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自古以来被等同于读书来理解,于是也就顺理成章地认为那是读书人所独有的行为需要。多半因为我们一直存在这样的误解,那就是把阅读物狭义地界定在承载文字的书本了。其实不然,阅读仅仅是一种生命习惯,一种心情方式,一种胸襟的兼收并蓄。任何一个个体生命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官(主要通过眼睛)来实现阅读,就像吃饭。当然阅读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并不完全像吃饭那样简单,我指的是吃与饭之间的关系。它同时也是一种证明生命存在的方式——对话。人类的生命从自然母体分化出来后,也就迷失了方向,我们感到了孤单的恐惧。因而,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我们的生活需要对话,包括和自己对话、和朋友对话、和古人对话,而最最要紧的就是和自然对话,因为忘记了这一点,也就找不回自己的初始了。
我要说的是,我们要用怎样的方式阅读武夷山。诚然,自然山水的圣洁和崇高往往让我们的羞愧心淹没了感恩心,更深深地埋葬了平常心。我们用很局部的心情和朋友对话也许不会有太大的困难,站在从典籍里走下来的古代圣贤的面前也不见得是多么难堪的事,而与自己对话,也就是曾子所谓“吾日三省吾身”,鲁迅“解剖自己”,虽然需要相当的勇气,但我们到底都曾这样做了,不管彻底与否。唯有与自然对话,我们总是望而却步,充其量也仅停留在叶公好龙的表象上,因为没有真正卸下人文的包袱,我们离自然多么的遥远!那些以游者的身份常常走进自然,其实什么也说明不了。
我们确实离自然很远了,远得已经根本听不懂自然的语言(天籁之音),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我们是那样的孤单,因为我们自弃于自然,包括热闹而和谐的生物圈。我们听不懂自然的语言,那么我们只有用阅读的方式来实现和自然艰难的对话。
武夷山在符合人们审美习惯的所谓风景区中,或许更具一种对人类的亲和力。因为武夷山的“微不足道”,多少打消了我们习惯于“高山仰止”的心理压力,而更容易让人找回平常心。我所说的“微不足道”指的是武夷山的体量,圈定在60平米公里范围之内的三三秀水、六六奇峰,而标高仅在300~500米之间,既没有洞庭之浩淼,也没有岱宗之气势,自然构不成多大的心理负担。就像一个文弱的书生远比一个伟岸的“英雄人物”更具亲和力一样。当然我们根本没有理由去怀疑前者的内涵和实力。你愿意首先跨进这个很低的门槛吗?也许她的境界本身也正好就是你的最好选择。
我相信阅读武夷山仅仅需要一种闲适的心情。自然的原始属性并不需要我们的任何思考力和文化积淀,如果我们出现感受障碍,并不意味我们的理解力故障,而恰恰相反,正是由于我们没有卸下人文的重负。如果那样,对自然的阅读就只能停留在思想的卸重和心灵的释放上,无法真正营造生命的境界。我们感受力的障碍源自于文化污染造成的假性审美饱和,我们往往对除人类自身以外一切活生生的动植物都失去了起码的生命感知,对自然山水那种血脉的亲缘更没有了哪怕条件放射的灵性。因而,我说我们的阅读仅仅需要一种闲适的心情,但也确实需要这种闲适的心情。
武夷山是一种再简单不过的轻型读物,对任何一个真正的阅读者来说。武夷山的轻盈、飘逸像一阵徐徐拂面的清风。大可以让我们暂时重新布置一下心房,至少荡涤部分心灵的尘埃。面对这一片宠辱不惊的山水,你很容易就会获得久陷污泥之后彻底沐浴的放松感觉,又不会由于慑于所谓“名山大川”的咄咄气势而给心态披上一件不算太轻的外衣。这就是我们阅读武夷山的心情。
我不愿意用任何一种概念把武夷山包装成一件很整体的作品。因为自然美的根本特质,就在于自然和自然舒展。所有经过事实修剪和意念修剪过的作品都只能是工匠的技术造诣,而完全背离了美的基本属性。武夷山就那么自然地站着、坐着、卧着、走着,以她自己的风格。当你开始阅读武夷山,你实在没有必要做任何准备,因为你没有必要做一个山水的朝圣者。事实上,她是不需要你来朝圣的。自然的圣洁魅力还体现在,她不同于人文背景下的家长,也有别于任何人造的神,她愿意和自己全部的产儿平等在宇宙的同一个屋檐下。
不管你什么时候开始阅读,从哪里开始阅读,你都将是武夷山最好的阅读者。重要的是你是真正的阅读者。因为你阅读得那样轻松、那样不拘形式,因而,会是那样专注、那样心无旁骛。这种阅读习惯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在从没有离开过我的小山村之前,我见过的那片唯一的天空。我是她为数不多的每天的阅读者,从而实现了还算丰厚的原始自然积淀。以至于后来在与日俱增的人文重压下,还能缘着自然的声音,找回自己曾经出发的那道永远不设防的门。
在我读了二十年的书本之后,开始很随便地翻阅武夷山的扉页,从此揭开了阅读这一片山水的生涯,迄今也已近二十个年头了,我到底养成了这种阅读的习惯和欣悦。这种阅读不需要任何知识和思维,因而不需要理解力,需要的仅仅是闲适的心境。这是一种再简单不过了的生命方式,唯其简单生命的真谛才渐渐浮现在这一片山水之间,一如我们的身生命从自然分娩出来一样。我安逸于这样的生命方式——一个不经意的自然的阅读者。而没有让自己成为严肃的人文卫道士。按理说,像我这样一个曾经是狠命的“读书人”,很容易落下那样不幸的结局。
不难想象自古至今走进过武夷山的人是难以数计的。我不敢保证他们中的全部或者大多数都会是真正的山水阅读者,其中不乏仅仅作为喧嚣的垃圾而被自然所吞没。但我相信你会是不需理解的武夷山阅读者,当然谁都没有机会成为最后一个阅读者。
我喜欢旅游,每年至少要自费跨省旅行一次。2013年3月16日,我跟随平顶山春风旅行社去了趟武夷山,在饱览了武夷山的无限风光后,有幸漂流了九曲溪。
武夷山九曲溪大体上宽约10米,竹排漂流的全程约9.5公里。竹筏是用山间的12根母竹分两组捆扎的,宽2米左右,长大约7米,看上去很结实,因为是用母竹制作的,所以特别结实,竹筏上有六个供游客坐着观赏风景的竹椅。我所乘竹筏的筏工是一对父女,父亲机警干练穿一身青色衣衫,在前掌控着方向,女孩着蓝白花唐装羞涩婀娜,在后控制速度。就这样我们从九曲顺流而下,开始了约90分钟的梦幻之旅。
临登筏时,免不了有些惴惴不安,生怕坐不稳栽进溪中。一旦坐稳,套上救生衣,筏子启动后,才觉得坐在椅上平稳安全得很,竹筏顺溪流缓缓而行,不仅能全心身领略有惊无险的独特情趣,而且周围无遮无拦,爱怎么看就怎么看,爱看什么就看什么
抬头看,晴空万里,了无烟尘,几朵白云缓缓飘移,象万花筒般不时变幻出莫名其妙的形状,但你若加以丰富想象,便会觉得它象什么就会是什么。
低头看,溪水潺潺,清澈闪亮,如同一条蓝绿色的绸缎,在河道中舒展开来,不见头尾。溪水平稳流淌,只在遇到风吹情况下,才出现极小的鱼鳞状波纹。偶尔,亦可见细微的波浪和几朵浪花,筏工介绍,那是溪流落差所导致。水中,时而可见丛丛水草,凡有水草生长的地方,总有数尾鱼儿追逐戏嬉,鱼儿见到竹筏驶来,便围着竹筏张嘴摇尾,似在向游客乞食。我这才明白,何以码头上那么多人兜售鱼食,可惜我认为他们只为赚钱而没买,只好在心里向鱼儿说声对不起了。鱼儿们似乎理解我,很快便成群结队撒着欢游走了。
竹筏缓缓前进,筏工边撑竹筏边兼做导游。竹筏每行进一篙,山色和水色都在变幻,但总也没有离开过奇秀这一主题,可谓是“筏在水上漂,人在仙境绕”,你甚至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溪水或绿或蓝、或深或浅、或急或缓,清晰可数却数也数不尽的鱼游来游去,一会儿成群地相互追逐,一会儿结队统一行进,一会是零落的几尾大鱼慢慢游戈,那么自由而逍遥,让我不自觉地哼起了张雨生的名曲《一天到晚游泳的鱼》,歌声就从我们的竹筏上传播开来。
不经意的一个举动,竟引得周围的筏子跟着唱了起来,后面竹筏上的男中音更是尽情地表演了一把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小小竹排江中游》,看来被陶醉的何只我区区一人。于是,筏工也一起兴奋起来,更加卖力和起劲地介绍和演绎着沿途的景色,不时还夹杂着一些顺口溜、打油诗和笑话之类的解说词,欢乐迅速弥漫了整条溪流。
九曲溪的.风光是这样迷人,她应该是神仙居住的圣灵之地,竹筏所过之处更是景景不同,远处的青山和近处的碧水相互交融,你只能恨自己少长了几双眼睛。所见的一幅幅俊秀景色在脑海中记录着,很清晰、很自然、很深刻便主宰和占据了我的思维。
溪水或宽或窄,岸边和水浅处清晰地散落着五光十色的鹅卵石,波光里衬托得溪流更加妩媚,你真想抚摩一下并拣一块带走。九曲溪两岸大多是怪异嶙峋的黑褐色山石,形态各异,有的像乌龟,有的像鳄鱼,有的像家畜,有的像飞禽……等等,在筏工的解说介绍之下更是栩栩如生。这是因为武夷山属于丹霞地貌,山石中因富含铁元素被氧化后才呈现此黑褐色。但山石风化十分严重,因此造就了今天武夷的山水,也使得山腰以上和山脚树竹茂盛、花艳草密。
筏工太能晕侃了,据说武夷山筏工的嘴名扬海内,是九曲漂流的一大特色,看来名不虚传,连一向能言的我都快说不过他了。他一路神聊着,看那块响声岩能“空谷传声”,间或讲一些神话故事什么的;还有“逝者如斯”石刻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手书,再说一些关于朱夫子的野史;那就是最美的山峰天游峰,峰上有个景点叫做“云窝”,时有云雾生成,远看云雾环绕,恰似仙境;再就是那里拍过某某电视、那边拍了某某电影等等。
说话间到了第五曲,和六曲一起这一段景点最为集中,堪称整个九曲溪景点的精华和缩影。著名的书院“武夷精舍”就在这里,朱熹曾在这里讲学收徒,并成就了“四书”等传世著作。此外,筏工还讲了一些狐媚娘的狐狸洞以及望月亭等等民间传说趣事。
四曲是由小九曲组成,著名的武夷岩茶之“大红袍”的四棵茶树就生长在这里,他们被称为武夷的岩韵,也因此蜚声寰宇。此曲有大藏峰和卧龙滩,大藏峰岩洞有著名文物“悬崖船棺”,更是一个千古之迷,也极具神秘色彩。流连往返间,三曲的猴头峰已成过往云烟,二曲的玉女蜂和大王峰遥遥相恋,因天上玉女和人间少年大王的忠贞恋情,更是让你心生崇拜,浮想联翩。这么迷人的风光,你真的应该带上你最爱的人一起游览,那肯定是浪漫而又陶醉的经典之旅。
河面上不时有各色鸟儿掠过,你可以隐隐听到岸边丛林里鸟叫和虫鸣,感觉仿佛真正是来到了世外桃源。林间缤纷的花儿竟相在翠色间绽放显得分外媚惑,多得甚至连本地的筏工都叫不上他们的名字。来武夷山之前我就知道,这里堪称是“花的海洋,昆虫的世界,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果不其然。
九曲溪漂流好象弥补了我长久以来梦里的哪个遗憾,我庆幸人间还有如此未被文明玷污的胜境,庆幸有机会零距离品味她的美丽,庆幸能放纵我的灵魂忘情地和她亲近,但终因美不胜收的景致没有记住太多而心存许多遗憾,留一点遗憾吧,让我时刻惦记找机会再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349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感悟】你知道菩萨为什么低眉
下一篇: 建莲开落话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