薄越好;散茶则顺其自然,尽量保持干茶外形,一概选择投下容器容积的1/3作为基准。
洗茶,熟茶,一般洗茶两遍,第一遍快冲快出,第二遍20至30秒出水(具体时间根据紧压程度定,压得紧则时间稍长,压得松则时间稍短。散茶可适当缩短时间,一般为5至10秒)。十年以上陈期的熟茶若制作与存放正常则一般可洗茶一遍。生茶,一般洗茶一遍,20至30秒出水。十年以上生茶在洗茶前可进行适度水烘,即将干茶置入紫砂壶中,壶外用开水冲淋,以提高壶温、驱散壶内干茶的杂味并实现快速醒茶。
冲泡,熟茶前六泡一般随冲随出,第六泡后开始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尽量保持沸水冲泡。如果是陈期在七八年以内的次新生茶则可在前五泡用随手泡,随手泡开盖降温。定点,低点,缓吊水。慢速注水,快速出汤。出汤后盖碗开盖降温。(沸点一般在95度至96度)烧沸后停顿五秒再行冲泡,第六泡后以沸水或者铁壶沸水直接冲泡。(冲泡陈年老茶在紫砂壶外烘水浇注效果显著)
注:前六泡冲泡时,每泡茶之间的间隔停顿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分钟),如有间隔停顿时间过长则可相应缩短后一泡的浸泡时间。由于每个人的泡茶手法均不一样,因此,浸泡时间也没有硬性的规定,只是泡出适合自己浓度的茶汤即可,这是需要多一点的泡茶经验,不同年份的普洱茶,也需要不同的处理手法;更细节一点的,不同仓储的普洱茶,也有点不同的泡法,泡茶是一门人文艺术,泡茶的经验是需要累积的,总之,普洱冲泡,不完全拘泥种种刻板形式,但以知茶性为最关键。
喝茶方法比较常见的方法是:泡着喝和煮着喝。很多人都习惯泡着喝,比较方便,讲究一些的人会选择煮着喝。不少人困惑,普洱茶煮好还是泡好呢?关于,普洱茶煮着喝好不好?普洱茶煮好还是泡好?我来为您一一解答!
普洱茶煮着喝好不好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研究员翁昆明确指出:普洱茶还是冲泡好,最好不要煮着喝。因为煮着喝,浓度很容易过高,不仅增加夜间失眠的危险而且会累及脾、胃。冲泡时宜选腹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至于冲泡的份量,茶叶份量大约占壶身20%即可。
因此普洱茶煮着喝并不是很好。正确的冲泡方法是应该用沸水冲泡,冲泡普洱茶,第一泡应该先进行快速洗茶,第二泡在开始饮用。品饮普洱茶必须趁热闻香,举杯鼻前,此时即可感受陈味芳香如泉涌般扑鼻而来,其高雅沁心之感,不在幽兰清菊之下。
普洱茶煮好还是泡好
应该充分肯定传统煮茶方式的有益性,并看到煮茶方式在现代生活中时尚化的演变。但西湖龙井、乌龙茶铁观音、白茶、普洱生茶等鲜爽的茶,最好不要煮;黑茶是最适合煮的,如四川边茶、湖南安化的黑茶;熟普洱茶的“老茶头”则是最好用来煮着喝。
煮茶在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煮茶的习惯,如蒙古族、藏族还有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这种方式并没有什么坏处,煮茶可以让茶叶内对人体有益的水溶性物质如多酚类物质的咖啡因、茶色素等及其脂类物质充分浸出。脂类物质对人体肠道是大有裨益的,加了奶煮茶,溶解于脂类的许多营养物质和保健物质又可以充分浸出,特别是像蒙古的奶茶、藏族的酥油茶,还有今天的阿萨姆奶茶。除了中国国外,如俄罗斯不也有拿红茶单纯煮或者加奶来煮的习俗,煮茶一定是不坏的。
还有人担心煮茶时,茶汤浓度太高对人体有害,这个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从现代科学对茶叶的测试来看,茶叶内的物质绝大多数是对人体有益的,如茶氨酸、多种微量元素钙铁锌硒,可以说没有有害物质,若是有有害物质,那么长历史以来人都煮茶喝,肯定是要部分人生病的,但长期饮茶并没有人得玻其实更不用担心煮茶时,茶叶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为茶叶煮到极致就是茶膏,它也是有益于身体的,煮茶又怎能对身体有害。
不是所有茶类都适合煮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用来煮,一些讲究鲜爽的茶,如乌龙茶、西湖龙井、铁观音最好冲泡来喝。云南的名山古树茶的普洱生茶也最好不煮,或者要欣赏不同冲泡次数的茶汤滋味,在冲泡7-8次之后,本着“不浪费”的原则煮来喝掉也很好。黑茶类是最适合用来煮的,像四川边销茶、湖南安华的黑茶,还有普洱熟茶,特别是老茶头,最好用来煮。因为老茶头,也就是“茶疙瘩”,结块的,很难冲泡开,再者基本没什么包装,存放在罐子里或者仓库里,长期裸露在外会沾染一些灰尘和不好的微生物,用温水除去浮尘,煮来喝别具风味的。10年前,老铁壶刚刚流行不久的时候,我就在沈健“一壶春”的茶店上品尝过这种煮的老茶头。当时印象非常深刻,我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老铁壶煮老茶头,相当于铁板烧小炒肉,别具一番风味。”铁壶保温性好,客人多的时候,煮茶待客,是非常节约时间和水的。藏区、蒙古族也是出于节约的目的,才煮茶背着放牧劳作。煮茶是大众化的一种饮茶形式,比较适合忙碌的劳动人民。
紫砂壶、盖碗泡茶其实也是各具特色的。文人雅士品茗,一些名贵的茶、稀有的茶,品茗的时候按照茶道茶艺的形式来展示茶风味的时候,要赏干茶、闻香、赏汤、看叶底,这是茶道对品茶文化的一种升华美化,也是好的。所以也不能说冲泡不好,还是因需而异。
煮茶到底好不好
在信仰“慢生活”的今天,煮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捡拾炭火,细心生火,纵然繁琐,看着小火苗摇曳在清冷的日子里,闻着陶罐、铁壶里飘出浓郁的茶香,嘈杂而潮湿的内心,总可以被熨帖地宁静安详。但,有人说,煮茶浓度太高伤身。有些人说,煮茶更甘美,茶的内含物质可以最大限度浸出。有人说,煮茶温度太高会使茶叶本身的一些有益物质丧失,营养价值大打折扣。有人说,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煮,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喝煮过的茶。
煮茶,一般选用年份较长的茶叶比较适合用煮的方式品饮,比如老白茶、普洱茶、陈年铁观音等。”煮茶可以分为直接煮和冲泡后再煮两种方式。滋味较轻铁观音等养生品就适合直接放进煮壶里面煮,而普洱茶之类滋味比较浓的茶叶则适合先使用盖碗冲泡五六遍后再拿来煮。这样可以避免煮出来的茶汤过于浓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346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佛理与茶理
下一篇: 泡什么茶美容养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