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古树纯料是个传说,

小小茶农 2023-11-19 03:58:42

古树纯料是个传说,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悦客”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可转发或分享本页内容

从2012年开始,越来越多的茶商将发现“古树纯料只是个传说”,那干的是“为他人作嫁衣”的活,近年来为了配合古纯的宣传,把拼配说得一无是处的茶人们,将浪子回头,重新拿起拼配这个终极武器,为自己在资本围剿中杀出一条血路,也为自己在面粉贵过面包的时代为自己赚取利润空间。

当古纯成为神话,离茶商(茶人?)们越来越远的时候,这时很多人就会去审视曾经被他们贬得一无是处的拼配茶——拼配不是拼爹或拼资源的游戏,因为要拼的话,总有人的爹比你大,资源比你厉害,而拼的是技术。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技术活,从纯料转向拼配,让做茶变得更专业些,更技术些,将成为中小茶商,乃至微型茶商的共识。

现代经济是资本的游戏,有资本的可以用钱生钱,从而创造出以华尔街为象征的财富帝国。而穷人呢?在缺钱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有一种最笨的办法那就是用劳动力来换钱,通过省吃俭用来积攒本钱,然后可以做点小生意、小投资,就慢慢做起来了;或者干脆做个超长线投资,把小本钱投在下一代的教育上,让子女通过读书土鸡变凤凰。另一种就是通过技术来换钱,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练就一项真功夫,就可以搞到一张通吃的全国粮票,到了哪里都是香饽饽,以丰厚的收入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好了,以上两种方法其实可以归结为两个词语——勤劳与专业,你不是地主老财,生于普通人家,那么好,你就比地主的儿子更勤快些,把事情做得更专业些,这样机会就会来敲门,把你带到财富的殿堂。

对于普洱茶行业而言,曾经弱小的地主老财的儿子已经长大,而且其他行业的地主老财也在窥视着茶行业的财富,准备随时进来瓜分。现在留给娇养惯了的农家子弟的时间不多了,茶人们只有比资本做得更勤奋些、更专业些才有出路。有人说做勤奋些好理解,也能做到,但比资本做得更专业恐怕办不到吧,因为资本本来就是一种专业化运作,你比它还专业,难道你是资本的老师,能教资本怎么运营?其实,这里说的不是大而全的专业,那是资本的长项,说的是小而精的专业,或者是资本还不屑一顾的领域,以及还来不及扩张的领域,做到专业。惟其这样,小商家才能在资本的围剿中依靠勤奋与专业的利器成功突围。

茶人们的突围请从拼配始,当然拼配只是专业化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还有一个个专业的难关要克服。但我深信只要茶人插上专业的翅膀,肯定是万水千山若等闲了。以后我们叫他们,除了茶人以外,恐怕还得加上专家的称呼。

评茶日记:冰岛古树熟普

我们家是一家子茶迷,老老小小8口人都喝茶。

而熟普成为我们家口粮茶之一,得有7.8年之久了。

我爸有固定去的茶叶店,被老板推荐了一款“小金饼”后,全家都爱上了它,常年不断。

另外我听人说大益7572是熟普界的标杆产品,于是也屯了很多7572和原料稍好点的7552,尽管全家还是更习惯“小金饼”的滋味。

这7.8年来,基本就喝这两种熟普。

对熟普的香气、滋味、叶底等各方面的认知,也是基于这两种产品,有了自己主观的定义。

也基本没想过要再去尝试其他的熟普,总觉得最经典的和最好喝的已经遇到了。

——————

直到上周,和朋友一起去马连道瞎逛游的时候,发现了一款更惊艳的——一款2018年冰岛古树纯料制成的熟普。

朋友想买熟普,老板拿出来好茶伺候。我本想随便跟着喝喝,没想到一入喉,就有点颠覆我的认知了。一点不像家里熟普那种“老大爷气质”,倒像是个有修养的女性——柔和纯净。而且,咋没仓味呢?

纠结了半天要不要买,毕竟这个一买回家,就意味着家里屯的那些熟普都要白瞎了。但最终还是没忍住。

回到家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对泡”了。

冰岛古树:拆包啦

对泡的是2014年屯的7552:

干茶对比:

冰岛的更肥壮匀整,饼压得较松散。7552是拼配的料,切割过,所以饼很紧实。

汤色对比

7552因为压得紧实,析出的比较慢。如果是同样的出汤速度,则在第3道汤色才饱满上来。

两个公道杯器型不一样,所以对汤色呈现有点影响,实际的汤色是差不多的,只是冰岛的更红亮一些。

叶底对比

叶底明显冰岛胜出了,古树纯料的风范,肥壮匀整,乌黑发亮。

滋味对比:

虽然我们喝了几年已经习惯了,但这一对比,7552还是有明显的仓味土腥味,以及叶子没有发酵完全的生涩气。

冰岛柔滑醇和,没有杂味,也没有古树生普的那种凛冽霸气。比喻为人的话,就像是那种没怪脾气,又不是老好人,只是性格柔和,相处极为舒服的朋友。

但家里也有人恰恰觉得这茶没个性,不够劲儿。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总结:

标杆产品作为入门、锚定口感是可以的,但没有必要多屯,也没有必要跟我们家一样,多年死守不变、不去尝试其他产品。

大品牌的产量巨大,所以为了保证品质的稳定,会用不同等级、不同产区的料进行拼配。以达到整体的稳定标准。

小产量的纯料茶,没有大品牌的品质保障,可能良莠不齐,不好辨识,但若遇到好的也真的会很惊艳。

各有利弊。

各有所属。

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吧。

记者爆茶叶内幕,普洱茶真假如何辨别?

前段时间,网络爆出茶叶丑闻,不良商家以次充好,制造假冒普洱茶,蒙骗消费者。

此消息一出,网友议论纷纷,呼吁相关机构及人士普及普洱茶真假辨别专业知识。

那么,普洱茶真假具体该如何辨别呢?对此,笔者采访了国家高级评茶师、掏/宝/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鲁文锋先生。

鲁文锋老师自1998年进入普洱茶领域,创办“普洱藏家”,历年藏有百年宋聘、1952年甲级红印、88青饼等珍品老茶,被新华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如今鲁老师还开辟有《普洱老茶讲堂》专栏,整理发布在工/号“普洱藏家”,与茶友分享,意在让茶友少交学费!

鲁文锋老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普洱茶造假的5种手段。

一、普洱茶造假5大手段

1、品牌造假

你在市面上看到的很多所谓“普洱茶十大知名.品牌”茶品,也许都是假的。

鲁老师说道,一些家庭作坊与二三线小厂冒充名.牌企业、知名大厂,生产出来的普洱茶产品,在包装、内飞、防伪等方面都一模一样,一般人很难看出来。

2、普洱茶做旧

做旧有两种方式,一是茶做旧,二是包装做旧。

造假的“老茶”汤色、叶底几乎能以假乱真,但是茶友们可以去试喝,老茶的陈香、韵味是没法做旧出来的。

包装做旧与书画做旧一样,没有一定的水准很难鉴别。建议茶友们平时多跑跑茶市、逛逛茶店,多喝多看老茶,鉴别水平就慢慢提高了。

3、小叶种冒充大叶种

近年来,从湖南、贵州、四川等地涌进大量的小叶种原料,不少厂家都用来冒充大叶种原料制作普洱茶。这种假茶还是很容易分辨的。

外形上,小叶种的芽叶都很细嫩;口感上,小叶种茶汤有股酸味,无论是泡成淡茶还是浓茶,基本上都没法消除这种酸味。

4、拼配茶冒充纯料茶

古树纯料的价格相对昂贵,喜欢纯料的茶友追求的是一种个性化的口感品味。因此,就有财迷心窍的商家用拼配茶来冒充纯料茶。

但这并不意味着拼配茶不好。拼配只是做普洱茶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使茶的口感更加完美,更适合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所以拼配茶也有好茶。

5、台地茶冒充古树茶

台地茶冒充古树茶的现象非常普遍,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但对台地茶与古树茶的鉴别,非常麻烦,不是眼观鼻闻口喝就能区分的。茶友们还需要多喝、多看,尤其多交流,才会有所进步。

二、普洱茶真假如何辨别?

那么,茶友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去辨别普洱茶的真假呢?

鲁文锋老师以中茶黄印圆茶为例,为大家介绍了4个基本点。

1、从包装和印刷细节辨认

真品老中茶的包装,印刷工艺比较落后,多数是木刻版印刷,字体看上去很精致且端正大方;同时,八“中”字是正红色的,“茶”是淡黄色,字体质朴方正。

仿品的老中茶包装,现在工艺印刷色彩比较鲜亮,不同于老工艺的刻版字体,“云南七子饼茶”几个字比较细。再仔细观察八中茶商标,颜色深浅不一,字体刻版极不规范。

2、字体辨认

真品中茶黄印从包装的很多细节可以辨认真假,真品中茶黄印印刷字体方正、圆润;而现在工艺仿印的字体,颜色偏或淡或浓,刻版长短不一。

辨别普洱茶真伪时,大家可以从字体、印刷等细节去辨认。

3、老茶汤色与新茶汤色辨认

真品中茶黄印,历经多年干仓存放,汤色呈葡萄酒红色,无沉淀物,透亮深红,口感丝滑。

相比较之下,新茶汤色看上去红,但不透亮,堆味较重,苦涩味重。

4、干仓老茶汤色与湿仓茶汤色辨认

真品中茶黄印,在干燥的环境中自然陈化,陈化速度较慢,口感比较纯,韵味足。

仿品通过人为入湿仓的手段造假,湿仓茶因加速陈化,颜色为橘红色,仓味较重,通过这一点也可以辨别出来。

以上就是鲁文锋老师的一些分享,希望对茶友您有帮助!

国家高级评茶师鲁文锋,携手师父“普洱教父”白水清及“中国普洱茶第一人”邓时海先生,创办“普洱藏家”,只做专业的普洱茶!好茶就在“普洱藏家”!

每周一期专业普洱茶原创文章,想了解更多关于如何收藏、保存、选购普洱茶技巧,来“普洱藏家”,为你打造普洱茶快速入门通道。

高品质古树茶的标准是什么?

高品质古树茶的标准是什么?当然每个做茶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古树茶品质标准,下面是为大家总结的一些标准。

影响古树茶品质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自然环境、树龄等自然因素之外,原料、工艺因素。可以概括为一料二工。

一料——即原料

因为稀缺内质更丰富,古树茶价格比一般的台地茶要高。又因知名度等因素,名山名寨的古树茶价格会更高些。

高利润的驱使下,古树茶的“纯度”全凭良心了。一个古茶饼357克,如果掺入几十克台地茶,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而一般人根本品评不出来。并且因为云南地质地貌的特殊性,一个片区的古树茶有可能呈现出不一样的口感,所谓纯料是一个比较有风险和有待商榷的事情。云南那么多山头,又细分了如此多的村寨,每一处的原料如此稀少,每一个商家分一杯羹,每一家又可以制作多少纯料的古茶饼呢?去茶山的时候,实地看一下,算一算茶山的实际产量和市场上流通的纯料,心里就有一些谱气了吧。

一般意义上而言,古树纯料还是基于能够提供给小众品饮的商品。所以说比起挂羊头卖狗肉,只要是真古树,“古树拼配”还更靠谱一些。

那么怎样保证你所选择的古树茶,每一片叶子都是真的?鉴于茶农大小树混采现象已经泛滥,选择不收毛料、深扎源头、有采摘标准、纯手工一锅一锅炒茶的茶企业,总是不会错的。

二工——即工艺

如果说古树茶是一道大餐,那么有了好的食材——古树鲜叶,必须要有好的工艺才能造就其独特的魅力。

传统普洱茶加工工艺包括:采摘、萎凋、杀青、揉捻、太阳晒青、剔捡、蒸茶、压茶、定型脱模、干燥、检验、包装等数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的细微差别都会造成品质的千差万别。可以说工艺决定了古树茶品质和后期转化的空间。

而古树茶稀少娇贵,要得到高品质古茶,必须全程采用传统手工耐心制作。传统的手工饱含中国人情的温度,与机械化制程的茶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这是无法解释的奥妙。对比一下你便懂得了:

杀青是制作晒青毛茶最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有三:快速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挥发青草气,促使茶叶芳香物质生成;蒸发水分,使芽叶柔软利于后序揉捻。

杀青时间视芽叶老嫩,从易武鲜叶的十七八分钟至老班章鲜叶的四十余分钟。杀青时手法的轻重、翻炒的频率都会影响杀青效果。云南大叶种,芽叶肥大,含水率高,在杀青时更要注意闷抖结合,杀透杀匀,尤其要把握火候。若锅温过低,叶温升高时间过长,会使茶多酚发生酶促反应,产生“红梗红叶”,茶汤味苦涩明显,会有闷馊味。相反,如果温度过高,叶绿素破坏较多,会导制叶色泛黄,甚至产生糊焦边、斑点,影响茶汤的清透度,甚至使茶汤出现烟味。

传统手工的杀青用的是铁锅,条件好的一般用铜锅,铜锅升温快,温度稳定,杀青品质的稳定性也更容易保持。同时为了避免茶汤出现烟味,杀青的锅台最好是炉灶分离。尽管云南少数民族兄弟是最懂得制茶的人们,他们的技艺无需担忧,但铜锅是一般老百姓用不起的,受制于条件,他们也不会炉灶分离做茶。再别听人忽悠你烟味是判断老茶的标准或者是地道手工的标准了,高品质普洱茶从来不会有这种瑕疵。

传统手工杀青,是一锅一锅炒出来的,工作效率低、木柴耗费大、人工成本高,为了产量和更高的利润一般茶企根本不会这样做。机械杀青速度快,但是温度高杀死氧化酶的同时也将利于茶叶后期转化的多重微生物杀死,新茶很高香、鲜爽,却已经丧失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性。泡开了来看,茶汤一般浑浊多黑点,叶底带斑或有糊边,汤味闷苦涩感明显。真正古树茶,怎么舍得这么糟蹋呢。

同样,如果茶叶不是晒干,而是机械烘干,品质也会大打折扣。烘干机内温度高达130℃以上,只需要六七分钟时间,便可结束茶叶的干燥过程。高温杀死了茶叶内残余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凝固了茶叶内的多酚类化合物,中断其进一步发展变化的条件,或改变了发展变化的方向。科学家就多酚氧化酶的动力学性质作过实验,最适宜的温度为37℃,极端温度60℃,超过60℃以上使酶迅速失活。烘干机让普洱茶失去生命,这种茶基本已经没有存放的价值。

选茶的时候,要记住不是石磨压制就是“传统手工茶”,真正的手工是要深入古树茶制作的每一个环节。也并不是所有的手工制作都代表高品质,什么人做茶是非常重要的。世居古茶山的少数民族制茶师傅们,传承了最古老、最地道的手工制茶传统,他们最了解自己的茶叶子,因而能做出最完美的古茶滋味,任何人或者现代所谓的制茶文明无法超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353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