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又叫“茗”,它既是饮料,又是吉祥物。
古代认为茶的功能很神奇,传说有一种仙茶名为大茗,生长在丹丘,能得而饮之的人即可“羽化而登仙”。古代有一个余姚人叫虞洪,他进山采茶时遇到一个手牵扯三头青牛的道士,道士把虞洪带到瀑布山,说:“我是丹丘子,听说你善于饮茶,很早就想见见你了。这座山中有大茗,你可以采摘回去。饮茶后千万不要把瓯中剩下的茶末倒掉。”虞洪大喜过望,马上回家做好准备,然后带领家人进山,果然采得大茗仙茶。
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着作是唐代陆羽撰写的《茶经》,该书从采茶、制作到包装都有详细的描写,就连用什么水泡茶、用什么茶具饮茶也有研究,据说煎茶法是他发明的,故后来陆羽被奉为茶神。唐以后专门经营茶叶的店铺都供奉陆羽,当交易成功时,常以茶来祭祀这位茶神。
因种茶树必然会生子,但不能移植,移植了子就不再生,因此茶有专一和早生贵子的吉祥寓意,常被用于婚姻嫁娶的礼仪中。按传统风俗,男家聘妇必然以茶为聘礼,这种聘礼叫“下茶”,而女子家接受聘礼叫“受茶”。以茶为聘礼,是希望受聘的女子不再动摇,结婚后早生贵子。《红楼梦》中,王熙凤曾跟林黛玉开玩笑说:“你既然吃了我们家的茶,还不给我们家当媳妇?”就是借茶礼的风俗来说话。直到现在,有些地方男家给女家的聘礼中往往还有茶在里面。
1、江西是“茶禅一味”思想的渊薮。
2、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茶文学作品。
3、茶深深影响江西民俗。
4、茶书的编撰为茶史留下宝贵资料。
江西茶文化源远流长,其历史追溯,最远甚至可以抵达两千年前的秦汉时期,那个时候,江西就已经有了种茶和饮茶的风俗。对唐代江西茶进行了系统性描述的要算陆羽的《茶经》。在这部当时世界上唯一一部茶叶专著中,江西的婺源、袁州、吉州都是出产上等好茶的地区。
在陆羽写作《茶经》前后的36年中,他曾多次踏足江西考察名茶甘泉,行迹遍及今天的上饶、鄱阳、余干、弋阳、吉安、九江、南昌等地,留下了很多诗文和佳话,被后世广为传颂。这说明,这一时期,江西茶叶已经闻名于世,广为人知。到了宋代,江西茶更是迎来了一个登峰造极的高度。
扩展资料:
江西的茶叶生产尤为旺盛。分宁双井茶、瑞州黄柏茶、永修云居山茶、洪州西山的罗汉茶等。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记述双井茶:“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囊以红纱,不过一二两,以常茶十数斤养之,用避暑湿之气。其品远出日铸上,遂为草茶第一。”
庐山云雾茶在唐代已经出名,白居易在喝了此茶后,以诗赞曰:“匡庐云雾窟,云蒸翠茶复。春来幽香似,岩泉蕊独浓。”他还在香炉峰下草堂之北开辟茶园,亲自种茶。唐末五代时的诗僧齐己,游庐山东林寺后写诗赞美庐山茶香:“树影残阳寺,茶香古石楼。”
对江西佛教传播有开辟之功的慧远禅师在东林寺传扬佛法,建立庐山丛林,众多的僧人在他领导下既品茶也种茶。
参考资料来源:南丰电大-2017地域文化(专)参考答案(江西精神层面的茶文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茶文化与生态旅游 朱 虹
所谓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就算是在一个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风俗习惯也是有所差异的。闽南婚俗在传承过程中既延续了传统文化,也不断受时代影响而加入许多新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闽南婚俗,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闽南结婚风俗所包含的内容。
一、初识阶段相亲。
虽说现如今提倡自由恋爱,男女青年皆较为开放,但大多人仍选择走?相亲?之路,这时媒人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一般相亲分两个阶段:第一、先四处托媒人?探听?看谁家有女(男)到婚龄了,一旦?目标?出现,托人方就先去偷看下,这一步骤称之为?初瞥?,就是?稍微看一下?的意思。也有的把?初瞥?的地点选在媒人家。第二、如果?初瞥?觉得还好的话,就叫媒人安排男女双方正式地见面,地点一般选在女方家,届时男女双方皆会?派出大队人马参加?,共同参考,俗称:?对看?。当然啦,也有的则跳过?初瞥?这一阶段而直奔?相亲?主题。?
?
二、发展阶段探家风。
如果?相亲?成功了,那么接下来女方就要到男方家里?探家风?了。到了那一天,由女方的父母、叔伯、嫂婶组成的的?亲友团?就在媒人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开往男方家,其意就是看看男方的住址及家庭基本情况。回到家后相互听取意见,有的不放心的还托朋友或是亲戚询问其背景以及年轻人的情况。
?
三、确定阶段谈聘金和衫裤钱、系红包。
如果?探家风?后女方觉得不错的话,媒人就要再次发挥重要作用谈聘金和衫裤钱。这时事情已经是差不多了,这一阶段比较好说,只要女方要求不是十分过分,一般男方是会接受的,当然也有个别讨价还价的(怎么有点像是在做买卖?)。聘金一般在3888元左右,衫裤钱则一般在10000元左右,意取吉祥,当然这其中有包括给女孩子买金器的钱。聘金和衫裤钱谈拢了,接下来男方就要选一天到女方家系红包,就是先拿一部分钱给女方父母,土话就叫?系三带?。女孩子则要从中拿出一小部分给自家的父母、兄弟姐妹买一身新
四、送小定(订婚)
送小定完成就代表这桩亲事已经确立下来了,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如果没有充分理由却退婚的话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可见这一程序的重要性。 放小定?较简单,男方择卜吉日,当事人与亲人和媒人一起到女方家送上若干聘金为?定金?。早些时候定金为82元(方言?二?与?字?谐音,?八二?即?八字?,象征好的生辰八字),后随着物 价上涨增至820元,8200元。? 在闽南地区送小定时,男家会带戒指,糕点,糖果等礼品(不同地方礼品的种类数量不尽相同)到女方家给女方戴戒指,当然之后女家也会回礼。之后双方将礼品分赠给亲亲朋好友来宣告婚事。
?
五、放大定
放大定也被称为?纳采?、?完聘?。它意味着婚期已经不远了。放大定的彩礼包括婚书、牲醴、首饰、衣裙、礼饼、贡糖、聘金和全猪(?女方可收下猪肉,猪腿不能收,要退还给男方,这是循俗行事, 俗话说?肉给人吃,骨不给人啃。[4] )等。在晋江,泉州一些地方会以花包代替礼饼。花包是一种以冬瓜条、花生、白糖、肥肉为馅的大包子。但是现在很多都折成钱或饼票送过去。
?
五、婚礼阶段担盘,上头,举行结婚典礼。
喜宴结束后,等好友都散后,新娘还要在新郎的陪同下给双亲和直系亲属敬?乌糖茶?。敬茶应按长幼顺序逐一进行,新娘在敬茶时还需准备给公公和婆婆的礼物,并第一次叫声爸和妈,其它的也需在新郎指引下一一称呼。到了晚上夫妻同房前,两人还要同喝?合欢茶?,要以红枣、花生、桂圆、龙眼等泡入茶中,是取?早生贵子跳龙门?之意。有的地方晚上还安排?闹洞房?、?认亲同?等节目,大家都会玩得很尽兴。
?
六、结束阶段回娘家,请女婿,请亲家。
婚礼结束后第二天,新娘子就要第一次回娘家,(也叫?头桌客?)女方父母要张罗着请女婿,到时参加的人是:新郎和伴郎、新娘和一个未婚女孩(有的地方是未婚男孩)、女方的亲戚。男方那天还要带足那天用的烟和钱,因为那一天请客的烟和钱要由男方出。宴席结束后新郎要和伴郎先回家,而新娘则要等到即将天黑后跟挑甘蔗的小女孩(取?甘蔗?寓为甜密和节节高)回婆家,取义为?入门乌,生搭补?(入门天黑可以生男孩),新娘回到婆家时新郎的家属仍需回避(不能看)。
结婚后第三天,新娘的兄弟或其他亲人会到男家探房,请新娘回娘家作客,新郎和新娘会在当天带着礼物去女家,并在当晚回来,这象征?暗摸摸,生查埔? 婚后,女家还要?请女婿?。新郎会和几位亲友一同前往女家而不与新娘一起去。?请女婿度,礼仪甚多,宾主座位和斟洒均严格有序,鸡、鳗两菜上席,女婿应即离席,故民间有?见鸡飞,见鳗趖?之 说。青阳一带尤其忌上?乌贼?,否则即会触发事端。?[9] 但是如今很多地方请女婿都提到婚前与轿前盘同时举行。 唐以后陆续有许多中原人因为各种原因迁移到闽地,他们与当地原住民共处﹑融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闽文化。所以闽南婚俗既深受中原礼俗影响又具有其独特之处。
?
七、闽南婚俗的特点
(一)念四句
?念四句?是闽南婚礼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些以闽南歌谣,谚语为主的吉祥话伴随整个婚礼过程,?念四句?概括了婚礼的一些情景和细节并通过谐音等方式来表示对婚礼的祝福,使得婚礼氛围更为喜庆热闹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
1.人未到,缘先到。 在新娘到男家之前,媒人要先到男家向新郎的家人?撒铅钱?。铅钱是一种用铅粉铸成的小圆形薄片,?铅?与?缘?谐音,象征着结缘。媒人在撒铅钱时还要念些?人未到,缘先到?,?铅钱撒门口,夫妻吃到老,铅钱撒高高,生子中状元,铅钱撒落地,米粟无埭夏(放不下)?等吉祥语。这些都蕴含着新娘日后与新郎和谐相处,阖家平安,兴旺发达的祝愿。
2.新扇换旧扇,上轿十八变 女儿出嫁前,娘家要准备两把扇,一把事先给女儿带上轿。女儿上轿后,母亲把另一把扇伸入轿窗,让女儿将所带的扇扔出来让新娘的弟弟或其他男孩捡回来,这就是?新扇换旧扇,上轿十八变?。因为 4 ?扇?与?性?谐音,所以放心扇意为?放心性?是希望女儿放下性子改变不好的习惯。
?
3.过火熏,年年春(剩),明年好抱埔孙(男孩) 新娘到婆家后新娘要跨过烧着的?风炉?。送嫁娘这时要念? 过火熏,年年春(剩),明年好抱埔孙(男孩)?人们认为火可以烧去新娘沿路招惹的晦气,祛灾驱邪,还带着红红火火之意据说这一习俗还有一个传说故事?据传宋末昺帝南下流亡之时,曾在南安官桥席里山驻跸。当地有一青年叫曾如水,为人诚实厚道,帮忙宋营送柴草,宋帝昺送给他一个取暖的小火炉。曾如水将这只?烘炉?收藏家中, 结婚时在炉中点燃木炭,让新娘跨过,据说婚后生活红火。?
4.除了这些婚礼上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念四句?,像女儿拜别父母时的?吉日良时来娶亲,拜别父母养育恩,今日过门从孝顺,双竹透尾发万金?;新娘盖头纱时?纱巾掀过来,添丁大发财,纱巾遮头前,子孙代代出人前?;新娘上轿时?新娘坐乎正,入门才会得人疼?;新娘花轿启程时?佳偶良缘天注定,目屎流落心著惊,轿内坐椅要端正,阿母吩咐著爱听,向望入门翁姑疼,勤俭富裕有名声,期待翁婿有官名,水泼落地轿起行?;新娘出轿时?今日轿门两边开,金银财宝一直来,新郎新娘入房内,生子生孙做秀才?;新娘跨过门槛时?户碇跨乎过,新娘吃甲百二岁?; 新娘进入厅堂时?新娘带入门,金银财宝满满床,新娘带入厅,新郎好名声?;闹洞房时?新娘真古意,闹久会生气,大家赶紧走,新人著欢喜?等等。
?
(二)闽南婚礼中的茶文化
当男方到女家相亲时女方父母会叫女儿端茶给客人喝,双方就趁这机会来观察对方以考虑这桩婚事。定亲时,待嫁女会出来奉甜茶,男方客人喝完甜茶会送?压茶瓶?。在闽南有些地方会以鸡蛋茶或桂圆干茶等来替代合卺酒。并且在闽南闹洞房也叫?食新娘茶?。结婚第二天(有的地方时第三天),新娘要和新郎一起拜天公和家神然后给公婆和亲族尊长敬茶,这就是?拜茶?。如果有亲友长辈在他乡不能来参加婚礼,那么新郎家就会用红纸包一点茶叶寄去给远方的亲人以告知喜讯。
可见茶在闽南婚礼上担任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闽南茶是坚定不移,纯洁,多子多福的象征。在郎英的《七修类稿》和陈跃文的《天中记》有记载:?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故旧聘妇必以茶为礼,义固有所取也。明代许次纾在其《茶 流考本》中也有?茶不移本,植必生子?的表述。? 茶树只能用种子种植不能移植,人们认为这可以表示对婚姻坚定不移,长长久久的祝愿。而且因为茶树多籽这又可以表示多子多孙。所以茶就成了闽南婚礼的必备品之一。
?
(三)奢华的彩礼
送彩礼、嫁妆也就是所说的送大定(纳征)。?在城市和部分较发达的农村地区,明确的?彩礼?已大致 消失? 金钱成了彩礼的主要部分。女方出嫁陪嫁妆是一种风俗,在闽南这种风俗被流传下来并且产生了攀比的现象。其中最为典型的要数晋江、石狮地区。在闽南的晋江、石狮等地?嫁妆的价值一般是 聘金的数倍,少则十几万,多则上百万,甚至上千万。? 聘金和嫁妆的多寡是由家庭收入水平直接决定的,但是有的人家为了不失面子,就算借钱也要拿出相当的聘金或嫁妆。 高额的嫁妆、聘金给新人和社会都带来不小的危害。
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父母亲常常是倾其一生的积蓄用于子女的婚姻,甚至是通过借债的方式,致使家庭负债累累。这种婚俗助长了通过婚姻谋求财富的想法,金钱成了择偶的首要条件,其次才是感情。而且许多人都想通过婚姻来取得财富,可以少奋斗几年,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奋斗力。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婚俗造成的悲剧不少。陈埭有一人家娶媳妇订婚时借了几十万的高利贷用来当聘金,结果结婚时女方没按婚俗如数返还聘金当嫁妆。男方母亲知道后昏倒在婚礼上。
?
石狮有一新娘在结婚当晚一气之下返回娘家,就是因为男方母亲在新婚当晚质问新娘嫁妆为何这么少。为什么出现这种嫁妆,聘金攀比现象呢? 首先良好的经济基础是前提,改革开放后晋江、石狮的经济发展迅速,许多家庭经济能力都不错。再次如果有丰厚的嫁妆或聘金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是一件很体面的事。还有就是对于儿女的补偿心态,在闽南有许多出国经商或打工的,收入可能很高,但他们长期不在儿女身边,就会想要用金钱的方式来补偿儿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的,许多古老的婚俗仪式已经逐渐被新时代所淘汰和替换,?所谓男女择吉日同时裁衣、安床、合帐、把盏、放心扇、喝合房酒、吃合房丸以及换房、送点心、包嘴饼、合桌、住月、双人还等等,也只是少数上了年纪的家长为了讨个吉利而偶尔为之,绝大部分青年男女已不在乎, 婚礼过程中不少礼仪已被省略不用。? 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这些变化。对于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阻碍社会进步的陋俗应该废除、禁止,像巨额的彩礼,它对于家庭婚姻都会造成很多伤害。对于那些符合社会要求有利于保存传统文化的习俗要好好保护。
?
像?念四句?、?拜茶?这种独特的风俗习惯需要我们好好的保护和传承下去。 现代的婚礼即传承了传统文化又被赋予新的文化元素,随着与世界的更多交流,许多国外的婚礼习俗也被融入闽南婚俗中,像婚纱、婚宴等。现在很多结婚礼服都是婚纱式的,闽南结婚忌穿白色的衣服,人们就将婚纱改为红色并与旗袍融合,设计出独特的婚纱款式。照婚纱照也成了结婚的必需要做的一件事。 闽南婚俗是闽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闽南文化也通过闽南婚俗呈现出来。我们在了解这些闽南婚俗的同时实际上也在了解闽南地区的文化。闽南文化十分显著的特色文化就是它的海洋文化,闽南人敢拼爱拼,从古时候开始就与海外交流频繁,现在随着闽南地区的发展,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也更多,闽南婚俗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也走向多样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352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白芽奇兰
下一篇: 本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