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易武山中茶人生活

小小茶农 2023-11-19 02:12:09

易武山中茶人生活

对一个爱的人来说,探访茶山远比游览名胜更为有趣。

第一次去易武,有幸住在一户幸福美满的人家。丈夫胡大哥踏实稳重,妻子周容贤惠能干,儿子云杰聪明可爱,天伦!他们家以茶叶和橡胶为主要经济来源。听周容姐说,这两年茶叶好卖,就把收入投在橡胶林上,过几年橡胶就可以创收了。采茶季节,忙不过来就请当地的苗族采回鲜叶,摊放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周容姐杀青,胡大哥揉捻,如果天公作美,经过一天暴晒,条索优美肥壮的晒青毛茶就出来了。再经过自家的石磨压制,饼型周正,外形俊美的易武“胡记号”古茶就加工而成了。他们家的茶叶是古镇里有名的好,胡大哥经常驾着自家的车,去景洪发货,然后再换一些家用回去。忙完这阵,就可以休息,出游,等待下一轮的采收……

这次去的时候并非茶叶采摘季节,所以他们一家三口有些许闲暇,带着我们一行三人,进行了一次野外小探险。我们到一座叫做八平章的石山里(之所以叫做探险,是因为这座山根本没有路)寻找一种具有淡淡木香的树,砍回来把它切成小段,用茶叶煮过后,当杯托使用,很有朴素的质感。那天,我们还带着糯米饭,用芭蕉叶包起来带上新鲜的猪肉和开山刀,进行了我一生都难以忘记的野炊!

似乎以茶结缘的人,都很会生活。胡大哥是民间才子,我们同行的韩国阿姨称他“艺术家”。家里的门窗、水管都是他自己安装的,他还用树根做成花盆,养了好多兰花,君子之兰!虽然周容姐口中的胡大哥是个“老实人”,但是生活中却总会不时冒出点小幽默,让大家捧腹……周容姐是我见过集简单、大方、善良、能干、贤惠于一身的女人,能娶到这样的老婆,是胡大哥莫大的福气。在我们去的这几天,周容姐出来做家务、陪着我们玩,还要照顾我们的食宿,但是她从不会显得手忙脚乱,我从山上回来,收洗喝茶的时间,她就做了满桌的饭菜,有山上现采的野菜,有自家腌制的咸菜和“干巴”,有自己养的土鸡(就在家对面的小山包上,像一个小农场,每天都可以去收鸡蛋)、还有用香茅草和竹子串着烧的烤鱼……无一不是美味绝伦!

这样美好日子让我想起了那句话:“山中仅一日,世上已千年。”

本人想了解一下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竟有哪些呀,这种产品叫什么

云南是中国茶树的原产地和发源地之一。全国19个产茶省区中,云南茶园种植面积达287.9万亩,居全国第一位。云南全省128个县有99个县生产茶叶,参与种茶、制茶、售茶的人达1300多万。云南茶叶的年产量约8万吨。 普洱茶因产于清代普洱府辖区(云南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故名“普洱茶”。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特点是:叶底褐红,汤色明亮,香气陈香,滋味醇厚。 一、普洱茶的历史与产地 普洱茶的种植历史源远流长。1938年以前,云南只产一种茶,即普洱茶。据清道光《普洱府志》“六茶山遗器”记载,早在1700多年的三国时期,普洱府境内已开始种茶。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载:“茶出银生诸山”。元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称:“金齿百夷,交易五日—集,以毡布盐茶相互贸易”。表明普洱茶在当时已成为边疆各民族相互交易的重要商品。明谢肇制在《滇略》中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明方以智《物理小识》记载:“普洱茶蒸而成团,西番市之”。说明在明代普洱茶正式被载入史书。…… 清朝设普洱府而将普洱茶列为贡茶。 根据众多茶叶工作者的调查,思茅地区所辖的7个县,有29处野生茶树群落,总面积约7万亩。云南镇沅县九甲乡千家寨的野生古茶树(2700余年),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野生古茶树王。清朝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写道:普洱茶出自云南的普洱府,产于悠东茶山、革登茶山、倚邦茶山、漫撒茶山、革登茶山(这些茶山集中在今勐腊县易武乡,所以有的学者认为易武是普洱茶的原产地)。清檀萃所撰《滇海虞衡志》载:“普茶名重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端、六曰慢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此六茶山均在普洱府属思茅厅界内。也有学者认为 “古六大茶山”主要分布在勐腊县和景洪市。现在大多数的观点认为:普洱茶因普洱府而得名,清普洱府(今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是当时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地。如今云南普洱茶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5度以南的滇南茶区:包括思茅、西双版纳、红河、文山4个地、州的22个县市。 <一> 云南古六大茶山:⑴ 攸乐茶山 。攸乐茶山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相传此山茶是孔明遗种,故尊奉孔明为茶祖。⑵ 蛮砖茶山。蛮砖茶山位于野象山旁,磨者河畔。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蛮砖贡茶,茶味独特,茶芽雪白晶亮。 ⑶ 漫撒茶山。慢撒茶山位于勐腊县易武乡以东,紧接老挝边境。慢撒茶山属大叶种茶,条索肥硕,条子宽大,结实,是普洱茶中个头最大的。⑷ 莽枝茶山 。莽枝茶山,位于蛮砖茶山南面,和革登茶山相聊,与孔明山遥遥相望。传说是诸葛亮埋铜锣之地。莽枝茶山茶叶质量较好、味美。⑸ 倚邦茶山。倚邦茶山(傣语称“磨腊”倚邦,即茶井之意),总面积为360平方公里。倚邦茶,茶芽细长,银色生辉,味甘正,回甜爽口。历史上以生产圆茶(七子饼)而著名。⑹ 革登茶山 。《普洱府志》载:“其治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独高大,土人常采茶时,先具酒醴祖祭于此。”由此可知革登茶山早就闻名。革登茶山位于孔明山下,紧靠攸乐茶山,傍依鸡怪山。茶属大叶种型,因茶芽粗肚,满披银茸,民间称之“大白茶”。 <二> 孔明与普洱茶传说。相传六大茶山的基诺族的祖先是三国时代跟随孔明南征士兵因疲劳贪睡的落伍者。相传,当时“丢落”的士兵醒来后信道兼程地追上了孔明,可是孔明已不再收留他们,但为了这些落伍者的生计,孔明即赐以茶籽,命他们以生种茶为生,同时还命他们照其帽子的式样搭屋而居……另一说,孔明南征时途径西双版纳,军队见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有愿在此落籍的,求孔明给以生活出路,孔明视其气候、土质适宜种茶,遂由内地带来茶种,令军民种植(据考证,孔明南征并未到过西双版纳)。故此,攸乐山和易武人尊称孔明为“茶祖”,称攸乐山为孔明山,,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孔明生日这天,茶民集会放“孔明灯”,纪念孔明,以示对孔明的思念(称为“茶祖会”)。据传,六大茶山的名字也是孔明遗器而得名。《普洱。府志、古迹》记载:“旧时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锛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镫于革登,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名其山。” <三> 茶马古道。 1800多年前,云南茶叶大量销往西藏,茶马古道,由此产生。西双版纳地区的古“六大茶山”,三国前就有茶树种植,三国之后,茶就作为商品外对贸易,晋时逐渐发展,唐、宋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间被划作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域。清朝中叶,古“六大茶山”鼎盛,产品远销四川、西藏、南洋各地,普洱茶从此闻名中外,普洱茶外销之路,就是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历史的普洱茶外销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条是从普洱出发至昆明、昭通、再到四川的泸州、叙府、成都、重庆至京城。二条是普洱经下关到丽江与西康西藏互市。三条是由勐海至边境口岸打洛,再分二路:一路至缅甸、泰国;二路是经缅甸到印度、西藏。四条是由勐腊的易武茶山开始,至老挝丰沙里,到河内再往南洋。 <四> 云南古茶树。云南思茅地区是茶叶之乡,茶树类型齐全,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古茶林活化石。1991年发现后于1992~1993年考察论证并经国际研讨会肯定的澜沧邦崴古茶树,即是过渡类型古茶树,树高11.8米,根干径1.14米,树龄已千年。 生长在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1996年11月经国家、省、地10人专家组考察论证,1号古茶树,树高25.6米、基部干径1.2米,树龄2700年;2号古茶树,树高19.5米,基部干径1.02米,树龄2500年,是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野生大茶树。 <六> 普洱茶的国际拍卖价值。 2002年国际贸易广州春秋优质茶评比会上100克普洱茶王以人民币(RMB)16.8万元的天价卖出,获得年度茶王的称号。1998年5月20日台湾举办第一届国际普洱茶展,会中展示百年同庆号青饼,每片300克拍卖,成交价50万元(台币)(人民币12. 5万元),顿时云南普洱茶成为国际新闻。中国名人鲁迅后代于2004年春拍卖3公克普洱茶,成交价为人民币12000元(等于1斤500克需200万元)。 二、普洱茶的加工与分类 <一> 普洱茶的加工。分传统和现代两种制作工序。 ⑴ 传统制作工序:杀青(生晒、锅炒)、揉条(手工揉团)、晒干。 ⑵ 现代制作工序(人工熟化):杀青(锅炒、滚筒)、揉捻(机器加工)、干燥(烘干)增湿渥堆(洒水、茶菌)、干燥。一般过程:采茶—杀青—揉捻—晒干—渥堆—晾干—筛选分类-成形(散茶或紧压成型)。 <二> 普洱茶的分类:一般有以下4种说法。 依树种分类 云南大叶种茶树乔木型:主要采乔木树叶作茶菁,叶片较大。 云南大叶种茶树灌木型:主要采灌木树叶作茶菁,叶片较小,也就是一般看到的由人工栽培,年年修剪的平台矮茶树。 依制作工序分类 生茶:采摘后以自然方式发酵,茶性较刺激,放多年后茶性会转温和,好的老普洱通常是以此种制法。 熟茶:人为使茶加速发酵。茶性温和。以1973年后为分界点。 依存放方式分类 干仓普洱:指存放于通风、干燥及清洁的仓库,使茶叶自然发酵,陈化10--20年为佳。 湿仓普洱:通常放置于较潮湿的地方,如地下室、地窖,以加快其发酵速度。 依外型分类 散茶:制茶过程中未经过紧压成型,茶叶状为散条型的为散茶,普洱散茶按品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共十一个等级。 紧压茶: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重力紧压成某些形状,被称为紧压茶。按照紧压后的形状有可分为饼茶、砖茶、方茶、沱茶等,有的还压制出文字、图案、花纹等,被称为工艺紧压茶。常见有:饼茶:扁平圆盘状,其中七子饼每块净重357克,每七个为一筒,每筒重2500克,故名七子饼。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每个净重100克、250克,现在还有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克—5克。砖茶:长方形或正方形,250克—1000克居多。金瓜贡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克到数百斤均有。中级、上级品普洱茶大都以沱茶及饼茶居多。 三、普洱茶的药用功效 云南流传谚语:“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普洱茶性温和,是男女老少皆宜的四季饮料。科学研究表明,普洱茶除了和其他茶类一样具有以上功能外,现代研究证实在以下几个方面疗效: ⑴ 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饮用普洱茶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脑部血流量减少等生理效应,对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患者有良好治疗作用。 ⑵ 防癌、抗癌。梁明达、胡美英教授用细胞培养及电子显微镜方法,对普洱茶的抗癌作用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发现普洱茶杀癌细胞的作用最为强烈,甚至常人喝茶百分之一的浓度即有明显作用。 ⑶ 养胃、护胃。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1765年)“普洱茶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又具性温味甘,解油腻牛羊毒,下气通泄”。在适宜的浓度下,饮用平和的普洱茶对肠胃不产生刺激作用,粘稠、甘滑、醇厚的普洱茶进入人体肠胃形成的膜附着于胃的表层,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层,长期饮用普洱茶可起到养胃、护胃作用。 ⑷ 消炎、杀菌、治痢。医药界研究及临床实验证明,云南普洱茶有抑菌作用,浓茶汁日服十次,可以治疗细菌性痢疾,这与云南大叶种茶内含丰富的茶多酚直接相关。 ⑸ 抗衰老。茶叶中儿茶素类化含物具有抗衰老的作用,云南大叶种茶所含儿茶素,总量高于其他茶树品种,抗衰老作用优于其他茶类。同时,普洱茶在加工过程中,大分子多糖类物质转化成了大量新的可溶性单糖和寡糖,维生素C成倍增加,这些物质对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起到了养生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四、普洱茶的品质鉴别 优质普洱茶必备的七个指标——质、形、色、香、味、气、韵。品质好的普洱茶基本特征是:色泽褐红,条索整齐紧结,口感甘滑、醇厚、活顺,喝来令人愉快舒适。鉴定普洱茶的好坏,一般有以下5种方法: ⑴ 看包装。通常压制过的陈年普洱茶,其包装的白纸已随时间变得陈旧而纸质略黄。一般而言,通常将普洱茶的年份划分如下:1949年以前这时期生产的普洱茶称为“古董茶”,如百年宋聘号、百年同兴贡品、百年同庆号、同昌老号、宋聘敬号。通常在茶饼内放有一张糯米所做、印有如上名称的纸,称为“内飞”。1949-1967年云南茶业公司生产的普洱茶茶品,在包装纸的茶字上,以不同颜色标示:红印为第一批,绿印为第二批,黄印为第三批。1968年以后这时生产的茶饼包装不再印上中国茶业公司字号,改由各茶厂自选生产,统称“云南七子饼”。有的注明普洱茶的唛号。[关于普洱茶的唛号。1976年,为出口需要,云南省茶叶公司规范普洱茶唛号,饼茶用4位,头两位为该品茶创制年份,第3位为原料毛茶等级,第4位为茶厂编号(昆明1,勐海2,下关3,普洱4)。散茶用5位,第3、4位为原料毛茶等级。现见到的最早的普洱茶唛号为7452、7562、7572、75671、76563等]。 ⑵ 看外形。好的普洱茶外形色泽褐红(俗称猪肝色),条索肥嫩、紧结,闻其味有淡淡的桂圆、玫瑰、樟、枣、藕等香味并伴有特殊的陈香。普洱散茶以嫩度划分等级,从级外、十级到一级、特级,嫩度越来越高,一般来说,嫩度越高,品质越好。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四点:一看芽头多少,芽头多、毫显的嫩度高;二看条索紧结、厚实程度,紧结、厚实的嫩度高;三看色泽光润程度,色泽光滑、润泽的嫩度高;四看净度,匀净、梗少无杂质者为好。普洱紧压茶外形要求松紧适度,色泽以青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以青饼为例,一般3-5年,茶饼紧结,圆边完整,茶梗泛淡紫色;5-7年,茶饼完整,茶梗全紫;7-10年,茶饼边轻,边缘掉粒,茶梗深紫;10年以上,茶饼边松,叶际边缘模糊。 ⑶ 看汤色。俗话说:乌龙闻香,普洱赏色。取3-5克普洱茶放入壶中,用沸水冲泡,把泡好的茶汤倒入水晶玻璃杯内观赏汤色。好的普洱茶的汤色红浓通透明亮,茶的汤色越红品质越好。三年内的较浑浊,十多年以上则红。茶汤泛青、泛黄为陈期不足,茶汤褐黑、浑浊不清、有悬浮物的则是变质的普洱茶。 ⑷ 看叶底(即茶碴)。开汤后看冲泡后的叶底(茶渣),主要看柔软度、色泽、匀度。叶质柔软、肥嫩、有弹性,色泽褐红、均匀一致的好。若叶底无弹性、花杂不匀、发黑,或腐烂如泥、叶张不开展实属品质不好。 ⑸ 品滋味。主要是品尝普洱茶汤,闻其香气,尝其滋味,要求甘甜、润滑、厚重、陈香。好的普洱茶入口味觉香浓而不寡淡。 五、珍藏精品普洱茶鉴赏 ⑴ 金瓜贡茶。普洱金瓜贡茶,是现存的陈年 普洱茶中的绝品。港、澳、台茶界称其为“普洱茶 太上皇”。该茶生产始于清正七年(1729年),选 取西双版纳最好的女儿茶,以制成团茶,散茶和茶 膏敬贡朝延。目前,金瓜贡茶的真品仅有两沱,分 别保存于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北京故 宫博物院。(示右图) ⑵ 福元昌圆茶。倚邦和易武两大茶山,曾演绎了清代普洱茶最为辉煌的篇章。创于光绪初年的“宋云号”、“元昌号”两个茶庄均在倚邦、易武两个茶山。其中“元昌号”设在易武的茶厂名为“福元昌号”,专门采用有别于倚邦小叶茶种的易武山大叶种茶精制而成。现最古老的“福元昌圆茶”,产于光绪年间,已历时100多年左右。《普洱茶记》云:“百年福元昌圆茶,享‘普洱茶王’之誉。 ⑶ 同庆号老圆茶。同庆号茶庄于1736年在易武设厂制茶,在易武的制茶历史就达百余年。 同庆号圆茶分为内票和内飞两种,1920年以前是“龙马商标”,之后则是“双狮旗图”,两者以1920年以前的茶品为绝品。同庆号老圆茶的特点为幽雅内敛,绝冠群伦,是极柔和性的优美茶品,被视为国家级绝品,享有“普洱茶后”的美誉。 ⑷ 鼎兴圆茶。鼎兴圆茶1940产于年勐海茶厂。鼎兴号茶庄专们生产高级普洱茶绝品而著称。现存的鼎兴圆茶,有红圆茶、蓝圆茶和紫圆茶三种,其区别因内飞颜色的不同。红圆和蓝圆,品质相似,陈期都在60年左右,是普洱茶精品。 ⑸ 可以兴砖茶。可以兴砖茶庄1925年由周文卿创办。30年代中后期是其黄金时代。可以兴砖茶是用细黑条索,上好的勐海普洱茶菁制造的,它堪称黑色普洱茶的标本。在台湾、香港等地尚有极少的产于40年代末期的可以兴砖茶。 ⑹ 红印圆茶。红印圆茶又称现代普洱贡茶,始制于1940年范和钧创办佛海茶厂之时。其饼茶内正均为红色印记,且茶饼的外纸正面都印着“八中茶”中茶公司标志。在八个“中”字组成的圆圈内,有一红色“茶”字。在中茶公司所产的普洱茶品中,而冠以“八中茶”标志者且又“茶”字为红色者,只有红印普洱圆茶和红印云南沱茶,是空前绝后。 红印普洱圆茶属现代普洱茶中的上乘之品。 (7)绿印圆茶。绿印圆茶系勐海茶厂40~50年代制作的茶品,是“红印”的姊妹产品。勐海绿印圆茶有早期和后期之分,早期绿印圆茶也叫“绿印甲乙圆茶”或“蓝印甲乙圆茶”,早期绿印无论在陈香、樟香、滋味、茶气等方面都是一流的。后期绿印其指是50~60年代勐海茶厂所产的大批量普洱茶。有一部分茶品,是用新树茶菁制造,但仍以生茶方式制造,被称之为“绿印尾”,在普洱茶极品中,有极高的典藏价值。 (8)无纸绿印圆茶。勐海无纸绿印圆茶,是勐海茶厂在50~60年代生产的普洱茶等系例产品。“无纸绿印圆茶”属后期绿印之一,是当今普洱茶界的收藏家们眼中的珍宝。该产品采用勐海的乔木茶树的茶菁为原料,以生茶方式制成,因此又被称之为“绿印头”与“绿印尾”相对,品质各异,优者可与红印圆茶媲美。 (9)红莲圆茶。“勐海红莲圆茶”是勐海茶厂所制的无纸绿印中的极品,以易武茶菁为原料,是三至五等较嫩者。该茶品水性厚滑,味道微甜,喉韵甘润,有兰香已至舌面生津之境,逐特将其命名为“红莲圆茶”。台湾品茗大师们视其为“绿印头”中最好的普洱茶品。 (10)黄印圆茶与七子饼茶。“云南七子饼”,其实就是现代绿印普洱茶茶品,是由勐海茶厂50年代未所产的,被称之为“现代拼配茶菁的普洱茶品始祖”的“黄印圆茶”。黄印圆茶,毫头多,陈化后都转变为金黄色,是以茶饼呈黄色,故其外包纸标记八个红色中字组成的圆圈中“茶”字为黄色。 60年代,勐海茶厂推出中茶牌圆茶 “云南七子饼”。其中, “红带七子饼”产于70年代,以生茶制成。“蓝印七子饼”产于80年代,是轻度熟茶拼配。 “红带七子饼”,在港台及南洋的华人世界中,往往被视为“中秋团圆”的象惩,该品牌却是无价之宝,畅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外销出口免检产品。 (11) 勐海女儿茶。勐海现代女儿茶,香港茶商称之为“白针金莲”。该产品是勐海茶厂70年代所产。 白针极品,茶菁颜色为青栗色带金色芽子,有薄薄的白霜,闻有淡淡的荷香,以二三分轻微熟茶或生茶制成,是最高级的现代普洱茶品之一。茶汤砂滑,回甘生津、茶气强、茶韵新,是很值得收藏而让其继续陈化的普洱茶极品。“现代女儿茶”是普洱散茶在当今的杰出代表。 六、普洱茶的收藏与保存 传统风格普洱茶是饼形,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执行,每个重7两(今357克),七个为一筒,重四十九两。 “文革”时期改名为“云南七子饼茶”。1940年,中国茶叶公司开始在佛海茶厂(今勐海茶厂)生产“中茶牌”普洱茶,此后云南茶叶公司和和广东茶叶公司生产的(广云饼)普洱茶均使用这一商标作为外销茶商标。有红印、绿印、黄印和大字的、小字的等之分。1978年前后,勐海茶厂起用“大益牌”商标,1992年,下关茶厂注册“松鹤牌”和“南诏牌”商标。(示下图) 业内人士认为,存放二十年以上的普洱茶很少,三四十年以上的普洱茶更是微乎其微。云南知名的普洱茶品牌有中茶牌。“中茶牌”是云南中茶公司的商标。1991年后,云南中茶公司已停止使用“中茶牌”商标。1991年后,“中国土产畜产进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已更名为“中国产地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但目前,仍有不少茶店在出售引有“中国土产畜产进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字样、使用“中茶牌”商标的七子饼茶和砖茶。这些茶,除1991年前的少量老普洱茶外,多数为假冒,需提醒消费者的注意。目前,云南知名的普洱茶有:“中国土产畜产公司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的“吉幸牌”,勐海茶厂的“大益牌”,下关茶厂的“松鹤牌”、“宝焰牌”,云南龙生集团的“龙生牌”,普洱茶集团的“普秀牌”,云南六大茶山茶业公司的“六大茶山牌”,云南海湾茶业公司的“老同志牌”,思茅王霞茶叶公司的“王霞牌”,凤庆茶厂的“凤牌”,中国普洱茶研究院的 “帕卡牌”,西双版纳普洱茶研究院的“云茶牌”等。 普洱茶是一种特别耐藏的茶。经过一定时间的存放,由于普洱茶的后熟作用,其品质会随着存放年限的延长而提高,通常需要10年的自然陈化才能获得普洱茶的自然风味。有人以为普洱茶年代越久越值钱,其实不然。上世纪70年代故宫仓库仍存留部分清代年间作为贡品的“人头”团茶。茶叶评审专家们经过泡饮鉴定,发现该百年的陈茶只有暗红色的汤色,滋味全无。这是由于年份太久,茶叶已经确实“陈化”得太过分了,已无饮用价值。普洱茶的保存。一般说来,只要不受阳光直射、阴凉通风,远离其他气味浓厚的物品即可。如果普洱茶的陈放数量较多,不妨拨出一个小房间,摆上除湿机、温度计,定期翻堆。目前较广为茶客采用的是“陶缸堆陈法”:取一广口陶缸,将老茶、新茶掺杂置入缸内,有包装者最好退除,以利陈化,缸口则以木板、棉布覆盖,使其通风、不落尘、不进异物即可。陶缸堆陈法的概念是模拟一个微形茶仓,安排一个适合茶菌生长的环境,让老茶的茶菌顺利繁衍到新茶上,且让新茶的茶气刺激老茶,达到新旧并新,阴阳互补的效果。

普洱茶知识知多少?

普洱茶知识大全

一般提到的普洱茶,指的是云南思茅、普洱、西双版纳、临沧等地所产的大叶种茶,经过加工进行后发酵的茶。以年代又区分为古茶、老茶、新茶等。古茶并非全部为古代遗留,而是泛指以百年野生乔木型古茶树为原料所制作,老茶则是以树龄三十年以上的乔木型茶树为主,新茶则大半采自人工种植的灌木型茶园。云南有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和茶树优良品种,据史志记载,云南从原茶(俗称野生茶)转移为家种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迄今仍生长在云南勐海南糯山800余年的栽培型古茶树,勐海巴达1700多年的野生古茶树和临沧邦崴1000余年的野生型与栽培型之间的过渡型古茶树,被誉为”世界三大古茶树王”。它们是茶树原产云南的活化石。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茶是采用绿茶或黑茶经蒸压而成的各种云南紧压茶的总称,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等。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它的香气、滋味等饮用价值上,还在于它有可贵的药效,因此,海外侨泡和港澳同胞常将普洱茶当作养生妙品。
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两千年之久.民间有"武侯遗种"(武侯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的说法,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千百年来,普洱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皆因茶质优良。<<梵天庐丛录>>(柴萼,箸于公元1925年)云:"普洱茶,性温味香,治百病,蒸制以竹苈成团裹,价等兼金。"普洱茶作为传统饮料,除能止渴生津和提神外,还有特殊的药用功效。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一般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堆捂等几道工序。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这时的毛青,韵味浓峻、锐烈而欠章理。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茶"和"生茶"。经过堆闷转熟的,就成为"熟茶"。再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贮放,待其味质稳净,便可货卖。贮放时间一般需要3-5年。"生茶"是指毛茶不经过堆闷工序而完全靠自然转化而成为熟茶。自然转熟的进程相当缓慢,至少需要5-8年。完全稳熟后的生茶,其陈香中仍然存留活泼生动的韵致,且时间越长,其内香及活力亦发显露和稳健,由此形成普洱茶"做新茶卖旧茶"的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变化,现在的普洱茶与过去相比,制作工序上有所改变,产品也有所不同,但其风格和品质依照。
历史上普洱茶,是指以"六大茶山"为主的西双版纳生产的大叶种茶为原料制成的青毛茶,以及由青毛茶压制成各种规格的紧压茶。如普洱方茶、普洱沱茶、七子饼茶、藏销紧压茶、圆茶、竹筒茶、拼装散茶等。在长期的生产制作和销售过程中,普洱茶的花色品种不断更新,形成自己特有的产品系列。
普洱茶依树种分类介绍
1、 乔木: 主要采乔木树叶作茶菁,叶片较大,古称大叶茶。
2、灌木:主要采灌木树叶作茶菁,叶片较小,也就是一般看到的矮茶树种,称为小叶茶。
普洱茶依外型分类介绍
普洱茶依照它不同的外形,还可以细分成以下几种:
1、饼茶:扁平圆盘状,有点向派或披萨那样。
据说在北宋时期的绿茶都是被泡成很黑很浓来喝的,而这似乎也就是普洱茶的起源。实际上,普洱茶是被压固成各式各样不同的形状。就像砖茶一样,西藏、四川、云南四周等少数民族都有其各自特殊的名茶闻名于世。
2、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 普洱茶的中级、上级品大都以沱茶及饼茶居多。
大部分的普洱茶都事先紧压成型出售的,所以又称紧压茶(Compressed),可由它的形状来加以区分。沱茶是直径约十公分左右,像碗公一般的大小。
3、砖茶:大小约是砖块的一半左右,同样也是长方形。因为大部分的砖茶都是从西藏及蒙古等地制造运至各地的。
一般而言,像砖瓦或是磁砖的称为砖,如果是茶的话就称为砖茶。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便于运送。
普洱茶依制法分类介绍
普洱茶以加工方法的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
1、生茶: 采摘后以自然方式发酵,茶性较刺激,宜放多年后茶性会转温和,好的老普洱通常是以此种制法。
2、熟茶: 1973年后则以科学加上人为发酵法使茶性温和,让茶水达到软水好喝。
普洱茶依制法分类介绍
普洱茶依存放方式分类
1、乾仓普洱茶 : 指存放于通风的仓库,使茶叶自然发酵,陈化放10~20年佳。
2、湿仓普洱茶:通常放置于较湿气之地方,如地下室地窖,加快其发酵速度。较有陈泥或霉味,陈化速度较乾仓普洱快。放5~10年佳.
怎样选购普洱茶
普洱茶属于越放陈旧越好的茶类,因此现今有人以标榜普洱的年限为荣,追求年限长久的普洱茶,普洱茶这就涉及到如何辨别普洱茶陈期,以下的方法仅供普洱茶爱好者参考:
1、1950年之前:这个时期称为“古董茶”如百年宋聘号,同兴贡饼,同庆号,同昌老号,宋聘敬号。通常都有一张糯米纸,印上名称,就是“内飞”。
2、1950年~1968年:所谓“印级茶品”,也就是包装纸上,“茶”字以不同颜色标示,红印为第一批,绿印为第二批,黄印为第三批。
3、1968年之后:此时茶饼包装不再印上“中国茶叶公司”字号,改由各茶厂自行生产,统称“云南七子饼”,如:雪印青饼,73青饼,大口中小绿印,小黄印等。另外,品茗、辨识普洱茶时需注意“四大要诀”及 “六不政策”,本要素为众多专业人士经验之谈,仅供普洱茶爱好者参考。
四大要决是: 一是清:闻其味;味道要清,不能有霉味。
二是纯:辨其色;茶色如枣,不能黑如漆。
三是正:存其位;存放干仓,不可位潮湿。
四是气:品其汤;回味温和,不可味杂陈。
六不政策: 一不以错误年代为标竿。
二不以伪造包装为依据。
三不以深浅汤色为借口。
四不以添加味道为假象。
五不以霉气仓别为号召。
六不以树龄叶种为考量。

普洱茶的香型
好的普洱茶可以具有许多细腻微妙的香气物质,在香型上主要分为:兰香、枣香、荷香、樟香。
1、樟香: 云南各地有高大的樟树林,这些樟树多数高达一、二十余丈,在大樟树底下的空间,最适合普洱茶的种植生长,大樟树可以提供茶树适当的遮荫机会,在樟树环境下可以减少茶树的病虫害发生。更可贵的是普洱茶树的根,与樟树根在地底下交错生长,使茶叶有了樟树香气。同时樟树枝叶也会散发樟香,茶树更直接吸收了樟香气,贮存于叶片中。
2、荷香: 采摘云南大叶种茶叶幼嫩的芽茶,经过适当度的陈化后发酵,好的幼嫩的芽茶去掉浓烈的青叶香,自然而留下淡淡的荷香,荷香属于飘汤茶香。
3、兰香: 新鲜的普洱茶青那股青叶香,经过长期陈化后,由青叶香而转为青香,那些种植在樟树林下的茶树,得到樟香的参化,樟香较弱者而融合青香成为兰香,兰香是普洱茶中最珍贵的茶香。
4、枣香: 只有生长在植被非常茂盛,经常云雾缭绕而且有野生枣树的环境中的茶树才能产生这种香气,由于经常有落叶,久而久之形成了天然肥料,茶树根系吸收了这些肥料,加上茶叶吸收雾气,于是茶叶形成特殊的枣香气。
漫谈云南普洱茶
普洱茶好就好在一个“陈”字上,“愈陈愈香”及“陈韵”是普洱茶爱好者最为推崇的一点。经现代医学证明,它对于降低胆固醇、抑制血脂及心脏病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不象一般药物那样会产生副作用,因此随着人们养生观念的加强,它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云南作为普洱茶的故乡,这已经得到了公认。顾名思义,很多人认为普洱茶的原产地就在位于云南西南部的普洱县。其实普洱茶的真正的主要产地在云南的昌宁县以南,沿着澜沧江东西两岸的凤庆、临沧、双江、永德、勃海、思茅、景洪等县,其中尤以西双版纳一带为最多。而实际上普洱县只是普洱茶的集散地,本身并不生产茶叶。
每年春天的二月下旬直到十一月止都是普洱茶的采摘时期;而春茶的采摘又依据时间的早晚分为“春尖”、“春中”、“春尾”,夏茶的采摘俗称为“二水”,然后才是秋茶采摘,又称为“谷花”。茶叶采摘季节的不同,它的品质也有高下之分。茶叶专家认为云南的茶在一年当中要以“春尖”及“谷花”两个时期所产的品质最好。春茶清香爽口为上品,夏茶味道浓烈但不带苦味,而秋茶则是香中带苦,苦后回甜,值得细品。目前云南真正高级的普洱茶都是以“春尖”为主体制成的。我们真正喝到的普洱茶是经过了加工精制的成品茶,刚采摘下来的茶叶只能称为毛茶。而几乎所有的毛茶都是集中到下关去精制加工的。所有的毛茶在送厂之后,专家会视其水分及茶梗的多少是否合于规定,将毛茶依次分为十个等级和三个等外级,然后再严格的按照一个拼配比例表来压制各种成品茶。普洱茶作为一个知名的茶品,为了维持其品质的稳定,因此每个厂家都必须严格的按照统一的拼配表制作茶叶,以确保每种类型的普洱茶规格一定相同。
如何分辨普洱茶陈期
1、1950年之前 -- 这个时期称为"古董茶",如百年宋聘号、同兴贡饼、同庆号、同昌老号、宋聘敬号。通常都有一张糯米纸,印上名称,就是"内飞"。
2、1950年~1968年-- 所谓"印级茶品",也就是包装纸上,"茶"字以不同颜色标示,红印为第一批,绿印为第二批,黄印为第三批。
3、1968年之后-- 此时茶饼包装不再印上"中国茶叶公司"字号,改由各茶厂自行生产,统称"云南七子饼"。如雪印青饼、73青饼、大口中小绿印、小黄印等.......。
如何品出普洱茶的新鲜
1、从香气辨别普洱熟茶因为是经过渥堆,所以会产生一股熟味。一般只有十年陈期以内的乾仓熟茶(依传统说法,未曾霉变过的茶品为乾仓茶),可以从型茶表面闻出一股熟茶味。约在十年至二十年左右,那股表面熟茶味已经消失,则可从茶汤中感觉出熟味香。一九七三年间由紧茶的材料改做成的第一批熟砖茶,称之为73厚砖茶,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无论从型茶或茶汤,都再也没有熟味感觉,却有一股沉香。沉香是由熟味,经过长期乾仓陈化而转变过来最好的熟茶茶香。熟茶味、熟味和沉香是最直接而有效分辨生茶和熟茶的方法之一。
2、从汤色辨别乾仓的普洱生茶茶汤是栗红色,接近重火乌龙茶汤色,即使是陈年的生茶,比如已经有八、九十历史的龙马牌同庆老号普洱茶,它的茶汤颜色只略比五十年的红印普洱圆茶的茶汤深一些。而熟茶的茶汤颜色是暗栗色,甚至接近黑色。所以在现代的茶种分类中,将普洱茶列为黑茶类,是因普洱熟茶的汤色有关的。
3、从叶底辨别乾仓的普洱生茶叶底呈栗色至深栗色,和台湾的东方美人茶叶底颜色很相似。叶条质地饱满柔软,充满新鲜感。一泡同庆老普洱茶的叶底,可以显现出百年前那种新鲜活力。普洱熟茶的叶底多半呈现暗栗或黑色,叶条质地乾瘦老硬。如果是发酵较重的,会有明显炭化,像被烈火烧烤过。有些较老的叶子,叶面破裂,叶脉一根根分离,有如将乾叶子长期泡在水中那种碎烂的样子。但是,有些熟茶若渥堆时间不长,发酵程度不重,叶底也会非常接近生茶叶底。反之,也有些生茶在制作程序中,譬如茶菁揉捻后,无法立即乾燥,延误了较长时间,叶底也会呈现深褐色,汤色也会比较浓而暗,跟只是轻度发酵汇堆过的熟茶是一样的。
普洱茶的味道
普洱茶常有甜、苦、涩、酸、水、无味等以上数种的味道,这些味道可能单独存在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同时有多种味道共同并存。其中甜是普洱茶品茗者所梦寐以求;苦和涩本来就是茶叶特有的味道,尤其老茶手多半喜欢有适当的苦涩味道;酸味和水味却是大家所不喜欢,普洱茶应尽量避去酸、水的味道;至于无味虽并不是味道,但是习惯性将淡而无味视为普洱茶的味道,也是无味之味了!
1、甜甜味不仅是小孩儿童喜欢,成年大人也都会对糖而垂涎。但是浓糖甜腻,往往使人又爱又怕,然而茶中的淡然甜意是那么清雅,不对健康无害,还可以满足心中一时对甜味的馋渴,同时由于淡然甜意,更将普洱茶品茗提升到艺术境界。普洱茶属于大叶种的茶叶,成份相对的就很饱和浓厚,经过长期陈化、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而糖份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于普洱茶里,而有甜的味道。
上好的普洱茶,越冲泡到后面,甜味越来越浓。在普洱茶的行列中,红莲圆茶和圆茶铁饼,本来是用同一批普洱茶为原料,但不同的制造方法,这两种茶都有蜂蜜的甜味,是其它普洱茶所不及。我们普洱茶品茗的爱好者,深深体验到,只有以生茶茶菁制造成的普洱茶品,其茶汤中的甜味,为纯正清雅,也最能代表普洱茶的真性,而普洱茶的甜味,都以老树乔木茶菁,生茶而乾仓陈化的最好,最能表现甜味。
2、苦苦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称茶为苦茶,早已得到了印证。最早期的野生茶,茶汤苦得难以入口,经过我们的祖先长期的培养,由野生型茶树到过渡型茶树,才变成为今天的栽培型茶树。虽然这是一连串植物生理学的演变过程,然而站在品茗的立场角度,我们比较关心的是由难以入口的苦味,而逐渐苦味淡薄,乃至于平常人能以饮用并视为美味珍品。先苦极后才能回甘,并带给普洱茶品茗者,那种真道的启示。普洱茶之所以会有苦,是因为其中含咖啡碱,茶所以能提神醒目,就是因为这些咖啡碱,对人体神经系统引起了兴奋作用的效果。真正健康的普洱茶品茗,并非透过苦味去求得提神醒目,而是从略带苦意的茶汤,达到回甘喉韵功效。以比较幼嫩等级的茶菁所制成的普洱茶,都带有苦味。如有荷香的白针金莲普洱散茶,或者现在生产比较高档幼嫩的普洱茶,都带有苦味。至于对苦味的处理,都是以冲泡方法来控制。同时也视各品茗者对苦味的接受程度,而泡出适当的苦味茶汤。
3、涩常听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其实陈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陈老普洱茶,已经不见苦涩了。没有了苦涩,而仍然能表现其它茶味道的茶品,一般都被称为好茶了。普洱茶有口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有口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哪些刚性的?哪些是柔性的?就是以其苦涩的程度而定,是最具体辨别方法。茶的涩感是因为含有茶单宁成份,普洱茶是大叶种茶菁制成的,所含的茶单宁成份比一般茶叶来得多所以新的普洱生茶十分浓郁,也是涩的口感特强。适当的涩感对品茗者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涩会使口腔内肌肉收敛,而生津作用。涩可以增加普洱茶汤的刚强度,也满足口感较重的品茗者。依据我们品茗者的经验所及,生产在云南中部,在猛库、猛弄和凤庆一带的普洱茶,是属于苦底的。冲泡苦味和涩味都需注意其技巧与个人接受度。
4、酸 、水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当然在普洱茶品茗时不希望有酸、水味出现。茶叶制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有酸味。这些带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经过三、五开冲泡后,有的酸味会逐渐减少。酸味是品茗者不愿意接受到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一般新鲜的茶叶制作,如果在走水的程序处理不好,也会形成茶叶有水味。而普洱茶为什么变成有水味?却没可靠的资料佐证。现在生产的那些比较轻度发酵普洱砖茶,多半是有水味的。水味带给人稀弱败坏而不新鲜的感觉,也是普洱茶品者所排斥接受的。
5、无味大多数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极品。这可能与贮放陈化的年份有关,一百多两百多年陈期的金瓜贡茶,其评语的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无味之味有著十足的禅境,此种无比高尚境界,在数百种茶中,恐怕只有普洱茶所独有了。虽然普洱茶茶道是参化道家的真道,但同时也处处充满禅机。
普洱茶的樟香
种茶之家。芟锄备至。旁生草木。则味劣难售。<普洱茶记>清-阮福著。从清朝阮福的记载,知道古时的茶园所种植的普洱茶树虽是高大乔木,也是怕与野草杂木混生,而掺生了草木杂味,危害了普洱茶品味。但是,也有利用混生,故意改变了茶叶的特性,如台湾宜兰有某些茶农将茶树姜苗混生种植而成了姜茶。所以混生的环境,可以直接影响普洱茶的品味。
云南各地有高大的樟树林,这些樟树多数高达一、二十余丈,在大樟树底下的空间,最适合普洱茶的种植生长,大樟树可以提供茶树适当的遮荫机会,在樟树环境下可以减少茶树的病虫害发生。如在樟树枝叶上生有许多小蜘蛛,会垂丝下来,吃掉茶叶上的小绿叶蝉等病虫。更可贵的是普洱茶树的根,与樟树根在地底下交错生长,使茶叶有了樟树香气。同时樟树枝叶也会散发樟香,茶树更直接吸收了樟香气,贮存于叶片中。云南大叶种普洱茶,茶性非常的强烈浓郁,得到了樟香的掺合,显现出一种高贵古朴、阳刚亮丽的茶性美。从一般普洱茶品茗者认知中,都认同樟香普洱茶,必定来自樟树林底下的茶园,也必定从肥沃土地中成长的,可以提升人生命力量的营养。灵芝是一种非常神奇的药性食物,一般中医界都认为生长在樟树上的灵芝,不仅是香气优美,而且最具医疗功效。近来台湾地方的樟树遭人大量盗砍,主要是用于柘植灵芝,以提高医疗功效。混生在樟树林底下的普洱茶也是具有一定的特异效力的。因此,普洱茶的樟香也成为提供人类健康长寿的讯号,在普洱茶品茗者内心深处,散发了一股生命力量之美。由于普洱茶菁的老嫩,所含的樟香浓淡度便有所不同,大约由四级茶菁开始摆脱了荷香的影响,七等较明显的樟香。六、七等最壮的茶菁含樟香最强,九、十等茶菁已是老弱的叶子,所含樟香渐渐转淡了。由于茶菁的老嫩、樟香的浓淡和陈化的长短,三方面条件相互的影响之下,所以有了青樟香、野樟香和淡樟香之分,也形成普洱茶樟香多采多姿的变化,耐人寻味,令人著迷。
普洱茶的自然
普洱茶的生命历程,这里是就狭义而言,指普洱茶成型后开始,那段漫长的陈化过程。普洱茶与其他许多茶类不同的是,它必须要有一段贮存的历史过程(普洱绿茶除外)。自然走过的历史,才能表现其真实性。普洱茶必须自然地从历史岁月走出来,才能展现它的真实性。
能够认知而鉴别普洱茶的生与长,才能有足够的能力,随心所欲地去品尝普洱茶。虽然各人所拥有的感性情怀不同,但普洱茶的真性却只有一个。比方在观看红色时,由于各人生理上的差异,而对红色的感受有所不同,却都有这是红色的共识。我们的视觉、味觉和嗅觉标准,虽然有著很大的差异,也影响了对普洱茶的感受,然而大家已经能从普洱茶得到一个稳定而真实的自我标准,也就应该有了品评普洱茶条件和能力了!
普洱茶的生津
津,唾液。生津是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在中国传统的养生中,唾液是无上宝贵,有延寿浆之美誉。就以现在医学知识,唾液中含有多种有助益身体成份,尤其在促进消化,增强养份吸收功能,有著很大的作用。口中生津一方面可以解渴舒顺,另方面可以滋润自已的生命。健康和生命力旺盛的人,口腔唾液都很充足。时时有感口乾舌燥,喉头紧锁,身体必定是出了问题有了毛病。品饮茶汤后生津,不但能舒顺喉韵,滋润口腔、营养生命,更能提供品茗的精神艺境。普洱茶是大叶茶种,茶叶内涵成份特浓,生津功能特强,普洱茶是以生津为主要特色之一。
人类生命活在这大环境中,全赖外界的养份能源,只有当我们咽下唾液津汁时,才能从自已生命机体,所营造出的养份而回馈于自身。同时只有健康机体和活著的生命,才可能有自然生津的能力。也间接提供品茗者,在茶道参化生命艺境的力量和契机。
普洱茶的喉韵
茶最原始的用途是作为药用,尔后再用来解渴。解渴的首要条件,就是喉头得以滋润,并立即解除紧箍的乾涸。喉韵一向都是最受品茗者的青睐,尤其较资深品茗的高手,也多极重视喉韵特色。更以喉韵特强为标榜,而抬高茶品售价。普洱茶的喉韵可以分为甘、润、燥三方面。
1、甘 「谁谓茶苦。其甘荠」诗经-邶风谷风。
「绝品不可议。甘香焉等差」-梅尧臣。
「舌本常留甘尽日。鼻端无复鼾如雷」-陆游。
「年来病懒百不堪。未废饮食求芳甘」-苏辙。
古人多以诗词来赞赏茶的回甘,茶汤能带来甘的喉韵,是所有品茗者都喜爱的。甘的品味是比较涵蓄,不像香那样飘逸。往往都是和苦味伴随而至,常说苦尽甘来。有许多的品茗者,所以喜欢带有苦味的茶汤,就是因为苦后而能回甘。但也有不苦而甘的东西,如中药材的甘草,入口不苦却有甜而甘的品味,普洱茶也有不苦而回甘的好茶。
茶多半是先苦后甘,凤山茶菁制成的福禄贡茶,是苦味的茶底;以及猛海芽茶制成的白针金莲,也是苦底的茶汤,都能够表现苦尽甘来。同庆老号圆茶,陈期近百年,苦涩味全消失了,但饮后能有微微回甘的喉韵,持续甚久,的确是好普洱茶。早期的红印普洱圆茶,采用较嫩茶菁制成,陈期已逾五十年,有兰香,略有些苦底,多冲泡几次后苦味不再,其回甘相继不断,效果特好,是普洱茶中的极品。
2、润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卢仝。
现在饮茶的第一目的,已经由最古老时期的治病,而成为解渴去闷。润喉则是解渴的第一步骤,再是补充足够的水份,因缺乏水份而产生的郁闷,立刻得以消除,胸怀舒畅。喉头得到滋润,渴象就可以去除。有时候天气太乾燥,或者吃得太过于咸腻,渴象就会很严重,白开水喝得越多,感觉更加渴,此时如果能饮上一两口上好的普洱茶,喉头因此润化、渴象自然解除洧失,舒服且顺畅。品饮到能使喉韵润化的茶汤,虽然没有口渴现象,却越喝越想喝,是因为润感使人有安稳、充实、舒顺而满足感。一般乔木老树的普洱茶,经过适当陈化后,都能达到「喉吻润、破孤闷」的润化境界。
3、燥有毒的气体或有些太强的烈酒,都可能刺激喉歌肌肉紧缩,甚窒息难以呼吸。茶汤水性如果太利或太过苦涩,也会使喉头难受,产生乾而燥的感觉,强烈者影响吞咽困难。一些以云南省外或边境茶菁制成的普洱茶,因为品质不好,虽然苦涩不也有称为「锁喉」。燥感除了喉头极不舒服且难受外,给予品茗者情绪不稳,神意焦虑,心境不安等。
有些陈年普洱茶品,在贮存过程中太过于密封,开封后马上冲泡,也会有燥的情形。必须装在较宽大的容器,回气一段时间后,燥感自然消失。有人将霉变的普洱茶,送进烤箱焙火,为了要去除其霉味;有时在煮普洱茶之前,将茶叶放在茶罶内烤过,以求得香味,如果焙得过重火,烤得太焦,也会造成燥感。一般夏季和秋季采摘的茶菁,多多少少带有些燥感。茶叶一但有了燥感,就不能评为好茶,品茗者对燥感是最难以接受,不但直接带来难受而不安,更因燥的出现,即使拥有最多优美特色茶品,也会立即统统被否定掉。
普洱茶的冲泡方法
1、 普洱茶宜用何种壶冲泡 宜选腹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建议材质宜选陶壶、紫沙壶。
2、普洱茶冲泡分量 冲泡普洱时茶叶份量大约占壶身20%,最好将茶砖、茶饼、拨开后,暴露空气2星期,再冲泡味道更棒!
3、普洱茶如何品尝普洱
首先,将茶叶放入茶壶,然后注入热水。一般在喝中国茶时,都要先冲过一次热水才行,对于普洱茶来说这是不可缺少的程序。因为它跟其他茶类不同,除了一般加工手续外,好的陈年普洱茶至少还要再地底下埋个五年左右,所以怕它会带有部分的泥土在里面。由此可知,第一次冲泡茶叶的热水除了可以唤醒茶叶的味道之外,它同时还具有将茶叶中的杂质一并洗净的重要任务。第一次的冲泡速度要快,因为它只要能将茶叶洗净即可,不须将它的味道浸泡出来;而第二次以后由于是要拿来喝的,所以浓淡的选择就可依照个人喜好来决定了。普洱茶即使变冷以后还是风味十足,所以夏天的时候可以弄得冷一些或者是冰过以后再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352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