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拉祜族沁人心脾的竹筒茶

品茶 2023-11-19 01:40:51

拉祜族沁人心脾的竹筒茶

竹筒饮来既有花香,又有竹香,使人脾胃生香。同时此茶耐贮存,便于携带保管,是拉祜族喜爱的茶之一。

竹筒茶做法:

先将鲜竹锯成一节后洗净,记住锯的时候一定要留着竹节;

接着将新鲜茶叶装入竹筒,接着把竹筒放在火塘上烘烤,当先装进的茶叶在竹筒内遇热体积缩小后,马上用木棒捣紧继续装入。直到添满为止,再用木塞塞好,复拿到火塘上烘烤;

待到竹筒表面烤得起泡流油至焦黄时,便可将竹筒劈开取茶。

取少许放入碗中,冲入沸水,三五分钟后即可饮用。

那卡古树茶的品味介绍

那卡大树野放茶,采用明前春茶箐为原料,晒青工艺制作,叶底肥厚,色泽墨绿,呈粘性。汤色黄亮,香气纯正,水性柔滑,口腔有清凉气息,甜度高而回甘,舌面与上鄂前段有微涩,有收敛性。
那卡茶历来都是是云南有名茶之一。熟悉勐海茶的人都知道一个茶名“那卡茶”。那卡茶在勐海的名气至今还能与“南糯山”“班章茶”比肩,那卡拉祜人做的竹筒茶,在清代就闻名遐迩,每年都要上贡“车里宣慰府”。据历史记载缅甸国王也指定“那卡竹筒茶”为贡茶。“那卡茶”的特点:汤色透亮、口感醇厚、回甘快而生津、韵味悠长、茶底香味独特!!!
那卡大树茶,比不上易武的香气,班章的茶气;却没有布朗山的苦、格朗河的涩。 确有他独特的回甘持久、入口润甜,适合大众口味!第一次喝到那卡茶,汤醇厚、滑、润喉;回甘快、持久;香气高;汤色透、亮。边喝茶边领悟“苦尽甘来”的意义生活也就如此。
熟悉那卡的人都知道,那卡茶是普洱茶中的贵族,因茶质上好,产量极低而为大家热情追捧,以至一茶难求,大多数人只能在心里留存一个想望罢了。所以,那卡茶的价格历来很高。
位于勐海县勐宋乡境内的勐宋古茶山,可以说是勐海县最老的古茶区之一,东与景洪相接,南连格朗和乡,并与南糯古茶山隔河相望。在清代,勐宋茶山与南糯山同属车里宣慰司直接管辖,民国时期改归车里县。根据对历史及一些古茶园的分析,比如勐宋保塘村留下的几十亩古茶树,勐宋茶山的种茶历史比诸悠久的南糯山并不会短。
那卡(亦称纳卡,或腊卡)是一个拉祜族寨,海拔1700米左右,属山区,位于勐宋乡与勐往乡交界处,地处勐宋乡西北边,是曼吕(也称大曼吕)村行政管辖之下的一个自然村,离大曼吕盆地5公里左右。早在清代,那卡茶就闻名遐迩,每年都要上贡“车里宣尉府”,据历史记载,那卡所产的竹筒茶甚至被缅甸国王指定为贡茶,可见其茶之佳与名气之重。
熟悉那卡的人都知道,那卡茶是普洱茶中的贵族,因茶质上好,产量极低而为大家热情追捧,以至一茶难求,大都数人只能在心里留存一个想望罢了。所以,那卡茶的价格历来很高。
那卡茶属精致涵养型茶品,其干茶条索纤细精致,色泽典雅沉厚,但是内质丰富,滋味醇厚柔顺,香气馥郁清扬,回甘迅速,喉韵怡爽,满口生津,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精致,多了几份淡泊宁静的闲适。

那卡古树茶,身怀绝技的“小班章”

普洱茶近年是山头茶唱主角,以班章为首的苦烈派号令天下,尽显王者之气,以冰岛易武为代表的柔甜派不遑多让,后来居上所向披靡。

不过,称王称后的山头毕竟是极个别,若是煮茶论英雄,“王”“后”旗下的众多好汉中不乏身怀绝技,持有神通者。

咱们单说那卡。那卡茶出名很早,茶质好肯定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因,否则老班章茶为何在历史上籍籍无名。历史上一个地区的茶要出名,至少俱备四个条件:贡茶、古道、商号、文字至少占一样。

那么,那卡茶占了哪一样呢?

商号?古道?好像不沾边,贡茶和文字倒是有些记录,当然,这里说的贡茶不一定非得进贡到京城皇帝老爷那里,在云南,当地的土司、头人和管辖官员点名要的茶都可以叫贡茶,比如冰岛茶上贡给勐勐土司的贡茶,比如昔归的“县委茶”……

据史书记载,早在清代,那卡茶就闻名遐迩,每年都要上贡“车里宣尉府”,据历史记载,那卡所产的竹筒茶甚至被缅甸国王指定为贡茶,可见那卡茶品之佳与名气之重。

在清代,勐宋茶山与南糯山同属车里宣慰司直接管辖,民国时期改归车里县。根据对历史及一些古茶园的分析,比如勐宋保塘村留下的几十亩古茶树,勐宋茶山的种茶历史比诸悠久的南糯山并不会短。

当然,那卡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质,谓之“三绝”:

一绝——小叶种

那卡一带的古茶园茶树品种有大、中、小叶混生,其中小叶种居多,这在以大叶种著称的勐海茶区极为罕见!

二绝——石上茶

那卡古茶园的生长环境,茶树下乱石成群,随处可见,是典型的石缝里长出的古树茶,陆羽《茶经》茶之源曰:“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茶圣认为,乱石生长地是最好的茶树生长环境,当今名扬天下的武夷岩茶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绝——竹筒茶

在云南,制作竹筒茶的少数民族很多,但把竹筒茶做出名并成为贡茶的,唯有那卡的拉祜族!

世代居住在那卡的拉祜族,很早就有做竹筒茶的习俗,那卡拉祜人做的竹筒茶,在清代就闻名遐迩,每年都要上贡“车里宣慰府”。

品鉴那卡大树茶,比不上景迈的香和易武的柔,却带有一丝布朗山的苦和格朗河的涩,隐约间显出几分班章的茶气,难怪被当地人称之为:“小班章”!

确有他独特的回甘持久、入口润甜,适合大众口味!第一次喝到那卡茶,汤醇厚、滑、润喉;涩短苦重回甘快、持久;香气高;汤色透、亮。边喝茶边领悟“苦尽甘来”的意义生活也就如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351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